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习题..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

4-14 解 分度圆锥角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外锥距 齿顶角、齿根角
顶锥角
根锥角
当量齿数
4-15 答: 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即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外啮合),即



取 z=3 13-6 解 由教材表 13-6 得 由图 13-15 得选用 A 型带 由教材表 13-3 得
选 初选 取
= 由教材表 13-2 得 =2000mm
=1979.03mm
由教材表 13-3 得: =1.92 kW , 由教材表 13-4 得: △

满足弯曲强度。
11-12 解 由题图可知:

高速级传动比 低速级传动比
输入轴的转矩 中间轴转矩 输出轴转矩
11-13 解 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按弯曲强度设计,然后验算其接触强度。 ( 1)许用应力 查教材表 11-1 齿轮 40Cr 表面淬火硬度:52~56HRC 取 54HRC。 查教材图 11-7:
力角、齿距均分别与刀具相同,从而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基圆直径也相同。故参数 、
、 、 不变。 变位齿轮分度圆不变,但正变位齿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增大,且齿厚增大、齿槽宽变窄。因此 、 、 变大, 变小。 啮合角 与节圆直径 是一对齿轮啮合传动的范畴。
4-11 解 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当量齿数
,
查教材表 11-4
,并将许用应用降低 30%
故 ( 2)其弯曲强度设计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 查教材表 11-3 得 取齿宽系数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1-5至1-12指出(题1-5图-1-12图)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狡链、局部自山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山度,并判断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Ml 1 -9图缝纫机送布机构題1 - io in 冲压机构91・5 解F = —2片一匕=3x6 —2x8 —1=11-6 解F = 3n-2/^ -^ = 3x8-2x11-1=11-7 解F = 3/7-2/-^, = 3x8-2x11-0=21-8 解F = 3〃—2片一匕= 3x6—2x8-1=11-9 解F = 3〃-2片一匕= 3x4-2x4-2=21-10 解F = 3”-2片一匕=3x9-2x12-2=1l-ll ^F=3n-2/^ -^z = 3x4-2x4-2=21-12 解F = 3n-2片一匕=3x3 — 2x3—0=32-1试根据题2・1图所标注的尺寸判断下列狡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机械F题2・1图答:a ) 40+110 = 150v70+90= 160.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 45 + 120 = 165<100+70=170,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 60+100=160 >70+62 = 132,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 50+100 = 150< 100+90 = 190>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3画出题2・3图所示个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b) (c) (d)题2-3图解:2-5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度,且l CD = 500mm , /zW = 1000/n/n o (1)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2)用式(2-6)和式(2-6) F•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题2-5图解:(1 )由题意踏板CD 在水平位麗上下摆动10°,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 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题1-1在图示偏心轮机构中,1为机架,2为偏心轮,3为滑块,4为摆轮。

试绘制该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题1—2图示为冲床刀架机构,当偏心轮1绕固定中心A转动时,构件2绕活动中心C摆动,同时带动刀架3上下移动。

B点为偏心轮的几何中心,构件4为机架。

试绘制该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题1—3计算题1-3图a)与图b)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

题1-3图a)题1-3图b)题1—4计算题1—4图a、图b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并判断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图中画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1—5 计算题1—5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并标出原动件。

题1—5图 题解1—5图题1-6 求出图示的各四杆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全部瞬心。

第二章 连杆机构题2-1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l BC =100mm ,l CD =70mm ,l AD =60mm ,AD 为机架。

试问:(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l AB 的最大值;(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 AB 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 的取值范围。

题2-2 如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 (1)曲柄为主动件,滑块朝右运动为工作 行程,试确定曲柄的合理转向,并简述其理由;(2)当曲柄为主动件时,画出极位夹角θ,最小传动角g min ; (3)设滑块为主动件,试用作图法确定该机构的死点位置 。

D题2-1图题2-3图示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在图中标出传动角的位置,并给出机构传动角的表达式,分析机构的各参数对最小传动角的影响。

题2-4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机构的摇杆DC长度为150mm,摇杆的两极限位置的夹角为45°,行程速比系数K=1.5,机架长度取90mm。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平面机构自由度习题解答1-1至1-4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11-21-31-41-5至1-12 计算机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局部自由度1-5 有一处局部自由度(滚子),有一处虚约束(槽的一侧),无复合铰链n=6 P L=8 P H=1 F=3×6-2×8-1=11-6 有一处局部自由度(滚子),无复合铰链、虚约束n=8 P L=11 P H=1 F=3×8-2×11-1=11-7 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n=8 P L=11 P H=0 F=3×8-2×11-0=21-8 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n=6 P L=8 P H=1 F=3×6-2×8-1=11-9 有两处虚约束(凸轮、滚子处槽的一侧),局部自由度1处,无复合铰链n=4 P L=4 P H=2F=3×4-2×4-2=21-10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各有一处凸轮、齿轮为同一构件时,n=9 P L=12 P H=2F=3×9-2×12-2=1凸轮、齿轮为不同构件时n=10 P L=13 P H=2 F=3×10-2×13-2=2 图上应在凸轮上加一个原动件。

