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电影制作的知识点

电影制作的知识点电影是一种通过摄影技术和声音技术记录和展示故事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娱乐工业的一部分,还是一种表达和传达信息的方式。
电影制作涉及许多知识点和技能,包括剧本创作、摄影、导演、编剧、音乐、剪辑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剧本创作剧本是电影制作的基础,它是电影故事的蓝图。
剧本创作包括故事构思、角色设定、对话撰写等。
编写一个好的剧本需要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生动等要素。
创作剧本需要有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把握故事的节奏和情感。
二、摄影技术摄影技术是电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电影摄影师需要能够使用不同的摄影设备和技术,包括摄像机、镜头、光线控制等。
他们要根据故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效果,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叙事。
摄影技术的运用将影响到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三、导演技巧导演是电影制作的核心人物,他们负责整个电影的创作过程。
导演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包括对故事的解读、指导演员的表演、掌控剧组的工作等。
导演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将剧本中的故事和情感转化为画面上的表现。
四、编剧技巧编剧是负责创作电影剧本的人员,他们需要将故事构思转化为文字表达。
编剧需要深入了解故事的架构和角色设定,能够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对话。
他们也需要与导演和制片人密切合作,对剧本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音乐与音效音乐和音效在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能够增强电影的情绪和氛围,为观众营造出独特的感受。
音效则能够增加电影的真实感,让观众身临其境。
音乐和音效的选择和运用需要与剧情紧密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剪辑技术剪辑是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组合和编辑,形成一部完整的电影的过程。
剪辑师需要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镜头和场景进行剪辑。
他们需要把握好节奏和叙事,将各个场景和情节有机地连接起来。
综上所述,电影制作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剧本创作、摄影、导演、编剧、音乐、剪辑等等。
电影艺术学知识点

电影艺术学知识点电影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观影过程中,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涵,还能够提升我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电影艺术学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要了解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
电影通常由影像、声音、剪辑、表演、摄影、灯光等要素构成。
其中,影像和声音是电影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
影像可以通过画面来传达信息,而声音则可以通过对白、音效、音乐等方式来传达情感和氛围。
剪辑则是将不同的画面和声音组合在一起,使电影故事更加连贯和具有节奏感。
表演是演员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现剧情的重要方式,摄影和灯光则可以通过影调和光影来塑造电影的视觉风格。
其次,要了解电影的类型和流派。
电影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表现手法和观影对象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影类型包括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恐怖片等。
而电影的流派则是指在一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类电影艺术风格。
如好莱坞式大片、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
了解电影的类型和流派对我们理解电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要了解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技术。
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技术主要包括摄影、灯光、编剧、导演、造型、美术等方面。
摄影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画面,灯光则是利用光线打造画面效果。
编剧则负责编写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对白,导演则负责指导演员表演和指挥拍摄过程。
造型和美术则是通过服装、道具、场景等元素来塑造电影的视觉效果。
最后,要了解电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电影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生活、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
电影也可以通过剧情、人物、台词等方式反映社会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因此,从电影艺术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具有深刻意义和价值的艺术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电影艺术学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而丰富。
