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考试重点
书法与篆刻艺术考试试题

书法与篆刻艺术考试试题
一、书法
1. 请用行书书写“山水清香,心如止水”。
2. 以草书书写“风花雪月”四个字,要求字迹流畅自如。
3. 请用隶书书写“书法雅艺,字字皆画”。
4. 按照题目要求,用楷书书写“心有所向,笔随意动”。
5. 请用篆书书写“书法之美,犹如山川”。
6. 黑体字书写“书法入心,品味绵长”。
二、篆刻艺术
1. 请刻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七字,要求刚劲有力。
2. 请刻写“博大精深”四字,要求构图合理。
3. 请刻写“篆刻之道,乃古人心意”。
4. 请刻写“传统与创新,篆刻永流传”。
5. 请刻写“印章如意,一方安宁”。
6. 请刻写“岁月留痕,印心如意”。
三、综合题目
1. 请用楷书书写“书法与篆刻,文化之美”。
2. 请用行书书写“千锤百炼,匠心独运”。
3. 请用隶书书写“篆刻之道,见证传统”。
4. 请以草书书写“书法之美,篆刻之韵”。
5. 请用楷书刻写“雅俗共赏,以文会友”。
6. 请以行书刻写“艺术领域,书篆并举”。
以上为书法与篆刻艺术考试试题,希望考生们认真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卷。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届“国粹杯”书法篆刻知识竞赛复习提要

第一届“国粹杯”书法篆刻知识竞赛考前复习提要1、文房四宝是那些:笔、墨、纸、砚2、四大楷书名家是谁: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柳公权3、字体分类: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中行书和草书为辅助字体。
4、篆刻印文分为白文又称阳文和朱文又称阴文。
5、篆刻的工具一般有篆刻刀、印床、印石、毛笔等。
6、篆刻印章一般分为姓名章、肖行章和闲章。
7、“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8、“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贴》。
9、宣纸一般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
10、篆刻大家一般有: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赵之谦、丁敬等。
11、篆刻石一般有莱州石、荔枝冻、寿山石、青田石、丹东石、萧山红等。
12、“入木三分”成语跟王羲之有关。
13、西冷八家包含哪些?14、书法的创作形式有哪些?15、欣赏五种字体的一些著名字帖。
16、欣赏一下篆刻大家的印章。
附:一些有关书法知识的网址1、百度百科毛笔网址:/view/16334.htm2、百度百科墨网址:/view/16389.htm3、百度百科宣纸网址:/view/16678.htm4、百度百科砚网址;/view/102606.htm5、百度百科永字八法网址:/view/52693.htm6、百度百科篆书网址:/view/48868.htm7、百度百科隶书网址:/view/45719.htm8、百度百科楷书网址:/view/25478.htm9、百度百科行书网址; /view/24912.htm10、百度百科草书网址:/view/24929.htm11、百度百科王羲之网址:/view/2527.htm12、百度百科欧阳询网址:/view/25404.htm13、百度百科颜真卿网址:/subview/4146/9967150.htm?fromId=4146&from=rdtself 14、百度百科赵孟頫网址:/view/1101771.htm15、百度百科柳公权网址:/view/36458.htm16、百度百科篆刻网址:/link?url=HuajqFv1s5oLah4Gu2oPmfxa9vuDjW76FvWXLPybPMbsF99 Miz62egO7-huXesHr。
2010级第二学期书法、刻字班篆刻创作理论考试复习题2

2010级第二学期书法、刻字班篆刻创作理论考试复习题2一、填空题1.隋唐佩印制度废止以后,官印的内容渐由职吏印演变为官署印。
前者的内容为官吏本人的职称,后者的内容为官府的名号。
2.到五代时期,官印基本延续唐代风格,不同的是印面多略成长方形,并且新出现了隶书和楷书的实用官印。
3.九叠文形成并成为官印普遍采用的文字形式,是宋代官印的重要特征。
4.实用印章以战国古玺及秦汉印为其发展的高峰,延续至唐宋直至当代。
文人印章发端于唐宋时期,至明清流派印章繁盛,成为篆刻艺术的主流。
5.古代印章虽以实用为主要功能,但与其他实用工艺品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它的文字书写性和文士参与性。
6.印章用于书画鉴藏,最初只是帝王的年号,或平常使用的官私印记,主要在于标明书画作品收藏者的身份。
7.赵孟頫在《印史序》文中批评了当时人们用印“以新奇相矜”、“不遗馀巧”的流俗,倡导古雅而典型质朴的印风。
8.文人参与印章制作,自唐宋以迄于元代前期,都是由文人撰写印面,交付专业工匠镌刻,当时印工或称“刊生”,或称“图书”。
9.元末,刘绩《霏雪录》中说:“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
”“山农”指的是谁?王冕10.清初,程邃篆刻最重要的创新,是以款识录文字入印。
所谓款识录,是指模拟钟鼎彝器款识上的大篆文字。
11.丁敬篆刻的主体风格特征,或者说浙派印最重要的风格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秦汉印的规范,二是浙派印特有的细碎切刀。