1-11 复合铰链一处,无局部自由度、虚约束n=4 P L=4 P H=2 F=3×4-2×4-2=2 1-12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各有一处n=8 P L=11 P H=1 F=3×8-2×11-1=1。

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类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类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复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2-1 答: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保证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平面高副是点或线相接触,其接触部分的压强较高,易磨损。

平面低副是面接触,受载时压强较低,磨损较轻,也便于润滑。

2-2 答: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中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2-3 答: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要处理好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2-4 答:1. 虚约束是指机构中与其它约束重复而对机构运动不起新的限制作用的约束。

2. 局部自由度是指机构中某些构件的局部运动不影响其它构件的运动,对整个机构的自由度不产生影响,这种局部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3. 说虚约束是不存在的约束,局部自由度是不存在的自由度是不正确的,它们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5 答:机构中常出现虚约束,是因为能够改善机构中零件的受力,运动等状况。

为使虚约束不成为有害约束,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几何条件,如同轴、平行、轨迹重合、对称等。

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制造和安装精度。

2-6 答:1.在分析和研究机构的运动件性时,机构运动简图是必不可少的;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应用规定的线条和符号表示构件和运动副,按比例绘图。

具体可按教材P14步骤(1)~(4)进行。

2-7 解:运动简图如下:2-8 答:1. F=3n-2P L-P H=3×3-2×4-0=1。

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1。

2.机构的运动简图如下:2-9答:(a)1.图(a)运动简图如下图;2.F=3n-2P L-P H=3×3-2×4-0=1,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1CB4(b)1.图(b)运动简图如下图;2. F=3n-2P L-P H =3×3-2×4-0=1。

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1。

2-10 答:(a)n=9 P L=13 P H=0F=3n-2P L-P H=3×9-2×13-0=1该机构需要一个原动件。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1-1.各种机器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构造和用途,然而都具有下列三个共同特征:①机器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变换机械能。

机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组成的,机构仅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它被用来传递运动或变换运动形式。

若单纯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因此,通常把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

1-2. 都是机器。

1-3.①杀车机构;有手柄、软轴、刹车片等。

②驱动机构;有脚踏板、链条、链轮后轴,前轴等。

第二章2-2.问题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是便于机构设计和分析。

问题二:(1)分析机构的运动原理和结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

(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将其画到同一图面上。

(4)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来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5)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

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问题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机构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自由度的数目。

2-3.答: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是:(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根据曲柄存在条件还可得到如下推论:1)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不论取何杆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2)若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之和,当最短杆的邻边是机架时,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本身为机架时成为双曲柄机构;当最短杆是连杆时成为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9-2.写出下列材料的名称,并按小尺寸试件查出该材料的抗拉强度σB(Mpa)、屈服极限σS (Mpa)、延伸率δ(%):Q235 ,45,40MnB, ZG270-500, HT200, QT500-7, ZCuSn10P1, ZAlSi12. 解:如图所示题9-4图许用应力[σ]=σS S=3552=177.5Mpa把夹紧力F 向截面中心转化,则有拉力F 和弯距M=F(a+h/2)=Fx(65+50/2)=90F截面面积A=bh=16x50=800mm2抗弯截面模量W=bh 26=16x5026=6666.67mm 3σ=F A +M W=(F800+90F6666.67)≤177.5则最大夹紧力 F=12034N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图 9.3 题9-4解图9-16.如题9-16图所示,活塞销两端与活塞孔为过渡配合,活塞销中段与连杆孔为间隙配合。

(1)绘制轴与孔的公差带图;(2)说明它们是哪一种基准制,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基准制。

题9-16图解:(1)公差带图见题9-16解图,查表得∅25G7的极限偏差为∅25+0.007+0.028,∅25h7的极限偏差为∅25−0.009,0∅25M7极限偏差为∅25−0.0210( 2)∅25G7h5∅25M7h5均采用的是基轴制,当同一尺寸的轴段要与多个有不同配合要求的孔相结合而形成不同的配合性质时,则宜采用基轴制,图中 所示的活塞销,它与活塞孔的配合为过渡配合,而与连杆衬套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如要采用基孔制,则要把活塞销加工成两头大中间小的阶梯轴,显然不利于加工及装配Π题9-16解图第十章10-12.试计算一起重器的螺杆和螺母的主要尺寸。

