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 平均数问题 精选练习例题 含答案解析(附知识点拨及考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

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

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B)

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B)

平均数问题一、填空题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2.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3.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小朋友.4.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5.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里.6.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则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7.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3.8元,每袋______元.8.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6寸照片洗三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平均每人需______元.9.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________亩.10.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小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11.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六英寸照片.洗3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则平均每人需元.二、分析解答题:1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及最低分相差多少1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14.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3分钟.则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答案——————————————————————1. 100115⨯4-120⨯3=1002. 102分数学得分加进后的六门课总分:92⨯6=552(分)除数学外的五门课总分:90⨯5=450(分)数学课成绩为:552-450=102(分)3. 106 人(433-115)÷(4-1)=106(人)4. 13(3⨯15+2⨯10)÷(3+2)=135. 48公里/小时240⨯2÷(6+4)=48(公里/小时)6. 21岁3⨯17-2⨯15=21(岁)7. 1.9元3.8÷[(12-8)÷2]=1.9(元)8. 0.5元[4.5+0.3⨯(18-3)]÷18=0.5(元)9. 6亩(5⨯203-5⨯185)÷(185-170)=6(亩)10. 97分(176÷2+3)⨯3-176=97(分)二、分析解答题:11. 0.2(元)洗18张照片需要的钱数是:450+3015=900(分).每人需交的钱数为:90018=20(分)=0.2(元).12. 0.8分最低分: 9.46⨯4-9.58⨯3=9.10(分)最高分: 9.66⨯4-9.58⨯3=9.90(分)最高分及最低分相差: 9.90-9.10=0.8(分)13. 48米(40⨯18⨯2)÷[18+(40⨯18)÷60]=48(米) 14. 72米/分钟540⨯2÷[9+(9-3)]=72(米/分钟)。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6-1-11.平均数问题.题库 教师版1. 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点说明: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可以和行程问题里面的平均速度要区分并联系)模块一,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例 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即为:457846+++÷=()(厘米).【答案】6【巩固】 小叶子这学期前5次作业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求小叶子这5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因为本题的“平均成绩=总成绩÷次数”所以先求总成绩,再求平均成绩.即:958792100965++++÷()4705=÷94=(分). 【答案】94【巩固】 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个?【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 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例题精讲知识精讲教学目标平均数问题可以算出结果。

①跳绳总个数。

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1350(个)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1350÷15=90(个)【答案】90【例 2】 如图5是小华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图。

