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08-公共卫生大厦设计任务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范文一、中心概况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也伴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设施陈旧、人才不足、经费紧张等问题制约了健康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百姓关注的一大重点。
尤其是目前的新冠疫情,暴露出越城区现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基础设施的短板,急需完善公共卫生医疗基础设施。
本街道地处区中部偏西,总面积6.2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街道总人口112277人。
街道作为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16年主城区行政区域调整,街道人口由原来6万多增加到11万多。
随之而来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数不断增加,2021年门诊约25.4万人次,现有医疗资源十分紧张,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同时,现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已无发展拓宽用地。
因此,根据《本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拟在城南大道以南地块新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实施。
根据我市卫生计生“十三五”规划、区卫健局《关于要求建设本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的请求》的文件精神。
经局选址同意在城南大道地块新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总投资15721万元,规划征用土地面积8491.8平方米(12.74亩),按床位数量120床规模建设,新建门急诊用房、住院用房、医技用房、行政后期保障用房、预防保健用房及设施设备用房等地上建筑,总建筑面积1519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190平方米,配套建设地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并配套部分医疗设施设备,景观等场外工程。
二、设计原则总体设计以人为本原则,以病人为中心,营造舒适医疗环境,提升患者满意度;以疾病系统分类为标准,布局科学诊疗区域,优化患者就诊体验;以员工为重心,打造舒心工作环境,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卫生大厦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卫生大厦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卫生大厦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为了提升卫生大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多元化、有趣的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活动目标1.提升卫生大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2.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活动,增强城市文化自信心。
3.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4.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活动内容1.开幕式:在卫生大厦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幕式,邀请市领导和文化名人等嘉宾出席,展示城市的多元文化和活力风采。
2.文化展览:在卫生大厦内举办主题文化展览,包括历史文物展示、当代艺术作品展示、文化传统展演等,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3.街头艺术表演:在卫生大厦周边设置舞台,邀请各种文艺团体和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如音乐、舞蹈、戏剧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
4.食品节:在卫生大厦附近设置美食街,邀请各种特色餐饮商家参与,展示当地特色美食,让市民和游客品尝到地道的美食文化。
5.手工艺市集:在卫生大厦广场举办手工艺市集,邀请各种手工艺人和工艺品商家参与,展示精美的手工艺品,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6.主题讲座:在卫生大厦内举办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分享文化知识和研究成果,引导市民和游客关注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发展前景。
7.文化体验活动:在卫生大厦周边设置文化体验点,邀请市民和游客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大家亲身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推广3.合作推广:与当地文化机构、商家等合作推广活动,共同参与活动组织和宣传工作,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4.宣传物料:设计制作宣传海报、传单、折页等宣传物料,分发到城市各个角落,引导市民和游客关注活动。
五、活动方案实施1.筹备阶段:确定活动日期和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预算,组织人员分工合作,购置所需物资和器材。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范例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模版(委托人功能要求)一、项目概况及用地现状1. 项目概况某单位某项目整体为一处集训练、办公、对外技能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
2. 项目位置:3. 周边环境情况:4. 建设用地现状(项目整体):用地分为东、西两个地块,用地总面积 30.91 公顷,约463.65 亩。
东侧地块23.21 公顷,约348.15 亩,西侧地块6.67 公顷,约100.05 亩,两块用地之间中间由一条道路连接,道路用地面积1.03 公顷,约15.45 亩。
用地位于山区,西侧高东侧低,中间有泄洪渠穿过,地形起伏较大。
东用地内高差约20m,西用地内高差约40m。
5. 用地规划要求(项目整体):规划建设用地性质:总用地规模: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城市公共用地规模:平方米其中:代征道路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绿化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其他用地规模:平方米建筑密度:≤35%6. 建设规划要求(项目整体):建筑控制高度:≤18-21 米建筑退让距离:应满足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交叉路口周围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若干规定》和《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的要求,未及事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及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
