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平均数应用题二
小学数学四年级经典应用题平均数问题奥数题型

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总数量:80+66+54=200(棵)总份数:8+6+6=20(人)200÷20=10(棵)答:平均每人植树10棵。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练习1、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2、思达文化学校四年级乒乓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其中2个同学身高153厘米,1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2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2个同学身高147厘米,这个乒乓球队同学得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例2、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总棵数:10×8+11×6+9×6=200(棵)总人数:8+11+6=25(人)200÷25=8(棵)答: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8棵。
练习1、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草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
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例3、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李华投掷得了多少分?五项成绩总分:85×5=425(分)四项成绩总分:83×4=332(分)425-332=93(分)答:李华投掷得了93分。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练习1、小丽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
小丽的数学考了多少分?2、某班有20人,在一次外语考试中,小马哥因病没有参加,其他同学的平均分是95分。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经典案例讲解以及习题练习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经典案例讲解以及习题练习平均数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问题: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为了使杯中水一样多,就将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进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移多补少”,通常称之为平均数问题。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是要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然后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
例1:用4个同样的杯了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
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一1、小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2、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312人,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例2: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
平均每个小朋友做了多少朵?练习二1、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2、某工厂第一、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例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113棵,第3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练习三1、小佳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为197分,外语考了91分,小佳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2、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例4: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练习四1、小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
小华家的小鸡平均多重?2、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草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
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例5: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分,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为92分。
四年级奥数第8次课平均数问题二

第8次课平均数问题(2)知识点简析:1.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2.解题方法: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作图法、假设的方法求解,例题讲解例1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例2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91.5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
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例3 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
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例4 幼儿园小班的20个小朋友和大班的30个小朋友一起分饼干,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10块,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班小朋友的平均数多2块。
求一共分掉多少块饼干?例5 王强从A地到B地,先骑自行车行完全程的一半,每小时行12千米。
剩下的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
王强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A. 基础题自测1.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
求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6,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
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求汽船从甲码头顺流行驶几小时到达乙码头?4.数学兴趣小组里有4名女生和3名男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女生的平均分是90分,男生的平均分比全组的平均分高2分,全组的平均分是多少分?5.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
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
B.中档题演1.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局部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到达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9. 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10. 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11. 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12. .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13.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14.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5. 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总分值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四年级应用题11、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3、张老师为阅览室买书,他买了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02元,买3本童话书和5本故事书价钱相等,买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各需多少元?4、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1、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2、一瓶香水连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连瓶还重30克,原来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3、一瓶酒连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后,连瓶还重50克,原来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4、一瓶汽水连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后,连瓶还重25克,原来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1、有6箱鸡蛋,每箱鸡蛋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50个,那么6箱剩下的鸡蛋个数正好和原来5箱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多少个?2、有7筐苹果,每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那么7筐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和原来5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苹果多少个?3、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4、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1、韩琦练写字,方案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方案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方案要写多少字?2、张梓涵看一本书,方案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方案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这本书有多少页?3、修一条路,方案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方案多修8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多少米?4、陈赫做千纸鹤,方案每天做30个,实际每天比方案多做6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原方案要做多少个千纸鹤?1、琦涵有10张画片,郑洁有4 张画片.