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乌克兰当代绘画中的东方因素
论乌克兰油画家米·顾依达绘画构图

论乌克兰油画家米·顾依达绘画构图作者:李祖娟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14期构图就像其它绘画元素一样是促成一幅成功作品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
米·顾依达的作品多样;风俗画,历史画,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都与画家本人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图形式以及画家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修养是分不开的。
跟着米.顾依达精美的作品游走去领悟和探索新时代下画家画中构图的奥妙。
一、米·顾依达的绘画风格概述(一)画家简历乌克兰油画家米哈伊尔·顾依达,不仅是乌克兰公认的绘画大师,在其他领域也是闻名遐迩,是新现代派绘画中的佼佼者,在乌克兰国内极富盛名。
他用构图、色彩、色调以及画笔和刮刀的一举一动,描绘出许多优美动人的画面。
将绘画素材中的符号、象征、神话和寓意融合在一起。
(二)风格特征米·顾依达创造风格特点属于现代派;分别具有东方风,戏剧性,装饰性,观赏性,和幻想性。
他是乌克兰最具特点的新现代派艺术之一,其画风细腻柔和,有别具一格。
米.顾依达承袭乌克兰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在其艺术中巧妙的运用东方审美意象,使其绘画艺术能够达到突破与进展,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米·顾依达构图特点(一)构图的概念辨析所谓的构图就是艺术家为了表达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画面中分布、安排和处理人或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绘画构图的用英文译为composition为造型艺术术语,它源于拉丁文,欧洲最早出现的论构图的书是阿尔贝蒂的《论绘画》,原意是通过不同的排列结构组合以连结画面的不同部分并形成一个统一体。
(二)米·顾依达油画人物构图特点米·顾依达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艺术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他的整个绘画作品特点表现方法简单、经济、构图美观,多通过用笔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客观对象与构思,展现细腻的技巧。
其作品精致而独特,其中表现的人物与众不同,生动有趣、富有魅力,他的画从里到外放射出一种正面的张力。
西洋画中的东方意蕴——装饰画大师克里姆特的艺术影响

果为三 维,豪华大气的工 艺材料 、宗教性 与立体感相伴的 工艺流程 ,
个 性表 达 及不 遑 多让 的实 用装 饰 主义 , 正是 两者 完美 的 结合 才 形
其问参杂着充 满了想象力和激情的 象征语 言,表现 出浓重的 宗教风格 成 了克里 姆特 象 征 中潜 藏神 秘主 义特 色 的绘 画特质 。 与远 离生活和 时代 的倾向 ,给人 以余韵犹 存的装饰感 。本篇 文章从伟 在 他 的绘 画作 品 中 出现 了一种 极 为有 趣 的现 象最 让 人惊 叹 ,
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述 。
没 有一 丝 遗落 的摘 取 中 国艺术 文化 ,而不 像 其他 欧洲 的 艺术 家 是 有 所取 舍 的 。他一 直 坚持 的 ,甚 至说 是执 着 的认 为 中 国画 中的 线 条 ,笔墨 的粗 细浓 淡 都包 含着 极 其浓 烈 的视 觉感 觉 。 当时 的克 里
大艺术 家的生平切入 。重点讨论这位 装饰 画大师在绘 画艺术 的追寻生 甚 至 从 中出现 的 时候 并没 有 引起 学术 界 的探 讨 ,无 论是 中 国的 艺 涯 中引入 中国文化的原 因进行着 重探 究,并在 其 中穿插其代表装 饰画 术 创作 者 还是 观 赏者 ,他 们都 没 有意 识 到克 里木 特这 么 直接 的 ,
关键词 :克里姆 特 ;装饰画 ;艺术影响 ;东方风格
古斯塔夫・ 克 里 姆特 出 生在 维 也 纳 郊 区 的一 个 以金银 手 工 艺 姆 特不 仅 仅将 中 国古 代 的漆器 、陶器 甚至 是 广 为流传 于 民 间的传 为谋 生 手 段 的平 常人 家 , 虽然 是 这样 的 一个 普通 家 庭 ,但 是 却不 统 年 画结 合 ,更是 表 达在 其绘 画 艺术 中 ,虽 说不 是 重点 突 出 ,但 妨 碍 其成 为 “ 新 艺术 运 动 ”中 的重 要 画家 ,正 是这 场 席 卷全 欧 是 仍 旧是 装 点和烘 托 气氛 的主要 武器 ,而且 更 重要 的是 对 于 中国 洲 的运 动 ,让他 的绘 画 特质 对至 今 的装 饰画 都有 深远 的 影响 。 艺 术 的影 响突 出表 现 了在 观察 方法 和 表现 技 巧 。画 中的 他 能够 突 成 年后 的克 里姆 特 曾经 在 奥 地利 博物 馆 下 属 的美 术工 艺 学校 破 了时 间与空 间 的局 限性 ,把 各个 层 面 的事 物组 织在 同一个 一 个 深造 ,建 筑装 饰 、壁 画 和镶 嵌 画 成为 其 学 习的 主要 内容 。 l 5 周岁 画 面 上 ,造成 时 间和 空 间 的完美 结合 ,不仅 让 时间 的 限制性 体 现 的他 和 兄 弟一 起 进入 学 校 ,接 受 了系 统 的绘 画 技巧 的 磨练 ,而那 在 了装 饰 画上 ,更 加 主要 的是 突 出 了其极 具 内涵 的 艺术 风格 ,从 时 的镶 嵌 画 已经 让 克里 姆特 怀 念起 中世 纪和 文 艺复 兴 圣殿 时 期 的 而 深刻 的表 现 了其对 于艺 术 的独特 想法 。 