61建筑间距:应符合《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以及日照、消防要求。
绿地率:≥30%7. 项目工程用地位置现某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基地整体风貌已经形成。
三期工程培训楼,博物馆及档案馆,多功能训练馆用地位于现状代征地内,其中多功能训练馆拟在二期车库顶部加建。
注:包含相应建筑的室外工程部分。
8. 建设项目规模表建设项目规模表二设计依据1. 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北京市、行业现行建筑设计法规、规范及规定;2. 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地形测量图及一二期工程竣工图;3. 建设方提供的某三期项目建设需求;4. 设方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其它设计要求(邮件、传真、电话等设计指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201009

济光学院2010秋季学期(08级3班)建筑设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一、教学要求:1、学习有关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医疗卫生类建筑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方案及部分施工图设计。
2、进一步熟悉建筑设计工作的思考方法,掌握建筑设计中分析功能,组织流线,安排内外空间,考虑结构构成等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按比例徒手绘制建筑方案的能力。
3、提高计算机绘制建筑方案表现图的能力。
4、了解和熟悉施工图设计要求和工作步骤,初步具备计算机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二、设计任务本学期设计任务是完成济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方案及部分施工图设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济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于济光师生及周边居民。
在备选的二块基地(详附图)中选择一块进行设计,基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拟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总面积约1800㎡(±10%),建筑层数为2—3层,建筑覆盖率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小于35%,室外机动车小客车停车位6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00个;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要求。
三、成果要求1、方案设计正图:(A3装裱文本):方案设计说明总平面图:1:500各层建筑平面图;1:200剖面图;1:200立面图;1:200彩色效果图2、部分建筑施工图:(A1、黑白不用装裱):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总平面施工图设计:1:500底层平面施工图;1:100剖面施工图;1:100楼梯详图;1:50厕所详图;1:50节点详图;1:20—1:10门窗一览表;门窗立面大样图;1:503、存档资料:缩小比例打印包括全部方案设计图、施工图,A4文本装订;与打印文件一致的电子文件光盘一份。
档案资料说明:(1)文本资料,若厚度较厚时可分册装订,每册均应有封面,封面上应有作业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和学号等信息。
文本应按阅读顺序装订,并便于翻阅、便于装入档案袋;封面不得采用厚型卡纸,不得采用圈装。
北京公共卫生大厦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建设工地环境卫生责任标准》《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文明施工管理手册》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公共卫生大厦工程进行编制。
本工程建筑主体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3、施工准备3.1现场的临建按标准搭设,包括工地外貌、办公室、现场,生活设施。
3.2现场的行政办公用品按公司统一标准。
3.3管理人员配带胸卡,统一标准安全帽。
3.4现场的布置根据总平面图进行临建搭设。
4、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目标:4.1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达五个百分百。
4.2噪声控制在标准规定限值以下。
4.3固体、液体废物的处置符合环保规定。
4.4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水、电、木材等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4.5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5、文明施工管理措施:5.1现场成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明确专业职责分工及主管部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技术、安全、物资、生活卫生、机械等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开展并推进环保工作。
5.2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管理、现场管理、机械安全、临时用电管理、料具管理、环境保护、环卫卫生管理、内业资料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5.3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月评分评定,实行奖罚制度。
5.4施工现场必须挂好标牌平图,施工现场的总布置必须按总平面图布置。
5.5建设工程现场施工材料必须严格按照平面图指定的位置分类码放整齐,并设立标志牌。
5.6材料码放整齐,施工过程中的废料达到日清。
5.7施工现场各种料具应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砖应成丁、成行,高度不得超过1.5米;砌块材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8米;砂、石和其它散料应成堆,界限清楚,不得混杂。
5.8存放水泥沙、土、石料等袋装材料严禁靠墙码垛。
5.9水泥库内外散落灰必须及时清理,水泥袋认真打包、回收。
5.10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
08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专业本科四年级第二学期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授课班级:08建筑学(1)(2)班指导老师:韩玲凤元利吴运法鲍如昕制定时间:2012年2月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高层办公建筑的一般设计步骤及重点,掌握高层建筑的功能特点及空间组成;了解其流线组织及室内外空间组合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
