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数目的方法
综合布线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昨天有朋友问到我们综合布线的线缆用量怎么定,其实这个是在施工当中的普遍问题,大部分的施工人员会遇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计算的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RJ-45头与信息模块的需求量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二、每层楼用线量1、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2、C=[0.55(F+N)+6]*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m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三、用线箱数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备注:+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各层电缆长总和=每层电缆长度*楼高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最新弱电资料更新—弱电工程各系统施工报价清单(12月21日)。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计算工程量

用户需要提供以下几点即可:水平使用哪类线缆?(预算和应用来考虑)各楼层的数据点数、语音点数;(实际需求)建筑物的平面图(CAD图);(计算线缆距离)核心机房在哪栋楼或哪个楼层?(光纤走向和用量)建筑群使用多少芯数的光纤?(无其它用处,一般使用6芯)一、综合布线各系统工程量计算跳线:=数据点数模块:=数据点数+语音点数(为方便,用统一的)面板:双口=数据点单口=数据点数+语音点数首先取线缆平均长度:=(距离机房最远点+距离机房最近点距离)/2*1.1+6(米) 线缆箱数=水平线平均距离*总点数/(305米/水平线平均距离)*1.2(考虑到线材布放的损耗及留有一定的余量)注意:总点数=数据+语音光纤或铜缆使用:=从楼宇的核心机房至各个楼层的距离大对数电缆:=从楼宇的核心机房至各个楼层的距离注意:对数的使用多少看楼层内的语音数量1、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楼宇数据总点数/24或482、110配线架(包括模块):=楼宇语音总点数/1003、理线架:=数据配线架数*2(交换机也要用到)4、RJ45转RJ11鸭嘴跳线:=楼宇语音总点数5、数据跳线:=楼宇数据总点数u光纤配线架:=光纤芯数(一般一个12口ST机架)6、光纤跳线(ST-LC):=光纤芯数7、尾纤(ST):=光纤芯数8、耦合器(ST):=光纤芯数9、光纤使用量:=各楼宇间距离+适量冗余(常用重铠6芯单模)1、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机房预留数据总点数/242、110配线架(包括模块):=机房预留语音总点数/1003、理线架:=数据配线架数*2(交换机也要用到)4、RJ45转RJ11鸭嘴跳线线:=机房预留语音总点数5、数据跳线:=机房预留数据总点数核心机房(垂直子系统为铜缆时):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管理间数/24110配线架(包括模块):=楼宇语音总点数/100理线架:=数据配线架数*2(交换机也要用到)RJ45转RJ11鸭嘴跳线线:=楼宇语音总点数数据跳线:=管理间数核心机房(垂直子系统为光纤时):1、光纤配线架:=管理间数*光纤芯数2、光纤跳线(ST-LC):=管理间数*光纤芯数3、尾纤(ST):=管理间数*光纤芯数4、耦合器(ST):=管理间数*光纤芯数二、综合布线各线缆用量计算45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1、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2、C=[0.55(F+N)+6]*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m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备注:+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后悔。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计算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5.请问综合布线清单中单孔面板的数量怎么算?单独一个数据点或一个语音点就用单口面板,两个点在一起就用双口面板
不按公式的算法:
按公式算线长,以我的经验是一定不准的,但是也没有一定准确方法,在施工的过程里还有不可预测的变动呢,我们国家对八芯双绞线(包括五类,超五类,六类)最长布线距离规定在一百米以内。
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一定也会考虑到,那么一般情况下最短的线应该在十米左右,最长的线在九十米左右(留十米的余量)。
平均一下,每根线在五十米左右,如果穿越楼层的话,每根再加个楼层高度就可以了,误差不会太大。
最关键还是要看现场情况,以及要熟练看懂图纸,这个是要时间和磨练的。
综合布线线量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线缆量一般的计算方法:整幢楼的用线量=刀NC
N :楼层数
C: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 n 。
L :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水平线缆长度计算公式: c=[0.55(f+n)+6]*n(m)
式中: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最远的信息插座(io )离配线间的距离n—
最近的信息插座(io )离配线间的距离n —为
每层楼的信息插座(io)的数量(f+n)也可称
为平均距离
平均线缆长度:I =(l(min)+l(max))* 2 x 1.1 +2倍楼高
每箱线敷设的根数:n= 305米十I (取整)
所需线缆箱数:m =信息点数十n (取
整)
需要多少箱线:C-305=箱数
还有这种计算方法,我也只是看到过,并没有用过。
其实计算方法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先计算出平均距离,然后计算出总量,在核算要多少箱,记住计算平均距离的时候是以每个配线点为范围的,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平均距离是一个配线间所管理的信息点的平均距离。
网络综合布线垂直干缆用量垂直主干线缆的计算方法:
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距MDF层数x层高+电缆井至MDF距离+端接容限)x (每层需要根数)。
楼层综合布线用线量计算