辉 煌 ,之 后 他琢 磨 当 中采 用有 色 石子 、陶 片、 珐琅 或 金银 色 的玻 “ 融 诸 家 之 所 长 ,伴 实 践 之 大 胆 ”这 是 克 里 姆 特 所 追 求 的 璃 小方 块 等建 筑 材料 镶 嵌入 画 。我们 可 以从 他 的镶 嵌 画等 作 品 中 新 艺术 的 ~个 最显 著 原则 。他 力求 做 到 把 “ 装 饰 作 为 内容 ”的 存 观 察 到 ,秩序 严 格 的构 图 ,完 美 和谐 的 几何 关 系 ,抽 象 的空 间观 在 ,在 1 9 世纪 末这 的确是 一种 与 众不 同的论 点 , 曾激 发 了美 术 界 念 、单 纯 的 色调 、 强烈 的 精神 特 点都 构 成他 “ 镶嵌 风 格 ” 的油 画 许 多 的争 议 ,然而 他 的这 种独 特 理论 对 之后 西方 绘 画 的发 展有 着 的整体 性 ,继承 了早期 基 督教 抒 情风 格 装饰 画 形象 。不置 可 否 的 巨大 的影 响 。不仅 是 经营 构 图 ,传移 模 写 ,画面 组 织 ,画 面 中的 说 ,他 的 绘 画特 色 总喜 欢把 人 物 形象 置 于充 满着 象 征 的神 秘氛 围 风 景和 人 物形 象都 是 装饰 性和 象 征性 统一 ,因而 导致 纯 装饰 的 效 的 画面 中 ,这也 形成 了其装 饰 画 的最 大 特色 。 果 远 不 及 装 饰 的 综 合 艺 术作 用 ,使 画 面 充 满 新 奇 而 有 内涵 的 内 擅 长 绘 画 大 型 的装 饰 壁 画 与 肖像 画 的古 斯 塔 夫 ・ 克 里 姆特 , 容 ,显露 了装 饰 艺术 中 的 “ 心 理 表现 性 ” ,使美 术 效应 存在 的 装 在其 绘 画 艺术 的 道路 上 所获 得 的 影响 是深 远 的 、成 就 是斐 然 的 。 饰 性 内容 绘画 得到 空 前 的发展 和提 高 , 并且在 这 之后 ,克里 姆特 不 可忽 视 的 ,仍 然是 他 在绘 画 技 术上 的大 胆 创 新与 实 践 。在创 作 作 了诸 多 的创 新与 探 索 ,他一 直把 这 一 思想 作为 参照 ,也 为其 后 的 浩 瀚 海 洋 中 ,尤 其 是 风 景 画 的领 域 内 ,他 重 点认 为具 有 独 特 研 究装 饰绘 画树 立 了一个 具有 开创 意义 的典 范 。 性 的 审美 情绪 、 情绪 表现 的张 扬 性和 静物 画 造 型 的独特 性 , 让现 在 当 时, 克里 姆特 的 风景 画给 人 的感 觉 是独 一无 二 的 ,这 是 实世 界 中 的事 物 完全 摆 脱 了静 止 性 ,构 图方 式 也颠 覆 了所 谓 的传 什 么 原因 呢 ?其一 ,在绘 画 的布局 与 构 图上他 有 着 非常 独特 的 处 统 ,而 装 饰趣 味 也成 为 克 里姆 特 在追 寻平 面 构造 上 强 烈追 求 的部 理 方 式 ,摒弃 了传 统 的那 种一 般 构 图,而 是采 用 了 “ 维 也纳 分 离 分 , 并寄 希 望于 简括 又 丰 富 的线 条带 给 画面 铺 上一 层温 馨 和 爱 的 画 派 ” 的艺术 家们 所 喜欢 用 的正方 形 。在 克 里姆 特看 来 , 正方形 氛 围 ,给观 者能 够 以画 面外 的思 考角 色 。 构 图可 以说是 最完 美 的 的画幅 ,而 不 是过 去 的 众 文 艺
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我们将从技法和风格上分析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东方传统绘画以水墨为主要材料,注重线条、墨色和留白的运用,追求意境和氛围的表达。
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传统。
而这种线条、墨色和留白的运用,对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世纪的欧洲绘画中,印象派画家受到了东方传统绘画的启发,提倡观念上的自由和技术上的宽松,他们以以快写生的风格表现现场,将自然的感觉和氛围融入作品中,这与东方传统绘画追求意境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方传统绘画中的写意和意境也对西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西方绘画家不再受拘泥于形式的束缚,从而创作出更多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这种影响在当代绘画艺术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西方画家在作品中运用了东方传统绘画的技法和风格元素,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表现力。
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还体现在作品主题和文化内涵上。
东方传统绘画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作品中夹杂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这种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绘画的发展。
在19世纪的欧洲,印象派画家受到东方传统绘画的启发,开始去追求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内在意境,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和谐、自然、抽象的东方文化元素,这种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对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方传统绘画的主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绘画。
