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种植利用摘要
菌草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菌草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菌草是一种可食用、可药用、可工业利用的优质真菌资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前景。
种植菌草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实现循环利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菌草种植的可行性,并提出种植技术和发展前景建议,以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菌草种植概况1. 菌草种类菌草是指在受菌树种上产生的真菌子实体,包括平菇、香菇、金针菇等。
这些菌类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种植这些菌类非常有意义。
2. 种植环境菌草种植通常需要在温度、湿度等较高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适合的环境是必须要考虑的。
同时,种植菌草也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这对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影响。
3. 种植周期菌草种植周期一般较短,但不同种类的菌草种植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这个周期内,需要注意适当的灌溉和通风。
三、菌草种植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由于菌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因此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需求潜力。
2. 种植成本菌草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赁、种子、劳动力、设备、肥料等方面的费用。
如果成本控制得当,种植菌草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
3. 技术难点菌草种植技术虽然难度不大,但需要掌握基本的菌草种植技术,并且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4. 政策支持当前,我国对于农业产业有一系列扶持政策,种植菌草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这将有利于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菌草种植技术建议1. 场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菌草种植对于产量和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适宜的场地应该具有较高的湿度,较为稳定的温度和较好的通风条件。
2. 种植材料种植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着菌草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菌子作为种植材料,如此一来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 种植管理在菌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适时的灌溉和通风,以保持菌丝体的生长环境。
顺昌县菌草栽培金福菇技术总结与推广

顺昌县菌草栽培金福菇技术总结与推广顺昌县菌草栽培金福菇技术总结与推广一、引言顺昌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如今,农业发展已逐渐走上多元化道路,菌草栽培已经成为该地一个重要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项目。
本文将总结顺昌县菌草栽培金福菇的技术经验,并探讨其推广价值。
二、菌草栽培金福菇的优势菌草栽培金福菇是利用菌草作为培养基质进行菌种培养和菌丝生长的一种创新栽培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土壤种植,菌草栽培金福菇具有以下优势:1. 节约资源:菌草是由农作物秸秆经过特殊处理后得到的,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资源,降低了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和浪费。
2. 提高产量:采用菌草栽培金福菇可以提高单亩产量,相对于传统土壤种植,较高的通气性和水分调控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子的繁殖。
3. 保护生态环境:菌草栽培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技术总结1. 菌草的制备:首先,选择适合栽培金福菇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秸秆等,彻底晾晒并切碎为5-10厘米长的物料。
然后,将菌草物料加入清水中浸泡2-3天,去除杂质,最后晾晒至含水量控制在20%-30%。
2. 菌种的接种:选用优质的金福菇菌种,采用纯种菌种接种的方法,将菌种均匀撒在菌草层上,然后用菌草覆盖。
3. 培养环境的控制:菌草栽培金福菇的适宜温度为18-25°C,适宜湿度为60%-80%。
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及时通风和喷雾控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4. 病虫害防治:菌草栽培金福菇相对于传统土壤种植,病虫害发生率较低。
对于可能出现的蚜虫、粉虱等害虫,可以采取手动捕捉、喷洒有机农药等方式进行防治。
四、推广价值1. 经济效益:菌草栽培金福菇的投入产出比高,一亩地产量可达200-300公斤,且价格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 生态效益:菌草栽培金福菇减少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有利于土壤生态的恢复和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

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菌草栽培是一种基于菌蕈与植物共生的栽培技术,能够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1.木耳菌草栽培:将木耳菌种放入菌草中培育,管理要求较简单,只需注意适当控制湿度和氧气含量即可。
2.蘑菇菌草栽培:将蘑菇菌种与菌草混合后,放入室内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培育。
需要注意的是,土质和湿度要为蘑菇提供合适的环境,同时定期喷水并严密遮盖,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香菇菌草栽培:将香菇菌种与菌草混合后,放入室内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培育,可同蘑菇菌草栽培方式进行。
4.平菇菌草栽培:平菇与蘑菇的培育方式类似,差别在于平菇需要较高的氧气含量和更低的温度,一般在冬季进行培育。
5.金针菇菌草栽培:将金针菇菌种与菌草混合后,放置于高密度的盒子中进行培育,控制空气湿度和温度,可得到高品质的产物。
总之,菌草栽培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废弃物资源,可用于生产多种食用菌,但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管理要求。
6.榆钱菌菌草栽培:与其他食用菌类似,将榆钱菌菌种与菌草混合后,放置于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培育。
此种食用菌产量较高,但也比较耗水,需要注意控制湿度。
7.秀珍菇菌草栽培:将秀珍菇菌种与菌草混合后,放置于暗、温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培育,需注意氧气含量和湿度。
这种食用菌产量高且肉质鲜嫩,是很受欢迎的一种食用菌。
8.茶树菇菌草栽培:将茶树菇菌种与菌草混合后,放置于比较湿润的环境中,可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更好地发育,管理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菌草栽培技术适用于各种食用菌的培育,效果显著。
同时,菌草资源广泛,使用菌草进行食用菌栽培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菌草栽培也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因素,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此外,菌草栽培还有一些具体的应用技术:1. 菌草的制备:菌草是由废弃物和菌丝体混合而成的,通常用玉米棒、小麦秸秆、豆腐渣、玉米芯等作为基质,经加工后制成。
菌草技术的利用

菇
、 .