小学奥数---平均数(含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平均数(含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平均数一.选择题(共8小题)1.库里是美国NBA勇士队当家球星,在过去的10场比赛中已经得了333分的高分.他在第11场得()分就能使前11场的平均分达到34分.A.35 B.40 C.41 D.472.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最高的99分,最低的76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3位的同学的分数至少是()A.94 B.95 C.96 D.973.有两组数,第一组三数的和为33,第二组数的平均数为7,这两组数中所有的数的平均数是8,那么第二组数有()个.A.3 B.5 C.9 D.74.三个自然数A、B、C之和是111,已知A、B的平均数是31,A、C的平均数是37.那么B、C的平均数()A.34 B.37 C.43 D.685.四年级(1)班50名同学帮助老师把20捆教科书搬到200米外的图书馆,两人抬一捆,大家轮流休息,平均每人抬()米.A.80 B.160 C.180 D.2006.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A.100 B.150 C.2007.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为78分,男生平均成绩为75.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1分,则班上男、女生人数之比为()A.5:4 B.6:5 C.7:6 D.7:58.有一些数(多于3个),它们的平均数是10,从中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9,再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8,问第一次去掉的数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A.0 B.2 C.1 D.3二.解答题(共7小题)9.小华有8个练习本,小明有7个练习本,小强没有,他付了10元从小华和小明购买了一些后,三人有相同数量的练习本,若每个练习本的价格都相同,则小华应得几元钱?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数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的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11.琳琳练习踢毽子,她已经踢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踢一次,如果最后这次跳4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55个;如果最后这次跳6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60个.玲玲已经踢了几次?12.小强期末五门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7.5分,其中语文考了96分.如果小强语文只得了88分,那么他的平均成绩应是多少分?13.李春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93分.数学、科学两科平均成绩为97分,语文、科学平均成绩也有90分,李春语文、数学、科学各是多少?14.若干个数的平均数是17,加入一个新数2017后,这组数的平均数变成21,原来共有多少个数?15.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贵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贵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小学奥数---平均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库里是美国NBA勇士队当家球星,在过去的10场比赛中已经得了333分的高分.他在第11场得()分就能使前11场的平均分达到34分.A.35 B.40 C.41 D.47【分析】用前11场的平均分34乘11求出总得分,然后再减去过去的10场比赛中已经得的333分就是第11场的得分.【解答】解:34×11﹣333=374﹣333=41(分)答:他在第11场得41分就能使前11场的平均分达到34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问题,关键是明确总数量、总份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2.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最高的99分,最低的76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3位的同学的分数至少是()A.94 B.95 C.96 D.97【分析】要求第三名同学至少要考多少分,知道六名同学的总平均分,能求出总成绩,用总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另四名同学的总成绩,要想第3个同学成绩最小,则第2个同学成绩取最大值为:98,进而求出另三位同学的总成绩,进而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分”能求出另三名同学的平均分,继而分析、推导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解答】解:92.5×6﹣99﹣76=380(分),由于最高分是99分,所以第二个的最好成绩最多是:98剩余三人成绩和为:380﹣98=282(分),第3个同学成绩最小,第4、5个同学的成绩尽可能接近第三个同学的成绩,则这3个数相差为1,282÷3=94(分),则第三位同学至少是:94+1=95(分).答:第三名至少得95分.故选:B.【点评】此题做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成绩,用总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另四名同学的总成绩,进而分析得出第二个的最好成绩,进而求出另三位同学的总成绩,进而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分”能求出另三名同学的平均分,继而分析、推导得出结论.3.有两组数,第一组三数的和为33,第二组数的平均数为7,这两组数中所有的数的平均数是8,那么第二组数有()个.A.3 B.5 C.9 D.7【分析】第一组都按8算:3×8=24,33﹣24=9,于是第一组多9,这就需要第二组少9,第二组一个数少8﹣7=1,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若第一组都按8算:3×8=24,33﹣24=9,于是第一组多9,这就需要第二组少9,第二组一个数少8﹣7=1.要少9就要有9÷1=9个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求出第二组少9是关键.4.三个自然数A、B、C之和是111,已知A、B的平均数是31,A、C的平均数是37.那么B、C的平均数()A.34 B.37 C.43 D.68【分析】因为三个自然数A、B、C之和是111,已知A、B的平均数是31,所有A、B的和是31×2=62,那么C=111﹣62=49,又因为A、C的平均数是37,所以B=111﹣37×2=37,进而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B、C的平均数.【解答】解:C=111﹣31×2=49,B=111﹣37×2=37,(49+37)÷2,=86÷2,=43,答:B、C的平均数是43.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B、C各是多少,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结论.5.四年级(1)班50名同学帮助老师把20捆教科书搬到200米外的图书馆,两人抬一捆,大家轮流休息,平均每人抬()米.A.80 B.160 C.180 D.200【分析】要把20捆教科书搬到200米外的图书馆,意思就是每一捆都要搬200米,那么20捆就总共要搬:20×200=4000(米),因为是两人抬一捆,大家轮流休息,实际走了4000×2=8000米,因为有50人,根据“总路程÷人数=平均每人抬的路程”解答即可.【解答】解:20×200×2÷50=4000×2÷50=160(米)答:平均每人抬160米.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题意,先求出实际的总路程,然后根据总路程、总人数和平均每人抬的路程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6.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A.100 B.150 C.20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三次抬: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这样每个人就都抬了两次,所以3个人总共抬了(300×2)米,进而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平均每个人抬的米数即可.