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现代化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提高预警和事后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

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保证安全和提高产量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代价。

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们认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此环境下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适用于煤矿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本系统从视频监控、信号传输、中心控制、远程监管等各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地、市煤矿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与省局监控指挥中心联网,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轨道迈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

另外,煤矿监管部门可以从省部管理中心远程监看井下状况,提出整改方法,减少事故隐患,因此新天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分析在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矿工队伍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培训时间有限的农民工,甚至存在井下抽烟等严重违章现象,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

我们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大事故时发现:1)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2)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3)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

目前,煤矿井下作业因为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与地面人员间沟通不便,如果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则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

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导线等。
・181・
(3)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扰信号强度。 1.传输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由于煤矿生产设备均属大功率机械,相应的静 电场和电磁场干扰很严重,所以传输系统要尽量远 离静电场和电磁场,系统内预制电缆和通讯电缆采 用屏蔽电缆、同轴电缆、光缆或双绞线以减少干扰。 采用双股绞线或屏蔽线作信号传输线并采用隔离 和屏蔽等措施抑制差模干扰,高频电缆尽量减小 “高频裸露”的长度。双端均采用光电隔离式电磁隔
条件的因素,传输线路还易受到热,化学等干扰,应 采取相应措施,如采取热屏蔽或温度补偿。要保证 传输线的密封和清洁。采用有效的软件抗干扰措 施。 2.分站及传感器抗干扰措施 分站及传感器处在工作现场,工作环境复杂, 条件较差,干扰严重,要采取可靠的抗干扰措施。首 先还是要尽量消除干扰的来源,采用交流电源滤波 器串联在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将干扰信号除去。可 采用电容型、电感电容型或多节低通滤波器。对输 入信号采取平均值测量,抑制对称变化的差模干扰 信号。采用双端对称输入,最大限度地消除共模信 号。有些传感器直接采用桥式电路检测,也可以消 除共模干扰信号。
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作者: 作者单位: 张伟忠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21008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884351.aspx
监测监控系统能提供功能强大的图形及动域 制作软件,借助键盘和鼠标可简单、方便地绘制用 户所需的各种图形。图形可在多屏幕显示屏上组合 显示,通过网络可以共享图形;系统中心站计算机 直接向模拟盘发送系统采集到的信息和控制模拟 盘上的各种显示。以模拟图的形式把生产的各个环
・180・
பைடு நூலகம்
树立科学发展观快速崛起东陇海 根据井下局部生产环节各自组成单独的感应环路, 实现各自环路的通信联系,需要环路闻相互通信联 络时可汇接到地面中心站。但由于感应线易受敷设 条件和周围物体的影响,使得通信质量不够稳定,’ 维修也不方便;传输频率低,对电气干扰不易克服, 噪声较大,影响了通信质量。 3.漏泄电缆通信系统 利用井巷架设的专用漏泄同轴电缆作为导波 线,利用导波线周围的漏泄电磁场传递信息,实现 基地台和移动台之间的通信。漏泄同轴电缆电气性 能良好,辐射能力容易控制,受周围环境影响小,敷 设使用较方便;由于电缆敷设时增加了中间设备, 若出现故障时,将影响系统的正常通话。此系统综 合性能指标较高,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使得矿井 漏泄通信技术本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四、矿用本质安全电源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本 质安全(简称本安)型电气设备在井下的监控、通 讯、信号、仪表和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日益广泛。本安 电源是指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其输出的最高 电压、最大电流均具有本安性能的电源。可分为独 立电源和外接电源两种基本类型,其限能保护电路 方式有限流型、截流型和减流型。 本安电源具有以下特点: 1.独立电源主要用于携带式电气设备,电池 或蓄电池串联限流电阻后,用环氧树脂浇封成一组 件,是常用最经济的一种安全处理措施。 2.外接电源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固定式电气设 备,但必须经过电源变压器的隔离与降压。 3.限能保护电路是使电源参数达到本安性能 要求和提高电源输出功率的关键性措施,应根据具 体负载电路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限能保护电路方 式。 4.双重或三重化保护是设计限能保护电路所 必须遵循的原则,否则,在故障状态下电路就会失 去本安性能。 五、煤矿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基于微型计算机及 信息传输网络组成的监测与监控系统。由于其工作 环境复杂,信号的采集、传输及系统运行的每一个 环节都会引入各种各样的干扰。特别是在煤矿强大 电力生产环境下,电磁干扰非常严重,造成误码、误 动,影响监控精度甚至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一)煤矿环境的主要干扰源 (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两条支电路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编制:监控室2011年11月5日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一、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及2010年补充条款);《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6205-2006)《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矿用分站》(MT/T1005-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 209);《设备可靠性试验》(GB 5080.1~7);《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二、技术规格及要求(一)硬件参数1、分站容量:不少于16路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入(模拟量与开关量可以随意互换,不受端口的限制)、8路控制输出;断电控制:不少于8路(可以不需外接断电器直接完成断电控制任务)输入电源:支持多种电压127/220/380/660V;本安电源:18VDC或24VDC;输入信号:200~1000Hz,1~5mA、1/5 mA、触点;与中心站通讯速率2400bit/s;分站至传感器传输距离:不小于2 km;分站与传输接口、分站与分站之间传输距离:不小于10 km。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xx年xx月xx日•方案设计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平台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目•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计•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案例分享录01方案设计概述煤炭资源开采、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复杂性,需要实时监控和预警。

