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生物测试4
2021年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做题时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Ti-48 V-51 Ni-59 Fe-56 Mn-55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ATP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B.蛔虫、变形虫、草履虫都是消费者,它们的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C.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溶酶体内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NaOH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速率不同B.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C.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需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D.用斐林试剂鉴定梨果肉组织中的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而细胞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C.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可以产生记忆细胞D.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4.下列关于稳态与环境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取样器取样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动物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常用方法②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能起到生长素的作用,但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③人的长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而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④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能提高K值,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如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⑤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的酸性物质比如乳酸等所致A.④⑤ B.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5.右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为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其对根生长的作用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生长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其对单子叶作物生长的作用6.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2013届高三理综4月份模拟测试四(生物部分)新人教版

2013届高三4月份理综生物模拟测试四1.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DNA复制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 D.氨基酸脱水缩合2.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中的高D.由曲线Ⅱ可知试管Ⅱ中的淀粉酶在40min左右会被消耗完3.假设家鼠的毛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AaBb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6∶1,则子代的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 1/16 B.3/16 C.1/8 D.1/34.右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 kJ/(m2·y)C.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5.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C.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D.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6. DNA分子有两条链组成,两链是反向平行的。
每条链连接磷酸基团的一端用5作标记。
另一端标记为3,下列①②③④四条DNA分子片段中,可以和R片段之间通过粘性末端结合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9.(9分)右图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判定该细胞不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有[ ] 而无。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1.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地是A.在A等动物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结构地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进人内部地载体C.tRNA可以从细胞核经过核膜和核孔进人细胞质D.与高等动物相比,高等植物特有地结构是E、H、I【解析】AD【解析】A是中心体,细胞分裂期地前期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A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地协助,因此在膜上有运输葡萄糖进人内部地载体,B错误;tRNA是大分子,从核孔进人细胞质,C错误;高等植物特有地结构是E叶绿体、H液泡和I细胞壁,D正确。
学科网【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地形态和结构地异同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地说法中,正确地是A.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胰岛素等物质B.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地水分可以相互交换C.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地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4-/HPO42-维持D.心肌细胞所需地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血浆【解析】B【考点定位】内环境地组成;内环境地理化特性【名师点睛】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地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地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地媒介。
3.某实验小组利用过氧化氢做了如下实验,以下相关说法正确地是A. a组和c 组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B. b组和c组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 c组和d组对照,说明高温会破坏酶地空间结构D. c组和e组对照,可排除肝脏研磨液中其他物质地影响【解析】D【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地因素【名师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地具有催化功能地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地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地作用条件较温和。
学科网4.如图为HIV病毒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地传递过程,①〜④分别表示不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①是RNA复制,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U—A、A—T、G—C、C—GB.②是DNA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A—u、G—C、T—A、C—GC. ③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D. ④是翻译,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解析】C【考点定位】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名师点睛】中心法则地图解:从图解看出,遗传信息地转移分为两类:一类是以DNA为遗传物质地生物(包括具有细胞结构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以及DNA病毒)遗传信息传递.用实线箭头表示,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地翻译。
2021-2022年高三质量监测(四)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I)

2021-2022年高三质量监测(四)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I)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B.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D.D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2.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人体内谷氨酰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肿瘤细胞会因为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而导致代谢受抑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细胞少B.谷氨酰胺可能是合成葡萄糖载体蛋白的原料C.人体不能合成谷氨酰胺,只能从外界环境获取D.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饿死”肿瘤细胞3.寨卡病毒是RNA病毒,可直接以其基因组RNA作为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可在人体内环境中繁殖B.寨卡病毒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寨卡病毒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D.寨卡病毒RNA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相对含量在一天24h内的变化过程。
