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50篇(含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50篇(含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50篇(含答案)《母爱是一根穿针线》【001】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你把母爱比作()。

(2分)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分)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你知道该怎样做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25篇)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25篇)

小学语文经典题(课外语段阅读)课外1:暖色的梦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谦卑地开放了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纤弱的身影投在深黑的土地上沉默的微笑温柔了整个世界那几片单纯的花瓣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开了又枯萎了路边的小花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解题思路:认真品读诗歌,体悟诗歌内涵;仔细阅读题目,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组织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1.如:它梦见自己装点着这个世界,人们非常喜欢它。

2.小花默默地吐露芬芳,装点自然,温暖世界,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奉献虽然很小,但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行者。

课外2: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

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

课外阅读题30篇

课外阅读题30篇

课外阅读题30篇在当今社会,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30个适合课外阅读的题目,希望这些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拓展阅读范围。

1.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2.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K·罗琳3. 《西游记》——吴承恩4.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5. 《了不起的盖茨比》——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6. 《老人与海》——海明威7.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8. 《红楼梦》——曹雪芹9. 《1984》——乔治·奥威尔10.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这些题目既包括了中国的经典名著,也有国外的文学巨作,涵盖了不同领域的题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11. 《宝贝的书本》——安东尼·布朗12. 《奇幻工厂》系列——罗尔德·达尔13. 《我是猫》——夏目漱石14. 《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15. 《西方文学名著》——戴尔·卡尼格16. 《白鲸记》——赫尔曼·梅尔维尔17. 《格林童话》——格林兄弟18. 《巨人的陨落》——肯·福莱特19.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20.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这些题目涉及了儿童文学、科幻小说、日本文学以及世界名著等不同领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

21. 《儿童百科全书》——编辑部22. 《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23. 《人间失格》——太宰治24.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25. 《西班牙画家》——塞尔吉奥·拉莫斯26. 《水浒传》——施耐庵27.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28.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29. 《黑暗森林》——刘慈欣30. 《罗马帝国衰亡史》——爱德华·吉本这些题目涵盖了百科全书、艺术、词典、历史等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快速 阅读的阅读题训练

快速 阅读的阅读题训练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并吸收大量信息。

以下是一些快速阅读的阅读题训练,可以帮助您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1. 阅读新闻报道或文章,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重要的事实或数据?
* 文章中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 从文章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篇文章,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 这本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作者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 这本书或文章的主题或观点是什么?
* 这本书或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 这本书或文章中的主要角色或人物是谁?
3. 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或故事,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 这个故事的主要角色是谁?
* 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和事件是什么?
*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4. 阅读一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 这篇论文或报告的主题是什么?
* 作者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 这篇论文或报告的主要发现或结论是什么?
* 这篇论文或报告对当前领域有何贡献?
5. 阅读一篇非小说类书籍的章节或段落,然后回答以下
问题:
* 这段文字的主题是什么?
* 作者使用了哪些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
* 这段文字的结构是什么?
* 这段文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通过以上训练,您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您还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和水平。

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1①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

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儿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

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聚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

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④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界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

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有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

只有用火的舞蹈形容,才恰如其分。

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我记忆的天空。

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30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

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

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却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

当时我以也怜悯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

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

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

阅读真题80篇答案大全

阅读真题80篇答案大全

阅读真题80篇答案大全科目:阅读适用年级:初中(七八年级)题型:选择题1、下列哪个词可以与peace搭配?A. warB. loveC. hateD. fight答案:B2、下列哪本书是科幻小说?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流浪地球》D.《红楼梦》答案:C3、下列哪个概念最符合“三角形”?A. 直角B. 圆形C. 椭圆D. 正方形答案:A4、以下哪个不是动物?A. 鲨鱼B. 大象C. 柳树D. 猫答案:C5、哪个城市是英国的首都?A. 巴黎B. 伦敦C. 罗马D. 柏林答案:B题型:填空题1、___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答案:中国2、这个问题有两个___。

答案:答案3、这个墨西哥城市是新___。

答案:墨西哥4、三通最重要的是___、通信、通水。

答案:交通5、我肚子饿了,我想吃___。

答案:面包题型:判断题1、地球是平的。

答案:错2、人类最聪明的动物是鲸鱼。

答案:错3、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

答案:错4、小明是个女孩。

答案:错5、李白是唐朝的诗人。

答案:对题型: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答案:《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2、请简要介绍一下地球自转的概念。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转动,每转一周称为一日。

3、请简要介绍一下三角形的性质。

答案: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角的和为180度。

常见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4、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颐和园等。

5、请简要介绍一下水的三态。

答案:水有三态,即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下为冰,液态下为水,气态下为水蒸气。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语文阅读理解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理解习题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一、短文阅读理解题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孩子,每天都会读很多书。

他最喜欢的书是《小王子》,这本书让他收获了许多感悟。

小明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像小王子一样保持纯真和善良,不被现实的世界所束缚。

问题:小明为什么喜欢《小王子》?答案:小明喜欢《小王子》是因为这本书让他收获了许多感悟,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像小王子一样保持纯真和善良。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判断正误。

小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

他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因为他有很好的学习方法。

他经常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问题:小明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答案:正误判断题,答案根据短文内容可知是正确的。

