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处理前景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处理前景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处理前景探讨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

垃圾的增加给城市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垃圾分类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那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如何?未来的垃圾处理前景又将何去何从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1. 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行垃圾分类政策,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引导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上海市率先出台了全国首部垃圾分类条例,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大类别进行处理。

北京市也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居民搭配使用编号袋投放生活垃圾,强化垃圾分类。

2. 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社会各界也不断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

许多城市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和垃圾分类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

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垃圾分类对于城市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3. 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的提高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宣传教育的深入,许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提高,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有的社区居民争相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有的小区居民成立了垃圾分类社区服务小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工作。

这些积极参与的行为对于提高城市垃圾分类效率和减少垃圾处理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伴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许多城市纷纷建设了可回收物收集站、有害垃圾回收点、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以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并提高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

5. 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探索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垃圾分类效率,一些城市还在积极探索推行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上海市探索推行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对湿垃圾、干垃圾实行了不同的收费标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问题现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习惯和观念影响,许多市民在处理生活垃圾时并未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导致大量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给后续处理带来不少困难。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并未与之相适应,导致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效率低下。

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不完善。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收运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分类垃圾被混在一起运输,使得分类的初衷难以实现。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和完善。

1.2 重要性垃圾分类处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喷。

垃圾分类处理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影响市民的生活品质。

垃圾分类处理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中包含了大量可回收和可利用的资源,如果混在一起处理,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而垃圾分类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开处理,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垃圾分类处理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举措。

在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轻资源压力,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市民共同努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2. 正文2.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

尽管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但在许多地方,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得到有效推行。

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大部分垃圾仍然被混合投放,无法实现有效分类处理。

一些地方存在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居民难以进行分类投放。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政策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政策

●Vol.31,No.92013年9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1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1.1生活垃圾产生量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各类垃圾近1.0×1010t 。

产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年已超过2.5×108t ;德国人均年产垃圾541~609kg ,年产垃圾5000万t [1];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5202万t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15kg/d ,日本东京日产垃圾已达1.2×104t 。

1.2生活垃圾处理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和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法。

此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

现今,日本、丹麦、法国和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接近或已经超过了填埋法,国外已经很少使用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

发达国家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的回收再利用率较高,平均在20%~填埋技术现状英国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有控制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一些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合成材料(通常为1.5~2mm 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衬底,防止垃圾填埋场的有害物质向地下渗透,以保证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超过200年[2]。

大量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堆肥场,与此同时不少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垃圾堆肥技术指标。

80年代后期,这些堆肥场相继关闭,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仍在坚持不懈地改进垃圾堆肥技术,以提高垃圾堆肥产品的质量,稳步推动着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

如今,国外垃圾堆肥场的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这并没有抑制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制造有机复合肥技术此时发展较快。

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迅速扩大,中国在超过美国后成为世界头号生活垃圾生产国。

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大量侵占土地、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等问题,己成为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体,无沦是采取卫生填埋、堆肥,还是采取焚烧的处置技术方式,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前提。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己经形成了各自完整的分类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在德国80%的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德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玻璃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50%,纸张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41%,塑料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5%,纸板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三分之一:85%的美国人参与街道资源化利用的废物收集工作:加拿大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己经开始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同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垃圾分类同收系统:瑞士、奥地利人保护环境是非常自觉的,他们不需要任何“环境卫生条例”来约束,其生活垃圾分类自觉执行:我国的近邻日本是生活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其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目前己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体系和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体系。

无沦后期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路线焚烧、生化处理、填埋的技术如何纯熟过硬,实施如何严密合规,如果没有前端的有效分类,就都无法有序进行。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处理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不同的物质成分进行分类,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循环利用。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分类设施不足、分类处置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和环境质量。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问题现状1. 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较低。

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的分类概念上,无法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在生活中随意混合投放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垃圾分类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2. 分类设施不足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新建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缺乏,例如分类垃圾箱的设置不足、分类投放标识不明确等。

这造成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困难,甚至不知道应该将垃圾投放到哪个地方。

3. 分类处置不到位即使有了垃圾分类设施,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很多时候各类垃圾还是被混在一起进行统一处理,严重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并且浪费了回收资源。

二、解决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可以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发布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形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2. 完善分类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分类设施的建设投入,完善分类垃圾箱的设置,提高分类投放标识的明确性。

建立便民的垃圾分类站点,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3. 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类垃圾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分类处理。

加大对违规投放的监督力度,对违规者进行相应处罚,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4. 提升垃圾处理技术鼓励企业或科研机构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国内外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发展分析

