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知识网络】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考点透视】1.人口再生产(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死亡率很高,出生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过渡型: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现代型:出生率很低,死亡率有所回升,自然增长率低(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分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2.人口素质与环境(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人口身休素质的概念: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且影响越来越大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方面对环境的污染(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典例精析】例1: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后回答(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的增长发生的变化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与平衡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与平衡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紧密相连的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也在增加。
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寻找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的途径。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人口的快速增加将给水资源、能源、耕地等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首先,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许多地区已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其次,能源的需求也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
以石化能源为例,其开采和利用所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再者,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也面临不断的减少,这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增长影响着环境的可持续性。
首先,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扩张和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加,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对土地的破坏成为了常态。
其次,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工业和交通的增加,进而产生更多的废气、废水和垃圾排放,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此外,大规模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还会引起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为了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人口管理和控制是关键。
通过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教育提升,可以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其次,加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也至关重要。
通过推动能源的清洁转型、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倡循环经济等措施,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平衡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挑战。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并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各国应该通过加强人口管理、推动可持续资源利用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努力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 社会经济因素 (1) 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__交__通__和__通__信__条__件__、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__地__方___ _习__俗_等。 (2) 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_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 (3) 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因素:政府的政策以及 __战__争___等。 (4) 历史因素: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如__亚__洲__和欧洲等;开 发历史较短的一些地区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如美洲和__大__洋__洲__等。
(3) 说出世界人口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__特__点__:__沿__海__地__带__往__往__人__口__稠__密__,__而__远__离__海__洋__的__内__陆__地__区__通__常__人__口__稀__疏__。__原__因__:__沿__海__地_ _区__气__候__适__宜__,__交__通__便__利__,__自__然__条__件__优__越__。__ (4) 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集中于海拔__较__低__地带、__北__半__球__中__低__纬度地带和 __距__海__较__近__地带。
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
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影响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且稠密;经济落后地
区,人口少而分散 经济发展
水平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乡村地区,人口分布相对 分散;城镇地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人
自主检测
1. 判断正误并纠错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 ) 纠错: __我__国__是__世__界__上__人__口__数__量__最__多__的__国__家__,__但__并__不__是__世__界__上__人__口__密__度__最__大__的__国__家__。__ (2) 世界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地。( √ ) (3)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 √ )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人口与环境之间,在人类文明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由此,人们开始对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人口与生态系统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
如过度采伐森林、滥伐荒地,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必然会出现。
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激增需求,比如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开垦耕地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使得生态系统失衡。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预计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10亿。
这使得我们需要认识到,无限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否则,我们将付出更严重的代价。
二、人口与环境污染随着人均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此时,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似乎变得不那么微不足道了。
全球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球关注。
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工业、交通、建筑和人类活动不断对环境造成影响,导致城市化进程成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控制人口数量在人口增长问题上,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既需要行动保护和保护自然资源,又需要控制人口数量。
在全球过度劳动力的情况下,人口控制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案。
从DINK家庭到政府建立计划生育政策,让我们能够动员民众控制未来的人口数量。
但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方案的实现更为复杂。
政府应采取避免制定暴力和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的方式,而是逐步引导公众改变生育观念,使得人口数量可以自然减少。
四、地球的未来我们的家园地球如何未来,关键在于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我们如何对待自然资源、如何考虑到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如果我们能够全力以赴,控制人口数量,有序利用自然资源,就可以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社会学中的人口问题与生态环境

社会学中的人口问题与生态环境人口问题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
而生态环境则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
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
因此,社会学中的人口问题和生态环境紧密相连,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人口的数量与生态环境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森林的减少和土地的沙漠化,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水、气、土等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人口结构与生态环境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对资源的需求和使用,而性别结构的变化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家庭以生育男孩为主要目的,导致女性比例的降低,进而影响到家庭的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这些变化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遭受负面影响。
三、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人口分布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过于密集的区域会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水、气、土等资源的需求增加。
而人口过于稀疏的地区又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使用效益不高。
因此,科学地规划和管理人口分布,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解决人口问题和生态环境的关系,需要变革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人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和政策手段来促进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平衡,并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需要提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意识,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人口问题与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自己就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只有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才能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六、人口增长与矿物资源和能源
矿物资源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 70%的工业制成品原料和90%的能源来自于矿物 资源。 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相对于恒 定资源和生物资源来说,更具稀缺性,更容易因 为遭受严重破坏变得不可逆转。 矿物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从而 导致了人口与资源关系的诸多矛盾。
其实,真正的用水大户并不是对水的直接消耗,而是农 业灌溉。据统计,农业灌溉用水占淡水资源消耗总量的 75%左右,美国和日本农业用水量是工业用水量的2~3倍。 当然,工业用水量也很大,而且增长速度极快。 由于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快速增加,使本来就分布不平衡 的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供求矛盾。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有 4.5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如按当前形势发展下去,25年后全 世界严重缺水的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2001年召开的50 多个国家的环境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上,已经把水资源短 缺导致的危机列为排在全球变暖之后的第二大环境问题。 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4180.2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9%;2010年我国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18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属于13个贫水国之一。
据科学家估计,人类产生初期,地球上的森林 面积大约为76亿公顷,覆盖率为70%左右;19世 纪中叶减至55亿公顷和50%左右;目前为25亿公 顷和23%左右。我国的森林面积,1949年为1.87 亿公顷,覆盖率为13.0%;70年代为1.80亿公顷, 覆盖率为12.7%;1991年1.29亿公顷,覆盖率为 13.4%; 2010年1.95亿公顷, 覆盖率为20.36%。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森林面积的减少,除了自然破坏外,人口增长 形成的对森林资源越来越大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 因素,如耕地面积增加基本上都是开发森林的结 果。
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人口增长导致的环境问题是一种全球性难题。
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过高、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的耕作和畜牧业的发展就越来越难以为继,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危机。
同时,大量的人口数量也加剧了环境问题的恶化。
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密集程度也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空气、垃圾处理等环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口增长还给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包括土地占用、水资源的消耗、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音和光污染等等。
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导致大量的土地被耕种和开垦,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地貌变化,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高密度的人口数量导致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增加,相关方面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用水方式和保护方式。
同时,许多工业企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等有害物质,也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对于人口问题的节制非常重要。
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减缓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
人口问题已经走向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了人口政策和出生控制政策的实施。
同时,大家也需要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树立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为人类的未来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人口增长和环境问题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消耗也在不断加剧。
未来,我们需要推行更广泛的人口控制政策,树立环保意识,通过更加科学的手段,实现人口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为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ppt课件

• ◇经济因素: 价高者得
•
举例: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对商业活动吸引力大,商业活动
愿意付价高于其他经济活动,所以城市中心一般发展商业区
•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通达度
•
(从市中心向郊区,功能区的分布:商业区、住宅区、
工业区)
• ◇社会因素
•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常见原因),知
•
①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多剩余劳动力
•
②1984年推出“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政策
•
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根本原因)
第二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 第一节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 ☆知识要点: • 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难点解析: • ★①功能区的形成:同种经济活动需要的发展条件一致,所以同种
• ※难点解析: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 分流作用
• 第二节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
• ☆知识要点:
• 1、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因素
• ◇历史因素
• ※难点解析:
•
文化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一般继承和保持城市的原有特色
•
历史较短,以前土地利用形式未形成较大影响的地区,可以完
全改变昔日的土地利用方式
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
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 ※难点解析三: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 社会经济因素。
•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
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
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 保)、发展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