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狄青的老婆是谁 史上北宋名将狄青娶了谁当老婆
历史趣谈:名将狄青之死对宋朝的历史影响:将领人人自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名将狄青之死对宋朝的历史影响:将领人人自危
导语:狄青,北宋唯一的名将,却最为悲剧!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
狄青,北宋唯一的名将,却最为悲剧!
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
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就在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作了不到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
出兵之后,大败敌军。
班师还朝以后,论功行赏,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
然而种种祸患也就由此而生。
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
早在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
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
在依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
后因谏官李兑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
”朝廷也迫于形势紧急才作罢。
到狄青凯旋还朝作了枢密使时,这种疑忌和不安达到了顶点。
臣僚百官纷纷进言,不仅始终反对狄青作官者如王举正竟以罢官威胁,就连原来屡屡称颂狄青战功,誉之为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狄青。
被现代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此刻却是扮演着秦桧的
生活常识分享。
将相故事-北宋名将狄青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他?狄青是狄仁杰的后代吗?

将相故事-北宋名将狄青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他?狄青是狄仁杰的后代吗?北宋名将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生于公元1008年,去世于公元1057年。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后来因为替与人斗殴的哥哥顶罪而进入军营,此后便一直在军中服役。
狄青作战悍不畏死,往往冲锋在最前列。
所以他虽然是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也慢慢的累积功勋,慢慢提升。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堆。
到了后来等他能领兵作战之时,他的这种作战精神,又影响到了他部下的将士,也因此他能迅速的累积功勋。
后来他与尹洙交谈,受尹洙赏识,又通过尹洙结实韩琦、范仲淹等重臣。
这些都成为他为官途中的人脉,更别说范仲淹授其《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带兵打仗更是勇猛无敌。
狄青为武将,从一个小兵做起,一直到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甚至后来坐到枢密使的位置,他带兵打仗的能力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他本人善骑射而胆识过人,所以能悍不畏死。
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
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狄青还是一个深知士兵心里,关心士兵,与士兵共同进退的好首领。
西夏李元昊反叛,他被调任边疆之时,因为宋夏交战每每败于西夏,所以士兵面对西夏进攻,都心生怯意。
狄青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自己跑去做前锋,冲锋陷阵。
因此带动本部士兵,忘记害怕,共同对敌。
狄青与士兵同甘共苦,因此他所带的将士,都非常佩服他。
因此受到众士兵的拥护,当然这也成为日后他受人非议的原因。
他每每领兵作战,不像其他主将一样,常常做出抢功的事情。
相反他常常将功劳让给辅佐的将领,让他们接受奖励。
他与孙沔一同击败叛军,战术谋划都出自狄青,但叛乱平定后,处理后事,他便全交给孙沔负责,自己则毫不在意的退出来。
此功自然而然的记在了孙沔的头上。
历史趣谈:北宋狄青 一位和岳飞前后呼应的悲剧将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宋狄青一位和岳飞前后呼应的悲剧将军导语:北宋由于始终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除了太祖和太宗时代还有一些大将之才外,其余时代,根本没有出色的军事人才。
直到宋仁宗年间,才出北宋由于始终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除了太祖和太宗时代还有一些大将之才外,其余时代,根本没有出色的军事人才。
直到宋仁宗年间,才出现了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就是北宋著名的“面涅将军”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身长7尺,浓眉大眼,姿态雄伟,胸襟广阔,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
狄青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被封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
史载,他平生共历25战,其中尤以皇佑四年(1052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当时在广西一带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少数民族头领起兵反宋,攻破邕州,旋率7000(一说5000)兵顺郁江(今广西境)东下,连破9州,直抵广州。
这支叛军一时间攻城掠地,震动岭南,宋廷深以为忧。
九月,枢密副使狄青自请出战,到岭南后整饬军纪,严申军律,数陈署败军之罪,将其与所属将校32人处斩。
诸将相顾失色,全军肃然,令行禁止。
十五日夜半,狄青乘风雨夜暗,出其不意,率轻骑倍道潜出,袭取昆仑关,于归仁铺(今广西南宁东北)列阵。
侬智高犹疑,不知所为,阵势大乱,纷纷逃遁,退回邕州。
宋军追杀50余里,杀其弟侬建中、侍郎黄师宓及士卒2200余人,俘500余人。
是夜,宋军兵临城下,虚张生活常识分享。
狄青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狄青是哪个朝代的名将狄青是哪个朝代的名将狄青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狄青是哪个朝代的名将北宋的狄青的成长经历简介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他救活了被哥哥打落水的无赖而作罢。
后来狄青在西和县当过小吏,20岁的时候,狄青来到京城,因生活无着,走投无路,只好报名参军。