国内外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发展分析

一、垃圾处理概念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

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

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

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二、国外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情况一、美国每个星期的固定日子,美国的城镇居民就会将自家的垃圾桶推到路边,市政部门或与市政部门签约的私营公司派出的垃圾清运车则会将这些垃圾桶清空弄净。

随后,这些垃圾将被送到中转站进行分类,一部分进行再循环处理,不可利用的则运到指定地点进行掩埋。

在美国社区,没有免费倾倒的垃圾,每个家庭都要为垃圾的收集和处置承担成本。

美国是垃圾制造大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环境保护署开始推广一种叫做“多扔多付”新的垃圾收费体系(简称PAYT)。

二、日本由于土地资源匮乏,日本始终是垃圾处理问题上的先行者。

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垃圾焚烧的依赖程度居全球之首,导致大气中的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二恶英大国”。

为了减少二恶英,日本政府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垃圾焚烧排放标准,进行大型焚烧炉的建造。

同时发起了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运动,以减少垃圾,增加循环利用。

(一)填埋与焚烧:二选一(二)分类与减量:二合一(三)焚烧场所选择的利益化与人性化结合(四)焚烧技术的高级化与无害化趋势三、英国英国的垃圾分类处理是通过立法来完成的,虽然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条款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非常严格的。

如果不按规定处理垃圾,英国各地会动用警察来保障垃圾回收法规的实施。

由于英国许多城市的室外垃圾箱的清理时间为两周一次,过早向室外垃圾箱扔垃圾可能导致蚊蝇滋生,政府便开始使用高额罚款规范居民倒垃圾行为。

垃圾箱过满、垃圾掉出垃圾袋等问题都可能面临100英镑的罚款,而不缴纳罚款的居民将被法庭传唤,之后会被处以1000英镑的罚金。

浅析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浅析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浅析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1.概述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也迅速增长,目前全国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达到440公斤,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市容市貌整洁度的一大公害。

大量生活垃圾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危害.如果处置不当,会严重影响空气、水、土壤等。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集中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

在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处理所占比例较大;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而填埋法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也一直占有较大比例。

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较晚,近几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杭州、天津、北京、武汉等城市在学习国外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机械化处理生产线。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2.1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治理城镇垃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及资源利用等环节。

(1)城镇垃圾的收集中国大多数城镇目前大都采用混合收集方法进行垃圾收集(医院垃圾除外)。

所采用的垃圾作业方式和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固定式垃圾箱、垃圾的贮存收集、活动式垃圾箱、垃圾的收集、垃圾桶收集、塑料袋收集。

密封集装箱收集及地面垃圾站收集等,绝大部分城市都能做到及时的垃圾收集,保持居民区的环境清洁。

(2)城市垃圾运输从整体看,中国城市垃圾机械化收运率低,环卫职工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机具不足,设备性能差,全国大约有40%的环卫器具、车辆等需要更新,每年约有1000万吨城镇垃圾因此而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

(3)城镇垃圾处理目前中国采用的垃圾处理场与资源化技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其中大部分城市垃圾采用堆放、简易填埋处理,卫生填埋、机械化堆肥、焚烧处理也有部分应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现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巨大,处理和处置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尽管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垃圾分布不均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垃圾数量巨大,而另一些地区垃圾数量较少。

沿海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但其他地方则缺乏先进的垃圾处理和处置技术。

垃圾的分布不均是造成垃圾处理压力巨大的重要原因。

二、垃圾分类不彻底我国现存垃圾分类制度虽然要求居民进行分类,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另一方面,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少而不齐,垃圾分类处置收费过高等因素使得分类难以深入开展。

这让垃圾分类本身无法成为有效的减少和分类处理垃圾的有效措施,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

三、垃圾处理技术滞后在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下,我们用于处理垃圾的技术相对滞后。

许多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在年代久远,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和治理措施,导致垃圾倾倒量大,往往产生嚴重污染问题,造成海洋和部分水域污染,甚至威胁到了城市生态安全。

四、缺乏专业人才垃圾处理过程涉及到化学、环境科学、机电工程等多个领域,但我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使得各地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

并且由于垃圾处理技术日新月异,以及国际固体废物规定的不断更新,导致当地的处理技术逐渐落后于时代,垃圾处理工作效果差,甚至无法保证废弃物的彻底处理。

五、投放垃圾说难一些居民习惯随意投放垃圾,这样会导致垃圾的数量剧增。

此外,有些居民不愿意协助分类,把生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给垃圾处理带来了无法预测的问题。

