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对外贸易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对外贸易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对外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经济紧密相连,对一国的经济产生着多方面、深层次且持久的影响。
首先,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国内的生产企业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从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这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通过大量出口手机、电脑等产品,不仅赚取了外汇收入,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也能够提高国内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其次,对外贸易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有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低,还有的国家在技术和资本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对外贸易,各国可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然后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例如,澳大利亚出口矿产资源,而日本出口高科技产品,双方都能在贸易中获得利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者,对外贸易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必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创新生产工艺。
这种竞争压力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通过进口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速自身的技术进步。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国外的汽车制造技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汽车产业,并不断创新发展。
对外贸易还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贸易的开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于那些需求增长迅速的产品和服务,相关产业会得到发展壮大;而对于那些需求萎缩的产业,则会逐渐淘汰或转型。
例如,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各国纷纷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对外贸易能够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增长,进出口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彰显,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究其具体贡献。
首先,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对外开放方面。
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我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其次,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体现在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方面。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和进口需求的增加,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增加1亿元的进出口贸易额,可以带动约400个就业岗位。
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还为广大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表现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中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一些地区富有资源但缺乏技术和市场,而另一些地区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市场,但资源匮乏。
进出口贸易使得资源在地区和国际之间的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的铁矿石,这有助于满足我国建设需求,同时澳大利亚也依赖我国市场实现了经济发展。
通过进出口贸易,我国可以更加灵活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进出口贸易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体现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
贸易开放可以促进经济内外市场的对接和资源要素的流动,优势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效率并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我国企业可以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双循环”下如何提高出口质量

谢谢观看
四、结论
双减政策下,加强作业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规划作业、注重 作业的多样性以及优化课堂教学和加强师生互动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 教学质量。我们也需要理解双减政策的真正含义,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要保证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双减政策的初衷,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对外贸易应继续市场需求变化和国际贸易形势,以不断 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内容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新 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中国新能 源汽车高质量出口,成为行业内备受的话题。本次演示将探讨“双循环”下中 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出口策略研究,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2、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 品创新能力。
3、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构建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为中国新 能源汽车“走出去”提供支持。
4、加强国际贸易合作: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 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完善,降低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 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在此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实现了快 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 到44.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出口额达到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首先,随着全 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市场 的竞争压力。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对企业的研发和创新 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 出口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我国新能源汽 车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