宋代重文轻武,当兵是被人看不起的。
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在脸上耳朵边刺上字,因此,当兵被称为入“赤籍”,狄青的脸上因此就被刺上了字。
狄青最开始只是一名骑兵后备军,过了一段时间才正式成为禁军骑兵。
此后的整整十年时间里,狄青一直在军`队基层当兵,最多当过一些根本不入流的最低层武官。
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并派兵进犯宋夏边境,这场战争成为狄青改变命运的契机。
狄青被选派到边境以加强防备,他最初当了一个叫“延州指使”的小军`官,级别仍然非常低。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狄青骁勇善战,在宋军整体表现糟糕的情形下取得了一些振奋人心的战绩,使得他引起了注意。
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被派到前线任主官,狄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因见识高明,被上级推荐给范仲淹。
范仲淹接见了狄青之后,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只是缺乏系统学习,于是送给他一套《春秋左传》,从此狄青努力学习兵书和历史上的战例,从一个勇猛的`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满腹谋略的将军。
狄青因战功卓著,晋升很快,两年后,已经当了保州刺史。
在前线的四年间,狄青参加了二十五次战争,八次中箭受伤。
战事平息之后,狄青一直在边境驻守防备,成为一名高级军`官。
1052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发动叛乱,狄青被提升为枢密副使,率兵前去平叛。
在这场战争中,狄青充分施展了他的高超军事才能,经过半年的鏖战,终于彻底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
至此,狄青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
将相故事-狄青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将相故事-狄青是谁?他是怎么死的?狄青是北宋时期名将,生于公元1008年,去世于公元1057年,字汉臣,籍贯汾州西河。
因为脸部刺字,人称“面涅将军”。
狄青出身贫寒,是普通农民出身。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兄长狄素与同乡之人斗殴,将人推到河里,差点淹死,因此犯了罪。
狄青当时代兄受过,说事情是他干的,于是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
正是因为这么一段经历,狄青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他不是名将之后,也不是将门世家,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犯了事儿。
参军之后,自然只能从小兵做起。
最开始的时候,他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
宝元年间,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反叛宋朝,狄青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到边疆塑关。
但是西夏国军士作战勇猛,宋朝军队吃了许多的亏,等西夏国再犯的时候,许多士兵都露出怯意。
狄素因此每每作战不畏生死,亲自为先锋,在前线冲锋陷阵。
在他的带领下,周围士兵偶都敢于争先,悍不畏死。
狄青在于西夏对战的四年里,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受伤无数。
但是成果也很喜人,他在期间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
除此之外,重挫西夏物资储备,烧粮以万石计,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
狄青作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狄青表现出色,受到尹洙赏识。
尹洙称其:“此良将材也。
”并将他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
范仲淹对狄青也极为欣赏,甚至还指点他学习《左氏春秋》。
狄青受范仲淹启发开始读书,此后越发能干,作战勇猛不说,还知晓兵法谋略,威名享誉天下。
战功的不断累积,使得狄青的官位不断替身。
他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皇佑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朝廷大惊。
北宋将军狄青:一位和岳飞前后呼应的悲剧将军

[键入文字]北宋将军狄青:一位和岳飞前后呼应的悲剧将军北宋由于始终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除了太祖和太宗时代还有一些大将之才外,其余时代,根本没有出色的军事人才。
直到宋仁宗年间,才出现了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就是北宋著名的“面涅将军”狄青。
狄青(1008 年-1057 年),字汉臣,身长7 尺,浓眉大眼,姿态雄伟,胸襟广阔,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
狄青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16 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 年)被封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
后来他又因为军功升枢密副使。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 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
宋廷择京师卫士戍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
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
在宋夏战争中,狄青屡次立下卓越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 年),经尹洙的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
范仲淹对狄青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并送《左氏春秋》让他读,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进而精通兵法。
史载,他平生共历25 战,其中尤以皇佑四年(1052 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当时在广西一带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少数民族头领起兵反宋,攻破邕州,旋率7000(一说5000)兵顺郁江(今广西境)东下,连破9 州,直抵广州。
这支叛军一时间攻城掠地,震动岭南,宋廷深以为忧。
九月,枢密副使狄青自请出战,到岭南后整饬军纪,严申军1。
狄青与杨家将有过节吗狄青是怎么死的?