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主题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西方绘画作品的主题选择和题材表现。
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技法和风格上,还是在作品主题和文化内涵上,都对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绘画艺术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和痕迹。
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技法和风格上的影响,更是在作品主题和文化内涵上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传承,更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方式的启发和激励。
正因如此,东方传统绘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丰富了西方绘画的艺术内涵,更为当代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可能性。
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

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克里姆特(Gustav Klimt)是奥地利的著名艺术家,他在20世纪初的维也纳艺术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克里姆特擅长绘画、壁画和装饰艺术,他的作品充满了东方的元素,深受东方艺术的启发。
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方艺术对他的影响,这里我们将探讨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东方艺术对克里姆特的影响。
克里姆特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早年受到了西方画家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影响,但是后来他开始逐渐接触和深入研究东方艺术。
在当时的维也纳,东方艺术正如一股新的风潮,许多画家都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克里姆特也不例外。
他对中国、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东方艺术的书籍和作品,研究其中的绘画技巧和题材。
克里姆特对东方艺术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的油画和壁画中常常出现东方风格的元素,如金色的图案、异国情调的服饰和华丽的装饰。
克里姆特喜欢用金色来勾勒出人物和背景,这一技巧就来源于东方艺术的影响。
东方艺术中常常运用金色来表现贵族和神圣的形象,而克里姆特也借鉴了这一点,用金色来为自己的作品赋予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克里姆特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东方传统的主题,如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形象、纹饰丰富的服饰和装饰物等。
这些元素都是来源于东方艺术的启发,克里姆特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将这些元素融合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克里姆特还曾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东方文化和艺术引入到西方的观众中,让他们能够欣赏到东方文化的美丽和神秘。
除了在绘画作品中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外,克里姆特还在装饰艺术方面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他经常受命于一些贵族和富裕家庭的要求,在室内设计和装饰方面也运用了大量的东方元素。
他设计的壁画和装饰图案中常常出现东方的风格和图案,如莲花、凤凰和龙等传统东方图案,这些图案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使整个空间散发出一种神秘和雅致的气息。
看油画知历史——俄罗斯和乌克兰,纠缠千年的恩怨

看油画知历史——俄罗斯和乌克兰,纠缠千年的恩怨岁末年初,乌克兰反对派组织上万人游行集会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辞职,以致发生了街头流血冲突。
在反对派罗列的亚努科维奇罪状中,就有一条其接受俄国经济援助,将“乌克兰出卖给了俄罗斯”。
那么俄乌两国千年以来到底有怎样的恩怨呢?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乌克兰的首都基辅,被誉为“罗斯众城之母”。
早在公元885年,历史上第一个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基辅罗斯,便以基辅为中心建立。