12.陈豫钟在“赵辑宁印·素门”连珠小印边款中说:“书法以险绝为上乘,制印亦然。
要必既得平正者,方可趋之。
盖以平正守法,险绝取势。
法既熟,自然错综变化而险绝矣。
”13.胡澍在《赵撝叔印谱序》中概括徽浙两派印风说:“遒劲宕逸者为浙派,浑圆茂美者为徽派。
”14.徽派中的“歙四子”是程邃、巴慰祖、汪肇龙、胡唐。
15.“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学封泥者宜受此二语”。
这是吴昌硕在“聋缶”一印的边款中所作的总结。
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明确地将古封泥意趣引入篆刻创作的篆刻家。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完整版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秦及秦以前1.篆书主要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三大类。
2.《石鼓文》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两汉1. “八分书”的特征是什么?(增加了波磔俯仰,字形由长趋扁,体势展向左右两边)2.隶书的风格特点是什么?(谨严规矩、典雅肃穆、雄浑粗拙、散逸纵横)3.文字学家把篆书向隶书的转换过程称作“隶变”,把隶书的定型称作“隶定”。
4.章草是汉代草书的主流,张芝被称为“草圣”。
5.《礼器碑》是汉代谨严规矩类隶书的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
2.草书可以分为小草、大草、狂草。
3. 今草书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世称“二王”。
4. “书圣”是指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5.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是《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鸭头丸帖》是其行书代表。
6. 《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怀仁集王字而成。
7.《真草千字文》是智永的作品。
隋唐五代1. 初唐四大家是指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
2.《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3.《雁塔圣教序》是诸遂良的作品。
4.颜真卿的代表做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而他的《祭侄秀明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5. 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6. 唐代狂草以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为代表。
7.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被称为唐代三大楷书家。
8. 楷书、草书两极的高峰,使唐代书法足以雄视千古。
9. 李北海即李邕,为唐代善行书者。
宋元时期1. 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2. 《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苏东坡的作品,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
3. 米芾,人称“米南宫”、“米襄阳”,有《笤溪诗帖》《蜀素帖》等名行书。
河南师范大学864书法篆刻基础知识与作品分析

........................ 优质文档..........................
ms •舗多
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与名称:864书法篆刻基础知识与作品分析
适用专业或方向:美术书法方向汲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试题编号:C 卷(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甲骨文
2、秦泰山刻石
3、八分书
4、四声
5、书断
6、淳化阁帖
7、二沈
8、清四家
二、简答(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魏碑的特点及其对中国书法发展的意义。
2、结合具体作品简述赵孟頫的书法艺术特点。
三、作品分析(每小题35分,共70分)
1、a、指出下图作品的全名、书写朝代及刻石的基本情况。
b、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2、a 、 指出作品的名字、作者及书写时冋。
b 、分析作品书写的吋代背景及作 者书写时的境遇和心情。
c 、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意义。
大手#走&■旻龍 突i r 方孤空 a
-綱 不,
符小4後書嵌 正.京■力贸K -救 以竈<—猝 11.