狄青与杨家将有过节吗狄青是怎么死的?狄青与杨家将有过节吗?狄青是怎么死的?杨家将们的死与狄青有什么关系?范仲淹离开西夏后的5年,从1046⾄1051年,杨⽂⼴的履历是⼀⽚空⽩。
1052年,⼤将狄青南征,杨⽂⼴就在军中,虽然还是个⽆名之辈,但总算是有了些功劳,做过⼴西钤辖,知宜、邕⼆州。
宜是今天的宜⼭县,邕是今天的南宁,这已经是宋军的中层领导⼲部了。
宋史对杨⽂⼴这⼀时段的描述是:“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西钤辖,知宜、邕⼆州。
累迁左藏库,带御器械。
”左藏库使、带御器械都是武官荣誉性的官阶,并⽆实际职掌。
杨⽂⼴与狄青的关系有些微妙。
明代⼩说《杨家府演义》将狄青设计为杨家的死敌。
每⼀代“杨家将”都会遭遇奸⼈陷害,杨业时有潘美,杨延昭时有王强,杨⽂⼴时代的奸⾂则是狄青。
按照⼩说的描写,杨家与狄青结仇起因于宋仁宗时的侬智⾼之乱。
故事中这样交代:侬智⾼联合五国蛮王率⼤军围攻北宋之时,狄青领20万⼤军南征,被侬智⾼斩将夺旗,地失千⾥,社稷危在旦⼣。
包拯⽆奈,推荐已告⽼还乡的杨宗保出征,杨⽂⼴为先锋,⽗⼦领军5万前去代狄青为帅。
杨宗保到了前线,因不满狄青笑其⽼迈,下令将狄青推出辕门斩⾸,虽经杨⽂⼴劝说放了狄青,但狄青从此对杨家怀恨在⼼,发誓要将杨家灭门绝户。
杨⽂⼴⽗⼦平南之战⽴下⼤功,受到仁宗的厚赏。
狄青本来就恨杨宗保,见到杨家满门受封,⼼中⾮常不是滋味,便派⼼腹家丁师⾦潜⼊杨府,伺机取杨宗保性命。
不料那夜,杨宗保喝多了酒,再加上年事已⾼,竟然⼀命归西。
狄青⼤喜,进⽽加害杨⽂⼴。
杨⽂⼴向皇帝禀明真相,⾃⼰化作⼀只飞鹤冲天⽽去,⾃此隐匿家中不问朝政。
《杨家府演义》描述的狄青和杨⽂⼴与历史真相完全不同。
历史上的狄青⽣于宋真宗⼤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宋仁宗嘉祐⼆年 (1057年)。
他以⼠兵出⾝⽽官⾄枢密使,这在宋朝是个奇迹。
狄青最初引起朝⾂的注意是因为他在与西夏作战中的勇猛表现。
当时镇守西北的宋军屡次被西夏打败,很多⼠兵患上“恐夏症”,狄青却完全不同。
大英雄狄青的故事

⼤英雄狄青的故事 狄青出⾝卑微,但是却通过⾃⾝的努⼒当上了北宋的名将,下⾯我们就来看看狄青的故事。
不怕出⾝低 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善战,有⼤将的才⼲。
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狄青的事迹详细说⼀下。
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的⼀个普通兵⼠。
他从⼩练得⼀⾝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加上胆壮⼒⼤,后来被选拔做了⼩军官。
西夏的元昊称帝以后,宋仁宗派禁军到边境去防守,狄青被派到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
不久,西夏兵进攻保安。
保安的宋军多次被西夏兵打败,兵⼠们⼀听说打仗都有点害怕。
守将卢守勤为了这件事正在发愁。
狄青主动要求让他担任先锋,抗击西夏军。
卢守勤见狄青愿意当先锋,⾃然⾼兴,就拨给他⼀⽀⼈马,跟前来进犯的西夏军交战。
狄青每逢上阵,先换了⼀⾝打扮。
他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头上戴着⼀个铜⾯具,只露出两只炯炯的眼睛。
他⼿拿⼀⽀长枪,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
西夏兵⼠⾃从进犯宋境以来,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对⼿。
