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

合集下载

七里山塘景区介绍

七里山塘景区介绍

七里山塘景区介绍
七里山塘景区是位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的一处风景区。

景区以山水为主题,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七里山塘大峡谷、玉蟾洞、九龙瀑布等。

其中,七里山塘大峡谷是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其悬崖峭壁、流水飞瀑、奇峰异石等景观,令人赞叹不已。

而玉蟾洞则是一处神奇的地下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形态各异,让人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九龙瀑布则以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著称,是景区又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此外,七里山塘景区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如山塘古村、五龙岩遗址、千古山塘等。

这些景点中,山塘古村是一处古朴典雅的村落,保存了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及民俗文化,是旅游者了解江南水乡文化的好去处。

七里山塘景区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还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进行漂流、攀岩、徒步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总之,七里山塘景区是一处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之美,还可以沉浸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中,享受到别样的旅游体验。

- 1 -。

塘村松广东最美古村落

塘村松广东最美古村落

塘村松广东最美古村落南海西樵获颁“广东最美古村落”,“高度文化自觉”引学界赞叹→村中林立着百年镬耳屋宗祠、夹板泥墙古屋。

西樵松塘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入选“广东最美古村落”。

松塘村古祠堂林立,门上厚重威武的门神清晰可辨。

科举制留下的旗杆石体现松塘崇文重教之风。

西樵松塘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首个省级摄影创作基地,村中镬耳大屋群落、夹板泥墙古屋等传统古建筑完好程度达到80%。

宋以来,从南雄逃难迁至岭南水乡的区氏先人在松塘繁衍近800年。

这个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庄,从明朝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开始,在明清两代至少走出了4位进士、7位举人,其中3人进入翰林院,松塘因此被人誉为“翰林村”,闻名遐迩。

如今,松塘区氏宗祠门前广场仍立有一排科举时代遗留的宽约40厘米、高矮不一的旗杆石,昨晚,十大最美古村的旗帜在旗杆石上空飘扬。

在明清朝代科举考试中,凡考上秀才、举人、进士或四品以上的官职者,则可立旗杆石,是一种荣耀的象征;今天,在旗杆石上升起最美古村的旗帜,是对这些村落对于珍贵文化保存与发展的肯定,更是一种榜样,唤起全省人民对于美丽家园的热爱。

据悉,此次获选的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代表了广府、潮汕、客家和粤北古村落的风格,表现出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基本囊括了全省古村落精华。

“我们一致认为松塘村无论是从历史遗迹、人文底蕴还是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非常独特,村民们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

”作为评委之一,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曹利祥说,从132个中挑出10个最美古村,非常难以抉择,但松塘古村入选则高票通过,评委会基本无异议。

专家们介绍,松塘翰林村是岭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其“燕子傍岗飞”的地理布局独具特色。

特别是村中心的区氏宗祠,水磨青砖的墙面,条石砌筑的钟鼓亭,昂然挺立的柱栋,繁刻精雕的柱础、横梁,匠工绝伦,蔚为壮观。

在松塘村举行“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颁奖盛典,既是对松塘村古村落保护成果的肯定,也是松塘村名村建设成就的彰显,更是松塘村古村旅游发展的契机。

松塘,一本读不完的书优美散文

松塘,一本读不完的书优美散文

松塘,一本读不完的书优美散文松塘,一本读不完的书优美散文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历史;每一个村庄,都是一本可读的书籍。

作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是一本内容丰富、精彩不断的好书。

2015年7月下旬,我和朋友有机会到松塘村游览,品读了这本异彩纷呈的书。

一、池塘古屋是她大气的封面没到松塘前,我想象着古村落总是大同小异的,无非就是青山绿树,小桥流水,古屋高墙,断壁残垣。

初进镇松塘村,只见该村村口有一高大的门楼,门楼有一副对联:“松蟠朱顶鹤,塘跃锦鳞鱼。

”小楼密密夹道,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入村百余米后,眼前却突然一亮,视野豁然开朗:宽阔的广场,宽敞的石道。