论我国对外贸易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自改 革开 放 以来 ,在 实 现 从 以重 工 业
为导 向 的发 展 战 略 向 以 市场 为导 向 、 以 比
较优 势 为 基 础 的 发 展 战 略 的转 变 与运 用 过 程 中 , 国经 济 多 年 连续 以大 于 8 的速 度 我 % 增 长 ,进 出 口占 国 民生 产 总值 的 比重 也 一
的转 移 。 对外 贸易 的这 一 资源 配 置 功 能 在
就 我 国经 济 的 实 际情 况 和产 值 变 动 的 改 革 开 放 前尤 为突 出 ,改 革 开 放 以后 相 对
改革 开 放 之 后 .我 国对 外 贸 易 快 速 增
二 产 业 占 C P比重 持 续 上 升 , 根 本 原 因 程 度 而 言 .产 业 间劳 动力 的转 移 速 度 基 本 弱 化 , 仍 是 我 国 资 源再 配 置 的重要 渠 道 。 D 其 但
从 贸 易 在经 济发 展 中 的基 本 功 能 是 扩 大 总 需 频 繁 流动 .即 劳 动 力 会 自动 的 从 低 收 益 产 长 的重 要 需 求 因 素 。 需 求 因 素 的变 化 看 , 求 ,通过 扩 大 对 外 贸 易 规 模 可 以 促 进 相 关 业 向高 收 益 产 业 转 移 : 同样 资 本 也 会 朝 着 改 革 开 放 以后 出 口和投 资在 经济 增 长 中 的
( 求功能、 需 资源 配置 以7 # 升 级 进 程 等 ) 2 m快 . 以及 负面 影 响 ; 时 , 对 对 外 贸 易 对 我 国产 业 结 构 的 两 方 面 影 响 , 同 针 提 出发 展 对 外 贸 易促 进 我 国产 业 结 构优 化 的一 些 对 策 建 议 。 关 键 词 对 外 贸 易 产 业 结 构优 化 资源 配 置 比 较优 势 劳动 密集 型 国 际分 工 中 图 分类 号 F 5 . 7 21 文献 标 识 码 A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21 0 2年 7月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L a n n r l o r a io i g No ma ie st ( o il in e E i o ) o Un v r i y S ca e c d t n Sc i
国际分工来 实现 本 国产 业结 构优化 。
为, 通过 国际 贸 易 突 破 了一 国 产 品 需 求 的 国 内市 场
13 9 2年 日本经 济学 家赤松 要 提 出 了雁 行 产业 发 的制约 , 在扩大 的 国际市 场 需 求 的刺 激 下 , 国相关 本 展形 态 , 经 小 岛清 等 人 进 行 验 证 。他 们 认 为 后 发 产业 得 以发 展 , 能 够 带 动 国 内其 他 关 联 产 业 的发 后 且 国家 为缩小 与先 进 国家 的差 异 , 采 取 “ 口—— 国 展 , 而促 使产业 结构 进行调 整 。 应 进 从 内生 产—— 出 口” 的发 展 模 式 。通 过 引 进 先 进 国家 通 过不 同学 者 的研 究 可 以看 出 , 国际 贸 易 对 产
高 , 现产 业 结 构 与 资 源 供 给 结 构 、 术 结 构 、 求 要 素 禀赋 理论 认 为 , 国生 产 要 素 禀 赋 的不 同 引起 实 技 需 各
结构相 适应 的状 态 。经 济 全球 化 的 实 质是 国际 产 业 产品 的生 产成 本 和 价 格 的 差异 , 成 一 国 的 比较 优 形
收 稿 日期 :0 1l 一 2 2 1 - l1
作者简 介 : 姜
丽 ( 98 , , 宁丹 东 人 , 士 研 究 生 , 连 海 事 大 学 讲 师 , 17一) 女 辽 博 大 主要 从 事 统计 学 、 业 经 济 学 研 究 。 产
浅析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济结 构 战略 调整 包 含 两方 面 的 内容 , 即产 业 升 级 换 代 即高度 化 和产业 之 间 的 匹配 即协 调 化 , 是 随 着 这 经济 的发展对 经 济体 自身 的一 次 “ 弃 ” 目的在 于 扬 ,
义。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惯性 , 如此庞大的对外
贸易规模 的结 构优化 和调 整是一个 非常艰难 的过 程 , 对 此要有心 理准备和政 策准备 。
21 0 1年 4月
山西 财政 税务 专科 学校学 报
J un l f h n i ia c n a ainC l g o r a o a x Fn n ea dT x t ol e S o e
Ap . 2 r 011 V0 _ 3 No 2 ll .
第1 3卷
表 1 我 国对 外 贸 易 总额 表 年 份 单 位 : 美 元 亿 总 额
ll 20 6
推动一国经济在更 高的层次 和更宽的领域发展 , 提 升参 与 国际竞 争 的实 力和 能力 。
二、 对外 贸 易结构 影 响可 持续 发展
1 50 9 1 78 9
对外 贸易 结构 是 经 济 结 构 的外 在 表 象 , 经 济 与
投 资 、 费 、 外 贸易是 一 国经济 发展 的 内生 和 消 对 外 在 的动力 , 三者 相辅 相成 , 在一 国经 济结 构 的形 成
与经济的发展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三十
收稿 日期 :0 1 0 3 2 1 — 3— 0
作者简介 : 董晋宏 ( 97一) 男 , 16 , 山西太谷人 , 山西 国际商务职业学 院讲师 , 研究 方向 : 政治经济学 。
国际 社会 的地位 和 话语 权 , 免在 激 烈 的 国际竞 争 避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方面。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具有深远影响,而产业结构也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国外市场需求来调整和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对外贸易,企业可以发现并把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趋势,进而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2.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对外贸易能够带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和消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升级。
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合作和交流,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的转型。
3.加强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的整合:对外贸易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的整合。
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从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
其次1.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够提高企业的贸易竞争力。
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者缺乏竞争力,其对外贸易的规模和份额将受到限制。
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开放型产业结构与外贸合作:开放型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合作与发展。
开放型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与国际市场接轨,具备与国外企业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通过产业结构的开放与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共赢。
3.产业结构带来的需求与贸易格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会带来对外贸易的需求变化和贸易格局的调整。
例如,当一个国家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扶持,其对外贸易的结构可能会由传统的低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贸易格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摘 要 : 绍 了我 国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 且 分析 研 究 了对 外 贸 易 对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的 影 响 , 介 并 包括 正 面 影 响 ( 求 功 能 、 需 资 源 配 置 以 及 加 快 升 级 进 程 等 ) 负面 影 响 ; 及 同时 , 对 对 外 贸 易 对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的 两 方 面 影 响 , 出发 展 对 外 贸 易促 进 我 国 针 提