【解答】解:3个人总共抬的米数:300×2=600(米),平均每人抬的米数:600÷3=200(米);答:平均每人抬200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每个人都抬了两次,3个人就总共抬了2个300米,进而除以3即得平均每人抬的米数.7.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为78分,男生平均成绩为75.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1分,则班上男、女生人数之比为()A.5:4 B.6:5 C.7:6 D.7:5【分析】此题可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则男生总分为75.5x,女生总分为81y,那么全班平均成绩为(75.5x+81y)÷(x+y),根据“平均成绩为78分”,列方程为(75.5x+81y)÷(x+y)=78,然后通过计算,得出x:y=6:5.解决问题.【解答】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得:(75.5x+81y)÷(x+y)=7875.5x+81y=78×(x+y)75.5x+81y=78x+78y2.5x=3y=x:y=3:2.5=6:5答:男、女生人数之比为6:5.故选:B.【点评】此题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关键求出两个未知数的比.8.有一些数(多于3个),它们的平均数是10,从中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9,再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成8,问第一次去掉的数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A.0 B.2 C.1 D.3【分析】设原来有x个数,则它们的和为10x,去掉一个后,剩下的数和为9(x ﹣1),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和为8(x﹣2).于是去掉的这两个数分别为10x﹣9(x﹣1)=x+9,和9(x﹣1)﹣8(x﹣2)=x+7,所以,第一次去掉的数较大,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2.【解答】解:设原来有x个数,则它们的和为10x,于是去掉的这两个数分别为10x﹣9(x﹣1)=x+9,和9(x﹣1)﹣8(x﹣2)=x+7,第一次去掉的数比第二次去掉的数大:(x+9)﹣(x+7)=2.故选:B.【点评】设而不求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二.解答题(共7小题)9.小华有8个练习本,小明有7个练习本,小强没有,他付了10元从小华和小明购买了一些后,三人有相同数量的练习本,若每个练习本的价格都相同,则小华应得几元钱?【分析】求出平均每人用练习本数、每本练习本价格,可得小华应得的钱.【解答】解:平均每人用练习本数(8+7)÷3=5(本),每本练习本价格为10÷5=2(元),小华应得(8﹣5)×2=6(元).故小华应得6元钱.【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平均每人用练习本数、每本练习本价格.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数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的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分析】先求出在考试中四人的总分,再求出甲抄错分数时四人的总分,最后求出两次总分之差;又因为在甲抄错分数后,平均分才变小的,所以甲原来的分数大于87,由此得出甲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解答】解:90×4﹣88×4,=360﹣352,=8(分),87+8=95(分);答: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95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求出总分,再根据平均数的大小,确定甲原来的得分.11.琳琳练习踢毽子,她已经踢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踢一次,如果最后这次跳4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55个;如果最后这次跳67个,那么平均每次跳60个.玲玲已经踢了几次?【分析】求出两次最后跳的个数相差67﹣47=20个,平均数相差60﹣55=5个,得出跳的次数,即可求出玲玲已经踢了几次.【解答】解:由题意,两次最后跳的个数相差67﹣47=20个,平均数相差60﹣55=5个,跳的次数=20÷5=4,所以玲玲已经踢了4﹣1=3次.答:玲玲已经踢了3次.【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两次最后跳的个数相差67﹣47=20个,平均数相差60﹣55=5个,得出跳的次数是关键.12.小强期末五门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7.5分,其中语文考了96分.如果小强语文只得了88分,那么他的平均成绩应是多少分?【分析】小强语文从96分降到88分,实际上就是他的总分减少了96﹣88=8分,这(8分)使五科平均成绩下降了8÷5=1.6分).【解答】解:87.5﹣(96﹣88)÷5,=87.5﹣1.6,=85.9(分);答:他的平均成绩应是85.9分.【点评】解答此题可以先求出语文成绩降低了多少分,再求降低的分使五科成绩下降多少分,这样就容易解决了.13.李春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93分.数学、科学两科平均成绩为97分,语文、科学平均成绩也有90分,李春语文、数学、科学各是多少?【分析】由题意可知:三科总分:93+97+90=280(分),然后减去语文、数学两科总分就是科学的分数,减去数学、科学两科总分就是语文的分数,减去语文、科学的总分就是数学的分数.据此解答.【解答】解:三科总分:93+97+90=280(分)科学:280﹣93×2=280﹣186=94(分)语文:280﹣97×2=280﹣194=86(分)数学:280﹣90×2=280﹣180=100(分)答:李春语文86分、科学94分、数学100分.【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求出语文、数学和科学三科总分,进而解决问题.14.若干个数的平均数是17,加入一个新数2017后,这组数的平均数变成21,原来共有多少个数?【分析】若增加的数是17,那么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变,2017﹣17=2000,求出2000使这组数(包括增加的数)的平均数增加的个数,可得这组数的个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若增加的数是17,那么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变,2017﹣17=2000,2000使这组数(包括增加的数)的平均数增加(21﹣17),则这组数的个数是2000÷(21﹣17)=500,500﹣1=499.所以原来共有499个数.【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运用平均数的定义是关键.15.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贵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贵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分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的价格乘3,求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用它减去每个篮球、每个足球比排球一共贵的钱数,求出3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进而求出每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最后用每个排球的价格加上8,求出每个足球多少元即可.【解答】解:(36×3﹣10﹣8)÷3+8=(108﹣18)÷3+8=90÷3+8=30+8=38(元)答:每个足球38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问题,考查了分析推理能力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2讲 平均数(二)(含答案分析)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2讲 平均数(二)(含答案分析)

