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物理上册 2.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三、熔化和凝固 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三、熔化和凝固 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三、熔化和凝固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5. 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够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学会测定熔点和凝固点的方法;4. 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能够分析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性;5.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过程,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结冰等,引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阐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如熔化冰块、凝固水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4. 知识点讲解: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介绍测定熔点和凝固点的方法。

5. 课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6. 知识拓展:介绍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性。

7. 实际问题解决: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决,如设计冷却装置等。

六、板书设计: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过程;2. 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2.3熔化和凝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2.3熔化和凝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2.3熔化和凝固作为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熔化和凝固》的科学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理解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化过程。

一、设计意图我采用实践导向的设计方式,让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和感受冰块熔化及水凝固的过程。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孩子们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冰块、温度计、观察记录表、彩色笔等教具和学具。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冰块,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冰块的外观和感觉。

2. 分组: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一个冰块和一套观察记录表。

3. 观察:孩子们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熔化:我将每个小组的冰块放在温暖的地方,让孩子们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并随时记录温度和状态的变化。

5. 凝固: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我将水倒入模具中,让孩子们观察水的凝固过程,并记录下来。

7. 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贴在黑板上,大家共同讨论。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龙头,看看水在不同的温度下流动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进一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我也希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操作的安排:我选择了冰块作为操作材料,因为冰块的熔化过程直观且易于观察。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学案  苏科版

2.3熔化和凝固【自主学习】一、概念 1、熔化: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 。

2、凝固: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做 。

二、实例: 1、水 成冰,冰 成水。

2、岩石 成岩浆,岩浆 成岩石。

3、铁水浇铸部件是 过程。

【实验探究】一、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一)实验设计1、器材: 、 、 、 、 、 等。

2、加热方法: ,能使物体 。

3、观察: 、 。

(二)观察海波的熔化前的特点1、海波在熔化前,吸收 ,温度 ,此时为 态。

2、海波在熔化时(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 ,此时为 。

3、海波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 ,此时为 态。

4、海波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

5、大致画出海波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二、探究蜂蜡的熔化特点1、蜂蜡熔化的熔化过程,温度 , 吸收热量。

2、在右上图大致画出蜂蜡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三、晶体与非晶体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 ,但温度却 ,即有 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

2、晶体 时的温度叫做 。

3、在海波熔化图像中找到海波的熔点。

4、还有一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 ,即 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

5、根据刚才的实验,海波属于 ,蜂蜡属于 。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看是否有固定的 。

海波熔化 蜂蜡熔化【举一反三】1、观察奈的熔化:奈是,奈的熔点是℃。

2、观察冰的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属于。

3、作出冰的熔化图像:☆如上图,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4、继续吸热,所以熔化。

5、观察石蜡的熔化:烛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属于。

6、例题:某固体25℃开始熔化,到 80 ℃才熔化完,它属于。

四、晶体熔点表1、不同晶体的熔点是的;2、同种晶体在条件相同时,熔点是一值。

3、方法:应该用熔点的锅熔化熔点的金属。

五、凝固过程的特点(凝固与熔化过程正好相反)1、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2、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3、思考:晶体凝固的条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学案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够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2. 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3. 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4.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水、温度计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成水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熔化的过程及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熔化是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凝固是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 例题讲解: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知识拓展:介绍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道路除冰、铝制品的熔铸等。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固体→ 液体凝固:液体→ 固体2.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熔化:吸热,温度升高凝固:放热,温度降低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2. 解释为什么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3. 列举两个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熔化过程中吸热的原因,凝固过程中放热的原因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苏科版三、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知道熔化、凝固图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会查熔点表。

【重点难点】海波的熔化实验,熔化和凝固图象。

【学习过程】1、关于“活动2。

6 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的教学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化到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化到固态的的过程、明确实验目的,重点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温度、状态变化。

参考表格如下时间(min)123456789101112温度(0C)状态吸(放)热采用描点法作出冰熔化图象:指出图象中(1)AB段态,吸热温度;BC段态,吸热温度;CD段态,吸热温度、(2)指出图象中熔化过程为,其特点、对比石蜡的熔化图象得出:(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2)查熔点表可知:冰的熔点及其表示的意义(3)根据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请对称地画出海波的凝固图象及非晶体的凝固图象、2、根据熔化、凝固图象回答:(1)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有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

3、典型例题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三、熔化和凝固---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沸腾放热,蒸发吸热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D、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0℃的水中,则()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4、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苏科版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图像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通过活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课本,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用红笔标记出重点、难点、疑点。

3、带有★的题是有难度题,带★★的题是选做题。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物质从变为的现象叫做熔化,物质从变为的现象叫做凝固。

熔化热,凝固热。

2、固体分为和,他们的区别是。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叫做,同种晶体和相同。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合作探究一:1、探究海波固体熔化特点视频演示:海波熔化过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结论: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熔化的条件:熔点:2、探究蜂蜡固体熔化特点视频演示:蜂蜡熔化过程(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结论:非晶体熔化特点:画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大致图像:老师在你身边注意:凝固时熔化的逆过程,请反向思考问题。

合作探究二:探究液体凝固的特点结论:液体凝固的特点:液体凝固的条件:画出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大致图像:合作探究三:熔化和凝固的应用阅读课本41页图2-31、2-32、2-33、2-34你还能举出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应用的实例吗?说出下面物态变化名称。