他们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已经胆寒了。
经狄青和宋军猛冲了⼀阵,西夏军的阵脚⼤乱,纷纷败退。
狄青带领宋军冲杀过去,打了⼀个⼤胜仗。
捷报传到朝廷,宋仁宗⼗分⾼兴,把卢守勤提升了官职,狄青提升四级。
宋仁宗还想把狄青召回京城,亲⾃接见。
后来因为西夏兵⼜进犯渭州,调狄青去抵抗,不得不取消了召见的打算,叫⼈给狄青画了肖像,送到朝廷去。
以后⼏年⾥,西夏兵不断在边境各地进犯,弄得地⽅不得安宁。
狄青前后参加了⼆⼗五次⼤⼩战⽃,受了⼋次箭伤,从没有打过⼀次败仗。
西夏兵⼠⼀听到狄青的名字,就吓得不敢跟他交锋。
范仲淹听了部下的推荐,⽴刻召见狄青,问他读过什么书,狄青出⾝兵⼠,识字不多,要他说读过什么书,他答不上来。
范仲淹劝他说:“你现在是个将官了。
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的勇敢是不够的。
”接着,他还介绍狄青读⼀些书。
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励他,⼗分感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狄青的老婆是谁史上北宋名将狄青娶了谁当老婆
导语:狄青是位智勇双全的北宋名将,他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让西夏军十分忌惮。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离不开一位支持他的女
狄青是位智勇双全的北宋名将,他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让西夏军十分忌惮。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离不开一位支持他的女性。
那么,狄青的老婆会是谁呢?在《宋史》中,关于狄青的老婆相关资料记录非常少,只知道狄青老婆姓魏,俗称魏氏。
因狄青骁勇善战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狄青老婆魏氏也被封为定国夫人。
根据记载,狄青和魏氏一生共育有五子。
按理说,狄青在北宋是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狄青老婆魏氏身为他的家眷,应该也会有一定的记载。
为何,在《宋史》中看不到狄青老婆的痕迹?要解释这一现象,不得不提的就是“男尊女卑”封建思想。
古代时候,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加物,她们的名字很少会出现在正史中。
比如帝王的母亲、妻妾和子女有可能会记载一些,如果是一名普通女性,那么就没有记录的可能性了。
狄青虽然是北宋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他的老婆魏氏一直在家打理家事,照顾儿女,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贡献。
所以,《宋史》就没有对狄青老婆有详细的记载。
在野史中,相传狄青老婆是双阳公主。
后来,狄青和双阳公主的故事演变为戏剧,在京剧中,有一出名为《珍珠烈火旗》的戏剧,讲述的就是狄青和双阳公主相爱的始末。
双阳是鄯善国的一位公主,她和狄青在围场相遇,俩人一见钟情纷纷坠入爱河。
狄青百花公主
狄青和百花公主是动画片《大英雄狄青》中的主要人物。
《大英雄狄青》于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讲述了北宋名将狄青成为一代英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