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司马光》ppt课件完美版(2024)

史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024/1/28
13
对后世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2024/1/28
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历 史编纂学的发展。
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
其客观、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和方法指导。
对历史教育的影响
其通史编纂形式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促进了历史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24/1/28
6
02
《司马光》内容概述
2024/1/28
7
主要内容与结构
2024/1/2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详细叙述司马光在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司马光的成长历程
介绍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 家。
10
03
司马光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
2024/1/28
11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历史文献丰富但缺乏 系统整理,司马光深感历史教育 的重要性,遂决定编纂一部通史
。
编纂过程
历经19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 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 编纂,最终完成294卷的巨著。
创新之处
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以时间为经 ,以事件为纬,将1362年的历史囊 括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024/1/28
18
05
司马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2024/1/28
19
书法造诣与作品欣赏
深厚的书法功底
司马光精通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书法 风格独特,笔力遒劲。
2024/1/28
13
对后世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2024/1/28
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历 史编纂学的发展。
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
其客观、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和方法指导。
对历史教育的影响
其通史编纂形式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促进了历史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24/1/28
6
02
《司马光》内容概述
2024/1/28
7
主要内容与结构
2024/1/2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详细叙述司马光在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司马光的成长历程
介绍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 家。
10
03
司马光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
2024/1/28
11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历史文献丰富但缺乏 系统整理,司马光深感历史教育 的重要性,遂决定编纂一部通史
。
编纂过程
历经19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 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 编纂,最终完成294卷的巨著。
创新之处
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以时间为经 ,以事件为纬,将1362年的历史囊 括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024/1/28
18
05
司马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2024/1/28
19
书法造诣与作品欣赏
深厚的书法功底
司马光精通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书法 风格独特,笔力遒劲。
《司马光》ppt课件

随文释义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没:读“mò”淹没。
随文释义
试着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站到水缸上,失足落入水里。 3.众皆弃去。
别的人都被吓跑了。
随文释义
试着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拿着石头砸破了水缸。 5.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说说 名人 小故事
激趣导入
司马光 :是我国北宋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 用功刻苦、勤奋。主持编纂了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朗读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g),足跌 (diē)没水中。众皆(jiē)弃(qì)去,光持 (ch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g),儿得活。
水流出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随文释义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拓展延伸
司马光 冷静机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
拓展延伸
谈谈这节课的感想。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同步试题2。
板书设计
司马光 冷静 机智 勇敢
文言文
朗读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g),足 跌(diē) /没水中。众/皆(jiē)/弃(qì) 去,光/持(chí)石/击瓮/破之,水迸 (bèng),儿/得活。
指导生字
司庭登 跌 众 弃持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试着 背诵。
2.练写生字,注意字迹工整。
司马光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PPT教学课件

24 司马光
初步感知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 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要注意停 顿呦。
精析文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过去人们在生活中常用到 的一种容器,小口大腹, 一般用来装酒、水、米。
游戏
爬上去
脚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庭院
淹没
提示:如,与、择、问等。பைடு நூலகம்
群儿:这群小朋友。 一儿、儿:都是指跌落水中的小朋友。 众:除了司马光之外的其他小朋友。 光:司马光。
阅读任务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司马光做了什么事?
2.朗读课文,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同 学之间相互交流。 4.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 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
拓展表达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诸兄:各位哥哥 择:选择 故: 原因
食: 吃 小者: 小的梨
曰: 说
根据本课学到的阅读小古文的方法阅读《孔融让梨》,
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用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看注释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孔融四岁的时候,同各位哥哥一同分梨吃,孔融独独选择了 小的梨子,把大的留给了哥哥们。父亲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孔融说:“我年龄最小,应该拿小的。” 3.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与现在相近?
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爬到 了瓮上面,一不谨慎踩空了跌落到瓮里,这位小朋 友被水淹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皆:全,都。 迸:涌出。
初步感知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 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要注意停 顿呦。
精析文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过去人们在生活中常用到 的一种容器,小口大腹, 一般用来装酒、水、米。
游戏
爬上去
脚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庭院
淹没
提示:如,与、择、问等。பைடு நூலகம்
群儿:这群小朋友。 一儿、儿:都是指跌落水中的小朋友。 众:除了司马光之外的其他小朋友。 光:司马光。
阅读任务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司马光做了什么事?
2.朗读课文,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同 学之间相互交流。 4.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 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
拓展表达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诸兄:各位哥哥 择:选择 故: 原因
食: 吃 小者: 小的梨
曰: 说
根据本课学到的阅读小古文的方法阅读《孔融让梨》,
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用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看注释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孔融四岁的时候,同各位哥哥一同分梨吃,孔融独独选择了 小的梨子,把大的留给了哥哥们。父亲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孔融说:“我年龄最小,应该拿小的。” 3.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与现在相近?
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爬到 了瓮上面,一不谨慎踩空了跌落到瓮里,这位小朋 友被水淹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皆:全,都。 迸:涌出。
第24课《 司马光》课件(完美版)