古屋林立,鳞次栉比;麻石大道,整齐清洁。

村中心池塘片片,一字排开。

村的四周山峦起伏,绿树葱茏。

村舍环塘而建,别具一格。

门楼民居,即冈峦之体势;祠堂书舍,穷池塘之萦回。

古屋镬耳高墙,青砖黛瓦,飞阁翔丹。

那高高的镬耳山墙,仿似一条条龙的脊梁,铮铮铁骨,傲然挺立在屋顶;又如一只只竖起的耳朵,在倾听着岁月流逝的风声。

古色古香的民居、祠堂,连成一片,雄伟壮观,气派不凡。

与很多村庄在村前建水塘不同,松塘村最特别之处是水塘建在村中心,百巷归一,巷巷朝塘。

村里有七八个水塘,首尾相连,远远看去,仿若一条闪亮的小河。

一个个池塘,像一个个聚宝盆,汇聚了天地日月的精华,孕育了松塘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个个池塘,像是一个个丰盈的墨岘,等待众村民饱蘸笔墨,谱写松塘村的辉煌。

几个池塘中,有一个名叫月池,碧水深幽。

附近的古屋和树木倒影在水中,像一幅巨型的水墨丹青;轻风吹来,微波荡漾,水墨丹青便成了一匹皱褶的彩绸;几个小屁孩光着身子在水塘里游泳、玩耍,雀跃之处,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

那黝黑的身子,在白浪中显得特别耀眼,像是水墨丹青上的小小音符,把松塘这本书的封面点缀得灵动而富有韵味。

二、松塘八景是她瑰丽的插图松塘人给这座小小的村庄总结了松塘八景:“三台献瑞”“九曲凝庥”“华岭松涛”“横塘月色”“奎楼挹秀”“桂殿流香”“社学斜晖”“古榕烟雨”,光看这诗情画意的名字,就可以推知她的美丽了。

游鉴湖坡塘云松村心得体会

游鉴湖坡塘云松村心得体会

游鉴湖坡塘云松村心得体会“绍兴一日游去哪里玩,在绍兴城南坡塘有一个叫作云松村的小山村,在这里有美丽的乡村景观,茶园、古道、古树”……近日在抖音上,一则介绍云松村美丽风光的短视频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

视频里满眼翠绿的村落、融入自然的景观、丰富的体验项目,令人心生向往,有的纷纷打卡。

就在上周末,绍兴市首届“亲运动”911大会在云松村举行,吸引了不少来自重庆、杭州、绍兴市区和柯桥区的孩子和家长。

以往寂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户外拓展亲子游,吸引远方来客云松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大片的茶园、古道、水库、村落,是进行乡村游、亲子游的好去处。

“亲运动”大会由“乡野玩客”主办,水上竹筏、树降、溯溪、草地足球……当天举办的活动丰富多彩,约有160位家长和孩子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在古道边,高高的树上,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的装备教孩子们爬树,再利用绳索将孩子安全降落,既锻炼了体能又增强了胆量。

在山顶的水库,不少大人在这里划皮划艇,感受碧水清凉。

来自重庆的黄女士和老公、女儿在主办方的组织下特地来到云松村,感受江南古村落的风情。

他们在这里吃住两三天,真正体验了乡村深度游。

她说:“第一次来到绍兴的山村里玩,感觉一切都很新奇,村里道路、房屋设施都很不错,还有茶园、古道等景点,体验感非常好。

”云松村是绍兴市3A景区示范村,游客中心、停车场、咖啡馆等都已建成,另外还有景观长廊、舞台演绎广场等设施在建设中。

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越来越完善的配套,吸引了“乡野玩客”这样的乡村户外旅游、拓展公司前来为云松村赋能。

