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教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3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教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1.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结合使用阅读方法,了解作品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学会联系作品,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
3.文学联系实际,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个人价值观、人生目标与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人情感与理智的成熟发展。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吗?——“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一副挽联,你们知道悼念的是谁吗?对,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整体感知作品1.作者简介刚刚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谁能介绍一下?(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补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野草》。
3.写作背景《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创作于1926年,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1926年,北洋军阀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2.作品介绍《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案英语阅读理解策略与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案英语阅读理解策略与方法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案:英语阅读理解策略与方法一、引言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阅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理解策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向高中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和方法。
二、预读与推测1. 预读:在开始阅读之前,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图表、图像等信息。
读取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获得整体了解。
同时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2. 推测:通过对文章的标题和关键词的分析,推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同时,注意上下文的线索,以推断出不懂的词汇或句子的意义。
三、略读与精读1. 略读: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关注段落开头和结尾,以及有标记的重点句子。
这样可以快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帮助后续的深入阅读。
2. 精读:仔细阅读文章的每个细节。
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同时,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以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四、词汇推测与句意理解1. 词汇推测: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测不熟悉的词汇的意思。
可以根据同义词、反义词、定义、解释、比较、对照等方式进行推断。
2. 句意理解:理解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通过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来推断句子的含义。
注意关键词和关键短语的作用,以帮助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五、信息归纳与概括1. 信息归纳: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可以用框图、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将文章中的事实、观点、原因等信息进行分类,形成清晰的思维结构。
2. 概括:通过归纳总结,提取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形成简洁准确的概括性描述。
注意排除次要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六、语境推断与逻辑思维1. 语境推断: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推断不明白的句子或表达的含义。
结合语法和语义的规则,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 逻辑思维: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
通过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据,辨别事实和观点的关系,判断文章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课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完善英语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及效率。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各类阅读材料中。
二、教学重点1、了解精读与略读的含义和区别;2、掌握精读和略读的策略方法和技巧;3、阅读理解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精读和略读的习惯;2、如何巩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和资料白板、黑板、幻灯片、教学PPT、录音机、英语阅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用幻灯片和图片引入课题)T:(教师打开PPT)Dear students, what do you think of reading?(画面展示英文书籍以及阅读场景)S1: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acquiring knowledge.S2: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rich our vocabulary.S3:Reading can help us improve our writing skills.……T:(教师感叹)Yes, reading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study and life. But how do you read?(画面展示不同人读书的方式)S4:Fast reading?(画面展示快速阅读的场景)S5:Slow reading?(画面展示仔细阅读的场景)T:Very good, today we will study a topic named "精读与略读”. It will teach us the methods and skills of efficient reading.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iculous reading and skimming?(画面展示精读与略读的定义)Step 2、新知呈现(教师使用幻灯片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和区别)T:First, let’s focus on meticulous reading.(画面展示精读的定义)T:It means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text carefully. It requires more time and concentration, and at times demands the use of a dictionary. Meticulous reading usually covers shorter texts.(画面展示例子: Susan reads the same paragraph a few times to make sure she understands it completely. She looksup the words she doesn't know in the dictionary.)T:Then let’s move to skimming(画面展示略读的定义)T:It means quickly scanning a text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content. Skimming usually covers longer texts.(画面展示例子:John flips through the pages of hishistory book to review key concepts before an exam.)Step 3、精读与略读的技巧和方法(1)精读1.选择文章T:Firstly, the choosing of the article is very important.(画面展示:1、选择感兴趣的话题;2、选阅读能力相对适中的文章)2.分析文章T:Secondly, analyze the article when reading.(画面展示:1、大致了解文章主题,有意识对文中的重要段落加以记忆;2、找出重点句子并同义转换)3.学习单词与语法T:Thirdly, one of the most necessary things is learn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画面展示:mark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2)略读1.选择重点T:Firstly, look for the key points when skimming.(画面展示:标题、一些有标志性的词汇、图表、总结、关键字等)2.注意细节T:Secondly,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to make an overall summary.(画面展示:确定文本大意、找到中心思想,了解作者观点)Step 4、练习(教师出示英文文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精读和略读)T:Please 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in five minutes and find the most important sentence.(学生精读)T:Now, please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in two minutes and make a summary. (学生略读)Step 5、小结T:Today’s topic is "精读与略读”. We have learned the definition, the differences, the strategies and the ways ofpracticing. By using this skill, do you think you can read more efficiently?S:Yes!(学生回答)T:Great! Let's apply this skill to our study.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和速度有所提高,具备了一些精读和略读的技巧和策略。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

精读与略读教案(通用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熟悉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爱好,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把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敏捷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日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爱好或是有疑问的词语,留意积累。