教你快速准确的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1)确定线缆的类型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
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
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2)确定电缆的长度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0.55(F+N)+6]×M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 ,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
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楼层信息点数M=20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3).订购电缆目前市场上的双绞线电缆一般都以箱为单位进行订购。
常见装箱形式为:305m(1000ft) WE TOTE包装形式。
因此在水平子系统设计中,计算出所有水平电缆用线总量后,应换算为箱数,然后进行电缆的订购工作。
订购电缆箱数的公式应如下:订购电缆箱数=INT(总用线量/305) ,INT()为向上取整函数。
例如,已知计算出整座楼的用线量为5340m,则要求订购的电缆箱数为:INT(5340/305)=INT(17.5)=18(箱)什么是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数目的方法

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数目的方法如何又快又准的计算综合布线的用线量数目?小蚂蚁算量工厂觉得综合布线有时会非常复杂,线路多、杂,给计算者带来很多的麻烦,那有什么秘诀可以提高效率,下面小蚂蚁算量工厂总结一下方法。
一、根据线缆的类型选定一定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二、确定电缆的长度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三、C=[0.55(F+N)+6]×M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四、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1、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2、问题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楼层数M=20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上面就是小蚂蚁总结的方法,还有案例配合大家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给大家参考下。
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用量计算方法

水平使用哪类线 缆?(预算和应 用来考虑)
各楼层的数据点 数、语音点数; (实际需求)
建筑物的平面图 (CAD图); (计算线缆距离)
核心机房在哪栋 楼或哪个楼层? (光纤走向和用 量)
建筑群使用多少 芯数的光纤? (无其它用处, 一般使用6芯)
工作区子系统材料计算
跳线=数据点数
注意:总点数=数据+语音
垂直区子系统材料计算
光纤或铜缆使用:
• 等于从楼宇的核心机房至各个楼层的距离
大对数电缆:
• 等于从楼宇的核心机房至各个楼层的距离
注意:大对数的使用多少看楼层内的语音数量
管理间子系统材料计算
1 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 =楼宇数据总点数/24或48
2 110配线架(包括模块): =楼宇语音总点数/100
数据配线架 (包括模块): =管理间数/24
110配线架 (包括模块): =楼宇语音总点
数/100
理线架:=数据 配线架数*2 (交换机也要 用到)
RJ45转RJ11 鸭嘴跳线线:= 楼宇语音总点
数
数据跳线:=管 理间数
核心机房(垂直子系统为光纤时)材料计算
A 1、光纤配线架:=管理间数*光纤芯数 B 2、光纤跳线(ST-LC):=管理间数*光纤芯数 C 3、尾纤(ST):=管理间数*光纤芯数 D 4、耦合器(ST):=管理间数*光纤芯数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 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 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 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总体用线箱数计算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手把手教你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基本计算方法!

手把手教你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基本计算方法!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数目的方法
如何又快又准的计算综合布线的用线量数目?小蚂蚁算量工厂觉得综合布线有时会非常复杂,线路多、杂,给计算者带来很多的麻烦,那有什么秘诀可以提高效率,下面小蚂蚁算量工厂总结一下方法。
一、根据线缆的类型选定
一定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二、确定电缆的长度
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三、C=[0.55(F+N)+6]×M
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四、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
量
1、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2、问题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
楼层数M=20
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
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
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
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
上面就是小蚂蚁总结的方法,还有案例配合大家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给大家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