负责人马书义告诉记者:“‘乡野玩客’品牌的公司总部在重庆,现在在浙江也成立了公司,我们非常看好云松村的自然资源,今后将继续在这里开展亲子户外拓展活动。

今后还要在这里建崖壁酒店等设施,为乡村建设引流赋能。

”静谧云松,这里有古树、古道、古民居云松村更好玩了,是不少来过云松村游客的感叹。

云松村毗邻兰亭森林公园,三面环山,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中的村庄。

钮海津:《探访100个古村落之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20132013-07-28)

钮海津:《探访100个古村落之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20132013-07-28)

钮海津:《探访100个古村落之西樵镇松塘村》(20132013-07-28)翰墨流芳800年口钮海津早有所闻,位于西樵镇上金瓯的松塘村,宋代开村,至今八百年古色依旧。

它倚岗列建,百巷朝塘,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古村落。

今天是周日,我们只有5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所以,即使是正在下着暴雨,也果断地向70公里开外的松塘村驶进,希望到达这座古村时天公开眼、雨婆收工。

Let's Go!行至沈海高速的南海区段,雨停了!驶到九江镇上金瓯松塘村,雨狂了!雨中进村。

村口门楼有一副对联:“松蟠朱顶鹤,塘跃锦鳞鱼”。

这幅对联大概是借松鹤、跃鱼来表达本村的威水史吧。

是谁的笔墨?穿行雨中的松塘村,但见物景与人影相映,不似许多古村落,即使是阳光明媚也少见人踪。

村中延绵着一湾池塘,居所环建,古木垂荫,石阶深巷,鳞次栉比,整齐排立,巷巷朝塘,百巷归源,布局有道,形成一个水陆兼备的岭南特色村落。

可惜60多年前的一场飓风,将村中一株古松吹折,后逐渐枯死,否则,会有多少青松水塘派的诗歌散文问世呀。

村中的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颇多。

“明德社学”,“松圃”、“汇川”、“彝圃”、“大夫”、“养正”、“培元”等书舍和家塾林立。

区玉麟、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区湛森等进士、翰林都有雁过留声的记载。

桂香坊、华宁街、逢源巷……小巷的名称或灵气或高雅,少有俗气。

历史名人的府第、故居、宗祠、祖祠、家庙等古建筑保留较好,且展现了岭南建筑艺术“三雕一塑”(木雕、砖雕、石雕和灰塑)的传统艺术价值。

明清时期,松塘村为中国贡献了了5位进士、7位举人。

这些人的官职有钦点刑部主政、翰林院学士、钦点内阁中书等。

所以,为昭彰崇文重教的风气,村里立了个翰林碑。

这里全年的节庆活动连绵:农历一年中每个月份,松塘村都有不同的农历民俗活动:正月初四的“出色”巡游盛会;二月初二的土地神诞;三月的清明祭祖;四月初八的“闭墓”;五月初五的“端午”;六月二十四的武圣诞;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四的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烧番塔”;八月二十七的“孔子诞”;九月九的重阳敬老;九月二十九的华光诞;十一月至冬至的“做冬”;大年三十的唱童谣送旧祈新,等等。

井塘古村的作文

井塘古村的作文

井塘古村的作文
《游井塘古村》
早就听说过井塘古村的大名了,一直想去看看,这不,终于找了个机会去好好逛了逛。

一走进村子,那种古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石头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村子里有很多老房子,那墙壁都已经有些斑驳了,却有着别样的韵味。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啊,是村子里的一口老井。

那口井可有些年头了,井口的石头被绳索磨得光溜溜的。

我仔细地瞅着,感觉那井就像一个神秘的时光通道,能把人带回到过去的岁月。

我当时就在想啊,这口井在以前得养活多少人呀,得有多少人来这里打水,说不定还有小孩调皮打水仗呢。

村子里还有很多古树,它们就像村子的卫士一样,静静地守护着这里。

在一棵古树下,我看到一个老爷爷正在晒太阳,那悠闲的样子,让人觉得生活在这里真是件惬意的事情。

我走过去和老爷爷聊了会儿天,听他讲了讲村子里的往事,感觉特别有意思。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还能看到一些村民在做着手工活,那种认真专注的神情,让我特别佩服。