长 中的 作 用 大 幅 度 增 强 , 消 费 在 经 济 增 长 中 的 作 用 相 对 而
转 变 为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比较 优 势 为 基 础 的 过 程 中 , 济 多 下 降 。 出 口所 占 比 重 的 大 幅 度 提 升 说 明 , 口作 为 重 要 的 以 经 出 需 求 因 素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拉 动 作 用 已 大 幅 度 提 高 。除 需 求 功 年 连 续 以 大 于 8 的 速 度 增 长 , 出 口总 量 占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进 的 比重 持 续 上 升 。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的 不 断 加 快 , 际 能 外 , 外 贸 易 在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是 实 现 资 源 国 对
N o.1 2 0 01 5,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s rd n ut dr ui s T aeId s y n r
21 0 0年 第 1 期 5
对 外 贸 易 对 我 国产 业 发 展影 响研 究
王 朗
( 北经 贸大学 , 北 石 家庄 006 ) 河 河 5 0 1
一
随 来 分 析 我 国现 阶 段 的 产 业 结 构 , 多 问 题 仍 然 存 在 。 比 如 , 以 后 , 着 我 国 出 口 规 模 的 迅 速 扩 大 和 工 业 制 成 品 出 口 的 许 出 促 到 20 0 7年底 , 我 国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的 产 值 来 看 , 一 产 业 增 快 速 增 长 , 口成 为 弥 补 国 内 需 求 不 足 、 进 工 业 增 长 的 重 从 第 加 值 29 0亿 元 , G P 比 重 为 l . ;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要 需 求 因 素 。 81 占 D 17 第 11 8 元 , G P比 重 为 4 . ;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9 38 2 31亿 占 D 92 第 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进行测度,对三者计算所得的变化效应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钱纳里和塞尔昆构建的半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得到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出口贸易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半对数模型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不仅要受到需求结构、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影响,还要受到对外贸易、FDI 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转换时机的恰当选择和途径,对促进该国产业结构优化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作为最大的经济转型体,其对外贸易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8671.2亿美元,平均增长16.13%,其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8.27%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
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随之急剧提升,由1978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
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进出口额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因此,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是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影响,影响程度多大?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特别提到,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处于分离状态。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高度工业化,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推进产业结构继续高级化的作用空间有限。
因此,国外学者对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关系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比较少,大部分集中研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
如Peter(1987)对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到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结论。
Baldwin(l992)将比较优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结合,论证从资本形成的过程这一角度来解释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
Worz(2004)在生产函数基础上,将对外贸易品按技术密集程度分类,分析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内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不断增加,但大部分关注于对外贸易规模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对于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较少。
主要有:张亚斌(2000)从耦合的角度将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认为这两个系统的演进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武海峰、刘光彦(2004)在分析我国外贸结构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背离。
余剑和谷克鉴(2005)采用HOV模型实证研究对外贸易结构、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变化及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表明我国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结构变化能够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
李荣林、姜茜(2010)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将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之间关系,得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高的结论。
陈虹(2010)通过构建VAR模型及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方差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进口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动的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变动是出口结构变动的Granger原因的单向因果关系。
王菲(2012)通过构建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对1994-2010年间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产业发展。
孙晓华、王昀(2013)在半对数回归模型基础上分别对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进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明显影响。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关系检验(一)产业结构、进出口结构变化效应值的推导过程蓝庆新和田海峰(2002)运用贸易总量中各组成部分增长率与结构变化的乘积来反映贸易结构的变化。
这种结构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结构变化对经济总量增长率的贡献,指标值越大,说明经济总量的变化更多地由经济系统结构变化引起。