第2讲平均数(二)精讲精练【例题1】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练习1:1.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

求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2.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3.两组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次。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次,如果乙组平均每人跳160次,那么,乙组有多少人?【例题2】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91.5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84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

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练习2: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6,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

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

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3.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

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例题3】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

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练习3:1.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求汽船从甲码头顺流行驶几小时到达乙码头?2.一艘客轮从甲港驶向乙港,全程要行165千米。

已知客轮的静水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

现在正好是顺流而行,行全程需要几小时?3.甲船逆水航行300千米,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水路需要20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例题4】幼儿园小班的20个小朋友和大班的30个小朋友一起分饼干,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10块,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班小朋友的平均数多2块。

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练习及答案

平均数问题及解析1、小宏参考了数学竞赛夏令营。

他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测验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小宏至少要再连续考多少次满分?解:每再考一次满分可以比92分多100-92=8(分),而前5次的成绩总共比预期的平均分92分少(92-88.5)×5=17.5(分),所以,至少要再考17.5÷8=2.1875≈3(次)满分。

答:至少要再考3次满分。

2、一次考试,某小组10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八位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位比第十位多2分。

第十位同学得了多少分?解:第九位同学与第十同学成绩的差已经知道,如果再能知道第九位同学与第十位同学成绩的和,就可以用“和差法”求出第十位同学的成绩。

因为十位同学成绩的和是87×10=870(分),而前八位同学成绩的和是90×8=720(分),所以第九位同学与第十位同学成绩的和是870-720=150(分),由此得到第十位同学的成绩是(150-2)÷2=74(分)。

答:第十位同学的成绩是74分。

3、五年级甲班有52人,乙班有48人。

某次考试,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8分,乙班的平均分比甲班的平均分高5分。

问两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解:两班的人数为52+48=100(人),他们的总分是78×100=7800(分)。

如果乙班的平均分下降5分,总共减少5×48=240(分),乙班的平均分就和甲班一样,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是(7800-240)÷100=75.6(分),乙班的平均分是75.6+5=80.6(分)。

答:甲班的平均分是75.6分,乙班的平均分是80.6分。

4、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比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他第三次测验得了多少分?解:由题目可知,三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2+3=85(分)。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22讲 平均数问题(含答案分析)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22讲 平均数问题(含答案分析)

第22讲平均数问题一、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平均数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平均数

在六年级的奥数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平均数,下面这道六年级奥数题考核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请你试着做一做,一定要做完再看答案哦!判断题:小明身高 1.30米,准能趟过平均水深为1.20米的小河,不会有危险.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解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由此即可进行判断.解答:根据题目分析,平均水深1.20米,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大小,有的地方会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30米的小明要过河有危险,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点说明: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可以和行程问题里面的平均速度要区分并联系)模块一,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例 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即为:457846+++÷=()(厘米).【答案】6【巩固】 小叶子这学期前5次作业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求小叶子这5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因为本题的“平均成绩=总成绩÷次数”所以先求总成绩,再求平均成绩.即:958792100965++++÷()4705=÷94=(分). 例题精讲知识精讲教学目标 平均数问题【答案】94【巩固】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个?【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解析】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

①跳绳总个数。

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1350(个)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1350÷15=90(个)【答案】90【例 2】如图5是小华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图。

小华五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分。

图5【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解析】(90+95+85+90+100)÷5=92分【答案】92【例 3】某学生算六个数的平均数,最后一步应除以6,但是他将“÷”错写成“×”,于是得错误分析l800,那么,正确分析是__________。

【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一试【解析】由题意,6个数的和为:1800÷6=300,所以平均数应为:300÷6=50【答案】50【例 4】已知8个数的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后这8个数的平均数变为7,那么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___________。

