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硕考研复习: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来的:“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

”依照此标准,私法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

公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宏观调整社会财富分配,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等。

这是因为存在既非国家利益,又非私人利益的独立的社会利益。

有鉴于此,有人称社会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法律。

公法、社会法与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的本位、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不同。

(二)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

1.宪法。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的规范性文件中。

除了宪法这一主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外,宪法部门还包括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附属的较低层次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规定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确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定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

我国一般行政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较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

特别行政法方面有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则和单行民事法律组成。

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工具,是国家行使权力、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所有法律、法规、法规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程序和原则等构成的整体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对于理解和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其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是指法律在国家层级中的分层次结构,具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其中,宪法是位于法律体系最高层级的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和法规的根本依据和核心。

法律则是在宪法指导下由国家机关制定、宣布并正式实施的文件,是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保护力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则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由行政机关或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单行权力的法规。

二、主要构成部分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原则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

民法是调整私人间财产关系及其它非公共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刑法是国家依法规范罪刑的法律规范,主要涉及犯罪行为和刑罚的规定。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公共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活动中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规范。

三、法律体系的运作方式法律体系的运作方式包括立法、执行和司法三个方面。

立法是通过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法规体系和文件,确立法律秩序和构建法律体系的过程。

执行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主要由行政机关进行。

司法是指通过法院、检察院和审判部门等司法机构行使司法权力,解决涉及法律和法规适用的争议,保证法律的公正适用和实施。

总结起来,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层级关系、法律的领域和范围以及法律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和遵守法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它是经过全民讨论,于1982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中国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中国现行宪法在保持稳定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及时将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经验、原则和制度写入宪法,充分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体系的组成

法律体系的组成

法律体系的组成法律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规范和法律机构的系统。

它是确保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应该包含多个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法律体系的组成。

1. 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职权范围、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的修订通常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程序,确保权力的合法性、权力的制约和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2. 法律法律是法律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法律规定了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准则,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并规定了违法行为的责任和处罚。

法律的制定需要遵循立法程序,通过合法的合议和表决程序,确保法律的严密性和公正性。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用于管理和调整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是在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规定,明确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办事程序及相关的行政措施。

行政法规的制定需要符合法律的授权,确保行政机关合法行使权力,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4. 地方法规地方法规是地方性的法律规范,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

它覆盖了国家法律无法细化规范的特定地方问题,并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规定。

地方法规在特定地域内具有法律效力,并与国家法律相互补充,确保地方自治和地方利益的维护。

5.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一些特定法院发布的法律解释性文件。

它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进行解释和指导,同时,还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规范和准则。

司法解释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对于维护司法公正、统一司法适用和确保判决一致性起到重要作用。

6. 法学理论法学理论是法律体系中的学术研究和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法律原则、理论和法治思想的研究,为法律实践和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法学理论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学术价值,为法学教育和法律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的法律体系

中国的法律体系

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法律规范、法律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等构成的整体体系。

在中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目前已初具规模,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法律规范的层次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职权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针对各个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规范。

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用于对行政活动进行管理。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法律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法规。

二、法律行政机关的职责法律行政机关是指主管法律事务的行政机关,负责法律事务的管理和执行。

中国的法律行政机关主要包括司法部、公安部、检察院等。

司法部负责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益。

公安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检察院负责检察刑事案件,保护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三、司法机关的作用司法机关是维护法律权益的重要力量,负责审判和执行法律。

中国的司法机关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国的最高审判机关,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高级人民法院是地区性的中级法院,审理重大刑事和民事案件。

基层人民法院是县级以下的法院,审理普通刑事和民事案件。

四、法律服务机构的作用法律服务机构是为公民和法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等。

律师事务所是专门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的机构,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代理。

法律咨询机构为公民提供法律咨询和解答。

五、法律体系的发展现状中国的法律体系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法律体系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和司法执行力度仍需要加强,确保法律的公平实施和维护社会秩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它是经过全民讨论,于1982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中国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中国现行宪法在保持稳定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及时将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经验、原则和制度写入宪法,充分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Ⅰ. 引言当前,法律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其构成要素及其在保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正与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Ⅱ. 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法律法规构成的。

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行政机关和地方政府为了落实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规章。

Ⅲ. 法律体系的作用与功能(一)保护社会稳定法律体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法律体系通过规范行为、维护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例如,刑法的实施使得犯罪的行为受到严惩,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了政府的公正公平,保护了市民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对于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法律体系提供了一系列市场规则和法律保护,为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例如,公司法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同时,知识产权法的实施也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

(三)维护公正与公平法律体系作为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至关重要。

中国的法律体系通过司法机构的独立和公正审判,保障了公众的合法权益。

例如,民法典的制定明确了财产权和人身权的界限和保护范围,确保了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Ⅳ. 法律体系的不足与挑战虽然中国的法律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不足和挑战。

(一)法律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力、执法不公、司法不独立等问题,导致法律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这需要加强法律执行力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独立性,以保证法律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法律应用与社会发展脱节一些法律在制定时未能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导致法律规定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因此,法律的制定需要更加注重对社会变革的反应和预测,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整体。

截至目前,除宪法外,共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00多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法硕考研复习: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的构成
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分析】有法可依是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

构成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主要有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程序法7个法律部门。