通过对基地区域环境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和了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在功能与经济、功能与美观以及经济与美观等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
在总体布局和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考虑周边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考虑地方特色空间对高层建筑空间组合方式的影响。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建筑组合空间体形中,除了需要满足功能与审美的要求之外,还需要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并掌握高层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设备技术的关系,可以作出初步的公共建筑经济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已有建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常见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求的了解,提高学生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能力,并为课程设计和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关注城市、关注社会的意识。
此外,鼓励学生追寻现有办公模式、高层办公发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创新与突破。
二、基地地形:(二选一)黄山市某单位拟在市中心地段,兴建一座综合性高层办公大楼。
(地形图见附图一)地形特点自行分析合肥市某单位拟在市中心地段,兴建一座综合性高层办公大楼。
(地形图见附图二)地形特点自行分析整体要求:建筑设计要求结合地段的条件,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引入城市设计思维,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风格、朝向、位置、体形、道路交通、地上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等关系。
建筑方案的选择要做到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特点,满足功能的要求,合理处理功能分区,垂直和水平交通联系、日常管理、消防疏散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案,确定结构形式,主要部分的构造做法及其他设备的方案。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某高校行政办公楼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高校行政办公楼设计二、目的要求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1.建筑面积和层数:建筑面积:3000㎡左右;建筑层数:四~五层;层高:标准层3.0~3.3m,底层、顶层按需要可酌情加大。
结构形式:框架。
2.房间的功能及面积大体要求,可根据具体设计思路的不同而做适当调整,但必须满足其基本使用功能。
(1)办公室:普通办公室数间,3.5平方米每人;高级办公室不少于两套,6.5平方米每人。
(2)会议室:大会议室能容纳100人左右,小会议室能容纳30-40人。
(3)设计有档案室、资料室。
(4)设计有打字、文印室等。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本次设计参考相关资料,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
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
设计内容如下:1.首层及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0(1)画出各房间内的固定设备及其布置。
(2)标注外部尺寸:三道尺寸(即总尺寸、轴线尺寸、墙段和门窗洞口尺寸)。
(3)标注楼面标高。
(4)标注定位轴线及轴线编号、门窗编号、剖切符号等。
(5)注写图名和比例。
2.剖面图一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1:100。
(1)绘出剖切到或投影可见的固定设备。
(2)标注室内外地面、楼面、平台面、门窗洞口顶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儿墙顶面等处的标高。
(3)标注建筑总高、层高以及门窗洞口顶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儿墙顶面等处的标高。
(4)标注主要轴线及编号、详图索引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3.立面图正立面,比例1:100。
(1)表明建筑外形及门窗、雨篷、外廊等配件的形式和位置,注明外墙饰面材料和做法。
(2)标注边轴线及编号,注写图名、比例。
公共卫生大楼 施工组织

GD220100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名称:佛山市公共卫生大楼工程地点:佛山市禅城区影荫路北侧施工单位: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公司(盖章)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 2009年月日审批负责人:(盖章)审批日期: 2009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03)一、编制依据 (03)二、工程概况 (03)三、工程地质及工程特点 (04)第二章施工部署 (05)一、施工部署原则 (05)二、施工目标 (06)三、施工区域、施工阶段划分 (12)四、组织机构 (13)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5)一、施工进度的总体控制 (15)二、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7)三、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9)第四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20)一、劳动力计划及保证措施 (20)二、材料投入计划及供应保证措施 (25)第五章机械投入计划 (28)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31)一、布置原则 (31)二、生活、办公设施的平面布置 (31)三、材料加工场、堆放场等的平面布置 (32)四、垂直运输设备的平面布置 (32)五、工地临时道路设置 (33)第七章主要方案 (34)一、管桩工程 (34)二、基坑支护工程 (36)三、土方工程 (37)四、地下室工程 (39)五、钢筋工程 (45)六、模板工程 (48)七、混凝土工程 (51)八、砌筑工程 (56)九、装饰工程 (60)十、屋面防水工程 (68)十一、脚手架工程 (70)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77)一、工程质量目标 (77)二、确保工程质量主要保证措施 (77)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5)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95)二、安全技术体系 (95)三、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96)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佛山市公共卫生中心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影荫路北侧,建设单位佛山市卫生局,设计单位是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是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20995m2(其中地下室443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公共卫生大厦建筑设计