【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初赛,5题【解析】原来8个数的和是8×8=64,后来变成了7×8=56,小了8,所以原数是8+8=16【答案】16【例 5】小强的哥哥骑自行车旅游,第一天行32千米,第二天行41千米,第三天行44千米,第四天行的路程比前三天的平均路程还多9千米,第四天行多少千米?【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哥哥前三天行的路程平均数是:324144339++÷=()(千米),而第四天比这平均数还多9千米,所以第四天行了42951+=(千米).【答案】51【巩固】一个粮仓,第一天运进大米83吨,第二天运进大米74吨,第三天运进大米71吨,第四天运进大米64吨,第五天运进的大米比四天中平均每天运的还多32吨,第五天运进大米多少吨?【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前四天运的大米的平均数是:(83747164)473+=+++÷=(吨),第五天运进的大米是:7332105(吨).【答案】105【例 6】小晴本周读完了一本故事书.第一天她读了13页,接下来的三天平均每天读了17页,最后三天读了41页.她平均每天读故事书多少页?【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要求小晴平均每天读故事书多少页,就要知道这本书的总页数和读完这本书的总天数.故事书的总页数为:1317341105++=(天).根据总数量÷总天数=平均数,+⨯+=(页),总天数为1337可得:131734113315()()(页),所以,小晴每天读故事书15页.+⨯+÷++=【答案】15【例 7】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由五个数的平均数是9,可知这五个数的总和是:9545⨯=,其中一个数改为1后,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则现有五个数的总和是:8540-=,可见这个被改⨯=,被改的这个数减少了45405动的数原来是:156+=.【答案】6【例 8】果品店把3千克水果糖,9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水果糖每千克7元,奶糖每千克11元,那么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格,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价钱和与总价钱相对应的总质量.什锦糖的总价是:37911120+=(千克),什锦糖的单价是:⨯+⨯=(元),什锦糖的总质量是:3912÷=(元).1201210【答案】10【巩固】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①什锦糖的总价:4.40×2+4.20×3+7.20×5=57.4(元)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2+3+5=10(千克)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答案】5.74【例 9】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先求这辆摩托车行驶的总路程:602703330⨯+⨯=(千米),再求行驶的总时间:235÷=(千米).+=(小时),最后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列式如下:330566【答案】66【巩固】小新算了一下今年自己的零花钱,他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的零花钱是88元,四、五月份两个月的零花钱平均是83元,那么小新前五个月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元?【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要求前五个月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元,则必须知道五个月总共的零花钱是多少元.即有:(883832)5430586⨯+⨯÷=÷=(元).【答案】86【例 10】小华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和音乐三科成绩平均分是96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四科平均分下降了2分,小华英语成绩是多少分?【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方法一:已知三科成绩平均分是96分,可以求出三科成绩总分数,英语成绩公布后,四科平均成绩是:96294-=(分),就可以求出四科的总分数,用四科的总分数减去三科的总分数就是英语的分数.⑴语文、数学和音乐三科总分数:963288⨯=(分)⑵四科总分数:9624376()(分)-⨯=⑶英语的分数:37628888-=(分)综合列式:962496388()(分)-⨯-⨯=方法二:根据平均分自身特点,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英语成绩公布后,平均分下降了2分,即四科平均的成绩是96294-=(分),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英语成绩低于94分,而英语成绩必须加上其他三科补给的分数,才能达到94分.由于三科平均成绩下降了2分,这样三科共低了236⨯=(分),这6分补给英语成绩,才达到94分,这样就可以求出英语的考试分数.⑴四科平均分是:96294-=(分)⑵原三科共下降了:236⨯=(分)⑶英语成绩是:94688-=(分)综合列式:9622388()(分)--⨯=【答案】88【巩固】在一次动物运动会的60米短跑项目结束后,小鸡发现:小熊、小狗和小兔三人的平均用时为4分钟,而小熊、小狗、小兔和小鸭四人的平均用时为5分钟。

请问,小鸭在这项比赛中用时________分钟。

【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二试【解析】因为小熊、小狗和小兔的平均用时为4分钟,所以总用时为4×3=12(分钟);因为小熊、小狗、小兔和小鸭的平均用时为5分钟,所以总用时为5×4=20(分钟);所以,小鸭的用时为20-12=8(分钟)。

【答案】8【例 1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包括小明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0分,其中小明得了96分,则小明以外的另5位同学的平均分为分。

【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一试【解析】6名同学的总分为70×6=420,除去小明的得分后另5名同学的总分为420-96=324。