到了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已经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当时的大公弗拉基米尔率领全体居民跳入第聂伯和集体受洗,皈依东正教。
(回复“罗斯受洗”,可查看历史事件详情。
)《沦陷》茹罗夫170-280cm 2010年境艺园俄罗斯油画画廊藏品画中描绘了蒙古侵略者俘虏抢夺东斯拉夫民族贵族女子的场景。
12世纪时,基辅罗斯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公国。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统率15万蒙古大军兵临基辅,攻破了基辅的城墙,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
乌克兰从此命途多舛。
从鞑靼的统治,到立陶宛人的侵略,再到波兰的占领,一直在吞噬着乌克兰本土的文化和宗教。
17世纪,在波兰统治薄弱的乌克兰东部,大量被称为“哥萨克”的流动农民形成了反抗组织,而领袖博格丹组织了反波兰的哥萨克起义。
为了胜利,他向俄罗斯沙皇寻求了帮助,1881年,列宾的名作《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回复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来信》,俄罗斯特列恰柯夫美术馆藏《博格丹》拉杰伊希科夫 130-180cm 1957年境艺园俄罗斯油画画廊藏品历史上对博格丹争议很大,有人说他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将乌克兰卖给了俄国的叛徒。
结盟后,俄国如约出兵对波兰开战。
1667年和1686年,俄国两次与波兰签订条约,将基辅与第聂伯河以东的土地并入俄国。
但这是两个斯拉夫民族正式的合并协议,还是临时性的军事同盟条约,如今已无文本证据。
但俄罗斯的统治依然打压着乌克兰的独立性,像是写出了《死魂灵》等杰作的乌克兰作家果戈理,常被不正确的认为是俄罗斯人。
东方隐喻

东方隐喻作者:易海钊来源:《牡丹》2019年第17期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者。
舞者的身体虽能反映出某个时代、某个地域的身体运动特点,却难以营造出与其身体运动相关的文化语境。
缺乏相关的语境,一些独特的文化经验会被屏蔽。
那么,“如何运用道具来营造语境”就应该纳入舞蹈研究的范畴。
本文通过稻的文化意义来关照《流浪者之歌》,从视觉审美经验的角度对作品中的“稻谷”进行解析,试图理清这该作品对社会和文化所作的思考,并阐述作品中的“道具”对当下的意义。
过去,由于网络并不像现在普及,个体所能关照的只有其特定生活的地域。
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群对其地域的认知是相似的,他们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被识别的。
如若超出了具体的地缘生活经验,他们对于身体的解读或许会产生歧义,比如在中国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而在阿尔巴里亚则刚好相反,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可见,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当今世界日趋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把世界连接起来,使得个体认知可以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域。
处于该转变下,身体和相关文化不仅可以因共同的地缘生活而被相互认知,更可通过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方式被捕获。
于此,舞蹈的含义也有了第三重的延伸:舞蹈通过视觉编码使身体成为带有某种信息的符号,用作品的形式传递出远大于舞者自我感情表达的文化意义。
由于资本的推动,世界渐渐趋于一体化,各地开始变得相像,生活方式也渐渐趋于相同,因地缘历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成为这个同质时代独特的财富。
基于此,笔者将以《流浪者之歌》为案例,尝试从视觉上对该作品中的“稻谷”进行文化解析。
一、舞“稻”的变迁我国不少民族种植水稻,不少农耕民俗的形成都与稻有关,如彝族的二月八、白族的田家乐、瑶族的“跳盘王,庆丰收”等。
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歌舞是祭祀、庆祝的普遍方式。
从稻作角度来说,云南有着特殊的地位。
一是云南有可能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二是云南有众多的农耕民族,这些民族留存有众多的与稻作相关的舞蹈文化。
米哈伊尔·顾依达油画中的东方韵味探析