琦涵给郑洁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2、红盒子里有52个玻璃球,蓝盒子里有34个玻璃球,每次从多的盒子里取出3个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玻璃球的个数相等?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从多的袋子里取出4个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袋子里的糖的粒数相等?4、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四年级应用题21、电视机厂装一批电视,每天装8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装多少台?2、某厂每天节约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发电16度,照这样计算,该厂9月份〔按25天计算〕节约的煤可发电多少度?3、某车间方案20人每天工作8小时,8天完成一批订货,后来要提前交货,该批货由32人工作,限4天内完成,每天需工作几小时?4、学校总务处张老师去商店采购学生用练习本,练习本定价4元8角,带去买900本的钱.由于买得多,可以优惠,每本廉价了3角钱,张老师一共买回多少本练习本?5、某工程队预计用20人,14天挖好一条水渠,挖了2天后,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几天完工?6、锅炉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储藏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600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7、学校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原方案每千克5元的鸡蛋买96千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用这笔钱多买了24千克的鸡蛋.问鸡蛋价格下调后每千克是多少元?8、18个人参加搬一堆砖的劳动,方案8小时可以搬完,实际劳动2小时后,有6个人被调走,余下的砖还需多少小时才能搬完?9、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10、张师傅方案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11、3台磨粉机4小时可以加工小麦2184千克.照这样计算,5台磨粉机6小时可加工小麦多少千克?12、一个机械厂4台机床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照这样计算,再增加6台同样的机床生产3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3、一个修路队方案修路126米,原方案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14、九湖中心小学买了一批粉笔,原方案25个班可用40天,实际用了10天后,有10个班外出,剩下的粉笔,够在校的班级用多少天?15、扬栋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良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16、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各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17、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泽奇同学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该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18、旭婷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方案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19、舒琪自行车厂方案每天生产自行车100辆,可按期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120辆,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这批自行车有多少辆?20、德韬同学方案30天做完一些计算题,实际每天比原方案多算80题,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些计算题有多少题?四年级和差问题一、1、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足球各多少个?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二、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2、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4、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三、1、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2、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如果从甲堆货物调运30吨到乙堆货物,甲堆货物仍比乙堆货物多10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3、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苹果反而比乙筐的苹果还少2千克.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4、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2021人,如果从甲校调走20人,乙校调走15人,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各有学生多少人?5、学校食堂共有三种蔬菜,其中黄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黄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茄共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6、?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廉价5元.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7、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最小的10岁,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大的年龄是几岁?8、小诺沿长与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小诺共跑了70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9、曾老师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师比陈赫重25千克,琪晗陈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陈赫各重多少千克?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牡丹各有多少棵?四年级和倍问题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是多少岁?2、甲乙两数和是15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54厘米,这块长方形木块的面积是多少?4、一筐苹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5、三年级三个班共植树200棵,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树棵数和二班一样多,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么甲堆、乙堆、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7、有三队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甲队修的是乙队的3倍,丙队修的是甲队的2倍,那么甲队、乙队、丙队各修多少千米?8、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9、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7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0、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1、小华有笔30枝,小明有笔15只,问小明给几枝给小华后,小华的枝数是小明的8倍?12、小明有书18本,小芳有书8本,现在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数是小芳的2倍?13、甲水池有水60吨,乙水池有水30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3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14、一个除式,商是18,余数是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292,除数与被除数各是多少?四年级差倍问题1、林下小学购置的排球是篮球的3倍,排球比篮球多18只,购置的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只?购置的排球和篮球共有多少只?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书架上,这时,两书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3、老猫和小猫去钓鱼,老猫钓的是小猫的3倍.如果老猫给小猫3条后,小猫比老猫还少2条.两只猫各钓多少条鱼?4、张老师买回篮球比足球多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比红糖的3倍少35千克,白糖比红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6、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篮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个,排球比篮球多11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苹果重量比梨多3000个,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8、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刚取出11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同样多.小明和小刚原来各存款多少元?9、甲仓存粮吨数是乙仓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60吨,乙仓中运进80吨,甲、乙两个粮仓存粮吨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0、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假设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如果甲仓中运进60吨,乙仓中运进260吨,那么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1、小张有36本课外书,小徐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小张剩下的本数是小徐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1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的个数是师傅的3倍.师徒要加工多少个零件?