下列4.下图表示一株小麦叶片叶绿体内C3叙述错误的是含量较高A.与B点相比,C点叶绿体中C5B.CD段C含量升高可能是由晴转阴导致的3C.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ATP和[H]含量较高D.D→I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时丙酮酸要转运到线粒体内才能被利用B.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成正比C.细胞通过胞吞和胞吐运输的一定是大分子物质D.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6.下列关于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会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B.都不会破坏组织细胞C.都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有关D.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29.(9分)当环境温度不适宜植物生长时,植物体内自由基含量升高,导致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
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和温度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前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初始值为14.260U,实验处理后8mg/L69.33338.63330.33340.267请回答:(1)植物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导致碱基对缺失,引起,进而使某些蛋白质的结构改变。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04

生物(二)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C.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与物质运输有关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C.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D.以H2O2溶液作为底物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基因频率的改变仅与可遗传的变异有关D.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4.下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5.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在发育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l090个细胞,但成体只含有959个细胞。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发育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6.P53蛋白对细胞分裂起监视作用。
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24.(8分)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变化关系,一小组成员设计了图A所示的由透明玻璃罩构成的小室。
2018~2019年高三(上)期末复习综合试题(四)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2018~2019年高三(上)期末复习综合试题(四)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 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 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生产的蛋白质都能够承担生命活动2、如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B. 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C. 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D. 步骤①中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 蛋白质分子中不同肽链之间一定通过肽键连接D.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4、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
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四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四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1.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球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 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原核生物均为分解者C. 真核细胞中存在类似原核细胞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 原核生物的拟核中存在等位基因,遗传过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4.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A、小球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其中含光合色素,A正确;B、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原核生物,但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B 错误;C、真核细胞中存在类似原核细胞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与原核生物类似,C正确;D、原核生物的拟核中不存在等位基因,遗传过程也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C。
点睛】2. 手足口病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急性发热出诊性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2022至2023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考试(东北三省三校)

选择题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件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细胞膜保证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相互转化说明所含的蛋白质相同D.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答案】A【解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是这种控制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如病毒和病菌不是生物需要的,但是也能进入细胞。
3.生物膜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其所含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是人类对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层面的标志,A正确;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防止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细胞,并不能保证细胞完全不受损害,B错误;C. 生物膜能相互融合流动是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不同的生物膜的功能不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C错误;D. 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是有核细胞,但有核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还有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也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下列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消耗能量的出入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小分子物质是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C.一种物质出入不同细胞的方式不一定相同D.需要载体蛋白的出入方式一定不是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并且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理综生物测试 4 (2019311 )高三班姓名座号 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A •因不含有叶绿体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有核糖体、内质网等多种细胞器C .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D •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2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所示的细胞均存在同源染色体B. ③所示的细胞有2个四分体C. ①④所示的细胞不存在染色单体D. ①③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最重要的发展是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 .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4. 2019年3月21日,我国启动艾滋病疫苗H期临床研究。