通过了解电影的构成要素、类型流派、制作技术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电影作品,提升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电影编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与创作基本概念,以及中外电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概论》 (周星主编)、《影视艺术史》(周星等著)等通用教材,缩减概要而成。
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下述各章重点。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重点把握基本概念。
分节重点包括:第一节"电影基本范围"中重点把握:1.电影美学层面概念;2.电影片种。
第二节"电影的性质"中重点把握:1.综合性。
2.艺术性。
第三节"电影的社会功能"重点把握:1.再现功能;2.表现意义;3.审美价值。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影创作基本概念。
分章节重点把握:第一节"影像镜头":1.景别;2.构图:3.运动与造型。
第二节"声音":1.人声。
2.声画关系。
第三节"蒙太奇"的概念意义。
第四节"长镜头":1.长镜头概念:2.长镜头意义。
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外电影各个历史阶段创作状况。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时期代表性影片:重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西方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三节"东方电影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四章主要介绍电影类型与体裁,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中国电影类型。
第二节"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西方电影类型。
第五章集中介绍中外电影创作名家和经典代表性影片。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名家名作":1.夏衍创作;2.吴永刚和《神女》;3.袁牧之和《马路天使》;4.蔡楚生与《一江春水向东流》;5.沈浮与《万家灯火》;6.费穆与《小城之春》;7.谢铁骊与《早春二月》;8.水华与《林家铺子》;9.谢晋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10.吴贻弓与《城南旧事》。
艺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电影编(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艺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电影编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电影编可是考研必备、考研必背。
问我为什么看在你们这么可爱的份儿上,杏花儿就告诉你们吧。
第一,分数占比大。
历年“艺术综合”试卷10个名词解释当中,电影编上镜率一定甩别人八条街!看看看~除了名解,解答和论述当中电影也得插一脚!15年“简述叙事蒙太奇的含义及类型”,14年“简述表现蒙太奇的含义及类型”,12年“简述蒙太奇的基本类型及特点”,11年“简述影视作品的声话关系”,论述“结合作品,分析时空变化在叙事结构上的意义”这些考点都妥妥出自电影编呐~第二,背诵思路可全书推广。
杏花儿把电影这编分成“专有名词”、“著名流派”、“电影名家”三部分,名词解释大概齐120个(不包括冲刺阶段需要补充的热点词汇),其余七编小伙伴们可以按着这个思路自己整理背诵,当然,在下一编中杏花儿也会把自己的笔记和背诵思路跟大家分(xian)享(bai)哒!第三,复试笔试会用到。
特别是报考广播电视方向的宝宝们,我院每年都会有一个“加试”。
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大家集中在一个小屋子里看片儿!当然,是写“作品分析”,你想啥呢!杏花儿,电影编辣么牛,都需要掌握啥嘞来来,看杏花儿分门别类~~(名词解释or简答论述)专有名词(光)光线、光效、色彩、色调、影调(声)人声、音响、电影音乐、声话关系(图)景别、构图、电影运动、场面调度、蒙太奇(镜头)固定镜头、空镜头、长镜头、主观镜头、客观镜头、景深镜头上镜头性(法)、库里肖夫效应(苏)电影心理学、电影符号学电影流派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科学教育片喜剧电影、悲剧电影、正剧与主旋律影片诗电影(苏、法)、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意识流电影(地名)宝莱坞、好莱坞、新好莱坞(德)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新德国电影(苏)苏联思想电影、苏联蒙太奇学派、苏联电影眼睛派(法)20年代先锋电影、法国印象派电影、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抽象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左岸派、法国电影新浪潮(英)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英国布莱顿学派(美)类型电影(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恐怖片)(意)新现实主义电影(陆)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战后电影(港)新派武侠片、武侠功夫片、李小龙真功夫片、喜剧功夫片、香港电影新浪潮(台)健康写实主义、80年代台湾新电影、鬼怪灵异片、硬派拳头片与软派文艺片电影名家(美)格里菲斯、弗拉哈迪、斯皮尔伯格、奥逊威尔斯、科波拉(意)费里尼、安东尼奥尼、(苏)艾森斯坦、塔尔可夫斯基(法)施隆多夫、法斯宾德(德)克拉考尔(英)卓别林(瑞典)英格玛伯格曼(日)小津安二郎、黑泽明(伊朗)阿巴斯(中)第一代:张石川、郑正秋第二代:孙瑜、夏衍、吴永刚、袁牧之、蔡楚生、沈浮、费穆第三代:谢铁骊、水华、郑君里、李俊、谢晋第四代;吴贻弓、郑洞天、张暖忻(xin)、颜学恕第五代:张艺谋、陈凯歌、李安、黄建新、霍建起、冯小刚第六代:贾樟柯、陆川。
电影制作基础知识

电影制作基础知识电影制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艺术过程,需要各种技术、创意和专业知识的结合。
本文将介绍电影制作的基础知识,包括剧本创作、导演技术、摄影、音效、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影制作的流程与技术要求。