所以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324÷5=64.8。

【答案】172【例 12】篮球队中四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2厘米,另一名队员的身高比这五队员的平均身高矮8厘米,这名队员的身高是多少?【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这名队员比平均身高矮的8厘米,是由另四名队员给“补上”的,所以平均身高为18284180-÷= (厘米),这名队员身高1808172-=(厘米).-=(厘米).或(182×4-8)÷4=180,1808172【答案】172【巩固】小林高136厘米,小强高132厘米,小刚比他们三人的平均身高要高2厘米.问小刚的身高是多少厘米?【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从“小刚比他们三人的平均身高要高2厘米”可知这2厘米补给了小林和小强,这样我们可以求出三人的平均身高,即(小林的身高+小强的身高2+)2÷,进而求出小刚的身高.()(厘米)1361322221352137++÷+=+=【答案】137【例 13】观音菩萨分别奖励唐僧师徒四人一些人参果,唐僧师徒四人平均拥有20个人参果,唐僧和孙悟空平均拥有24个,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平均拥有16个,你知道孙悟空有多少个人参果吗?【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唐僧拥有的人参果数量为:20416332⨯-⨯=(个),孙悟空的人参果数量为:2423216⨯-=(个)【答案】16【例 14】李明和张亮轮流打一份稿件,李明每天打15页,张亮每天打10页,他们一连打了25天,平均每天打12页,问李明、张亮各打了多少天?【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由题意可知他们一共打了2512300⨯=(页).假设25天都是李明打的,那么打的页数是:-=(页),而李明每天比张亮多打:15105-=(页),所⨯=(页),比实际打的多375300751525375以张亮打的天数是:75515-=(天)÷=(天),李明打的天数是:251510【答案】10【例 15】(101中学选拔考试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同学们计算它们的平均数,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王林算得答案是12.43,老师说最后一个数字错了,那么正确的答案是多少?(A) 12.42(B) 12.44(C) 12.46(D) 12.47【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选择【解析】(法1)十三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自然数.用和除以13后保留二位小数得到A,B,C,D四个答案中必有一个正确.我们可以考虑这个平均数的取值范围为12.4012.49x≤≤,所以,这十三个自然数的和的取值范围是12.4013161.212.4913162.37⨯=≤≤⨯=,由此可得,162S=.再反S过来求平均数,得到1621312.46÷≈.(法2)对于选择题,是要在给出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所以可以从已知的选项入手.对于给出的4个选项,我们只需要将每一个数都乘以13,看所得到的积哪一个更接近整数:⨯=.很明显161.98更⨯=;12.4713162.1112.4213161.46⨯=;12.4613161.98⨯=;12.4413161.72接近整数,则正确答案是C.【答案】C【例 16】从5开始的一串连续自然数5,6,7,8,……,17,拿走其中一个数,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10.75,那么拿走的数是.【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原来有13个数,总和是()517132143+⨯÷=,拿走一个数还有12个数,总和为10.7512129⨯=,那么拿走的数是14312914-=.【答案】14【巩固】六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7,其中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8,第4个数是11,求后三个数的平均数?【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要求后三个数的平均数,则必须有“这三个数的总和”,“这三个数的总和”就是本题目求解的关键.后两个数的总和是:768410+=,则本题目的答案⨯-⨯=,则后三个数的总和是:101121为:2137÷=.【答案】7【例 17】人大附小有100名学生参加学而思杯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参赛男同学平均分为60分,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那么人大附小参赛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人?【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参赛女同学人数为:[100×(63-60)]÷(70-60)=30(人)所以参赛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00―30―30=40(人)【答案】40【巩固】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甲队的平均分为75分,乙队的平均分为73分,两队全体同学的平均分为73.5分,又知乙队比v 甲队多6人,那么乙队有多少人?【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如果乙队去掉6个人,两队的平均分为(75+73)÷2=74乙队多出的6个人,分数比平均分少(73.5-73)×6=3(分)说明甲队有3÷(74-73.5)÷2=3(人)乙队有3+6=9(人)【答案】9【巩固】甲班51人,乙班49人,某次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乙班的平均成绩要比甲班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乙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考点】平均数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甲班学生如果都在乙班学习,平均每人增加7分,共增加7×51=357(分)总分增加为81×(51+49)+357=8457所以乙班的平均分是8457÷(51+49)=84.57【答案】84.57【例 18】小永的三门功课的成绩,如果不算语文,平均分是98分;如果不算数学,平均分是93;如果不算英语,平均分是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