艾滋病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A .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B .清除侵入人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 .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D .通过逆转录整合到人体DNA中5. 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受损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B .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C .⑤能对刺激做出应答反应D .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6. (25分)回答下列I 、n 题:I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早稻栽培的浸种催芽的流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消毒f 浸种f 催芽f 炼芽f 播种(1) 浸种过程中常会闻到酒味,与此现象有关的反应式是(2) 浸种期间每隔4—6小时要换水一次,通过换水减少分裂的抑制作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芽时要控制适宜的温度,以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 新陈代谢,加快发育进程。
在催芽过程中,谷堆内部 温度将会升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阶段,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在AB 段中,随着种子的萌发,其 DNA 总量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 图中BC 段干重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一阶段造成影响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项即可)。
n.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厦门附近海域的红树林生存状况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1) 欲调查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应采取 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 在某一水域红树林中,有丰富的生物类群,所有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___在这里,他们共记录了细菌、真菌、藻类、维管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蜘蛛、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300多种生物。
这些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⑶ 他们了解到,1959年8月23日,一次罕见的强台风袭击厦门,青礁村由于红树林遭受破坏,海浪冲崩堤岸,损失巨大。
与之毗邻的龙海县角尾乡,由于海滩上生长着高大茂 密的红树林,结果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种子中的含量,能降低该激素对细胞时间(tl)手 堇________________ 价值。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其稳定性的维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7. (15分)果蝇的繁殖速度很快,25 C条件下,10 -12天可繁殖一代,成虫存活大约15天。
控制长翅(B)与残翅(b)、正常体色(E)与黑檀体色(e)、红眼(R)与白眼(r)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所含的染色体是中表示染色体的符号回答)。
(2)某次杂交实验获得的子代果蝇中,若只考虑眼色性状,红眼:白眼=1:1,则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 定律。
(3)现将一只基因型为BBEEM X R的果蝇与一只基因型为bbeeX r Y的果蝇放入盛有合适培养基的培养瓶里,交配产卵后移走亲代果蝇。
三周后,培养瓶中出现了一些长翅黑檀体色白眼的雄果蝇,这些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最可能属于子_________________ 代。
32.[生物一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番茄(双子叶植物),可作为口服乙肝疫苗。
(1)培育上述转基因番茄过程的核心步骤是 ____________ ,可采用_________ (方法)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可采用_______________ 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2)如果以番茄的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完成转化后,还需利用____________ 技术将其培养成番茄植株,所依据的原理是高三理综生物测试 4 (2019311 )答案1. C 2 . B 3 . A 4 . C 5 . D26. (25 分)I . (15 分)(1)C6H12O6酶> 2C2H5OH (酒精)+2CO2+ 少量能量(2)脱落酸(3)酶的活性细胞呼吸释放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4)增多(5)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CO2浓度、水肥管理、病虫害、杂草等(答出2项即可) n. (10分)(1)取样器取样(2)群落竞争、寄生、捕食、互利共生(3)间接(4)负反馈调节27. (15 分)(1)x、n、川、w或Y、n、川、w(答全得3 分分离•,不全不得分。
“或”不能写成“和”)(2)x r x r X R Y 或X R X r X r Y(3)BbeeX r Y、BBeeX r Y二32. (10 分)(1)构件基因表达载体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抗原-抗体杂交(2)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高三理综生物测试 5 (2019315 )高三 ____________ 班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成绩A •健那绿染液可用于识别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B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于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是否产生酒精C •蜜蜂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可用于观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D •抽样检测法可用于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2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1514N 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转移到含有 N 的培养液中,培15进行分析,得知含 N 的DNA 分子数占总DNA 分子数的1/16,则大肠杆菌分裂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A . 3小时 B . 2.25小时 C . 1.8小时 4.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B 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B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C .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 . HIV 病毒攻击人体T 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5 .某科研小组对污染河段一侧河岸的农田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进行调查,根据以下调 查数据不能 说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距离污染源越远则A . Na +B . KC •胰岛素D . CO 23 .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养9小时后提取DNAD . 1.5小时 ◎A.生物多样性越大C .营养结构越复杂B.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受到的影响越小D .每种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都越大26. (25分)回答下列I、II题:I、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
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每天以0 h、3h、6h、12h和24 h进行淹没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d后,采集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1) 在该实验中,____________ 是自变量,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是因变量。
(2) 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淹没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_________ 水,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 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 _______ 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4) 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 •下图表示人进入寒冷环境后激素分泌调节的过程。
据图回答:27. (1s分)果蝇的大翅和小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现用大翅雌蝇和小翅雄蝇进行交配,再让F i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实验结果如下:F i:大翅雌陛果蝇、雄性果蝇共1237只F2:大翅雌性果蝇2159只,大翅雄性果蝇1011只,小翅雄性果蝇982只请分析实验回答:(1)从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__________ 。
(2)根据实验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翅型遗传遵循基因的 ___________ 定律,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不同类型配子及不同基因型个体存活力均相同,根据F2中雌雄果蝇翅型差异的现象推测该基因位于________ 染色体上,再设计一个交配实验验证你的推测,用遗传图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