我们可以看到顾依达的油画是对具象世界的一种呈现、 表达, 但 当我们深入他的作品, 去局部分析时, 我们又可以看到抽象的表 达手法的运用, 顾依达的油画里兼具具象和抽象的元素, 具象和 抽象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他绘画的灵魂所在。 作为深受东方审美意趣影响的画家,顾依达采用“写意传 神” 的表达形式对具体世界进行了抽象的表达, 将具体和抽象碾 碎糅合,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点。无数的绘画素材都来自与 繁闹的具象世界, 他们使画家有着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 有着想 要诉说的强烈愿望, 因此, 抽象元素应运而生。顾依达在探索绘 画艺术的道路上, 运用了更多的抽象的可能性去寻找最合理的、 最具魅力的展现具象事物的手段,最终在将东西方审美情趣结 合下, 找到了他所希望表达的美丽。 表现技法 在东方审美意趣的作用下,肌理成为顾依达绘画创作中十 分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肌理效果就是通过刮刀或画笔将颜料 简单随意而又不失章法的涂抹造成的,而顾依达大多数的油画 都是采用这种手法直接涂画, 很少先在画布上制作基底再进行, 因此不会有过多的刻意制作的痕迹。顾依达在不同的画作中运 用不同的肌理效果, 并使其得到完美的运用和展现, 使画面更具
· 9 6 ·
艺术研究
于平面中的灰色调区域中, 笔触轻重缓急略有不同, 这样使画面 具有有一定的对比性, 增加了空间的立体感和丰富性, 突破以往 沉闷、 单薄的简单基调。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始终坚持、 无处不在 的空间感和体积观念, 顾依达把他的绘画中的内容进行分割, 将 主要内容进行体积化突出、 对铺陈部分平面化和精简化。这种平 面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将很多复杂的形式和繁多的细节进行简约 化处理, 使空间压缩了, 主体更加突出, 更加符合创作主题的需
术教育事业做贡献 。
理念的拓展, 使得顾依达改变以往欧洲绘画的严谨模式, 用更加 随意放松和洒脱豪迈的笔法和张弛有度的形体创作属于他自己 的具有特殊风格的油画。有部分画的局部类似于中国水墨画的 渲染,而有的部分却又是一副浓厚的油彩构建出的光怪陆离的 意象世界。 (2 ) 日本浮世绘对米哈伊尔 · 顾依达的影响 除了中国水墨画的 “写意” 风格对顾依达的美术创作有深刻 影响外。 日本的浮世绘对其绘画创作也颇有影响。 浮世绘也就是 日本的风俗画, 是一种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但因其特异的色调 米哈伊 与丰姿使得 世纪欧洲众多流派的大师都深受其影响, 尔 · 顾依达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中国的水墨画给了顾依达意向上的启发,那么日本 的浮世绘则对其笔法进行了渲染,顾依达的人物画的线条丰满 流畅, 依稀能看得到浮世绘的笔触。 二、 米哈伊尔 · 顾依达油画的象征性艺术风格探析 · 顾依达油画的画面构成 米哈伊尔 (1 ) 富有诗意 米哈伊尔 · 顾依达的油画作品带着浓浓的诗的气质, 追求具 有诗意的画面始终是他创作的重要理念。诗总是极具想象的意 味、 浪漫的气息, 因此抽象的、 具有象征性的形象会增添画面的 诗意, 使整幅画具有诗的气质。溪流湖泊、 花鸟树木这些都是风 景画中常见的画面, 顾依达的画面中自然也少不了它们, 可是当 我们细细品味, 就能够发现, 它们不同于其他画家画中的形象, 在顾依达笔下更像是用来传达情感的一种符号,神秘优雅而浪
试论油画艺术中的东方色彩

试论油画艺术中的东方色彩作者:安偲毓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7期摘要:作为与西方油画艺术不同的表现方式,东方绘画中的平面化受到西方艺术家的推崇,直接影响着西方印象派、纳比派、新印象派等艺术流派。
东西方艺术的结合,对油画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油画艺术中的平面化内涵阐述,深入剖析东方艺术绘画中的平面性,对油画艺术融入东方艺术色彩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油画;平面化;东西方融合油画自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一直到现在经历数百年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油画不断发生变革。
传统油画发展到现代绘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自从由西方油画传入中国,中国油画和自身本土语言相结合,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进行借鉴与吸收,从而形成新的艺术形式,油画逐渐发展为平面化的表达。
油画不局限在三维立体空间,在油画中融入中国画散点透视感,把画面呈现平面的视觉感觉,实现在画面中康定斯基的点、线、面元素的合理应用。
一、油画艺术中平面化的内涵油画艺术的“平面化”指的是油画绘画技巧以及创造手段自身的平面行,而不是绘画材料的平面性。
为了满足油画中平面化视觉效果,需要把西方焦点透视法向散点透视法进行转化,画面的处理采取近似平涂的方法,实现油画早期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转变,把立体处理为平面,通过色块间的对比使得画面空间感突出,基于色度、相近色相的颜色、不太明显的笔触方法等使油画画面平面化特征增强。
当前中国油画艺术打破传统油画三维空间表现形式,实现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
二、东方绘画艺术中的平面性东方中国艺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二维平面化。
就中国早期古典艺术的发展而言,中国远古岩画以平涂、线条等技法为主,对充满装饰气息的艺术品进行创造,比如新石器时期,中国云南沧源岩画通过红色赤铁矿粉等颜料进行创作,利用平涂颜色的手段,对耕作、狩猎、舞蹈等社会场景进行展示,通过单线对轮廓进行勾勒,画面充满平面性的特征。
画面表现的艺术形式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