二、篇章阅读理解题1. 阅读下面的篇章,回答问题。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

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答案: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是因为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为了保护水资源。

2. 阅读下面的篇章,判断正误。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意义,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传承。

问题: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

答案:正误判断题,答案根据短文内容可知是正确的。

三、诗歌阅读理解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问题:诗歌中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诗歌中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精选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大赛试题(附答案)

精选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大赛试题(附答案)

精选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大赛试题(附答案)精选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大赛试题(附答案)为了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我们精选了一系列阅读试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

以下是本次阅读大赛的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题目: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文章的主题?A. 描述大自然的美丽B. 讲述动物的生活C. 描绘人物的品质D. 讲述发生在一个小镇上的故事答案:正确答案:D解析: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小镇上发生的故事,故选D。

2.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B. 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C. 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人D. 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勇敢的人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为懒惰而受到惩罚的故事,故选B。

3. 题目:以下哪个词语可以替换文章中的“懒惰”?A. 勤奋B. 勇敢C. 聪明D. 粗心答案:正确答案:A解析: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懒惰的反义词是勤奋,故选A。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 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主人公因为________而受到了惩罚。

答案:答案:懒惰2. 文章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答案:勤奋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

答案:答案:文章讲述了一个小镇上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因为懒惰而受到惩罚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2. 你认为文章中的主人公最后会怎么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答案: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主人公因为懒惰而受到了惩罚。

在以后的生活中,主人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勤奋的人。

以上就是本次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大赛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解释加点的字。

(4分)①其.子曰其:____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云:_____③暮而果大亡.其财亡:____ ④而疑邻人之.父之:_____7 .翻译句子。

(4分)①天雨墙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家甚智其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富人虽已“大亡其财”,但此时若能赶快修好被雨毁坏的墙,仍不算晚,可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正如古人所云:“,。

”(1分)9.《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2分)答:10.学习这篇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发(2分)答:苻融验走(15分)前秦①苻融,为冀州牧②。

有老姥③于路遇劫,喝贼④,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

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⑤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

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选自(宋·郑克《折狱龟鉴》)【注释】①前秦:晋朝末年氐族人在中国北部建立的秦国。

②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

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省一带。

③姥:年长的妇人。

④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⑤诬:冤枉。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为.冀州牧为.(2)莫知其孰.是孰.(3)乃.俱送之乃.(4)既而....还入既而7.翻译句子(4分)(1)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译文:(2)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译文:8.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是贼,其依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答:________________9.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说明了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 10.你认为苻融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答:孟母断织教子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③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④安宁,动则远害……”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⑤,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⑥矣。

①.既:已经。

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

这里是指织布。

⑤子:古代指你。

③立:树立。

④则:就。

⑤事子思:事:侍奉。

子思:人名(孔子的老师)⑥道:法则、方法。

6解释加点的词(2分)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7 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译文:(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译文:8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3分)答:9你还知道那些教子的故事?请写在下面。

(2分)答:10 读了这篇短文后,联系生活写出你的感受?(3分)答:悬赏纳谏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絺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选自《国语·越语上》)[注释] ①栖:退守。

②昆:兄。

③种:指文种。

④进对:进谏。

⑤资:积蓄。

⑥絺:细葛布。

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6.解释加点词语含义。

(4分)(1)乃号令于.三军于_______ (2)共知.越国之政知__________________ (3)虽.无四方之忧虽(4)然后乃.求谋臣乃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4分)(1)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2分)答:9.“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中的这句话是提醒勾践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0.文中劝说越王勾践“未雨绸缪”的观点还有现实意义吗?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6.(1)向(2)管理(3)即使(4)才[解析]文言虚词也纳入了中考范围。

7. (1)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准备好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

(2)这就像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天一下雨,人们一定要用它。

8.悬赏纳谏[解析]兵败退守,这时他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认真读第一句话,从江山平分可以看出他求贤若渴,能够听取别人的进谏。

9.等到兵败才想到寻求谋臣,未免太迟了。

[解析]揣摩这句话的含义,就可得出答案,这是个反问句,答在问中。

10.如有现实意义。

文种的话是告诉越王要有危机意识,要提前谋划。

不能临阵磨枪。

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预见性,切不可临时抱佛脚。

解析这是开放性习题,主要扣住“准备上”,做好预案,就不会慌乱。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还:同“旋”,掉转身。

②故:特意。

③冀:希望6.解释下列词语(4分)(1)志 _______ (2)罔__________ ( 3)逾___ __ ( 4)盍______________ 7.翻译:(4分)(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请你填写原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__ 。

”(1分)9.上述选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应该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

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

”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选自《郁离子》)【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处)。

(3分)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客有好.佛者____________ ⑵昔者鲁人不能为.酒____________⑶求其方.弗得____________ ⑷有仕.于中山者____________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⑵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2.本文的“千日之酒”比喻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用“酒糟”比喻什么?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读了这个小故事,对你有何启发?(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冕苦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⑧,冕亦笑。

【注释】①蹊:践踏。

②策:通“册”。

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④恬:心神安适。

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⑦被:同“披”。

⑧讪笑:讥笑。

【达标训练】1.本文讲述了王冕的哪些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窃入学舍(2)暮归,亡其牛。

(3)琅琅达旦(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3.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4.将下面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