在井塘古村的这一天,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却有着让人内心平静的力量。

当我要离开的时候,真的还有些舍不得呢,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再来感受这独特的古村风情。

这就是我眼中的井塘古村,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佛山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及开发研究——以松塘古村为例

佛山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及开发研究——以松塘古村为例

74创意2020/09一、引言我国拥有数量多而又独具特色的古村落,蕴含着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既是我国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可开发可利用的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古村落的存在现状及发展趋势,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发和发展古村落。

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聚了大量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同时它也是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规模加大,城市迅速扩张,大面积的城市改造开发,使得一些岭南传统村落开始慢慢消失。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科学保护和开发古村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西樵镇属于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它是西樵山遗址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古村落数量繁多,仅西樵山间就有7个古村落。

松塘村是其中的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对佛山地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松塘古村建筑特征分析松塘古村古朴而历史悠久,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

村中水塘首尾相连近数十亩,传说是开村300年后开挖而成的。

全村北侧、南侧与西南侧环绕着三个山岗,村口向东,紫气东来,藏风聚气,故有“三台献瑞”之说;村落的四周遍布一些小型丘陵,分别有文阁岗、金钟岗、飞燕岗、珍岗、老东岗相依围绕,形成一块微型盆地。

村落梳式布局的建造既考虑了自然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更重要的是能体现出当地家庭亲情的传统文化习俗(如图1、图2)。

松塘村最具特色的是水塘建在村中心,百巷归一,巷巷朝塘。

松塘村建筑颇具岭南建筑特色,处处彰显着水陆兼备的岭南历史文化古村的独特魅力(如图3、图4)。

村中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民居、古井古树等处处可见,构成了完整的岭南古村风貌。

古村里的祠堂朝向基本都是座北朝南,冬暖夏凉:房屋朝南,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

松塘村有泥墙老房,墙体厚实,门窗窄小,屋檐特长(其中有的用金、银包砖装饰)。

镬耳大屋,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建筑文化繁荣的见证(如图5、图6)。

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

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

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 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松塘村,位于南粤名山西樵山以西数公里处。

资料介绍:松塘,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外围三面岗峦环抱,村心池塘片片,村居环塘而建,长街深巷,清幽古朴;宗祠序列,庄严肃穆;书舍家塾,鳞次栉比;名人府第,遍布村中。

荷香风送,鱼戏莲动,莺鸣榕荫,宁静祥和。

村中文武圣庙俱全,在圣庙的荫护下,村人崇文尚学成风,明清以来,科甲鼎盛,共有举人数十人、进士六人,其中翰林四人,故有松塘翰林村美誉。

关于翰林,老张查阅了资料:唐朝时设立了一个叫翰林院的机构,在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其职责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在以后各朝代,翰林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是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因此入选翰林院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翰林中人。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

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

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松塘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传,约八百年前的南宋末年,为避兵乱,松塘村始祖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定居于此,以姓名村,名曰“区村”。

全村人九成为“区”姓。

因村有古松,后又开挖村中心的那一片水塘,由此,“松‘’塘”连理成就了这个村的名字。

现在古松已作古,只剩一镜方塘,但有古老的青砖村居环湖而栖,长石砌成的古巷自池塘边而建,巷口都朝向池塘。

因此,松塘画卷虽无古松,也不失诗意。

一大早从西樵镇赶到松塘村,村子一片宁静,路灯也还亮着,初升的太阳刚照到古祠堂上。

祠堂旁边的树不算古,但也有些年头了。

沿村道环池塘而行,前方有一牌楼,名“翰林门”。

翰林门和村道两边的设施都是新修的,但路中间的条石部分却是真正的古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
清幽古朴--松塘古村(旅游览胜)清幽古朴--松塘古村
松塘村,位于南粤名山西樵山以西数公里处。