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特点传统监控系统存在视频质量差、监控范围小、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

现有监控系统的不足背景介绍需求分析采用高清、智能摄像机,提升视频清晰度和质量。

视频质量提升多角度监控实时预警数据存储和分析利用多角度摄像头实现对矿区全方位的监控。

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矿区异常情况的实时预警和报警。

建立视频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方便历史查询和事故分析。

提高监控质量采用先进的高清摄像机和优化视频编码技术,提高视频清晰度和质量。

智能化监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能分析、预警和报警功能。

数据存储与共享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实现视频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扩大监控范围利用广角摄像头和多角度监控技术,实现对矿区全方位的监控。

系统设计目标02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平台设计架构模式本设计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展示层和系统应用层。

扩展性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方便后期增加新的监控点和功能模块。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设计选用高性能、高分辨率的工业级摄像头,支持夜视功能,适应井下不同环境。

平台硬件设计视频采集设备选用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传输设备,如光纤传输设备或无线Mesh网络设备。

网络传输设备选用大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分布式存储服务器或NVR存储。

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软件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云存储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

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专门的视频数据处理软件,实现视频图像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检索等功能。

数据展示软件开发数据可视化展示软件,将监控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井下情况。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1.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监控系统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新版煤矿监控系统的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以提升煤矿的安全性和效率。

2.升级实施方案2.1系统需求分析对煤矿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包括现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标准。

根据这些需求,明确新版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2设计系统架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适合煤矿监控系统的新版架构。

新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同时,考虑到煤矿的特殊环境和要求,系统的硬件设备需要具备防尘、防爆、抗干扰等功能。

2.3开发系统模块根据系统架构,进行系统模块的开发。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

这些模块应具备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能力,并能与其他模块实现信息的互通。

2.4测试与调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的各个模块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需求分析中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和修复。

2.5系统部署与投入使用在测试与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部署与投入使用。

这包括安装系统的硬件设备,配置相应的软件环境,进行数据迁移和网络连接等。

同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新版系统。

3.设计方案3.1视频监控模块设计方案采用高清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通过网络传输视频数据到监控中心,同时支持远程查看和录像回放功能。

对于特殊区域,例如井下和高温区域,采用高温、防爆型摄像头。

3.2报警模块设计方案基于传感器和算法技术,对煤矿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

包括瓦斯、煤尘、温度、湿度等指标的监测,并能够发出声音和光线报警。

3.3通信模块设计方案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建立煤矿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