本世纪 木耳
、
0 年代 以 前 灵芝 等 食 用 菌
,
香 药
、
用 菌 的 主要 培 养 原 料 来 自阔 叶
提 高 春季 造林 成活率的技术
1
.
树
巨大
由于 阔 叶树 资源 生 态效 益
、
储量 不 足
、
,
世界各国 都
”
.
挖 大穴 宜 挖长 宽 深 各
,
.
、
、
8
0 小1
、
并 选 取 动海 县 布 朗 山 乡帕 点村 参 加 人 员从土 地 利 用
、
,
利用
、
o P
,
P
方 法 与参 与性评 估技术进 行 实
、
.
森 林管 理
法律 法规
社 区 经济 发展
4
个 方 面分 析
.
社会 经 济 情 况 及 少 数 民族 的生 产 生 活 方 式
拟定 出该 村 的 发展 规划
22
袱业 与社 会
4
.
艺 师林 占 嬉 率 先利 用 芒 其 芦
、
类 荻
, 、
苗
3
保 护苗木 起 苗 和运 输过 程 中要保 护 及时 栽 植
.
斑芦
,
、
芦苇
、
五节 芒
.
、
好 苗 木及 根系
,
适 当剪 叶
.
.
根
营 等野 生 菌 草 代替 阔 叶树 木 屑 栽培 食用 菌成 功 平
,
据 树 体大 小 适 当剪 掉一 些叶 片 根
1 9绍
菌草种植技术

菌草种植技术菌草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种植方式,研究表明,它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为农业提供更加环保、经济、安全的农业生产手段。
菌草种植技术是依托菌草共生关系,有效利用菌草之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把耐用的特殊菌草种植在农作物栽培的土壤中,形成一套生物复合体系,使植物与菌草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充分发挥菌草的肥力和抗病性,有效应对土壤肥力不足、植物病虫害的问题,增强植物的抗性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菌草种植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从而节省农药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菌草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众多农业生产者积极探索和采用的新兴农业技术。
菌草种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其原理是菌草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可以起到抑制有害虫螨的作用。
一方面,菌草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可以有效防止植物营养物质被有害虫螨吸收而流失,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菌草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也可以在微量元素分配和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菌草种植技术还具有节约农药和环保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从而节省农药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获得更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菌草种植技术是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从而节省农药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它已经成为众多农业生产者采用的一种新兴农业技术,为农业提供了更加环保、经济、安全的农业生产手段。
总之,菌草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种植方式,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对农药的依赖,从而节省农药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农业提供更加环保、经济、安全的农业生产手段,是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菌草技术

菌草技术菌草技术是一种高效利用废弃农作物、农业废弃物和林木废弃物等有机材料进行有机菌柄培育的技术。
所培育的菌柄被称为菌草,可用作动物饲料、有机肥料以及生物能源的原料。
菌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菌草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菌草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菌丝的生长和繁殖特点。
菌丝是菌类的体细胞,能够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生长和繁殖。
利用菌草技术,可以选择适宜的基质和菌种,培养出高效的菌丝体系。
菌草技术在菌丝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菌草技术培养出的菌草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高营养价值和高菌草素含量等特点。
菌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菌草可用作动物饲料,能够满足畜禽的饲养需求。
菌草饲料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能够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提高肉禽产品的品质。
其次,菌草还可用作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菌草中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此外,菌草还可以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经过发酵和压制等处理,可以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取暖和发电等方面。
菌草技术不仅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菌草技术利用废弃物为基材,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作物的残留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
此外,菌草技术还能够促进土壤的生态恢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菌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废弃农作物和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庞大。
菌草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菌饲料和有机肥料,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效益。
菌草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程度,同时提高土壤和农产品的质量。
菌草都有哪些用途

菌草都有哪些用途菌草,又称废纸菌草,是一种以废弃的纸浆、木屑等为基质,经过菌丝菌种培养而制成的一种生态环保材料。
