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事迹

合集下载

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5篇

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5篇

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5篇大家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关于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该怎么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带来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希望大家喜欢!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篇142岁的焦裕禄带着未能“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遗憾,倒在兰考大地上。

45年沧海桑田,兰考和祖国大地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焦裕禄用自己的行动塑造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光辉形象和忠诚、爱民、科学、制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兰考工作的时间里,焦裕禄想的是一心为公,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他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鼓舞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即使在病中,他还把《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放在身边。

焦裕禄奋斗一生,身无长物,两袖清风,没有给子孙留下遗产。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人为本,这是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名人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贯穿着一个最基本的主题,这就是他始终把人民作为目的,而把自己当作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焦裕禄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而艰苦奋斗,他呕心沥血地工作,目的就是让兰考的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他总是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以对群众无私的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焦裕禄牢记党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也只有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他才能说出“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豪言。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焦裕禄那里,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

焦裕禄的英雄事迹

焦裕禄的英雄事迹

焦裕禄的英雄事迹简介焦裕禄(1922年1月25日 - 1964年8月5日),山西省交城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

焦裕禄在短暂的生命中,为中国农村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被誉为农村建设的楷模。

背景焦裕禄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到艰苦生活的熏陶。

农村贫困的现实让他对农村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16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农村的现状,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计划,这深深地影响了焦裕禄。

英勇的奋斗焦裕禄在参军入伍后,以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不久就被派往农村工作。

他深入农村,与农民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解决农民们遇到的问题。

由于他对农村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卓越的工作能力,他获得了农民们的赞誉和信任。

焦裕禄用他的智慧和勤奋,牢牢地坚守在农村工作的一线。

他不仅为农民们提供了各种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带领农民们兴修水利、开展荒漠化治理、推广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为农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私奉献焦裕禄的工作兢兢业业,他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农民的利益之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主义精神。

他甚至将自己的家人疏离,坚决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农村建设中,他时常与农民们吃住在一起,亲力亲为地为他人着想,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事业。

严守纪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始终严守纪律,坚决执行党的各项决策。

他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任何时候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带头参加劳动,坚决抵制享乐主义,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永不疲倦的进取焦裕禄一直在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一个勇往直前的战士。

他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他努力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

焦裕禄精神的传承焦裕禄的英雄事迹不仅仅是个人的壮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焦裕禄通过自己的奉献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建设的榜样。

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

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

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焦裕禄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截至20xx年,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全县泡桐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的事迹篇1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xx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任职兰考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

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xx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利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也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

主要成就成就综述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焦裕禄先进事迹4篇

焦裕禄先进事迹4篇

焦裕禄先进事迹4篇焦裕禄先进优秀事迹11963年5月18日,当天深夜,焦裕禄刚看完文件,准备睡觉。

这时忽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他披上雨衣就出去了。

爱人和孩子在火车站找到了他,问:“你一个人出来,怎么不吱一声?”焦裕禄说:“我出来看一下县城里的水能不能排出去,城关镇有些群众的住房不牢固,我去转了一圈看看。

”第二天天不亮,焦裕禄马上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

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

热心助人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一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

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

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

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

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

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叫张继焦。

艰苦奋斗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

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

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

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

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

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

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

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

爱人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而他却常常对家属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

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

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爱人徐俊雅缝补。

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

焦裕禄的生平事迹材料(优秀5篇)

焦裕禄的生平事迹材料(优秀5篇)

焦裕禄的生平事迹材料(优秀5篇)焦裕禄的生平事迹材料篇一焦裕禄,山东博山人,1945年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加入民兵团,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的中国,军阀混战,兵灾匪患不断。

这一年的8月16日,焦裕禄诞生在山东省博山县北崮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1933年,年仅10岁的焦裕禄上了4年学后,因家庭窘迫,财主逼债被迫辍学。

辍学后的焦裕禄先后做过渔民、纤夫,非常艰辛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1939年焦裕禄在沂蒙根据地北崮山附近的煤矿出苦力。

在一次运煤途中偶遇八路军游击队员,由此加入了当地民兵儿童团,做一些送情报,站岗等工作。

1942年6月,焦裕禄被汉奸出卖,在监狱里被关了半年后,被押送到辽宁抚顺给日军做苦力。

在艰苦的环境里,多次目睹矿友被日军杀害。

见证了一些地下党员宁死不屈的精神。

在一次偶然机会,焦裕禄和几名矿友逃离了日军封锁的矿区,回到老家博山。

这时的家乡遭遇荒灾,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也换不到多少粮食。

没有良民证不敢出门,一家老小忍饥挨饿。

无奈之下,焦裕禄带着家人逃荒到江苏宿迁。

1945年,抗日战争走到结尾,国民党放弃和平停战,加快了对解放区的进攻。

处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民兵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同年,焦裕禄返回老家,加入了村民兵组织并当上民兵队长。

带领民兵英勇阻击国民党匪军多次,并受到上级的表扬。

革命实践以及共产党人的教导,使他迅速成长起来,萌生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焦裕禄找到当地党小组长焦方开同志,他说,我要入党。