包括Wi-Fi、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以确保监控系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3.4数据分析模块设计方案对煤矿监控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给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酉宜煤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书山西科远科贸有限公司2011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技术背景介绍 (3)第一章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简介 (3)视频监控发展史 (3)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4)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4)数字硬盘录像机(DVR) (4)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5)第二章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简介 (6)1、什么是真正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6)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给你带来的好处 (8)2、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10)3、弱电系统产品的选择 (12)4、项目集成技术在业主管理中的思想体现 (12)第三章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点 (12)第四章网络视频监控平台管理软件的架构分析 (14)第二部分技术解决方案书 (16)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 (16)1、用户需求 (16)2、工程概述 (17)3、总体规划 (19)3.1系统总体架构 (19)3.2 规划说明 (26)3.3 总体结构 (27)3.4设计目标 (28)4、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29)4.1 系统设计原则 (29)4.2 系统设计依据和标准 (29)4.3 爆炸性危险环境安装标准与规范 (30)5、中心监控系统设计 (33)5.1系统主要技术构成 (33)5.2系统体系构成 (33)5.3分控中心系统 (33)5.4省厅、市级总分监控中心接入 (35)5.5总监控中心系统功能 (38)5.6系统组成及配置 (38)6、景阳NVMS网络视频管理平台系统功能及特点: (40)6.1 景阳NVMS网络视频管理平台系统功能: (40)6.2 景阳NVMS网络视频管理平台系统特点: (44)7、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46)7.1景阳NVMS视频监控管理软件 (46)7.2 网络视频服务器(编码、解码) (52)7.3网络视频服务器硬件 (63)7.4网络视频客户端硬件 (65)7.5”等离子电视 (65)第二章机房建设系统 (67)1、机房装修工程 (67)1.1 装饰设计说明 (67)1.2 架空地板部分 (67)1.3 吊顶内防尘措施 (68)1.4 金属天花部分 (69)1.5 金属墙板部分 (69)1.6 金属门窗部分 (70)2、机房UPS及供配电、照明及防雷接地工程 (70)2.1电气设计说明 (70)2.2机房配电系统方案 (70)2.3 防雷及吸收浪涌装置 (74)2.4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76)2.5主要设备选型 (76)2.6 APC Silcon系列的20KV A UPS: (77)第三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81)第一章工程竣工验收 (81)1 验收流程 (81)2 竣工交接材料 (81)第二章培训 (82)1 培训目的 (82)2 培训内容 (82)2.1 操作及维护培训 (82)2.2现场培训 (82)3 培训使用的设施、培训教材、资料 (82)3.1 培训设施 (82)3.2 培训教材、资料 (82)3.3 培训效果 (82)第三章质保期及售后服务承诺书 (82)1 质量保证期 (82)1.1 保质期 (82)1.2 编制工程维护保养手册 (82)1.3 维修保养方案与计划 (82)1.4 技术支持 (83)1.5 服务时间 (83)1.6 工程回访服务 (83)1.7 质保期的延长及其它 (83)1.8 保质期后的跟踪与保修服务 (83)第一部分技术背景介绍第一章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简介视频监控发展史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从最早的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的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改造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改造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改造方案作为一种危险行业,煤矿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以下改造方案。

1.引入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是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的基础。

我们可以引入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如煤矿瓦斯传感器、煤尘传感器、火警传感器等,以实时监测煤矿环境数据。

同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建设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建设云平台,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云平台还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安全监控服务。

3.强化视频监控系统为了更好地监控煤矿的生产现场,我们可以在关键位置安装高清晰度摄像头,并与云平台相连,实现远程监控和录像存储。

同时,引入人脸识别和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实时识别出煤矿生产现场的人员和设备,并警示操作人员注意潜在的安全风险。

4.设立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系统在煤矿中的关键位置和区域,我们可以安装报警装置,如火灾报警器、瓦斯报警器等。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装置会自动触发报警信号,同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中心和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会根据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及时发布应急指令和处置方案,快速响应和处理事故。

5.强化人员管理和培训煤矿安全不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还需要有效的人员管理和培训。

我们可以建立全面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员工的资质、培训记录等信息,并实现与安全监控系统的对接。

同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实施定期维护和检修为了确保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维护人员需要对传感器设备、摄像头等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X X 煤矿XXX公司2013-04 第一部分视频监控系统矿井光纤网络视频系统国内外现状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严重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

