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
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译文(带原文版)

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译文班别姓名《论语》十则 (七年级上册 10课)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必然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天天多次地检讨自己:替他人办事是不是尽心极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教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够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念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念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伶俐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检讨自己有无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优势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更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酷寒的冬季,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中考文言文16篇注解

1-7-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通假字(说-悦女-汝知-智)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分章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讲解]“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初中语文中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 同“鳏”,老而无妻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二、重点实词
1.选贤与能
贤:
能:
2.讲信修睦
信:
修:
3.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
亲:
4.不独子其子
子:
子: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二、重点实词 1.选贤与能 2.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 4.不独子其子
贤: 品德高尚的人 能: 才干出众的人 信: 诚信 修: 培养 亲: 动词,以……为亲 亲: 名词,指父母 子: 动词,以……为子 子: 名词,指子女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全文主旨】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实词释义】 一、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实词释义】 一、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 同“举”,推举
知识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作品拓展】 本文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
第26篇
大道之行也
【原文呈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 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二、重点实词
7.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贼: 作:
8.故外户而不闭 外户: 闭:
天津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古诗词考查篇目

⼀、课内⽂⾔⽂(22篇)考查阅读和背诵(22篇中要求背诵的都背)
七上: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七下:伤仲永短⽂两篇
⼋上: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下: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序⼩⽯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九上: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
九下: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诗词(22⾸)考背诵鉴赏
七上:天净沙秋思
七下:没有
⼋上:春望使⾄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
⼋下:⾚壁过零丁洋⽔调歌头⼭坡⽺潼关怀古饮酒其五⾏路难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亥杂诗 九上:沁园春雪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下:关雎蒹葭。
初中语文中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

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所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你的)号令。”于是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百姓 的
从民 欲也。袒 右,称大 楚 愿望。露出右臂 (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
。
。
第9篇
陈涉世家
Hale Waihona Puke 原文呈现参考译文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 筑台并(在台上)起誓,用两尉的头作祭品。陈胜
第9篇
陈涉世家
【全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 、经过和浩大声势,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表现了 陈胜在反对秦王朝暴政的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了他洞察时局的 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第9篇
陈涉世家
【实词释义】
一、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为天下唱 3.卜者知其指意 4.固以怪之矣 5.身被坚执锐
(守丞)不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于是进城 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掌管教 化的乡官、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掌管教化的乡官、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都说: “将军您自己穿着铠甲,拿着武器,讨伐不义的暴 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应当称王。”陈 涉于是自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 各郡县中苦于秦朝官吏(统治)的百姓,都惩处当 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 ,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使
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 (将尉)责辱他,来激怒那些戍卒。将尉果然
,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 用鞭打吴广。将尉剑拔出鞘,吴广跳起来,夺
之,并杀 两 尉。召令 徒属 过剑杀了将尉。陈胜助他,一齐杀了两个将尉
初中语文中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 委: 家君: 引: 顾: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重点实词
5.相委而去
6.君与家君期日中 7.下车引之 8.元方入门不顾
相: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 舍弃 家君: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引: 拉,牵拉 顾: 回头看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虚词释义】
1.去后乃至 乃: 2.下车引之 之: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虚词释义】
1.去后乃至 2.下车引之
乃: 副词,表示两事顺承,才 之: 第三人称代词,指元方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全文主旨】
本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明理、落落大 方,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源记
【实词释义】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
第29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实词释义】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 同“否”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重点实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太丘舍去
4.尊君在不
期: 日中: 舍: 去: 尊君: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重点实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太丘舍去
4.尊君在不
期: 约定 日中: 正午时分 舍: 舍弃 去: 离开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重点实词
5.相委而去
知识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作品拓展】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
第2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呈现】
中考课内文言文30篇道理启示类整理

从课本内得到的道理和启示类回答术语:《劝学》立志求学,努力上进《橘逾淮为枳》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伤仲永》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卖油翁》熟能生巧《王顾左右而言他》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善于提意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难中造就人才《孔孟论学》中心:第一条:学习的作用,能使人终生受益。
第二条: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要精密结合第三条: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第四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止步不前,要持之以恒第五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第六条:学习的态度,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黄生借书说》要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需要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黔之驴》敢于、善于向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狼》对待坏人和邪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黠鼠赋》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拓展常见的道理启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长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践出真知对待别人的错误应该宽容仁慈要学会感恩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事要把握机会,才能事半功倍做事不能目光短浅,要有远见道理启示类方法——例题讲解,归纳方法(一)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目: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二)阅读《歧路亡羊》,完成题目: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中考真题演练1

