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近现代史的社会调查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锦集4篇)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锦集4篇)【篇一】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的-烈士陵园。
我们小组成员约定在11月29日一起去烈士陵园,可惜天公不作美,前天气候突然降温还伴随着刺骨的寒风。
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行程计划,当然也没有改变我们瞻仰革命先烈的情怀。
我们一行到达烈士陵园门口的时候就被陵园的庄严和肃穆打动了,大门上刻着金黄色的六个大字:-烈士陵园。
这里是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的地方;这里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安息的地方,想到这些我顿时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有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少了一些悲凉而多了一丝悲壮!进入陵园后映入眼帘的是在“广场”中心的印有“浩气长存”的雕像。
仿佛陵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新中国成立的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
我认为参观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读懂历史。
参观不仅仅是怀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
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纪念馆里,看着纪念短片,我仿佛听见了英烈们英勇不屈的声音。
可敬的烈士们,愿你们的精神像园中的常青树一般永不凋落;愿你们的信念像滚滚江水一样永不停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们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熠熠闪光。
【篇二】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家乡巨变调研: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业、农民巨大变迁及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也可对比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社区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献策,写出调查报告。
2、某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红色旅游不仅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拓展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新的增长点,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史调查报告

近现代史调查报告近现代史调查报告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本次调查报告将探讨近现代史的几个关键议题,包括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等。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近现代史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现代史的重要标志,它从英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及其他地区。
调查显示,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工业化的推动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徙,城市化进程加快。
同时,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如城市污染和工人阶级的剥削。
二、世界大战世界大战是近现代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事件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人民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帝国主义的竞争。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由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崛起引发的。
两次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联合国的建立和冷战的爆发。
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近现代史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通过调查发现,经济全球化使得商品和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繁荣。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环境破坏等。
因此,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四、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近现代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科技的进步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和电力革命中的电力系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而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更是使得信息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然而,科技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隐私权和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
近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引言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
为了更好地了解近代史对社会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本报告将针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和观察所得,对近代史社会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背景介绍近代史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这些变革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
在这次实践调查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教育变革。
三、政治改革在政治方面,近代史经历了许多大的动荡和变革。
我们调查发现,政治改革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例如,在晚清时期,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改变传统封建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改革没有成功,社会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加剧。
另外,辛亥革命的爆发,为中国开创了新的政治模式,而五四运动则在思想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近代史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近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比如,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而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同时,我们也发现近代社会的农业经济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带动着大部分人民的生活。
五、教育变革教育的变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近代社会的教育改革迅速推进。
近代创办的新学校、新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教育也成为社会竞争的重要标志,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六、影响与启示通过对近代史社会实践的调查,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首先,政治改革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的稳定和进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其次,经济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福州社会实践报告

福州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福州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州的社会现状,我们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
我们小组选择了福州市的几个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
我们首先去了福州市的城中村,了解了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面临的困难。
我们还去了一些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进行交流,了解社区服务的情况和社区居民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公益机构和慈善组织,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对社会的贡献。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了解了福州市的社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发现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较差,社区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一些弱势群体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公益机构和慈善组织为社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感动。
四、实践感悟。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也意识到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五、实践建议。
针对福州市存在的社会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大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满足居民的需求;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福州市的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社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将继续关注福州的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为福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历史的长河中,近现代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这个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我们进行了一次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影响,以及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影响,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和人民生活。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为了取得更为准确和详实的材料,我们选择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的查阅等。
我们曾经前往历史博物馆、资料档案馆、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调查,也曾就相关问题向历史学家、教授、老师和一些老年人进行了请教和访谈。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近现代史的材料和信息,同时也不断地进行整合和分析,以便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三、调查结果1.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非常多,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在我们的调查中,除了国共内战和抗日战争等主要事件以外,还涉及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以及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著名领袖人物。
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决定了现代中国的面貌,而且对全球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和人民生活近现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显著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外来侵略的影响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人民受到了贫困、失业和疾病等问题的困扰,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同时,对于社会制度的重大改革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人们也在逐步适应和接受。
四、思考和总结通过这次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福州社会实践报告

福州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机遇的城市,进行社会实践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福州的社会发展现状,增
进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内容。
1. 参观福州市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了解了福州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了福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对福州的文化底
蕴有了更深的认识。
2. 参与福州市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我们参与了福州市的环境保
护志愿活动,清理垃圾、植树造林,亲身体验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3. 走访福州市社区服务中心,我们走访了福州市的社区服务中心,了解了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体会到了社区服务对居民
生活的帮助和支持。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增加了对福州市的了解,还提高
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中,我
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决心从自身做起,
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在走访社区服务中心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
社区服务对于社会稳定和居民幸福的重要作用,决心将来也要为社
区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实践感想。
福州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机遇的城市,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加
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市。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
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为福州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社会实践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近代史相关事件和人物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本报告以调查近代史事件的社会影响为主题,通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且准确的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二、调查方法(此处可以描述调查方法的选择与过程,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等,并可以列举具体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事件一:辛亥革命(此处可以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引用相关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现代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跨越发展。
2. 事件二:五四运动(此处可以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成因、目标,并引用相关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重要事件,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五四运动在改革教育、推动民主改革和倡导科学思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动鼓舞了青年一代的士气,激发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事件三:抗日战争(此处可以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发展、胜利,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引用相关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凝聚了全国各个阶层的力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精神,推动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进程。
调查显示,抗日战争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促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和尊重进一步加深。
四、调查总结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近代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等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福州社会实践报告