资料介绍:松塘,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外围三面岗峦环抱,村心池塘片片,村居环塘而建,长街深巷,清幽古朴;宗祠序列,庄严肃穆;书舍家塾,鳞次栉比;名人府第,遍布村中。

荷香风送,鱼戏莲动,莺鸣榕荫,宁静祥和。

村中文武圣庙俱全,在圣庙的荫护下,村人崇文尚学成风,明清以来,科甲鼎盛,共有举人数十人、进士六人,其中翰林四人,故有松塘翰林村美誉。

关于翰林,老张查阅了资料:唐朝时设立了一个叫翰林院的机构,在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其职责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在以后各朝代,翰林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是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因此入选翰林院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翰林中人。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

翰林制度和科
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

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松塘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传,约八百年前的南宋末年,为避兵乱,松塘村始祖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定居于此,以姓名村,名曰“区村”。

全村人九成为“区”姓。

因村有古松,后又开挖村中心的那一片水塘,由此,“松‘’塘”连理成就了这个村的名字。

现在古松已作古,只剩一镜方塘,但有古老的青砖村居环湖而栖,长石砌成的古巷自池塘边而建,巷口都朝向池塘。

因此,松塘画卷虽无古松,也不失诗意。

一大早从西樵镇赶到松塘村,村子一片宁静,路灯也还亮着,初升的太阳刚照到古祠堂上。

祠堂旁边的树不算古,但也有些年头了。

沿村道环池塘而行,前方有一牌楼,名“翰林门”。

翰林门和村道两边的设施都是新修的,但路中间的条石部分却是真正的古迹。

村里有很多镬耳房:镬耳房是因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屋内小天井大进深,布局紧凑,既可防热辐射和挡风雨,又可通风散热,适合岭南多炎热多风雨的气候。

除了镬耳房,村里还保留着多间古色古香的“书舍”、“舍学”,可见当年由于书风盛行,也因此,松塘村的街巷也都有一个或灵气或高雅的名字,如桂香坊、华宁街、逢源巷……还有的人家挂着祖传的牌匾,像“司马第”、“大夫第”、“太史第”。

跟其它古村一样,祠堂更是必定有的,只是松塘现在保留下来的大小祠堂竟还有不下20座。

这些祠堂大都建在村中池塘边上。

松塘有大小池塘七八个,依山坡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连通。

村里最具特色的地方是这一列列排开的旗杆石
这些旗杆石高约1米左右,竖立在“区氏宗祠”前面。

转过来看你或许会大吃一惊:石头上面刻着的字被涂上了一层红漆,字体清晰可认。

从石头上的字可以得知:松塘村仅在清朝嘉庆、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就出了进士、举人一大批,这些人的官职有钦点刑部主政、翰林院学士、钦点内阁中书等。

有些旗杆石更是固定在一个个基座上。

历史上,凡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村中便会挂起一根长20多米、碗口粗的旗杆,悬挂着旗帜,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石上刻着中举人的姓名和名次。

多少
年过去,村中的旗杆石一共有20多块,现在成了村里的“镇村之宝”。

旗杆石,实际上更是功名碑!
什么叫光宗耀祖?或许这下会有不少人明白了很多!
旗杆石记录着松塘前人的功名,也在激励着松塘村后人。

听说现在松塘村里的青少年读书上进之风甚浓,每年都有人考上名牌大学,还出了一名博士。

松塘人常把村中人才辈出归结为祖宗的荫庇,因此祠堂、家庙、功名石都被完好地保存着。

近两年更是投资数百万维修古迹改善环境,这是入村处的松
塘第一门。

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的获得、广东省首个
省级摄影创作基地的建立,村里现在还开始开发起文化旅游,听说在农历一年中的每个月份,松塘村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如正月初四“出色”巡游盛会、三月清明祭祖、八月二十七“孔子诞”等等。

一方面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于祖先的追思与崇敬,另一方面也吸引着游客的到来。

或者,老张在哪天又来到松塘,感受功名感受文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