第3页,共2页。
全国各院校书法高考招生考试试题汇集

2022 全国各院校书法高考招生考试试卷汇集(一)艺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2022 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考试考题)一、书法与篆刻专业篆刻内容: (上午)白文刻印:正本清源;白文印稿:含弘光大;朱文印稿:无尽藏2、书法创作: (下午)a、王维《木兰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用楷书和隶书创作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用篆书和行书创作3 、古汉语: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遣词,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厉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於此云。
加标点并翻译二、书法学与教育专业1、书法临摹:(上午) 四尺三开《李思训碑》《西峡颂》《孔子庙堂碑》《北川造像》2、古汉语: (下午)内容同书法与篆刻专业3 、论文: (下午) 2000 字谈谈阮元“南北分派”和“北碑南帖”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备注:今年中国美院开始招收第二届书法学与教育专业,但由于09 年第一届的录取分数出现617 的高分,分数线的过高导致今年报考成为冷门,惟独84 人报名。
而招生名额为15 人,发放过关证60 个,过关概率超过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是为世界上最好考的美院。
书法与篆刻方向276 人中央美术学院2022 年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考试试卷)上午:临摹李斯《峄山碑》赵孟頫《闲居赋》纸张:四尺斗方;要求:不许落款创作:篆刻:变则通吉林艺术学院2022 年吉林艺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沈阳考点考题)一、书法作品临写 (100 分)临写说明:1 、按右页范帖临写;2 、建议临写用纸:四尺斗方或者四尺条幅;3 、临写以接近原帖风貌为好,不提倡“意临”;4 、落款只写时间即可,不许署名和铃印。
二、书法作品创作(100 分)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篆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篆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篆刻艺术始于哪个朝代?()A. 秦B. 汉C. 商D. 唐答案:A解析:篆刻艺术始于秦朝。
2. 篆刻中,“阳文”又称为()A. 朱文B. 白文C. 阴文D. 墨文答案:A解析:阳文又称朱文,阴文又称白文。
3. 以下哪种石材是常用的篆刻石料?()A. 大理石B. 寿山石C. 花岗岩D. 青石答案:B解析:寿山石是常用的篆刻石料之一。
4. 篆刻刀法主要包括冲刀法和()A. 切刀法B. 削刀法C. 刮刀法D. 磨刀法答案:A解析:篆刻刀法主要包括冲刀法和切刀法。
5. 印章在古代最初的作用是()A. 艺术欣赏B. 信物凭证C. 装饰用品D. 辟邪之物答案:B解析:印章在古代最初是作为信物凭证使用的。
6. 篆刻中的“印床”是用来()A. 固定印章B. 打磨印章C. 放置印章D. 装饰印章答案:A解析: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以便于镌刻。
7. 以下哪一位是著名的篆刻家?()A. 王羲之B. 齐白石C. 顾恺之D. 吴道子答案:B解析:齐白石是著名的篆刻家。
8. 篆刻字体主要有篆书、隶书和()A. 楷书B. 行书C. 草书D. 甲骨文答案:A解析:篆刻字体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等。
9. 印钮的主要作用是()A. 装饰印章B. 方便握持C. 区分印章D. 增加重量答案:A解析:印钮主要起装饰印章的作用。
10. 篆刻的布局原则包括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和()A. 左右对称B. 上下对齐C. 重心平稳D. 字体统一答案:C解析:篆刻的布局原则包括疏密得当、虚实相生、重心平稳等。
11. 朱文印的线条特点通常是()A. 粗壮B. 纤细C. 弯曲D. 笔直答案:B解析:朱文印的线条一般较为纤细。
12. 白文印的刻制深度一般要()朱文印。
A. 深于B. 浅于C. 等于D. 不确定答案:A解析:白文印的刻制深度通常深于朱文印。
13. 以下哪种工具不是篆刻必备的?()A. 刻刀B. 毛笔C. 颜料D. 印石答案:C解析:颜料不是篆刻必备工具。
高中书法篆刻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高中书法篆刻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书法作品形制中,“斗方”指的是()A. 正方形的作品B. 长方形的作品C. 圆形的作品D. 扇形的作品答案:A解析:斗方是书画所用的方形纸张,形制为正方形。
2.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D. 赵孟頫的《洛神赋》答案:A解析: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 篆书包括()A. 大篆和小篆B. 甲骨文和金文C. 隶书和楷书D. 行书和草书答案:A解析:篆书通常分为大篆和小篆。
4. 印章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A. 装饰B. 信物C. 书画落款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印章在古代可用于装饰、作为信物以及书画落款等多种用途。
5. 下列哪种字体的特点是笔画规整、结构严谨?()A. 行书B. 草书C. 楷书D. 隶书答案:C解析:楷书具有笔画规整、结构严谨的特点。
6. 篆刻艺术中,“阳刻”是指()A. 凸起的线条B. 凹陷的线条C. 粗细均匀的线条D. 弯曲的线条答案:A解析:阳刻是印章或浮雕中凸起的线条。
7. 书法中的“中锋”用笔指的是()A. 笔尖在笔画的中间运行B. 笔尖在笔画的一侧运行C. 笔尖随意运行D. 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中锋用笔指笔尖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8. 隶书是由()演变而来A. 篆书B. 楷书C. 行书D. 草书答案:A解析:隶书是由篆书演变发展而来。