煤矿井上、井下光纤网络视频系统的实施,对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

工业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由于井下条件限制,图像数据信息利用电缆传输时,在传输距离、信息容量、抗电磁干扰及可靠性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

特别在远距离传输视频信号时,由于频带宽,电磁干扰严重,用普通的电缆不可能无畸变地远距离传输,影响视频信号质量,造成图像模糊不清。

国外在20世纪50-60年代已经采用了光缆传输的网络视频系统,但由于该时期的摄像机设备在照明(光线要求)达不到预期要求的条件下造成图像质量不理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外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日趋成熟,已经推出了低照度(0.0003lux)长寿命固定CCD摄像器件,为各种场合普遍使用网络视频监视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如:煤矿井上/下网络视频监视系统、银行及财务安全保卫系统、铁路车站、沿海港口码头及煤质运销系统等。

煤矿井下光纤通信是以矿用阻燃光缆为信道进行信息传输的新兴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无电磁干扰、频带宽、本质安全、重量轻、耐水火、抗拉强度高、无中继远距离传输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在环境恶劣的煤矿井下使用。

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煤矿井下开始采用光纤技术传输电视图像。

实践证明,用光缆传输图像,不管是从图像质量、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性能价格比方面都比用电缆传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设计方案: 一、系统设计依据、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设计规范》 3.《智能调度室装备规范》4.《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GB 3836.4-83 5.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83 6.《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90 7.《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09-90 8.《网络视频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 115-87 9.《煤炭工业矿井设计》GB*****-94 1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11.《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 1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82 13.《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93 14.《通讯工程电源系统防雷电技术规定》YD5078-98 15.《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IEEE电气及电子工程学会16.《场所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8-92,1992-01-01 17.《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安装与开通程序》ONC/TB201 二、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组成煤矿工业电视系统生产部分主要由井下部分、调度室部分等2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煤矿现代化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第一部分:企业简介我公司是从事煤矿工业电视监控、煤矿生产自动化研究、设计、施工的专业化机构。

公司共有员工5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公司地处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公司与国内外从事煤矿生产安全研究的专业机构、制造厂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公司在该领域从技术到产品以及施工工艺上一直保持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多年来,我公司为省内外许多煤矿成功的设计、安装了煤矿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通过对XX煤矿的现场考察,结合矿方的要求,我公司对XX煤矿现代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系统集成及机房装修,整体工程完成以后,可以让领导足不出户而清楚的掌握全矿的整体运行状况,便于领导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

真正做到标准化、数字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LED单色屏第三部分:DLP大屏幕显示系统一、技术建议书1、用户需求系统分析大屏幕显示系统是其他所有子系统产生的信息的终端表达设备,一个好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不仅是调度控制中心现代化的形象设备,更重要的是在其他子系统的支持下,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功能要求:应能够通过选择切换的形式将上述视频图像或计算机画面显示出来,在投影墙上任意位置、任意大小以窗口形式开窗、缩放、漫游及叠加显示,或者放大至全屏显示。

将诸多内容以合理的编排同时显示在投影墙上,为指挥调度人员下达指令和现场领导应急决策提供既全面又具体的信息显示支持。

投影单元系统性能要求:高分辨率-单屏不低于1024X768;投影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均匀,在明亮的环境下可正常工作;图像亮度、色彩一致,拼接显示准确、无错位;投影显示单元寿命长、可靠性高、可24小时连续工作、消耗部件价格低廉、运行成本低;系统具备扩展能力,加入部分新的图像或画面而不需追加设备和改变系统配置。

箱体及底座要求:屏幕拼接平整,无错位,屏幕与屏幕间拼缝不大于0.5mm;投影占用空系统使用要求:应用专用软件,通过可视化模拟界面对投影墙进行操作、控制、调整;可将各种显示编排作为模式保存后直接调用;投影占用空间小、箱体结构易于散热、防尘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显示的方式:要求运行非常稳定、可靠,因此投影系统的使用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保证所有的视频图像、计算机画面清晰、稳定,完全动态实时,不出现延迟、丢帧现象;第二,不应给网络带来数据传输压力,妨碍正常业务的数据交流;第三,不能在要显示的应用项目的计算机上安装其他软件,以免影响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不稳定甚至数据外传导致失密;第四,应具备方便接入临时信号源的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用户选择6套由LUMENS公司出品的HC-67S-X 67英寸DLP投影显示单元进行宽3高2的拼接构成大屏幕显示系统。