已知起重量Fa=30KN ,最大举起高度ι=550mm,螺栓杆用45号钢,螺母用铝青铜ZCuAl10Fe3.解:选用梯形螺纹(1) 根据耐磨性初选参数:∅=1.5,查表10-8,螺旋副的许用压强[p]=15~25Mpa ,取[p]=20Mpa ,则螺纹中径的设计公式为: d 2≥0.8√F a ∅[p ]mm=0.8x √30x1031.5x20mm=25.29mm查手册,选取梯形螺纹GB/5796.1-1986,选取公称直径d=28mm ,中径d 2=25.5mm ,小径d 1=23mm ,螺距p=5mm.(2)初选螺母,初步计算螺母的高度H=∅d 2=1.5x25.5=38.25mm则螺栓与螺母接触的螺纹圈数为:z=H P=38.255=7.65 取z=8 螺母高度为H=zp=8x5=40mm , 系数∅=Hd 2=4025.5=1.57(3)校核耐磨性,螺纹的工作高度为:h=0.5p=0.5x5=2.5mm则螺纹接触处的压强为:p=F aπhzd 2=30x1033.14x25.5x2.5x8=18.7Mpa ≤[p]合适(4)校核螺杆稳定性,起重器的螺母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故取μ=2,螺杆危险截面的惯性半径i=d 14=234=5.75,螺杆的最大工作长度为L=550mm ,则螺杆的长细比为: λ=μιi=2x5505.75=191.3>100 所以临界载荷为F C =EIπ2(μι)2=3.142X2.06X105X3.14X234(2X550)2=1475KN取安全系数S=4,则:F C S=368.7>F a =30KN不会失稳(5)校核螺纹牙强度,对于梯形螺纹,则有:B=0.65p=0.65x5=3.25 τ=F aπDbz =30x1033.14x23x3.25x8=15.9Mpa对于青铜螺母,取[τ]=30~40Mpa, τ<[τ],合适。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版-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版-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1-1.各种机器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构造和用途,然而都具有下列三个共同特征:①机器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变换机械能。

机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组成的,机构仅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它被用来传递运动或变换运动形式。

若单纯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因此,通常把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

1-2. 都是机器。

1-3.①杀车机构;有手柄、软轴、刹车片等。

②驱动机构;有脚踏板、链条、链轮后轴,前轴等。

1-4.(1)断裂;(2)过量变形;(3)表面失效;(4)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1-5.(1)由专门化工厂大量生产标准件,能保证质量、节约低成本;(2)选用标准件可以简化设计工作、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3)选用参数标准化的零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可以减少刀具和量具的规格;(4)具有互换性,从而简化机器的安装和维修。

第二章2-1. 问题一:机构是由许多构件以一定的方式联接而成的,这种联接应能保证构件间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

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问题二:运动副的类型可按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1.低副2.高副2-2. 问题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是便于机构设计和分析。

问题二:(1)分析机构的运动原理和结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

(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将其画到同一图面上。

(4)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来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5)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

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 机械设计部分 目 录

8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9 联 接 10 齿轮传动 11 蜗杆传动 12 带传 动 13 链传 动 14 轴 15 滑动轴承 16 滚动轴承 17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 18 弹 簧 19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8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思 考 题 8-1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2 什么叫失效?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几种?各举一例说明。 8-3 什么是设计准则?设计准则的通式是什么? 8-4 复习材料及热处理问题。复习公差与配合问题。 8-5 什么是零件的工艺性问题?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问题? 8-6 什么是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对称循环应力和脉动循环应力的循环特性为多少? 8-7 什么是疲劳强度问题?如何确定疲劳极限和安全系数? 8-8 主要的摩擦状态有哪四种? 8-9 磨损过程分几个阶段?常见的磨损有哪几种? 8-10 常见的润滑油加入方法有哪种? 9 联 接 思 考 题 9-1 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螺距与导程有何不同?螺纹升角与哪些参数有关? 9-2 为什么三角形螺纹多用于联接,而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多用于传动?为什么多线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9-3 螺纹副的自锁条件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9-4 试说明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9-5 螺纹联接为什么要预紧?预紧力如何控制? 9-6 螺纹联接为什么要防松?常见的防松方法有哪些? 9-7 在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中,为何要把螺栓所受的载荷增加30%? 9-8 试分析比较普通螺栓联接和铰制孔螺栓联接的特点、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9-9 简述受轴向工作载荷紧螺栓联接的预紧力和残余预紧力的区别,并说明螺栓工作时所受的总拉力为什么不等于预紧力和工作载荷之和。

9-10 简述滑动螺旋传动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9-11 平键联接有哪些失效形式?普通平键的截面尺寸和长度如何确定? 9-12 为什么采用两个平键时,一般布置在沿周向相隔180°的位置,采用两个楔键时,相隔90°~120°,而采用两个半圆键时,却布置在轴的同一母线上?