9. 以下哪位书法家擅长草书?()A. 欧阳询B. 怀素C. 柳公权D. 颜真卿答案:B解析:怀素是擅长草书的书法家。
10. 印章的材质不包括()A. 玉石B. 木材C. 玻璃D. 金属答案:C解析:印章一般用玉石、木材、金属等材质,玻璃较少用于制作印章。
11. 书法作品中的“提款”通常写在()A. 作品上方B. 作品下方C. 作品左侧D. 作品右侧答案:B解析:提款通常写在作品的下方。
12. 石鼓文属于()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楷书答案:A解析:石鼓文属于大篆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5*6’ =301、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时代主要为殷商时期。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从其形态看,它已包含了均衡、对称、和谐、统一等形式美要素;从其作品看,书法艺术的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均已具备。
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有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即甲骨四堂”。
2、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白早商,下至秦汉。
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金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金文,大都是刻成或鎏成的。
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代表作品有〈〈大孟鼎》《毛公鼎》等。
3、小篆小篆是秦代官方标准字体,是由秦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
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这种字体要求圆转而匀称的粗细相等的线条进行组合,不论多少笔画都要求组织在一个长方形体之内。
结构统一定型,确立了偏旁的位置,使字形逐步固定下来。
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其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琲台刻石》等4、汉碑汉碑即汉代碑刻。
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
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著名的有〈〈石门颂》〈〈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等。
5、x x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少从卫夫人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
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
其行书〈〈兰学集序》、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等最者名。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土王”。
6、xx曹魏时代大书法家,对书法艺术有卓越贡献,主要在于使楷书发展成熟,上承东汉末年楷书之萌芽,下启二王小楷,领楷书风气之先。
其书法用笔雅逸,方正中求意趣,在点化微妙变化中得灵动之姿。
他灵动多姿的用笔是王羲之潇洒书风的渊源之一。
传世书法作品有〈〈宣示表》〈〈荐季直表》等,以小楷为主。
7、xx北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又称为魏碑。
北碑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
它与隶书相比,则简捷而得其沉雄;与唐楷相比则更丰厚刚健,是一个可以开发的艺术宝库。
北碑,包括碑碣、墓志、造像提记、摩崖刻石等形制。
书法风格多变、面目不一。
8、初唐四家初唐四家,指的是唐朝初年以楷书著称的四位大书法家一一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这四人均为书画名家,秉承先人的艺术精髓,融合进个人的特色,为唐初书坛注入了新鲜活力。
9、楷书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颜柳欧赵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 (赵体)。
10、x x三杰唐草三杰是指盛唐的贺知章、张旭以及中唐怀素,11、x x四家宋四家,即宋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曩的合称,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蔡襄书法,崇尚古法,最求新意,形成两种风格,一是工整,一是洒脱。
用笔简练精巧,灵动白在,于洒脱雅意中见飘然情境。
苏轼书法,平淡白然,神妙天成。
点画坚实肯定,沉着凝重,字形多呈横势,章法上字距或大或小。
黄庭坚书法,重韵起俗,草书上反对造作之态,追求从白然之理中获得用笔之意。
用笔圆劲,方折奇崛,笔势雄迈,结字天然。
米芾书法,用笔豪爽利落,随意而适,中锋转化极尽精妙八面出锋,结字灵活,行气生动流畅。
12、瘦金书瘦金书是宋徽宗创造的书法字体,是楷书的一种。
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形成白己的风格,号瘦金体”。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13、天下三大行书纵观一千八百多年中国行书发展的历史,建立了不朽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其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夭下三大行书”。
14、x x赵孟^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
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孟^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归去来兮辞》、〈〈赤壁赋》、〈〈道德经》等。
15、馆阁体馆阁体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