福州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活动背景。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福州
社会实践活动。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活动内容。
我们的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福州市的社会发展进行,包括参观福
州市的文化古迹、走访社区,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等。
在参观文化古
迹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福州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福州的独特魅力。
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感受
到了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在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体会
到了奉献的快乐,也了解到了社会上存在的许多问题。
三、实践活动收获。
通过这次福州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们增
强了对福州的了解,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入。
其次,我们培养了团
队合作意识,增强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社
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学生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实践活动感想。
通过这次福州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我们将把这次实
践活动的收获带回学校,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做
好准备。
总之,福州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
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希
望学校能继续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
培养更多的社会栋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福建近现代史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数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海上力量的复兴,强国必须强海。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福建,使得福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闽在海中”概括了福建在航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移民的性格铸造了福建人四海为家、向海外拓殖、敢于拼搏的精神。
福建文化孕育了一代代的福建名人,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
各种文化遗址见证了福建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爱国精神。
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的福建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对外文化交流;移民性;著名人物;历史事件;古城;闽台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
一、近现代福建对外文化的交流
闽文化,东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支撑。
一提起它,我们就会想起誉满海内外的妈祖信仰、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闽僧、曾支配官方意识形态长达700年之久的闽学。
福建作为闽文化的发展基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着重要影响。
近代以来,五口通商使福建被迫开放,福州、厦门相继成为通商口岸,在西方列强的强迫下,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船政文化开始兴起,福建船政由此发展,。
尽管福建对外封闭了百余年,但是却没有间断对外交往的步伐。
福建社会的移民性,使福建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开风气之先的有识之士对福建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贡献,像其时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他精心编制了《瀛寰志略》,该书是当时中国人介绍世界史地知识水平最高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许多追求新知识的进步人士提供了关于西方先进知识。
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在福建通过建立教会、办学校、办医院来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通过教育和创办印刷事业,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迅速地传播到福建各地。
教会推动了福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福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近现代福建的著名人物
福建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代代有识之士,尤其在近现代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
1、开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
福州人。
他在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他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
”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逮捕主要烟犯60余人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鸦片19179箱、2119袋共237万多公斤,于十九年(1839)六月初三在虎门销毁。
此间,他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方书报,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
就像他所写的“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
”[1]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着想。
他在道光三十年(1850)九月奉旨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普宁,病卒。
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2、沈葆桢与福建船政
沈葆桢,字幼丹、翰宇,福建侯官人。
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他既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外甥,又是林则徐的女婿。
1867年沈葆桢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建船政,建造近代中国第一批舰船,并着眼于“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造就了大批海军及造船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基础。
[2]我们可以说:沈葆桢是中国海洋发展事业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折人物。
3、翻译家与近现代福建
近代中国,我们与西方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也越来越多。
而有着“闽在海中”之称的福建,在与西方的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福建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翻译家,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为翻译中西文学著作的翻译家,他们把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介绍到西方,他们同时又把西方的文化思想介绍到中国,他们是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福州人。
他一生翻译的著作有11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逻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尤其是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学术名著《天演论》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纾,福州人,一个不懂外文的人在萌发了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想法,他又如何去做?林纾请在船政学堂的许多出国留学回来的福州人口译西方作品、自己笔录后加工。
就这样,他先后共翻译了246种西方的著作。
林纾的翻译震动了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世界译作,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3]还有闻名法国学界,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陈季同;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文学巨匠辜鸿铭等著名翻译家。
4、侯德榜和制碱工业
侯德榜,化工专家、制碱工业实业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福州人。
1939年试验联合制碱法成功,称为
“侯氏制碱法”引起国际上强烈反响。
著有《制碱》、《从化学界看原子能》、《制碱工业》等,还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为中国制碱有着重大的贡献。
三、近现代福建重大历史事件
1、马尾船政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人主持下,清政府在福建马尾设厂造船、兴办学堂,组建水师,开创了近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机器造船厂和传授科技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马尾船政。
马尾船政开风气之先,培养了大批船政群英,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和专业技术高等学府,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2、福建的辛亥革命运动
1911年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八闽儿女奋起响应投身革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
广州起义,林觉民等23位闽籍志士慷慨赴难,英勇作战,血洒黄花岗。
武昌首义,林森、林述庆、黄钟瑛等闽籍志士做出了重大贡献。
武昌起义后,福州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1月9日在于山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隆隆炮声并很快光复福州。
此后,厦门、兴化、漳州、汀州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
是年11月建立福建革命军政府,使福建成为辛亥革命中全国最早光复的17个省份之一。
[4]
3、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中国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1932年,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
1193年11月21日,李济深等通电脱离国民党,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
同年1月21日,泉州、漳州失守,“闽变”失败。
福建,作为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古城,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1980年10月,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福建的改革开放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福建作为沿海大省,其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台湾早期隶属于福建,直到1885年台湾才建省,了解福建的历史,就能增强对台湾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毋庸置疑,台湾社会的发展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岸交流实现三通使得闽台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全面展开。
2009年5月,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形成。
参考文献:
[1]出自《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书,作者:林则徐。
[2]参见百度文库《福建近现代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3]谢必震《福建史略》,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年6月,第117页。
[4]出自百度文库《福建省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