级
语
文 上
如果掉进
册
去,就更
不容易出
来了。
此时众人的反应如何?
2 补全情节。
0
2 3
跌入瓮中的孩子
司
年
马
三 年 级
其余孩子
光
语 文
司马光
上
册
其余孩子的反应
2
0 2
众皆弃去
3
年 三
众( 众人)
司 马 光
年
级 语
全,都 弃( 抛弃)
文
上
册
去(离去)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
司马光(节选)
2
3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 司
年
马
三 年
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是⑤手不释书,至不
光
级 语
知饥渴寒暑。
文
上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册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2 0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
2
3 年
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
2
0 2 3 年 三 年
司马光
司 马 光
级
语
文
上
册
2
姓氏歌
0 2
你姓什么我姓李
3 年
什么李?
司 马
三
木子李
光
年 级
他姓什么他姓张
语 文
什么张?
上
弓长张
册
古月胡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24.司马光课件(共9张PPT)

1.读准字音。 2.读好停顿。 3.读懂文意。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读懂文意
①组词法、换词法。 ②借助插图、注释理解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读人物
1.小组学习讲一讲、演一演这个 故事。 2.补充学习《司马光》原文资料。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比较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1.语言精炼简短 2.概括能力强 3.读起来朗朗上口
怎么学习文言文?
1.读准字音 2.读好停顿 3.读懂文意 ①组词、换词(理解) ②借助插图 ③结合注释 ④联系上下文
课堂练习 。
难点突破
拓展阅读
课堂小结
难点突破
布置作业
今天我学习了文言文的读法, 知道文言文的特点,同学们课余 时间可以读一读《文言博灌水浮 球》、《徐孺子赏月》,相信你 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题:司马光 难点名称:会停顿读文言文、借助注释讲 文言文的故事,知道文言文和其他课文的 不同。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讲授
课堂练习
小节
2
导入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司马光》 是文言文,什么是文言文那?学习文言 文有哪些方法?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 的课堂。
3
知识讲授
难点突破
二、以《司马光》为例,领会学 习方法。
司马光 课件(共42张PPT)

打,敲打。
品读课文
水迸,儿得活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涌出。
品读课文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品读课文
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金文
异体字
楷书
众:多也。 ——《说文解字》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做游戏。
品读课文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口小肚大的陶器。
淹没,沉下去。
品读课文
瓮
缸
收口
敞口
品读课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全,都。
放弃,扔掉。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背诵。
·
·
·
·
·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品读课文
水迸,儿得活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涌出。
品读课文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品读课文
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金文
异体字
楷书
众:多也。 ——《说文解字》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做游戏。
品读课文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口小肚大的陶器。
淹没,沉下去。
品读课文
瓮
缸
收口
敞口
品读课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全,都。
放弃,扔掉。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背诵。
·
·
·
·
·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ppt完美版课件

历史评价
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被誉为 “一时之杰”;其《资治通鉴》被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02
《资治通鉴》概述
编纂背景与目的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 化学术得到空前发展。司马光深感历 史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于是决定 编纂一部通史巨著。
编纂目的
通过编纂《资治通鉴》,司马光旨在总 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北宋王朝的统治者 提供治国理政的借鉴和参考。
《司马光》ppt完美版 课件
目录
• 司马光简介 • 《资治通鉴》概述 • 司马光政治观念探讨 • 文学成就与风格分析 • 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展 • 跨时代意义及现代启示
01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生平
01
02
03
04
出生日期与地点
1019年,光州光山(今河南光 山县)。
家庭背景
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司马池 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
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他的诗词作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悟。
诗词风格清新自然
司马光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优美,富有韵律感和音乐 性。
文学地位及影响
北宋文坛领袖之一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和史学家,被誉为文坛领袖之一。
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和史学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 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文学遗产。
政治生涯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 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
侍郎。
晚年生活
晚年因反对新法,出居洛阳十 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主要成就与贡献
史学贡献
《资治通鉴》的编纂, 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司马光》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5篇)

举例: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
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 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 飞翔。——《海燕》高尔基
这段文字用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慌衬托出海燕 的勇敢,重点突出。
练一练: 你最喜欢什么人?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
意试着运用其他人的表现,衬托这个人的特点。
好处:正确停顿,能帮助理解课文意思,了解课文表达的特点。 朗读时富有节奏。
运用:本文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反复诵读后,可以用“/”画出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这样都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课文作者在描写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时, 简洁的语言中还有对其他孩子的描述,“众皆弃 去”反衬出“光持石击瓮”的难能可贵,突显出 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凸显出司马光机敏聪慧。
光___持__石____击瓮____破____ 之,___水____迸,____儿__得__活______。” _司__马__光__急__中__生__智__,__从__地__上__捡__起__一__块__大__石__头__,__使__劲__向__水__缸__砸__去__。__水___ _缸__破__了__,__缸__里__的__水__流__了__出__来__,__被__淹__在__水__里__的__小__孩__得__救__了__。_________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根据意思停顿,读好简短文言文
理解古汉语中的一些句子时,有的要进行调整,有 时还要增添,翻译时才会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通顺 的讲述。
运用:如课文第一句话,调整为:群儿于庭戏, (庭中有瓮)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