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状况(1)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3)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4)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学问,就必需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仔细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化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细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关心,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同学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学问?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似乎有些冲突)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同学质疑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1、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争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沟通学习小组采纳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六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六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3. 通过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略读、精读、猜词义、找主旨等。
2. 阅读实践: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的文章进行阅读。
3. 阅读理解的训练:词汇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和文章主旨理解。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六年级学生的文章,准备阅读材料。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技巧讲解:讲解略读、精读、猜词义、找主旨等阅读技巧和方法。
4. 阅读实践: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文章,运用所学阅读技巧进行理解。
5. 阅读理解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检验阅读理解效果。
四、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技巧。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五、评价方式1.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读后感,了解阅读理解和应用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阅读实践表现。
3. 阅读习惯评价:关注学生日常的阅读行为,鼓励持续阅读。
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文章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技巧的应用。
3. 激励机制:设立阅读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资源1. 纸质图书:提供丰富的纸质图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2.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在线阅读平台和文章。
3. 阅读工具:指导学生使用阅读笔记工具,提高阅读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速度、理解程度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分析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阅读习惯,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
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与象共舞》一课可以抓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将目标直接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热烈、难忘的场景。
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美妙的奇观”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
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
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二.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在课堂上,我也尝试授以学生方法:透过二、三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第四自然段先总起后分述的表达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词语的拟人手法等表达出人象共处的和谐景象。
但这些方法的渗透总显得呆板、生硬。
以至整节略读课上仅有学法的牵引,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运用过程。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应是略读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追寻的途径。
细想,尊重编写意图,本课学习可联系上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通过比较学习,从而既了解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更大发挥。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与象共舞》是篇略读课文,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我在教学中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1至3 自然段,让学生在学完前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总结出研读本文的方法——抓关键词品读,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4至5自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方法去理解课文。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课文:《草原》、《小英雄雨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的叔叔于勒》等。
2.教学方法:精读、略读、讨论、写作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草原》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草原上有哪些特点?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草原的美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用200字左右描绘你心中的草原。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二课:《小英雄雨来》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吗?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雨来的勇敢行为?请用直线画出来。
4.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用200字左右描述一个你心中的英雄。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游记》吗?课文中的孙悟空是如何三打白骨精的?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孙悟空的英勇行为?请用圆圈画出来。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
3. 教授如何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进行教学。
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阅读理解能力。
4. 定期进行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进步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引入阅读指导课,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
2. 第二周:教授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
3. 第三周:学习如何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4. 第四周: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选用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音频等。
3. 提供阅读笔记模板和指导手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4. 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七、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共计十周完成整个课程。
2. 每节课时安排为40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
3.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提高阅读习惯和能力。
八、教学活动1. 课前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寻找关键词和主要信息。
2. 阅读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尝试运用所学阅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精读与略读第三单元预习提示:
初步读通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导入: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读书方法。
2.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二.指导自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
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2.组织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
问:a “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B “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c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d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
定它是否要精读,或哪些地方要精读。
提问:a这句话你同意吗?b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c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6 •齐读课文,体会。
三.小结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提问: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检测题:
1.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中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写一篇读后感。
撰稿人:灵宝市第一小学杨少华
审验人:灵宝市第一小学李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