一、剧本创作剧本是电影制作的基石,包含了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对白等内容。
好的剧本是一部成功电影的先决条件。
剧本创作涉及到构思、大纲、场景设置等环节。
创作者需要对故事有深入的理解,塑造出富有吸引力的角色,并通过各种情节构建紧凑的故事结构。
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观众的需求与情感共鸣,力求将故事讲述得生动有趣。
二、导演技术导演是电影创作的关键人物,负责整个电影的艺术风格与想象力的实现。
导演需要对剧本进行解读与诠释,指导演员的表演,掌控每一个镜头的构图与节奏。
导演的技术包括导演语言的运用、镜头的运用、节奏的掌控等等。
导演需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创作者密切合作,协调各方面工作。
三、摄影摄影是电影制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光影的运用展现电影的视觉美感。
摄影师需要具备对光线、色彩和空间的把握能力,通过不同的摄影技术和角度传递故事情感。
摄影师需要根据导演的要求和电影的氛围,选择合适的镜头镜头与摄影机运动方式。
通过运用镜头运动、定格、焦距等摄影手法,传递出不同的情绪与效果。
四、音效音效在电影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营造出各种声音的真实感与冲击力。
音效的制作包括原声录制、配乐和声效设计。
通过合理运用配乐和声音效果,能够增强电影的氛围和情感,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听觉体验。
音效设计师需要根据剧情和导演的要求,选择适合的音效素材,并对其进行后期处理和混音,使之与画面更好地结合。
五、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电影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剪辑、特效和调色等环节。
剪辑师通过对拍摄素材进行整合和剪辑,控制电影的节奏和剧情的连贯性。
特效师则负责电影中的视觉特效制作,通过计算机技术营造出各种奇幻的效果。
电影制作知识点

电影制作知识点电影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艺术表达。
要想了解电影制作,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电影制作相关的重要概念、流程和技术。
一、剧本创作剧本是电影制作的基础,它是电影故事的核心蓝本。
剧本创作需要提炼故事主题、塑造角色形象、构建情节等。
合格的剧本应具备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的对白和丰富的内涵。
二、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制片公司负责招募导演、摄影师、演员和其他创作人员。
此外,制片公司还需要确定电影的预算、制定拍摄计划,并进行选址、审核剧本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三、摄影与摄像摄影是电影制作的核心环节之一。
摄影师使用专业的摄影设备和技术来捕捉画面,创造出电影特有的视觉效果。
摄像则是将摄影的影像记录在胶片或数字媒体上,以备后期制作使用。
四、导演指导导演是整个电影制作过程的核心人物,他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演,布置场景,决定镜头构图等。
导演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意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实现自己对电影的艺术想象。
五、剪辑与后期制作剪辑是将拍摄好的各镜头按照剧情顺序进行组合,并进行颜色校正、音频处理等技术操作。
后期制作还包括特效制作、字幕添加、配乐、混音等,以完成最终的影片制作。
六、音效与配乐音效和配乐是电影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增强电影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音效包括自然音、特殊音效、配音等,而配乐则是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作品,可以烘托氛围、营造情感。
七、发行与推广电影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发行与推广。
发行公司将电影送往各大影院进行放映,策划宣传活动并制作预告片等,以吸引观众购票观看。
成功的发行与推广是电影能否获得好的票房的关键。
八、国际交流与影展电影制作是一门国际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各种国际交流和参加影展,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作品,增加合作机会。
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国家的电影作品来吸取灵感、学习先进技术。
综上所述,电影制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合作和精心安排。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电影编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圣才出品】

艺术硕⼠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电影编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圣才出品】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少,不是历年真题的考察重点,由于本章与其他章节知识点有重叠之处,因此仍需要考⽣识记掌握。
考⽣要掌握主要的电影类型划分,中外电影不同类型的划分、电影类型的代表性作品等。
【考点归纳】⼀、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电影类型(1)⽚种的类型,即故事⽚(剧情⽚)、纪录⽚、戏曲⽚、科教⽚、美术⽚(动画⽚)等相对类型的划分。
(2)内容的类型,即注重内容表现性质和题材差异的类型划分。
①喜剧、悲剧、正剧的表现内容的类型区别;②历史剧、现代剧的对象内容的区别;③农村、都市、⼉童、军事等题材的区别。
(3)表现的类型,即体裁性质的类型范畴,如西部⽚、歌舞⽚、犯罪警匪⽚、科幻⽚等。
(⼆)中国电影类型1.喜剧(1)从通俗的意义看,喜剧是⼈类本性的⼀种表现形式,是⼈类对⽣活需求的⼀种⾃然流露。
喜剧现象是风俗喜剧的现实基础。
从⽣存艰难的⾓度看,喜剧是⼈类对⾃⼰⽣存状态的⼀种反抗形式,是⼈类对⽣存的不满催发的某种形式,促使批判性喜剧的产⽣。
(2)喜剧⽚是电影的较早形式。
卢⽶埃尔的影⽚《⽔浇园丁》中的喜剧噱头标志着最早喜剧的诞⽣。
(3)中国喜剧发展历程。