宪法及其相关法作为部门法之一的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和主导性
的法律部门,是其他部门法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最高依据,处于特殊的地位和起着特殊的
作用。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除了包括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文件外,还包含有一些处于附属层次的法律文件: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国
籍法、国旗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权利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权法,等等。

行政法
行政法是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调整行致管理活动中国
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发生的行政关系的规范性文件
组成的。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行政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规范和调整行
政法律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行政法规作为一种法的渊源,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行政法是由众多的单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构成的。

行政法可以
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

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主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等等。

特别行政法则指对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适用的法律、法规。

主要
规范性法律文件有:国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监狱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海关法,等等。

民商法
民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商法分为民法和商法两个次级法律部门。

关于民法和商法是
分立还是合一,各国做法不268尽相同。

从立法模式上看,我国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模式。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商法是民法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调整商事法律关系主体和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法是在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商事活动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公司、破产、证券、期货、保险、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经济法
经济法是有关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法涉及的范围
很广,包括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的法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政策的法律,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统计法,农业法,企业法,银行法,市场秩序法,税法,等等。

社会法
社会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关于这一法律部门的理论还不完善。

一般认为,社
会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该部门的法律规
范主要包括: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规范,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规范,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法律规范,如
环境保护法、能源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法等;促进社会公益的法律规范,如社区服务
法、彩票法、人体器官与遗体捐赠法、见义勇为资助法等;促进科教、文卫、体育事业发展
的法律规范,如教师法、科技进步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卫生法,等等。

刑法
刑法是规定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是一个传统和基本的法律部
门,在国家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法律部门。

我国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基本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法典中。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单行决定。

这些规范都是刑法部门的组成部分。

程序法
程序法部门指规范因诉讼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由诉
讼程序法与非诉讼程序法两部分构成。

诉讼程序法是有关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称
诉讼法。

我国的诉讼法主要由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组成。

非诉讼程序法主
要包括仲裁法、律师法、公证法、调解法等基本法律构成。

最后祝愿大家考研取得好成绩!
凯程法硕协议班师资力量
凯程2018法硕考研辅导班正式开始报名,欢迎同学们前来咨询。

最好的师资——权威更要应试,我们就搞“双重标准”!
凯程法硕名师不仅仅是法硕辅导界的名师,更是高价聘请从名师中筛选出的表达最清晰、内容最应试的第一流老师授课。

凯程教学老师的生存法则:“赢者通吃,余者弃用”,凯程聘
请老师:仅仅是名师还不行,还需要懂得考研,懂得考生!
最好的方法教与学相辅相成,不懂方法的辅导班不是好的辅导班!
我们否定只懂得依靠名师招揽学生的传统忽悠式辅导班,我们追求给予学生本质需求的最高
标准满足:考研最高分。

我们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最应试知识,更是如何最高效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没有方法的辅导班,不是好的辅导班”!
最好的环境一一60人小班精英教学模式,让你与辅导名师零距离接触!
我们承诺专业课60人小班教学,零距离与各校教授名师互动;有的辅导班虽然也有名师授
课,但却是四五百人挤在一起上大课,号称“挤破头的辅导班”。

“超过100人的辅导班,
不是好的辅导班”,小班才能出精品,小班才能出效果,凯程就是小班,就是精品!
最好的管理一一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我们推荐考研集训营管理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中国教育界所总结出的“高三住校封闭教学”
模式是最高效的应试辅导模式,凯程集训营就是这种理念下的考研辅导产物。

学生入住集
训营,每日在宿舍、食堂和教室间三点一线,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外界干扰,集中精力进行考研复习!最好的公共课一一考名校得高分,必须同时注重公共课
我们的学生目标都是211或985法硕名校,那么只注重专业课辅导而忽视公共课辅导,学生考试结果非常容易“折戟考场” !凯程英语与政治坚持聘请考研界顶尖一流老师授课,政治
超豪华阵容:张鑫、李海洋、卢营,英语超豪华阵容:白子墨、靳姝、惠新华!现在关注凯程官方法硕微信号(凯程法硕考研),将会免费获取:
1、法硕辅导刑法第一人、凯程法硕教研室主任、北大刑法学教授陈永生老师的2018刑法导学课;
2、法硕辅导法理学第一人、凯程法硕教研室副主任、北大法理学博士陈璐琼老师的2018 法理学导学课;
3、凯程集训营校长王哲老师2018核心考研方法课;
4、凯程考研心灵规划导师徐影老师2018法硕考研规划课;
5、凯程学员、北大清华法硕成功学长珍贵视频经验谈。

凯程法硕推荐名师阵容一一这些老师的课程需要听,亲,你“造”么?
刑法学:
陈永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知名法硕辅导专家。

庄乾龙: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知名法律培训老师。

民法学:
朱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讲课生动而富有激情,善于
把握法硕考研的重点、难点,被称为民法领域里的青年才俊。

岳业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人大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北京化工大学文
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洪江:毕业于清华大学,某高校教师,多年的法律培训授课经验,好评如潮。

法理学:
白斌:中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授课非常生动,应试性极强。

陈璐琼: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国内知名法硕老师,重点突出,特别受到广大考生喜爱。

宪法学:
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权威法律硕士名师,核心专家。

王里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导师胡锦光,年轻实力派辅导名师,授课条理清楚,讲解考点准确到位,参与教材编写,教学经验丰富。

法制史:
马志冰: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法
硕名师。

高仰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深受人大学子喜爱的法制史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