菌草具有多种用途,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工业等领域。
在农业方面,菌草可以用作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菌草中的菌丝含有丰富的养分,如氮、磷、钾等,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菌草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减少灌溉水量的使用,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此外,菌草还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质量。
在生态环境方面,菌草可以用于河道治理和水质改善。
河道中的菌草能够吸附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同时,菌草还有很强的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可以吸附和稳定重金属,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菌草根系丰富,能够增加水体中的生物量,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空间,促进水中的生物多样性。
菌草还能防止水中的泥沙淤积,维持水流畅通,防止洪水的发生。
在工业方面,菌草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菌草具有含糖量高、纤维素含量低的特点,适合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
菌草中的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转化技术转化为乙醇燃料,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菌草还可以用于制作生物基塑料,替代传统的石油基塑料,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菌草还可以用于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菌草能够快速分解、吸收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废弃物的含水率,减少废弃物的体积,起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菌草还可以生产食用菌、草莓等农产品,提供人们的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菌草具有广泛的用途,涵盖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工业等领域。
通过发展菌草产业,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菌草的应用也为解决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和能源替代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菌草食药用菌、兰花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一、菌草食药用菌的种植与利用1.菌草的简介菌草,又称灰菌草,是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基础原料,通过特定菌种发酵培养的新型菌体产物。
菌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抗衰老等保健功效。
近年来,菌草作为一种新型的食药用真菌资源,备受人们关注。
2.菌草的种植技术菌草的种植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基质配置、温湿度控制等多个环节。
在菌种选择上,应选用高产率、品质稳定的菌株;在基质配置上,应保证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同时满足菌体生长所需的养分;在温湿度控制上,应根据不同菌种的生长习性,调控种植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3.菌草的利用价值菌草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目前,菌草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药材提取等领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菌草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能够用于抗癌、抗衰老、降血脂等保健功能。
二、兰花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1.兰花产业发展现状兰花作为一种高档花卉,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兰花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花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不断完善,兰花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兰花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兰花产业的关键技术研究涉及到兰花的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
通过对提高兰花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兰花产业的发展。
还应注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快兰花的优良品种选育,提高兰花的抗逆性和经济效益。
3.兰花产业应用示范为了促进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推广兰花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在选择应用示范地点时,可以选择兰花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技术示范和引导。
通过示范活动,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兰花生产的新技术,提高兰花产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
4.兰花产业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兰花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兰花在观赏、药用、香料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兰花产业也将成为花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草种植利用1、草栽灵芝多糖肽及其提取方法本项目涉及一种多糖类及其制备,特别涉及一种菌草栽培灵芝多糖肽。
利用菌草栽培灵芝的子实体,经过清洗、干燥、破碎,用乙醇回流后热水提取,将水提取液浓缩,用乙醇沉淀浓缩液得到多糖肽沉淀物,并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得到的多糖肽沉淀物,经过离心,去上清液后低温干燥得到粗多糖肽。