1922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喜剧⽚《掷果缘》诞⽣,20年代谐噱⽚,30年代悲喜剧与社会喜剧,40年代讽刺喜剧与风俗喜剧,50年代⼈民⽣活喜剧,60年代温婉⽣活喜剧,70年代幽默喜剧,80年代家庭喜剧,90年代诙谐喜剧,世纪之交贺岁喜剧。
《甲⽅⼄⽅》等的出现是⼤众⽂化时代中平民化娱乐潮的成功标志。
2.悲剧(1)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看,其导源是现实与理想的幻灭。
悲剧是⼈类艺术长河中长盛不衰的艺术表现类型。
(2)悲剧的类型有:产⽣于社会现实和⽣存⽭盾的⽣活悲剧;产⽣于⼼理期求与环境的精神悲剧。
(3)中国悲剧发展历程。
20年代伦理悲剧⽚,30年代社会问题悲剧,抗战时期战争悲剧,40年代家庭悲剧与社会悲剧,50~60年代阶级压迫悲剧,80年代历史悲剧与⽂化⼼理悲剧。
电影编剧学整理考点

电影编剧学1、一部影视剧是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灯光、化妆、道具、剪辑等许多多影视艺术工作者合作制作而成的。
但也必须指出: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
影视编剧既是对生活、形象和美的发现者,又是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创造者。
因为,正是通过他的创造性的劳动,将生活变成艺术,把生活素材提炼、构思成为具有美学意义的银幕或屏幕形象。
所以,有人把影视编剧在整个影视剧一书中的作用概括为“无中生有”四个字,是不无道理的。
2、日本著名导演新藤兼人(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说:“电影剧本在摄制影片中所起的是骨架作用。
在拍电影之前,如果不先写好剧本,就很难拍出好影片。
”3、罗伯特·本顿和大卫·纽曼合作的电影剧本《邦妮和克莱德》。
4、“新小说”派主将,电影女编剧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写的剧本《广岛之恋》。
5、罗勃一格里叶编写的富有视觉感的电影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他曾经说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剧本是由我直接写出来的,而且注明了每个镜头中摄影机的运动及取景等。
我没有给导演阿仑·雷乃(《广岛之恋》的导演)讲故事,我只是逐一描述了镜头的结构”。
(法国新浪潮时期)6、西方一些著名导演,如瑞典的伯格曼、英国的大卫·里恩、意大利的德·西卡、美国的奥立伟·斯通(1995年《天生杀人狂》)7、苏联的杜甫仁川把电影剧本的作者称为“在纸上设计影片的总设计师”。
8、日本导演黑泽明说的更透彻了:“弱苗是绝对得不到丰收的,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
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的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
这是绝对的。
无论拥有多么优秀的导演力量,也无论在导演时做了多大的努力,结果也是无济于事。
当然,导演对剧本要尽一番努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正因为有人把这种努力和导演工作混为一谈,所以才认为导演能够掩饰剧本的缺陷,那完全是一种错觉。
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有剧本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电影编
电影编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与创作基本概念,以及中外电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概论》(周星主编)、《影视艺术史》(周星等著)等通用教材,缩减概要而成。
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下述各章重点。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影基本理论,重点把握基本概念。
分节重点包括:
第一节"电影基本范围"中重点把握:
1.电影美学层面概念;
2.电影片种。
第二节"电影的性质"中重点把握:
1.综合性。
2.艺术性。
第三节"电影的社会功能"重点把握:
1.再现功能;
2.表现意义;
3.审美价值。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影创作基本概念。
分章节重点把握:
第一节"影像镜头":
1.景别;
2.构图:
3.运动与造型。
第二节"声音":
1.人声。
2.声画关系。
第三节"蒙太奇"的概念意义。
第四节"长镜头":
1.长镜头概念:
2.长镜头意义。
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外电影各个历史阶段创作状况。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时期代表性影片:重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西方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三节"东方电影简况":各个国度重要代表作品。
第四章主要介绍电影类型与体裁,
分节重点:第一节"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中国电影类型。
第二节"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西方电影类型。
第五章集中介绍中外电影创作名家和经典代表性影片。
分节重点:
第一节"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1.夏衍创作;
2.吴永刚和《神女》;
3.袁牧之和《马路天使》;
4.蔡楚生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5.沈浮与《万家灯火》;
6.费穆与《小城之春》;
7.谢铁骊与《早春二月》;
8.水华与《林家铺子》;
9.谢晋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
10.吴贻弓与《城南旧事》。
11.张暖忻与《沙鸥》、《青春祭》;
12.张艺谋与《红高梁》、《秋菊打官司》;
13.陈凯歌与《黄土地》、《霸王别姬》.
14.黄建新与《背靠背,脸对脸》;
15.霍建起和《那山,那人,那狗》;
16.陆川与《可可西里》。
第二节"外国电影名家名作":
1.格里菲斯与《一个
国家的诞生》;
2.爱森斯坦与《战舰波将金号》;
3.奥逊.威尔斯与《公民凯恩》;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5.新好
莱坞与《邦妮和克莱德》;
6.斯皮尔伯格;
7.黑泽明与《罗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