9-13 试比较平键和花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9-14 简述销联接、焊接、粘接、过盈联接、弹性环联接和成形联接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合。

习 题 9-1 试证明具有自锁性螺旋传动的效率恒小于50%。 9-2 试计算M24、M24×1.5螺纹的升角,并指出哪种螺纹的自锁性好。 9-3 图示为一升降机构,承受载荷F =150 kN,采用梯形螺纹,d = 60 mm,d2 = 56 mm,P = 8 mm,线数n = 3。支撑面采用推力球轴承,升降台的上下移动处采用导向滚轮,它们的摩擦阻力近似为零。试计算:

(1)工作台稳定上升时的效率(螺纹副当量摩擦系数为0.10)。 (2)稳定上升时加于螺杆上的力矩。 (3)若工作台以720 mm/min的速度上升,试按稳定运转条件求螺杆所需转速和功率。 (4)欲使工作台在载荷F作用下等速下降,是否需要制动装置?加于螺杆上的制动力矩是多少?

题9-3图 题9-4图 题9-5图

9-4 图示起重吊钩最大起重量F = 50 kN,吊钩材料为35钢。

牵曳力FR

F

F 导向滚轮

齿轮 制动轮 推力球轴承 试确定吊钩尾部螺纹直径。 9-5 图示为一用两个M12螺钉固定的牵曳钩,若螺钉材料为Q235钢,装配时控制预紧力,

结合面摩擦系数f = 0.15,求其允许的最大牵曳力。 9-6 图示为一刚性凸缘联轴器,材料为Q215钢,传递的最大转矩为1400 N.m(静载荷)。联轴器用4个M16的铰制孔用螺栓联接,螺栓材料为Q235钢,试选择合适的螺栓长度,并校核该联接的强度。

题9-6图 题9-7图 9-7 图示为一用两个螺栓联接的钢制扳手。已知扳紧力F = 200 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试分别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和铰制孔螺栓联接两种方案设计此螺栓组,并分析比较设计结果。

9-8 在图示夹紧螺栓中,已知螺栓数为2,螺纹为M20,螺栓材料为35钢,轴径d=50 mm,杆长l=300 mm,轴与夹壳之间的摩擦系数f=0.15,试求杆端部作用力F的最大允许值。

9-9 图示为一钢制液压油缸,采用双头螺柱联接。已知油压p= 8 MPa,油缸内径D = 250 mm,为保证气密性要求,螺柱间距l不得大于4.5d(d为螺纹大径),试设计此双头

螺柱联接。 题9-8图 题9-9图 9-10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被联接件间采用橡胶垫片。已知螺栓预紧力F= 15000 N,当受轴向工作载荷F = 10000 N时,求螺栓所受的总拉力及被联接件之间的残余预紧力。

F F d 9-11 图示为一差动螺旋机构。螺杆与机架固联,其螺纹为右旋,导程SA=4 mm,滑块在机架上只能左右移动。差动杆内螺纹与螺杆形成螺纹副A,外螺纹与滑块形成螺纹副B,当沿箭头方向转动5圈时,滑块向左移动5 mm。试求螺纹副B的导程SB和旋向。

题9-11图 题9-12图 9-12 图示为一小型压床,最大压力为F = 30 kN,采用梯形螺纹,螺杆材料为45钢正火处理,螺母材料为ZCuAl10Fe3。设压头支撑面平均直径Dm等于螺纹中径,操作时螺纹副当量摩擦系数fˊ=0.12,压头支撑面摩擦系数fc=0.10,操作人员每只手用力约200 N,

试求该压床的螺纹参数(要求自锁)和手轮直径D。

9-13 在题9-6中,已知轴的材料为45钢,工作时有轻微冲击。试为该联轴器选择平键,确定键的尺寸,并校核其强度。

F 螺杆 滑块 差动杆

机架 10 齿轮传动

思 考 题 10-1 齿轮传动中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有哪些?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对于一般的闭式硬齿面、闭式软齿面和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是什么?