HC-67S-X67 DLP投影显示单元将被证明是最符合用户各项需求的唯一选择。

2、工程概述根据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的产品、技术优势和工程经验,我们山西科隆高新公司将提供最为合适的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监控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调度手段的使用,大屏幕组合屏显示系统作为调度中心的主要显示方式,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其信息集中显示和处理的优势。

在调度中心将设计2×3 6个屏的67英寸DLP投影单元。

该系统具备直通计算机信号、直通视频信号和多路网络信号的同屏实时显示能力。

该系统设计的突出优势在于,信号显示的集成能力强、图像显示质量高、无延时和丢帧现象。

可以实现及时准确掌握警情、灾情、险情发生的技术指标数据和现场情况,并适时做出决策,下达调度命令。

能够以多图层同步处理的方式实现画面的叠加、跨屏显示、任意缩放等功能,使得整套系统具有极强的性价比优势。

该套大屏幕投影系统能够很好地连接现有的网络系统和应用平台,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均匀性等特点,图像拼接显示无失真、无错位现象,支持视频信息、计算机信号在组合屏上任意开窗、缩放、漫游及叠加显示,所有显示窗口均可放大至全屏显示。

HC-67S-™突出的多图层实时信号处理能力,将为系统的整体信号显示性能和图像质量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本方案设计的大屏幕投影拼接墙包括下述性能特点:1)、分区显示与全屏显示结合:依据矿方的实际使用要求,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器采用网络方式在投影墙上显示一幅高分辨率的矿区图形,同时通过网络方式也可以实现用户网络系统上任意一台终端上的信息在投影墙上的任意位置,以任意大小、任意比例的方式显示;在本套方案中,每一个投影单元都具有内置图像处理功能,因此可以在6个投影单元上同时显示6路不同的计算机信号或视频信号,当有特殊的需求的时候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路信号调到投影墙上进行全屏幕显示;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把投影墙上设定成不同的区域用于显示不同的信息。

2)、网络信号、RGB信号与视频信号的同屏幕显示:MAXVIEWl系列多屏图形控制器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信号处理能力,可显示用户网络系统上的信号。

对于用户在网络上的应用均可在大屏上实时及完整的显示出来,通过图像处理器可以在投影墙上同时开启多路网络终端的信息,各显示窗口可以任意缩放,相互重叠。

同时,MAXVIEWl系列多屏图形控制器具有的RGB信号和视频信号的处理能力。

在本方案中,能同时在投影墙上以开窗口的方式显示多路的实时RGB 信号和多路视频信号,所有这些计算机和视频信号全都是实时,真彩色的。

3)、集中控制统一:对于大屏幕系统,我公司在此方案中通过大屏幕管理软件CUNEVIEW对整套系统进行集中控制,此软件采用为全中文的操作界面,用户通过这一套软件,在控制台上使用键盘和鼠标就可以对用户的网络信息、RGB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全部控制,同时此软件还可以完成对用户现场RGB矩阵切换器、视频矩阵切换器信号切换的控制,通过此软件就可以实现各种视频信号、计算机信号在投影墙上相互切换的显示;此套软件可以安装在用户网络系统上的任意一台终端上,也可以同时安装在多台终端上通过设置优先级的高低实现多用户对投影墙系统的操作控制,满足多用户操作投影墙的需求。

4)、独立显示与拼接显示互相补充:所谓独立显示,是指通过投影箱体所提供的内置图像处理卡,可以实现每个单屏显示一路直接连接的计算机或视频信号。

另外,由于HC-67S--X投影单元的具有内置处理功能,因此也可以把计算机和视频信号以内置图象处理控制的方式在投影墙上整屏显示或分区域在投影墙上进行显示。

具有了2套相对独立又相互备份的图象处理系统,更加增添了整套系统的稳定性,保证整套个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的万无一失。