六、政策法律缺失垃圾处理属于全球性难题,国际社会应对垃圾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作出了相应规定。

然而我们国家的垃圾政策与相关法律还相对落后,而且监管力度不够,假冒伪劣情况,垃圾倾倒不得已而为之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的建设与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

这些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污染,进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己成为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根据垃圾的不同产生来源和性质,通常分为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类。

(一)国内垃圾产生现状。

目前我国平均每天每人产生0.9~1.2kg 城市生活垃圾,并且每年仍以3%—5%的速度增长。

根据环保部2016年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5年,我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8564万吨。

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北京,产生量为790.3万吨;其次是上海789.9万吨,重庆626.0万吨;深圳574.8万吨,成都467.5万吨,广州455.8万吨,杭州365.5万吨,
南京348.5万吨,西安332.3万吨,佛山328万吨。

这10个城市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5078.6万吨,占246个城市产生总量的27.4%。

相对而言,2014年,244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6816.1万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上海,产生量为742.7万吨,其次是北京733.8万吨;2013年261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6148.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上海,产生量为736万吨,其次是北京671.7万吨。

从数据上看,虽然参与统计的城市数量有所差别,但近三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仍然保持了不断上涨的趋势。

(二)国外垃圾产生现状。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各类城市垃圾近100亿吨。

产生城市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年已超过2.5亿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45公斤/天;德国人均年产垃圾541-609公斤,年产垃圾5 000 吨;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约6000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15公斤/天。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三种处理方法。

(一)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015年,我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8564万吨,处置量18069.5万吨,处置率达97.3%。

为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我国城市垃圾主要通过填埋、堆肥和焚烧进行处理。

现有卫生填埋场1748座、垃圾焚烧厂257座、堆肥和其他处理场72座。


2015年底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0.3%,其中进行集中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的比例分别为66%、31%和3%(注:占无害化处理总量的百分比)。

目前,卫生填埋仍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在场址选择愈加困难,填埋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垃圾卫生填埋进入了瓶颈期。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大型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首选。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底,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0%以上,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


(二)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美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和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法。

此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

现今,日本、丹麦、法国和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接近或已经超过了填埋法,国外已经很少使用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

由于垃圾组分不同,发达国家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的回收再利用率较高,平均在20%~30%之间。

1、美国。

填埋仍然是美国销纳城市生活垃圾的主渠道,到2002年全国仅拥有1767 座垃圾填埋场,下降幅度明显,体现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理念和处理方式的转变。

垃圾堆肥技术主要应用于餐厨和庭院垃圾堆肥等。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开始兴建了90 座垃圾焚烧厂,到2013年美国已建114 座垃圾电
站,总容量达2 650 兆瓦,位居世界第一。

2、日本。

焚烧处理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处理量占垃圾总产生量的75%以上;直接填埋的生活垃圾所占比例不足垃圾总产生量的3%,而且还在逐年下降。

今后发展的垃圾填埋场基本上都将作为最终处理厂使用。

3、德国。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垃圾中可回收物质在分类收集后,送入相关的工厂循环利用;可生物降解物质通过生物降解方式进行堆肥或以其他方式处理;残余物质通过热处理(焚烧)或机械生物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最后进行填埋。

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1、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减量化。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市民合理消费,自觉参与废物减量及垃圾分类活动。

如逐步推广净菜进户,减少厨余垃圾;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减少奢华包装和无用包装的商品等,实现源头减量。

2、细化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化。

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制定分类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分类投放、回收、运输、处理相衔接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积极构建“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整合回收队伍和设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进行综合处理,实现无害化。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多
为混合原生垃圾,不宜直接进行填埋处理,要向进行综合处理。

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先回收,进行分拣、转换、加工、循环利用;不能回收的易腐烂的厨房垃圾可填埋堆肥;不宜回收而易燃烧的垃圾可进行焚烧发电;有害的垃圾采用专门技术重无害化处理。

通过对垃圾连锁式综合处理,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4、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业化。

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PPP、特许经营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进程,完善产业链,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二)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1、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实施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以尽可能地对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和循环资源化利用。

2、鼓励有机垃圾堆肥处理。

今后,国外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中堆肥技术仍将占有重要位置。

3、稳步发展垃圾焚烧技术。

与垃圾填埋技术相比,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减量化显著、无害化彻底以及可回收焚烧余热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预计将来仍会继续得到发展。

4、完善垃圾填埋处理技术。

尽管填埋技术的处理率有所下降,但该技术仍是垃圾处理的最终方式。

预计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措施会不断完善,将向大型化发展,并将限制最终进入垃圾
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