(1)食品冷冻保鲜(2)用冰袋给高温病人降温(3)塑料盆的制造(4)用玻璃液轧制玻璃板【我的知识网络】熔化热熔化晶体熔化条件:① ② 熔化和凝固熔化特点:晶体非晶体凝固凝固热晶体凝固条件:① ② 凝固特点:晶体非晶体【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1、熔化过程____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热,温度____,这个温度叫晶体的____;同种晶体它的____和____相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____,所以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 _。

八上物理2.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苏科版

八上物理2.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苏科版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能从概念上理解熔化和凝固,并知道它们是一对相反的两个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物质在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条件。

3.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含义,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会查熔点表;能用熔化和凝固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活动方案]活动一 观察并认识熔化和凝固在保险丝下方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用打火机火烧固态保险丝,并观察现象。

1. 打火机中的液体是通过对气体 方式液化形成的。

2.火烧保险丝时, 态保险丝逐渐 态,并掉落在桌面的白纸上;物质由______态变成______态叫做熔化,熔化过程物质要_______热(填“吸”或“放”) 3.掉落在桌面的白纸上 态保险丝,遇较 (冷或热)白纸,又逐渐转变为 态; 物质由_______态变成_______态叫做凝固,凝固过程物质要_______热(填“吸”或“放”) 活动二 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特点1.师生共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实验注意点:(1)用水浴法加热,可避免了石蜡熔化速度过 (快或慢),不便现象记录; (2)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使物质受热 ;2.实验过程主要注意两个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状态和 ,尤其要注意开始熔化的温度和熔化刚结束时的温度。

(1)加热冰和烛蜡的熔化过程,且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40页表中:(2)请在课本40页左图和右图中画出它们的图像.并总结填入下表 3.将固体分为两种: (1)晶体是有_____熔化温度的固体, 如:冰,食盐,明矾,各种金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点,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_。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的温度等于其熔点时,可能是__________态、__________态或__________态。

(2)非晶体没有______熔化温度,如:石蜡,松香,塑料,玻璃,沥青. (3)学生阅读、查看课本40页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固 体 不 同 点相 同 点烛 蜡 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 熔化过程_____热 冰 块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熔化过程_____热①哪种晶体熔点最高?熔点是多少?②哪种最低?最低是多少?③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④白炽灯为什么选择钨作为灯丝?⑤水银的沸点、熔点各是多少?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什么?活动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凝固特点1.探究熔化实验基础上探究凝固过程,实验现象记录同熔化过程;液体不同点相同点有无凝固点熔融状态的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_____热_____熔融状态的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_____热_____2.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填“相同”和“不同”),非晶体则凝固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使学生能够运用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材料、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记录温度变化数据。

4. 例题讲解:运用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冬季道路结冰时的防滑措施等。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应用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熔化和凝固现象。

答案:冰雪融化、水结冰等。

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案: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 为什么说熔点和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特征?答案:熔点和凝固点可以用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也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5、通过探究活动激发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熔化时的特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烧杯,试管,试管夹,温度计)×2。

热水,冰,烛蜡,打火机。

四、学习过程
(一)导学
1、叫熔化,熔化要热(填“吸”或“放”)
2、晶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香、蜡烛、玻璃、冰、萘、海波、沥青、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晶体。

4、你体验一下,用手摸0℃的水和0℃的冰,哪一个更冷一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二)研学
1、熔化和凝固
根据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经验,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举出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1)探究冰的熔化实验(P39活动) (加热方法____________)
(2)归纳小结:冰、烛蜡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物体不同点相同点

烛蜡
总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______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体叫。

____ ___叫熔点。

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

归纳:(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2)晶体熔化条件:①____ ____ ②__________。

3、常见的晶体有:常见的非晶体有:
4、介绍几种物质的熔点(P40表格)
(四)、固学
1、如下图所示,属于晶体的熔化图线的是()
2、右上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
冰的起始温度是,刚开始加热最初5min内冰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共存,到达20min时,冰全部变成℃的水。

本课反思:
三、熔化和凝固(第二课时)
一、导学
1、叫凝固,凝固要热(填“吸”或“放”)。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相同/不同)。

3、在寒冷的北方,气温常常在零下5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4、你知道改变冰的熔点的方法吗?下了雪的路面,为了使雪尽快的熔化,人们在雪地里洒盐,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二、研究凝固过程
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请联系熔化过程的学习来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

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异同点:
液体不同点有无凝固点相同点熔融状态的晶体
熔融状态的非晶体
根据前面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研究,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三、助学
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
晶体。

非晶体。

(2)晶体凝固条件:,。

(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关系:
(4)熔化和凝固的应用------自主阅读课本P41,了解其应用。

四、固学
1、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凝固图线的是()
2、焊锡来焊接无线电零件时,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图线应是()
3、冬天司机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装入发动机的水箱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使水沸点降低容易汽化吸热
B 使水熔点降低不容易熔化
C 使水熔点降低不容易凝固 D使水的导热性加强容易散热
4、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时需要热而使菜窖里的空气的温度不致
,使菜冻坏。

作业布置:
本课反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