整个系统具有先进性、高安全性,及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符合相应的国际和国内标准,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的业务发展需要。

3、系统核心技术-DLP显示系统介绍数字光学处理器(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是投影和显示信息的一个革命性的新方法。

基于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LP完成了显示数字可视信息的最终环节。

DLP有三个关键的投影技术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DLP固有的数字性质能使噪音消失,获得具有数字灰度等级的精细图像的质量以及色彩还原,它的数字性质也把DLP置于数字视频底层结构的最后环节。

第二个优势是DLP比透射式液晶显示(LCD)技术更有效,因为它以反射式DMD为基础,不需要偏振光。

最后,封闭间隔的超微反射镜使视频图像投影成具有更高可见分辨率的无缝隙图像。

对于视频投影显示、计算机幻灯展示或全球范围内多人通过交互技术进行合作方面,DLP是现在和未来数字可视通信方面的唯一选择。

本项目中采用TI公司最新推出的高精细显示0.7"DMD,具有120偏转角度,采用DDR技术的DLP投影机。

这种投影机比传统DLP投影机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更完美的图像。

正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是计算机的核心一样,DMD是DLP的基础。

单片、双片以及多片DLP系统被设计出来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以DLP为核心的投影系统通过内存和信号处理功能来支持全数字方式。

DLP投影机的还需要其他元素支持,包括光源、颜色滤波系统、冷却系统、照明及投影光学元件。

简单的描述DMD就是一个半导体光开关。

成千上万个微小的方形16X16μm镜片,建造在一个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上方的铰链结构上而组成DMD(见上图)。

每一个镜片可以通断一个像素的光,铰链结构允许镜片在两个状态之间倾斜,+12度为“开”,-12度为“关”,当镜片不工作时,它们处于0度的“停泊”状态。

根据应用的需要,DLP系统可以接收数字或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可在DLP设备生产厂家(OEM)的前端处理中转换为数字信号,任何隔行视频信号通过内置处理被转换成一个全图形帧视频信号。

由此,信号通过DLP视频处理变成先进的红、绿、兰(RGB)数据,然后由先进的RGB数据格式化为全部二进制数据的平面。

当视频或图形信号15经过处理后以数字格式送入DMD,信息的每一个像素按照1:1的比例被直接映射在它自己的镜片上,以精确的数字控制,如果信号是640X480像素,只对器件中央的640X480镜片采取动作,其他区域的其他镜片将被简单地被置于“关“的状态。

对每一个镜片下的存储单元以二进制平面信号进行电子化寻址,DMD阵列上的每个镜片被以静电方式倾斜为开或关态,决定每个镜片倾斜在哪个方向上为多长时间的技术被称为脉冲宽度调制(PWM)。

镜片可以在一秒内开关1000多次,这一相当快的速度允许数字灰度和颜色再现。

DLP是一个简单的光学系统,当镜片在开的位置上时,透过聚光透镜和颜色滤波系统后,投影灯的光线直接照射在DMD上,将光反射到屏幕上形成一个数字的方型像素像图。

1)、DMD结构每个DMD是由成千上万个倾斜的显微的、铝合金镜片组合,这些镜片被固定在隐藏的轭上,扭转铰链结构连接轭和支柱,扭力铰链结构允许镜片旋转12度。

支柱连接下面的偏置/复位总线,偏置/复位总线连接起来使得偏置和复位电压能够提供给每个镜片。

镜片、铰链结构及支柱都在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上(CMOS)地址电路及一对地址电极上形成在一个地址电极上加上电压,连带着把偏置/复位电压加到镜片结构上,将在镜片与地址电极一侧产生一个静电吸引,镜片倾斜直到具有同样电压的着路点电极接触为止。

在这点,镜片以急电方式锁定在位置上。

在存储单元中存入一个二进制数使镜片倾斜+12度,同时存储单元中存入零使镜片倾斜-12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