授课班级:建筑081、2、4
指导教师:任震、赵斌、张建华、张勤、郭逢利、陈兴涛
制定时间:2011.10
一教学目的
在完成上一阶段对商埠区较大街区范围的城市设计训练之后,本阶段课程以位于前期城市设计影响块域内的高层办公综合楼设计为选题,着重于训练从城市复杂环境中考虑新建建筑与周围地段整体关系的整合,包括建筑形体、功能组织、人车交通和城市景观等多方面要求,达到对限制条件下的复杂城市地段中建筑设计思考能力的锻炼。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初识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法,了解办公综合楼的设计要点和相关规范,提高学生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思考建筑的形成以及高层建筑如何与城市周边环境有机结合的能力,并通过设计训练,进一步加强建筑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地条件
济南公共卫生大厦为原济南市疾病控制中心迁址新建工程,选址位于富有济南近代建筑风貌的商埠区内,基地四面临街,北依经一路城市主干道,西临纬六路城市干道,且有大型跨铁路立交桥从纬六路经过。
大厦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交叉口(经一纬六)的东南角,总用地约0.8公顷,用地较为方正,基础设施成熟。
(地形图见尾页)
根据规划要求,建筑退后西侧纬六路道路红线15米,退后北侧纬一路道路红线15米,退后东侧发祥巷道路边线5米,退后南侧道路边线不少于15米;主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依据业主的功能使用要求与投资状况,地上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三设计要求
1.设计原则
1)研究基地周围的区域环境特征,以及它在整个区域内的所起到的作用。
确定总体布局、主楼位置和高度以及建筑形态等。
2)精心整合各部分的功能、形态、空间布局,做到建筑空间形态的统一,功能完善,提高使用效率。
3)追求生态、共享、简约、智能化的设计原则。
2.功能定位
济南公共卫生大厦是济南市卫生系统三家单位合署办公: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各部分功能及面积参考要求如下(可浮动5%)
1)卫生监督所
办公用房2500 M2
2)疾病控制中心
办公用房2500 M2
实验室5000 M2
健康查体中心(对外服务)900 M2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办公用房2500 M2
紧急救援调度指挥区900 M2
4)其他(裙房部分)2500M2
大厅、休息厅、安全保卫、咨询服务
公共会议区,包括大会议室(不少于300人)和学术报告厅(不少于300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大屏幕指挥大厅)
地下室安排停车和配套设备用房
3.交通组织
1)基地交通与周边交通相呼应。
2)建筑单体自身交通与基地整体流线协调一致。
3)地块内车行交通和城市交通的衔接,地上和地下交通的转换。
4)满足消防要求。
4.景观及空间形态
营造与建筑功能定位相符的空间氛围,局部小空间与整体空间形态的衔接和融合自然统一。
环境设计要注重创造适应现代人群生活、交往需求的场所,并注重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
5.造型设计
整体造型设计应符合基本的审美及艺术原则,在形体、尺度、比例、质感、色彩上要相互协调,能正确传达视觉信息,与周边地段的建筑整体风格求得统一。
6.主要经济技术控制指标:
基地面积:7994M2
建筑密度小于30%
绿化率大于30%
地面建筑容积率小于2.4
地下停车位:50 辆
地面停车:20 辆
高度小于100米
四评分要点
1.现状调研及分析:对基地进行详尽的实地调研,正确运用先前学过的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基地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充分的现场设计依据。
2.交通组织:基地交通与周边城市交通能够自然高效的衔接,对基地内部的人流和车流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使其互不干扰,内部人行线路清晰、层
次丰富。
地面及地下停车符合规范及任务书的要求。
3.功能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布局符合基本使用功能要求,具备可实施性。
4.空间形态:与周边城市空间形态有效融合,内部空间层次丰富,整体性强,空间氛围的营造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对空间形态的控制性
要求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5.成果表达:排版、制图及成果表现。
五设计成果
成果形式:A1彩图;
图纸基本内容:
设计说明(文字包括区位条件,场地现状分析,设计构思,总体布局,功能与
交通组织,空间形态,局部与细部设计等)
彩色总平面图
各层平面图
沿城市道路立面图、剖面图
透视图、鸟瞰图
分析图(区位与现状,功能结构,交通流线,绿化等)
局部空间透视图
所有成果合并刻成光盘。
六进度安排
共6周(第10—15周)
第10周: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授课,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基地调研,现状梳理、调研成果总结和分析、初步构思第11周:环境与功能分析,方案总体构思对比,空间、功能布局
第12周:构思方案修改,确定总平面、空间功能布局方案,形成总图及形体草图
第13周:修改总图及形体草图,方案深化,形成平、立、剖面草图
第14周:方案修改完善,体现技术环节,完成形体及总图、平、立、剖面正草第15周:局部调整,细部设计,指标核算,设计说明
深化设计与表达,完成设计成果
七参考书目
1、刘建荣主编《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雷春浓编著《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许安之艾志刚主编《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王文卿编著《城市汽车停车场(库)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1、2、4、5、6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相关建筑期刊
7、相关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印制份数
院长(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A (综合办公楼设计) 学期:四年级上学期班级:建筑081、2、4
指导教师:任震、赵斌、张建华、张勤、郭逢利、陈兴涛
附:地形图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