本方法提取的灵芝多糖肽成本低、提取率高,且提取得到的多糖纯度高新型的抗肿瘤药物。
2、高多糖灵芝胶囊本项目选育出高多糖灵芝良种“YZ75”,其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高达6.69%,是生产上栽培的灵芝品种“0801”0.74%的9.04倍。
以此为原料,开发出高多糖灵芝胶囊。
3、荒漠化地区发展菌草产业关键技术在荒漠化地区种植菌草治理荒漠。
利用紫花苜蓿、苏丹草等8个草种,双孢蘑菇、阿魏菇、香菇、灵芝等16种食(药)用菌品种菌株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科学的配置了28个配方,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水调土温等简易温湿度调节技术,在荒漠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对资源多次循环利用,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该项目通过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我国东西部合作、经济欠发达地区治理荒漠应用新技术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于2008年12月31日通过宁夏自治区科技厅的鉴定(宁科鉴字【2008】第172号)4、菌草代木代粮栽培食用菌方法本方法是采用含氮量高的人工栽培或野生的菌草,或在含氮量高的生育阶段采割的菌草为主要原料,代替杂木屑和麸皮的栽培食用菌方法,根据各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通过发酵增氮等工艺增加培养料中的氮营养成分,设计科学的配方栽培食用菌。
该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和“菌粮矛盾”问题,而且与常规的食用菌栽培相比,成本下降20%以上。
5、菌草草种繁育与种植技术利用太阳能转化率高、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广的菌草,如类芦、芦苇、五节芒、菅、芦竹、莱竹、香茅、香根草、象草、巨菌草、拟高粱、苏丹草、杂交狼尾草、彼特草、紫花苜蓿、串叶草、阿魏、甜高粱等18种菌草。
根据各地、不同气候及土壤条件相适应与不同的应用开发需要的菌草草种繁育技术及菌草的栽培技术。
在我国江南每公顷鲜草一般可达450吨,高产的可达525吨,并可多年生。
可在菌业、畜牧业、水土保持、荒漠治理等方面应用。
6、菌草灵通胶囊保健品开发技术菌草灵通胶囊是福建菌草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新开发的菌草灵芝系列产品之一。
该产品以菌草栽培灵芝的提取物为主,另配有多种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组成。
该产品具有增强免疫调节功能、抗肿瘤、抗辐射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降血脂的作用,并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消化系统溃疡和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产品适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
7、菌草灵芝菌糠生产有机饲料添加剂的方法本项目利用菌草栽培灵芝的菌糠为主要原料,经过干燥等科学的处理后生产有机饲料添加剂。
利用菌草灵芝菌糠为原料生产的有机饲料添加剂,防治仔猪肠炎痢疾有明显疗效,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猪肉的胆固醇和血脂。
菌草灵芝菌糠生产有机饲料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及无抗药性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8、菌草栽培阿魏菇的技术项目以人工种植的菌草为主要原料,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阿魏菇不同生长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优化,从而确定最佳的菌草栽培阿魏菇工艺。
菌草栽培阿魏菇用象草、巨菌草等菌草栽培阿魏菇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
菌草栽培阿魏菇技术,为我国南方阿魏菇的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的生产技术。
9、菌草鹿角灵芝栽培技术菌草栽培鹿角灵芝技术,利用野生的芒萁、五节芒、类芦等菌草和人工栽培的象草、巨菌草、菅、莱竹等高产、优质且无污染的菌草为原料,以自有专用的鹿角灵芝菌株,同时结合鹿角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用科学简便的气体调节法和土调温法来调节鹿角灵芝生产条件栽培形状为鹿角的菌草灵芝子实体。
菌草栽培鹿角灵芝技术具有栽培工艺简单,抵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易提取等特点,并可持续发展。
10、菌草栽培毛木耳技术菌草栽培毛木耳是利用优质菌草类芦、斑茅、五节芒、菅、芦苇、芦竹、莱竹、巨菌草、象草等38种为原料,采用自有的毛木耳菌株,根据毛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设计科学的菌草配方采用菌草燃料法栽培毛木耳。
菌草栽培毛木耳技术具有产量高、质量好、品种适应性广等特点。
11、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有草种:巨菌草、芒、比特草、紫花苜蓿、苏丹草、串叶草和添加剂:石膏粉,石灰组成的配方,根据香菇、平菇、毛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需要,经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是将菌草栽培食用菌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为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佳营养成分,接菌种后,在适合的环境下经过菌丝体生长,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进入出菇管理。
本发明与常规的木屑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食用菌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的特点。
用本发明栽培的香菇,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香菇的2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点。
12、菌草栽培香菇技术利用高产、优质且无污染的野生的芒萁、类芦、斑茅、五节芒、芦苇、芦竹和人工栽培的象草、巨菌草、拟高粱、紫花苜蓿、苏丹草、莱竹等菌草为原料,采用自有的香菇Lc9313,Lc236、Lc2161、Lc2141等菌株。
根据这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配置营养丰富的菌草配方,设计科学的栽培工艺生产菌草香菇。
运用菌草栽培香菇技术栽培香菇,具有生产周期短,出菇快、产量高等特点。
并且菌草栽培香菇的有效成分香菇多糖是木屑栽培香菇的2倍以上。
菌草栽培香菇技术使香菇生产从以木为原料转为以草为原料,把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13、菌草栽培灵芝技术一种以草代木栽培灵芝的栽培技术。