用假设法解题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鸡兔总数-兔数〔假设鸡,先求出兔〕或: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总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假设兔,先求出鸡〕1、鸡兔共30只,共有脚7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共20只,共有脚5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3、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4、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1、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6元,乙种票每张4元,两种票买了11张,一共用去5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扬栋有面值2元、5元纸币共30张,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纸币各有多少张?3、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那么1元有_______张,5角有______张,2角有_______张.1、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20辆,用大车装载,只要12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2、一堆水泥,用小集装车装载,要用30辆,用大集装车装载,只要24辆,每辆大集装车比小集装车多装5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1、某公司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假设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的运费结算为8880元,问这次运输损失了几箱?2、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没有做、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有15道题,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对了多少题?3、九湖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刚得了60分,那么他做对了几题?4、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那么损坏了多少只?1、李宇春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600张,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2、王舒琪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1、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昆虫各几只?2、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价钱分别为7角,3角,2角.三种练习本一共卖了47本,付了21元2角,买的乙种练习本的本数是丙种练习本本数的2倍.就三种练习本各买了多少本?3、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4、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计66元,其中一元的张数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盈亏问题的关系式:1、〔盈+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的差=份数3、〔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根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1、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那么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那么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2、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那么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那么少了4元,问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3、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那么还缺4棵,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4、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2本,还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还缺6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多少本?1、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那么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那么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2、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那么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那么多出2粒,问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3、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那么多出了12个,如果每人分7个,那么多出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4、某学校有一些学生住校,每间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张,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那么空出床位2张,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1、学校派一些学生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那么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那么差18棵,学校派了多少名学生?这批树苗有多少棵?2、自然课上,老师给学生发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树叶,那么差3片树叶,如果每人分7片树叶,那么差25片树叶,这节课有多少学生?老师一共带了多少树叶?3、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题,那么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题,那么少16道,问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4、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那么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那么有一行少7人,一共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1、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那么多出4人;如果每条船坐6人,那么多出了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名学生?2、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那么少了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那么多出了2间房,一共有几间房分给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3、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那么有10人没船坐,如果每条船多坐2人,那么多出两条船,共有几条船?有多少个同学?4、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那么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那么要早到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1、三年级学生练习册,如果每人发5册还剩下32册,如果其中10个学生每人发4册,其余每人发8册,就恰好发完.那么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练习册有多少本?2、小明买了一本?趣味数学?,他方案:如果每天做3题,那么剩下16题,如果每天做5题,那么最后一天只要做1题.那么这本书共有几道题?小明方案做几天?3、三〔2〕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植5棵,还有3棵没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余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树.那么参加植树的有几名同学?共植树多少棵?4、小明从家到学校,出发时看看表,发现如果每分钟步行80米,他将迟到5分钟,如果先步行10分钟后,再改成骑车每分钟行200米,他就可以提前1分钟到校.问小明从家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钟?。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篇一】例题: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
那么年龄的人可能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可能是92-18×3=38岁。
练习题: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三个人中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大于30岁的。
那么最小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篇二】例题: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题: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篇三】例题: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
小四奥数:平均数应用题(2)