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
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
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
16、x x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圆家。
他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白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白负。
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白足。
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
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17、徐渭徐渭是明代书画家,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
徐渭在书法从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
18、郑板桥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其字隶楷参半,白称六分半书”,留有难得糊涂”等作品警示世人。
19、"xX勿”清代傅山学士针对清初模拟赵董书风的媚俗倾向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主张。
即:作书宁追求古拙而不能追求华巧,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
宁可写得丑些甚或粗头乱服,也不能有取悦于人、奴颜婢膝之态,寻求内在的美。
宁追求松散参差、崩崖老树、也不能有轻佻浮滑,白然潇疏之趣,远胜品性轻浮之相。
宁信笔直书、无需顾虑,也不要描眉画鬓,装饰点缀,有搔首弄姿之嫌。
二、论述题(30', 300~500字)一、二王的区别①、内恢”与外拓”。
匕王”在技法上的特点,书家往往以内恢”与外拓标示。
大王内撅”,小王外拓”。
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②、技法来源之辨。
大王善曲,xx直。
③、草书联绵之辨。
王羲之学张芝草书,从形势上突破章草的分割孤立,加以钩连,但一般不作多字联绵,仅二至三字一笔出之。
王献之突破王羲之联绵模式,成为更多字的贯通,为』笔书”;由内向而转为外侈,由敛蓄而化为奔逸④、骨势之辨。
王献之主外拓、奔逸;而王羲之主内撅、重骨气。
⑤、艺术哲思之辨。
王羲之书艺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中和,在多种对立因素之中调和统一。
王献之有意识地改变其父的创作思想,他将中和”转为失衡”,走向以奇”、以险”争胜的新境界。
⑥、书体之辨。
楷书方面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
”行书方面,王羲之是白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开拓、立法,为后世树立典范。
而王献之在行书上虽也颇有贡献,但他的行书并未能走出乃父的规范,其凝练、器宇、才气都不及其父。
草书方面,父子各有特点,羲之特出不群,颖悟此道,除繁就省,创立新草制度,但是在』笔书”方面却是子胜于父。
二、楷书发展史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曹魏时期钟繇、东晋二王、北朝刻石,南朝书帖、隋朝智永〈〈真书千字文》、唐初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中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宋代苏、黄、米、蔡、赵佶、元赵孟)窗、明吴门三家祝、文、王、清代金农、赵之谦三.〈〈XX》艺术风格1、〈〈兰亭序》起笔以露锋和一拓直下为主。
2、提按表现明显。
字内的提案的主要表现为点画轻重的对比,而字间的提按对比则表现为字与字之间的肥瘦、轻重对比。
同时。
按中有提、提中有按,又是使笔画轻重不同、千变万化的重要原因。
3、点画精到,无一懈笔。
王羲之大量运用空中取势,毛笔提按翻折,随意所适。
4、结构斜画紧结,欹正相生。
单独的看每一个字,几乎都可以看到其外形是比较平正的,但是仔细观察偏旁之间的组合与点画之间的穿插,便会发现其结构之巧妙。
5、字距紧、行距宽,章法处理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处理字距的时候,同时将字的中心线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形成行内字与字的呼应连接。
由于笔画比较细,起、收笔多露锋,再加上行距相对宽松,因此形成了〈〈兰亭序》优雅的格调。
补充:1. X X:汉代的简牍书法可分为江淮汉简和西北汉简两类:江淮汉简是在长江、淮水流域出土的西汉简牍,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竹木牍和帛书。
内容多为古代典籍,书风古雅、沉稳,用笔讲究富于变化,是后代南方书法的先河西北汉简,是在西北干燥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多有纪年作品,书体大致有隶书、章草、楷书三类,大量作品是隶书。
多出白戍边将士与下层官吏之手,用笔多变,点画放纵,粗犷率真,开北方书法先河。
2. xx书法在书法史上突出地位的原因1. 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白觉的阶段,书法成为普遍欣赏对象,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美。
文人流派书法不断更新,分别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个流派对后代影响很大。
2. 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的终结期。
草、行、楷经东汉酝酿后到魏晋时期趋于成熟,脱离了隶书时代的影响,到二王时期已经发展成熟。
3. 魏晋的玄学清淡、道教发展都对书法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 魏晋文人书派大变革,书法理论得到发展,是书法白觉阶段产物,奠定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基础。
3. xx书法特征及成就4. xx书法,阐述其以禅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