10-2 在齿轮传动设计时,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的方法有哪些? 10-3 与直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相比,斜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有何不同? 10-4 如何确定齿轮传动中的许用接触强度和许用弯曲强度值? 10-5 根据齿轮的工作特点,对轮齿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基本要求?什么材料最适合做齿轮?为什么?

10-6 齿轮传动设计的流程怎样?如何用框图表示? 10-7 在齿轮结构设计时,齿轮的结构主要由什么参数决定?

习 题 10-1 有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允许传递功率P,若通过热处理方法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大、小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σH2]、[σH1]各提高30%,试问此传动在不改变工作条

件及其他设计参数的情况下,抗疲劳点蚀允许传递的扭距和允许传递的功率可提高百分之几?

10-2 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大齿轮的材料为ZG270-500正火,P=7.2kW,n1=960r/min,m=4mm,z1=25,z2=73,b1=84mm,b2=78mm,单向转动,载荷有中等冲击,用电动机驱动,试验算此单级传动的强度。

10-3 已知开式直齿圆柱传动i=2.3,P=3.2kW,n1=150r/min,用电动机驱动,单向转动,载荷均匀,z1=21,小齿轮为45钢调质,大齿轮为45钢正火,试计算此单级传动的

强度。

10-4 已知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3.6,n1=1440r/min,P=25kW,长期双向转动,载荷有中等冲击,要求结构紧凑,采用硬齿面材料。试设计此齿轮传动,校核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

10-5 在题图10-5中,当轮2为主动时,试画出作用在轮2上的圆周力Ft2、轴向力Fa2

和径向力Fr2的作用线和方向。 题图10-5 题图10-6 10-6 设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已知条件如题图10-6所示,试问:1)低速级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2)低速级螺旋角β应取多大数值才能使中间轴上两个轴向力互相抵消。

10-7 已知单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P=18kW,n1=960r/min,电动机驱动,载荷平稳,双向转动。已知i=2.3,z1=21,mn=3mm,β=16°15′,b1=85mm,b2=80mm,小齿轮材

料为40MnB调质,大齿轮材料为35SiMn调质,试校核此闭式传动的强度。

10-8 设计一单级闭式斜齿轮传动,已知P=10kW,n1=1460r/min,i=3.3,工作机有中等冲击载荷。要求采用电动机驱动,选用硬齿面材料,z1=19。试设计此单级斜齿轮传动,

校核疲劳强度。

10-9 已知闭式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δ1+δ2=90°,i=2.7,z1=16,P=7.5kW,n1=840r/min,用电动机驱动,载荷有中等冲击,要求结构紧凑,故大、小齿轮的材料均选为40Cr表面淬火,试计算此传动。 11 蜗杆传动 思 考 题 11-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是什么? 11-2 为什么蜗轮的端面模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11-3 蜗杆直径系数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 11-4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计算公式是什么?它是否等于蜗杆和蜗轮的节圆直径之比? 11-5 如何进行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各力的方向任何确定?与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有什么不同?

11-6 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相应的设计准则是什么? 11-7 在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中,为什么只考虑蜗轮的强度?蜗杆的强度任何考虑?蜗杆的刚度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计算?

11-8 蜗杆传动的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具有自锁特性的蜗杆传动,其啮合效率通常只有40%左右?

11-9 为什么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的计算?采用什么原理进行计算?当热平衡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习 题 11-1 设某一标准蜗杆传动的模数m=5mm,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1=50mm,蜗杆的头数z1=2,传动比i=20。试计算蜗轮的螺旋角和蜗杆传动的主要尺寸。

11-2 对图示的蜗杆传动,请根据已知的蜗杆的螺旋方向和转向,确定蜗轮的螺旋方向和转向。并在图中表出蜗杆和蜗轮的受力方向。 11-3 图示为手动铰车中所采用的蜗杆传动。已知m=8mm,d1=80mm ,z1=1,i=40,卷筒的直径D=250mm,试计算:(1)欲使重物上升1m,应转动蜗杆的转数;(2)设蜗杆和蜗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为0.18,检验该蜗杆传动是否满足自锁条件;(3)设重物重Q=5kN,通过手柄转臂施加的力F=100N,手柄转臂的长度l的最小值。

题图11-2 题图11-3 11-4 试设计一单级圆柱蜗杆传动:传动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功率为7kW,转数为1440r/min,蜗轮轴的转数为80r/min,载荷平稳,单向传动。

12 带 传 动 思 考 题 12-1 带传动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