而且这种指标的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数据容易获得。
因此本文采用这种指标来度量产业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程度。
具体计算公式及其含义如下:假如总量指标分成n个部分,总的指标值表示为:(i=1,2,3,…,n)对上式进行时间求导,得到全微分公式:(1)公式(1)式将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表示基期结构不变情况下各组成部分增长率的贡献,第二部分表示组成部分增长率中结构变化的贡献。
公式可以进一步离散后进行简化,得到公式(2):(2)公式(2)中的结构变化效应同样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表示各部分的增长速度,第二部分表示总体中各部分占总量的比重变化。
如果值为正,即结构在改善;如果值为负的话,表示结构在恶化。
下面分别对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进行检验,计算公式分别表示为:(i=1,2,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 i=1,2,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i=1,2,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数据来源为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产业结构、进口结构与出口结构变化效应的时间序列如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除了2007年出口结构效应为负值,1981-2012年期间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值均为正,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进出口结构变化均处于优化和升级过程中,其中我国进出口结构的优化程度大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从图1可直观地看出1981-2012年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各自变化的情况,从产业结构来看,其变化一直较为平稳;从出口结构变化来看,1985 -1987年出现了很大波动,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退税率较高,导致出口结构急剧增加;从进口结构变化来看,1982-1984年出现了较大波动,1983年进口结构变化值急剧增加,主要原因在于1983年我国“以进养出”的政策调整带来进口中工业制成品急剧猛增。
从以上计算结果分析中,可看出我国产业结构与进出口结构同时在优化,而且图1显示三者之间的波动趋势较为一致,表明产业结构优化与进出口结构优化应该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二)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需要确定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即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进行检验。
使用计量软件Eviews6.0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与进口贸易结构效应的ADF值均均大于5%和10%显著性水平临界值,表明它们都是平稳的。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先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以模型中AIC、SC数值最小的滞后阶数为最优的选择,滞后阶数确定为2。
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得如下结论:第一,出口贸易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贸易结构优化,反过来,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第二,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反过来,产业结构优化并没有促进进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四)脉冲响应分析由因果检验关系可知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确定它们之间因果关系强度的大小,可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是用于衡量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上的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新息冲击后,对所有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
如图2所示,从出口产品结构的脉冲响应来看,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的正向冲击在第1期-第7期之间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先增长后减少的波动性负冲击,第8期后开始产生正效应。
从进口产品结构的脉冲响应来看,进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正效应,在第1期-第3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到了第3期达到了最大值,第3期-第6期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到为负值,然后开始增长,直到第8期的时候转为正冲击。
以上分析表明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都产生冲击,短期内进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影响特别明显。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模型构建为了对经济结构中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钱纳里、塞尔昆(1975)构建了以影响经济结构的变量(包括收入、时间、总人口、净资本流入)为解释变量,经济结构为被解释变量的半对数模型。
这一模型己被我国学者广泛应用于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中。
由以上的单位根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可知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结构都是平稳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在钱纳里的半对数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来分析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
钱纳里提出的半对数模型如下:(3)式中的X表示经济结构,Y是人均GDP,N表示总人口数,F表示净资本流入,T表示时间。
为反映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本文对半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净资本流入由表1计算得到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值代替,产业结构由表1的产业结构效应值表示,略去时间变量t,则模型变为:出口贸易结构模型为:(4)进口贸易结构模型为:(5)本文的数据都来自于1982-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并进行序列相关性的修正,得到如下估计结果:根据回归结果可知,各模型调整后的R2 值都在70%以上,整体拟合度较好,由F检验和DW值可知,方程模型显著且不存在序列自相关。
从出口结构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出口结构优化提高1个百分点,则产业结构优化提高0.11个百分点,表明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正效应。
从进口结构模型估计结果来看,进口结构优化提高1个百分点,则产业结构优化提高0.14个百分点,同样表明进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正效应。
出口结构与进口结构两者相比较而言,进口结构变化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要比出口结构略大一些。
从两个模型的控制变量来看,人均GDP和人口总数的平方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产生的效应是正方向的,表明经济增长和人数增长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