平均数应用题(2)由图l4 -1可知,得8分的有3枪,得6分的有4枪,得4分的有3枪,总分为8×3十6×4十4×3,计算平均分只要除以10即可.解(8×3+6×4+4×3)÷10=60÷10=6(分)答小字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6分.(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辱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售多少元?你做对了吗?答案:(1)320千克(2)9.4元.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由题目可以知道,90+82+86是两个甲、两个乙和两个丙的和,也就是甲、乙、丙三个数和的两倍.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号数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解(90+82+86)÷2=129.129÷3=43.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3.题中的有关条件可改变为:甲、乙的平均数为45,甲、丙的平均数为4l,乙、丙的平均数为43,结论不变.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根据条件,可先求出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再由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出甲、乙两数的和,于是可进一步求出丙、丁两数的和及丙、丁两数的平均数.解(10×4-8×2)÷2=24÷2=12.答:丙、丁两数的平均数是12.(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0,乙、丙的平均数是36.甲、丙的平均数是33.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问: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你做对了吗?答案:(1)33 (2)14.王成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王成数学考了多少分?用四科的总分减去语文、外语、自然三科的总分,就可以求出数学的分数.解(82+2)×4 - 82×3=84×4 - 82×3=336- 246=90(分).答王成数学考了90分..寒假中,小荣兴致勃勃地读《少年百科全书》,第一天读了83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读了71页,第四天读了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的平均数还多3. 2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83+74+71+64)÷4=73(页),第五天读的页数一定比73页多,第五天多读的3.2页,补足前4天每天少的页数,每天应加3.2÷4=0.8(页),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了.解(83+74+71+64)÷4=73(页).3.2÷4=0.8(页),73+0.8+3.2= 77(页).答第五天读了77页.(1)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是多少?(2)某次数学考试,前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9名比第10名多2分.问:第10名同学多少分?你做对了吗?答案:(1)3 (2)74分天赋+勤奋=高斯的“天才”高斯很早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三岁时他就能指出父亲账册上的错误,但是,他父亲是个“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才能挣钱,学问这种东西对穷人是没有用的,所以,高斯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帮父亲干活。
四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专题 平均数问题(无答案)

平均数问题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
四年级奥数 第22讲 平均数(二)

四年级第22讲平均数(二)【知识体系】求平均数的基本关系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基准数+每个数与基数的差的和÷数的个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往往是由几个总数量、总份数合并而成,或者是由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和总份数。
【热身训练】1.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的身高153厘米,有一个同学的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厘米。
2.四年级同学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棵。
3.小亮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那么,他在上山、下山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4.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他第三次得了分。
5.小文在计算一列数的平均数时,把117写成了171,得到的结果为127,发现错误后,重新计算得到正确结果是125,这一列数共有个。
6.7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6,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中间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典型例题】例1.下面是一串有规律的数:5,9,13,17,21,25,29.求这串数的平均数。
提示:这是等差数列,它的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
例2. 有一些大于 0 的自然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加上48以后,平均数增加了4,原来有多少个数?提示:48与其余自然数的平均数是16,多出的32可以使其余各数平均增加4,说明原来有8个自然数.例3. 按顺序排列的 7 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9,已知前 4 个数的平均数是 5,后 4 个数的平均数是 12,求第四个数.提示:在计算前4个数的总数与后4个数的总数时,第四个数被重复计算,减去7个数的总数就是第4个数.例4. 一次数学测试,全班平均分是91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分92分,男生平均分88分,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第二届“睿达杯”中小学数学智能竞赛试题卷五年级第一试)提示:21个女生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1分,总共多出21分,刚好可以使男生的平均分提高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应用
题二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平均数应用题(二)
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往往是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或者是总数量、总份数各有几个部分数合并而成,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总份数到底是什么.
例1四年级数学测验,第二小组同学的得分情况为:1人得98分,3人得92分,4人得86分,2人得76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小宇参加射击比赛,他一共打了10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位置如图中的“×”
所示,图中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得到的分数.请问:小宇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多少?
随堂练习1
(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每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售多少元?
例3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例4 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
随堂练习2
(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0,乙、丙的平均数是36,甲、丙的平均数是33.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2)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问: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例5王成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王成数学考了多少分?
例6寒假中,小荣兴致勃勃的读《少年百科全书》,第一天读了83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读了71页,第四天读了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的平均数还多3.2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随堂练习3
(1)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是多少?
(2)某次数学考试,前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9名比第10名多2分.问:第10名同学多少分?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若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7,甲数等于24,则乙数等于________.
2、四(2)班学生年龄分布的情况是:13岁的有3人,12岁的有15人,11岁的有11人,10岁的有21人.这个班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
3、小燕子用9天时间读完一本书,她前6天每天读25页,后3天每天读40页,小燕子平均每天读_________页.
4、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丁数是_________.
5、每次考试满分是100分,小明4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4分(或更多),他至少再要考__________次.
6、有两组数,第一组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2.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6,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除以第二组数的个数所得的商是_______.
二、选择题
7、如果a与b的平均数是6,那么a+1与b+3的平均数是().
(A)4 (B)5 (C) 6 (D)8
8、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150,甲数是48,丙数与乙数相等,乙数是().
(A)200 (B)200.5 (C) 201 (D)201.5
9、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0,第三个数是84,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A)86 (B)87 (C) 88 (D)89
10、有四个不同的整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75,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二大的数是奇数,那么它是().
(A)17 (B)15 (C)13 (D)11
三、简答题
11、某公司在十月份上旬的前4天每天节约用水280吨,后6天每天节约用水350吨,问:十月上旬该公司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12、赵钱孙三学生平均身高是1.24米,加上李,四人的平均身高为1.25米.李身高是多少米?
13、四(1)班共有学生41人,数学期中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因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100分、96分和85分.这时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14、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数18,那么其他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15、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轻情况如下:
则这12名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