以野生无污染的芒萁、五节芒、类芦及人工栽培的象草、巨菌草等菌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灵芝技术。
该技术使灵芝生产从传统的使用阔叶树资源为原料转向以优质高产的菌草为原料,解决了传统灵芝栽培技术在发展灵芝的同时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使灵芝生产从难以持续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
菌草栽培灵芝技术具有科学配比简单、栽培方法容易掌握,栽培的灵芝有效成分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的特点。
14、菌草栽培有机蘑菇技术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采用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优质菌草五节芒、类芦、巨菌草、象草、菅、芦苇、拟高粱、紫花苜蓿、芦竹等为原料,采用从荷兰引进的双孢胞蘑菇Ag9316菌株,利用科学的栽培工艺进行蘑菇栽培。
菌草栽培有机蘑菇技术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的特点,而且抵抗杂菌能力强,管理工艺简单、并且可持续发展。
15、菌草栽培棕色蘑菇技术菌草栽培棕色蘑菇技术,采用无污染的野生的类芦、五节芒、菅、斑茅、芦竹、芦苇和人工种植的象草、巨菌草、紫花苜蓿、苏丹草、拟高粱、甜高粱等菌草为原料,并用从国外引进的棕色蘑菇菌株Ag0316,根据棕色蘑菇对生长环境的需要进行栽培棕色蘑菇。
菌草栽培的棕色蘑菇具有产量高、质量好、风味佳、粗蛋白含量高、保质期长、易运输与储藏的特点。
16、利用象草、巨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发电的技术利用太阳能转化率高、适应性广的象草、巨菌草等高产、高热值的能源草,作为生物质燃料发电,包括能源草的草种繁育及能源草的种植、收割、干燥、加工等技术。
用象草、巨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发电,在福建一公顷的象草、巨菌草用于发电产生的电量相当于60~75吨煤的发电量。
具有可再生,二氧化碳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太阳能利用率高等优点。
该项目在浙江省兰溪市应用已获成功,2008年10月12日经过专家验收。
该技术还可在垃圾焚烧发电上应用,可以作为辅助燃料替代煤、重油,减少大量投资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把草压成颗粒作为锅炉燃料,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17、灵芝多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菌草灵芝为原料母体提取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后,经过超滤或透析而截留高分子量的多糖蛋白而获得,涉及灵多糖蛋白GL-PP,应用于制备抗肿瘤作用的药物。
项目提供了一种可以工业化生产高分子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提取率高、提取纯度高,而所获得的灵芝多糖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及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抑制效果好,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
项目为福建农林大学专利18、灵芝甾醇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项目涉及一种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制品,特别是一种灵芝甾醇类提取物的制备,其由灵芝提取而获得,主要成分为白色片状结晶,其名称为24-甲基-胆甾-5,22-二烯-3β醇,该甾醇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抗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血性作用,特别是具有抗大脑皮层神经元缺氧作用的药物中的具有突出的疗效。
19、提高菌草培养料营养的栽培食用菌方法本项目以发酵后的菌草代替传统的木屑、麸皮等原料栽培食用菌的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用发酵菌发酵处理后不仅可以提高菌草培养料的营养成分,而且污染率低,具有出菇快、成本低,产量高特点,该项专利技术曾转让给日本国。
20、应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循环经济在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栽培巨菌草、象草、拟高梁、紫花苜蓿、串叶草、苏丹草、芦竹、莱竹等20种菌草,利用菌草栽培棕色蘑菇、双孢蘑菇、紫孢平菇、香菇、猴头菇、灵芝等50种食(药)用菌,并利用菌草栽培食用菌的废菌料加工有机肥料栽培花、果、蔬、粮、等作物;生产菌物作饲料喂养猪、牛、羊、马等牲畜和生产沼气。
为建立菌草循环经济新的生产模式和提供了经济实用的技术。
21、银耳绿色食品标准该项目建立了银耳绿色食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监控技术体系。
本研究成果无需增加设备设施、无需增加用工量、不增加生产成本,银耳产品的卫生指标可达到或优于绿色食品的要求。
菌草技术研究主要成果菌草技术研究是根据菌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的重大课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外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的主要培养原料来自阔叶树,由于阔叶树资源紧缺,培植周期长,不易人工栽培,世界菌业生产主产国共同存在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菌林矛盾”。
因此,菌业的发展受到原料紧缺的制约,难以持续发展。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菌丝体菌种接种,采用段木生产食(药)用菌,当时就出现“菌林矛盾”。
随着香菇、木耳、灵芝等生产的迅速发展,“菌林矛盾”越来越突出,菌业生产与畜牧业生产之间争饲料粮的“菌粮矛盾”也逐渐突出。
社会各界希望能有一条解决“菌林矛盾”的途径。
为了解决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和“菌粮矛盾”这两大难题,使菌业生产可持续发展,1983年起组建了福建农学院食用菌试验场并开展了用草本植物替代阔叶树木屑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
最初是以农作物秸秆、蔗渣、棉籽壳、谷壳、香蕉秆(叶)、秕谷、稻草、花生藤、玉米芯、玉米秆、小麦秆、啤酒糟等原料代替部分杂木屑栽培食(药)用菌,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草地资源是尚未开发的最丰富的农业资源,因此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从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转为以芒萁、五节芒、芦苇、类芦、斑茅、菅等野生草本植物和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