中考模拟演练
Work seriously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 听听说说)之笑曰: “尔辈( 你们这些人)不能究( 研究、探求 )物 理(事事物物的的道道理理、、规规律律)。是( 这)非木杮,岂 能为暴涨携之去( 离开)?乃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湮( 埋埋没)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罢罢了了)。 沿河求之,不亦颠( 颠倒,错乱)乎?”众服 为确论( 正确的言论)。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 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 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4)(缺主语“它”)可远(形容词作状语)观而不可 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
中考模拟演练
Work seriously
(5)水陆草木之花,可(古今异义)爱者甚蕃。 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中考模拟演练
Work seriously
2.重点句子翻译题 (1)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僧人)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能 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 之去? 你你们们这这些些人人不不能能探探求求事事物物的的道道理理。。这这不不是是木木片, 怎片么,能怎被么大能水被带大走水呢带?走呢?
中考模拟演练
Work seriously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作者开篇“山有仙为名山,水有龙成胜水”的 观点,已把凡事不图形式而一定要探求实质的思 想融人进去;而 后自然引出“陋室”,突出 “惟吾德馨”这个核心。 B.本文通过对“陋室”内外情景简要而生动的描 述和对“陋室不陋”的分析证明,表达了作者安 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中考模拟演练
Work seriously
3.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C.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 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下 定论。 D.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 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ﻫ(8)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9)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见。ﻫ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三·《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téng谪zhé守浩浩汤汤shāng淫yín雨霏霏fēi樯qiáng倾楫jí催ﻫ岸芷zhǐ汀tīng兰嗟jiē
中考课内文言文
———————————————————————————————— 作者:
———————————————————————————————— 日期:
ﻩ
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
一·《醉翁亭记》欧阳修
一、重点字词ﻫ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chú州壑hè琅琊láng yá潺chán暝míng伛偻yǔlǚ山肴yáo野蔌sù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ﻫ(1)增其旧制制:规模。(2)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3)横无际涯横:广远。(4)南极潇湘极:尽。
(5)连月不开开:放晴。(6)浊浪排空排:冲向。ﻫ(7)薄暮冥冥薄:迫近。(8)春和景明景:日光。
(9)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10)把酒临风把:持、执。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ﻫ(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二、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中描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的一段文字。ﻫ若夫日出而林霏出,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弈yì觥gōng阴翳yì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ﻫ(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2)翼然临于泉上临:靠近。ﻫ(3)太守自谓谓:命名。(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5)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6)佳木秀而繁阴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ﻫ(7)山肴野蔌蔌:菜蔬。(8)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12)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为:(以上)两种心情。ﻫ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通俱解释为全,皆ﻫ(2)属于作文以记之属通嘱解释为嘱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指的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ﻫ(2)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ﻫ(3)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文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4)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之机,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ﻫ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下这件事。ﻫ(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ﻫ(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ﻫ(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在水面上)的光如跳跃的碎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二·《满井游记》袁宏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ﻫ飞沙走砾lì脱笼之鹄hú靧huì面鬣liè茗míngliè蹇jiǎn汗出浃jiā背
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堕huī事恶wū能无纪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ﻫ(1)冻风时作作:起。(2)偕数友出东直偕:一起。
(3)波色乍明乍:初、始。(4)柔梢披风披:开、分散。
(1)树林阴翳翳:遮盖。(2)太守谓谁谓:为,是。
(3)本文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描写山间四季的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文中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ﻫ(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ﻫ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四·《小石潭记》柳宗元
一、重点字词ﻫ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ﻫ篁huáng竹清冽liè坻chí屿yǔ嵁kān佁yí然翕xī忽幽邃suì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ﻫ(1)水尤清冽尤:格外。(2)卷石底以出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5)泉而茗者茗:茶,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6)呷浪之鳞鳞:代鱼。(7)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ﻫ(8)恶能无纪恶能:怎能。ﻫ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ﻫ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堤岸两边是高高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湿润,一眼望去空旷辽阔,人像是从笼中飞出的天鹅一般。ﻫ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