但是他并不知,入党要先写入党申请书。

焦方开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参加共产党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像参加民兵那么简单。

入党不仅看出身还要有思想觉悟。

并鼓励他积极工作、奋勇抗敌,待条件成熟即可写入党申请。

他听了小组长的教导后,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白了努力方向。

我的条件还不够,焦裕禄写了三份入党申请书,但是一直没有交给党组织。

第一次入党申请书,焦裕禄写了自己当苦力,退学,坐牢,逃荒的经历,表示坚决要入党,打倒地主为亲人报仇。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500字以上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500字以上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
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主要事迹:
1、推车排涝。

大雨倾盆,地面积水成河,焦裕禄同志亲自指挥抗洪抢险。

当发现群众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他挺身而出,带领干部群众冒雨奋战几十个小时,挖开洪水道口,及时疏导了河道,解除了内涝对盐碱地的威胁。

2、深扎调研。

焦裕禄同志经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刚到兰考时,他就用4个月时间走访了全县140多个大队,行程5000余里;在一年多的工作中,他走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8个大队。

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3、治风除弊。

当时兰考的“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危害最重的是风沙。

为了改变面貌,他亲自率领一支调查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和人口调查。

经过两个多月日夜兼程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治理方法:“栽树防沙尘暴,种草改良土壤环境。


4、根治盐碱地。

焦裕禄同志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翻淤压碱、开沟淋灌、种植绿肥作物等。

这些方法经推广后很快见到了成效。

他还组织群众挖泥封沙丘、填坑平洼地、植树造林种
草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五篇

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五篇

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五篇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篇1是谁年仅42岁却在我们心中永远的活着?是谁只当了475天县委书记却赢得了我们衷心的爱戴?是谁已离开世间49年却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他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风沙、内涝、盐碱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身患肝癌仍忍痛工作,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通过学习焦裕禄事迹,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对比焦裕禄,通过“六问”,要做到“六要”:一是要坚信念。

焦裕禄对治理兰考“三害”有着坚定的信念,在改造规划上满怀激情地写道:“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 在病逝前对组织唯一的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对比焦裕禄,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那种虎头蛇尾、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从楷模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激发对财政工作最热诚的信念,带着青年人应有的激情和责任,在工作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二是要动真情。

焦裕禄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怀群众,帮助群众。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走访群众、召开现场办公会。

对比焦裕禄,我们对基层群众千万不能做牛气冲天的“官老爷”,一定要做到“不牛气、不扯皮、不推诿、不为难”,一定要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对基层单位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诉求,要带着真心和真情乐观主动地出谋划策,实际解决不了的,也要将相关难题带回来、报上去。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五篇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五篇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五篇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篇1焦裕禄(1922-1964)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

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

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

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怀着一颗爱民仁后情怀,深化百姓体察民情,不顾自己已经羸弱的身躯,顶风冒雨,深夜看望受伤的老人,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为了锁住兰考肆虐的风沙,他带着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也没有退宿,为解决夏季的水患,又是他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清,在大家垂头丧气时,又是他振聋发聩,激起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调查讨论,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为民,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示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篇2焦裕禄,一个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熟悉的名字,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亿万人民学习的楷模。

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被永远载入史册,铭刻在人们心中。

作为一名党员老师,更要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962年焦裕禄被党派到贫困、落后、自然灾害严重的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他没有任何怨言,接受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裕禄事迹
一、激励兰考人民抗灾自救的斗志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同志怀着改变灾区面貌的雄心壮志,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

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重重的困难,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

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焦裕禄同志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他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深入到农机调查访问去了。

他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

开座谈会,全面了解灾情及其原因,寻找救灾办法。

同时,焦裕禄同志教育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入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进行思想发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通过教育和发动,兰考人民明确了前进方向,振奋起抗灾自救的精神,坚定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信心百倍地改变多灾多难的旧兰考。

焦裕禄同志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

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群众中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

他听到许多农民要求“翻身”、要求革命的呼声,看到许多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对“三害”斗争的革命精神,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

群众的智慧,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更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焦裕禄通过调查,感概万千。

他说:“兰考的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他们有改变家乡面貌,由穷变富的强烈要求,就象在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干柴一样,只要崩出一个火星,就可以引起熊熊烈火。


二、统一县委领导班子思想
兰考是一个老灾区。

当时整个县上的工作,大部放在救灾上。

县里有些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

对改变兰考面貌缺乏信心。

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改变灾区面貌,还是两手向上,依赖救济呢?面对这种情况,焦裕禄同志感到:要改变兰考面貌,干部是关键。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群众在灾害面前两眼望着县委,县委领导挺不起腰杆,群众的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1963年元月,焦裕禄在县委扩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同
志要带头到困难村去,与基层干部同甘苦、共患难,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作出贡献,为基层干部作出榜样,真正做到心不离群众,身不离灾区。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

人们到齐后,他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雨纷飞。

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

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开过。

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踡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