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 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 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 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 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词类活用
智子疑邻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 聪明。 天雨墙坏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七 上)《智子疑邻》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用作状语,一 天天。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感到……惊异 (七下)《伤仲永》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形容词意动 用法,觉得奇怪。(七下)《伤仲永》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理相待。
请看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我—家— [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复 转折复句 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限二重复句)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主要 成分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成分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句子的结构:
(定)主+(状)谓(补)+ (定)宾
一般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 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余下的部分. 这种压缩句子的方法叫紧缩法.有助 于我们找出句子的毛病.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二语法一、语法概述(常识,只作为了解)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主要包括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3、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4、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是陈述关系。
主语可以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2)宾语动语一个句子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那就会有动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3)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4)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5)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它主要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基础知识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1. 主谓宾构成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事物。
2. 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3. 补语和表语分别是及物动词和系动词的补充成分。
补语补充及物动词的宾语,表语补充系动词的主语。
二、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名称,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分为定语和表语。
4. 副词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程度、情况、时间或地点。
5.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6. 介词用来标明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7. 连词用来连接各种成分,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
三、时态1. 现在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
2.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在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6. 将来进行时表示将来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要进行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谓语+宾语。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谓语+被动语态助动词+宾语。
五、语气1.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
2.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
3. 疑问语气表示问句。
4.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
六、副词1.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状语副词等。
3. 副词还有些特殊用法,比如“不”,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副词;“很”可用来加强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
七、代词1. 人称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指称关系。
2. 物主代词表示拥有关系。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
4. 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物。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名词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种类: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2.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3. 语序: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疑问句等。
4.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5.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等。
6. 词的变化形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不定式形式等。
7. 词语搭配:介词短语的搭配、动词短语的搭配、形容词短语的搭配等。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1. 词类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的定义和用法。
2. 句子成分知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3. 时态语态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的用法,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和用法。
4. 句型知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特点。
5. 语序知识: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倒装句等的用法和特点。
6. 修辞手法知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
7. 短语搭配知识:常见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的搭配规律。
8. 语言规范知识:标点符号、字音字形、常见错别字等语言规范和常见错误的辨析。
以上是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
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判断下列虚词的词性
通通 不但 极其 的 通过 幸亏 一律 或许 屡次 没有 难道 除非 更加 一直 自从 而已 由 用 和 然而 被 了 根据 而且 由于 跟 啊 关于
要注意的(并列不当)
1.使用并列短语,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并列词语 的词性要相同,属类和等级之间要一致,概念之 间不能有包容或交叉关系。 如:橘子、苹果和胡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 素。 参加这次会演的大多是地方戏和历史剧。 我订了几种报刊杂志。 2.有的并列短语有约定俗成的语序或按事物规律发 展,不能随意调换语序。 如:古今中外 继承和发展 发现并解决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判断词性
教室 喝
有 已经
同学 红色
轻松 连续
文具 善良 早晨
能够 对于
想法 热爱 学习
青菜 想念 可以
上下左右
黑不溜秋 稍微
然而
这样
罢了
自己
着
斤
再三
第一
判断下列实词的词性
思想 善良 就是 人家 冬夜 彼此 怎么 激动 方法 哪些 可以 大家 知道 外边 盘算 中秋 件 出现 提高 敢 少量 匹 诧异 许多
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 的规律。 3.藤野先生总是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 围。 6.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 了系在自己腰带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 练习:判断下面句子哪句是单句,哪句是复句, 单句划出主干,复句指出复句类型。
1.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 ) 2.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 ) 3.国外大学宁可把学生送出去,再高薪把他 们请回来,也不允许学生读母校的研究生。 ( ) 4.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 )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 )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一、词类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方、时间等的名称,如:桌子、学校、春天。
2.动词:表示做、干、说、走等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跑、吃、喜欢、是。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如:大、好、快乐。
4.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如:很、非常、快速地。
5.代词:代替名词的词,如:他、我们、这。
6.数词:表示数字或顺序的词,如:一、第二、几个。
7.介词:表示位置、方位、关系等的词,如:在、向、和。
8.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如:和、或、但是。
9.叹词:表示感叹、惊叹或祝愿的词,如:哇、好、快乐。
二、单词1.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式。
2.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读音。
3.多音字和同音字的认识和使用。
三、词组和短语1.常见的名词短语,如:学校门口、四川菜、幸福家庭。
2.常见的动词短语,如:打篮球、看电影、去旅游。
3.常见的形容词短语,如:漂亮的花、高大的树、开心的笑声。
四、句子1.句子的基本构成,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2.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认识和区分。
3.句子的基本语序,即主谓宾结构。
4.句子的衔接方式,包括并列句和复合句等。
五、时态和语态1.简单的现在、过去和将来时的使用。
2.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区别和使用。
六、联词1.并列连词的使用,如:和、或、但是。
2.递进连词的使用,如:而且、同时、另外。
3.转折连词的使用,如:但是、虽然、然而。
七、标点符号1.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
2.逗号、顿号和句号的使用。
3.引号、括号和破折号的使用。
八、语法规则1.主谓一致的原则。
2.动词时态、语态和语气的使用准则。
3.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
4.代词的使用和替换原则。
5.名词单复数的规则。
九、写作规范1.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
2.正确的语法和标点使用。
3.恰当的词汇运用和句型结构安排。
4.适当的段落划分和文章结构安排。
以上为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练习 一、找出下边句子里得动补短语。 1、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蛰了一下,痛 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2、墙上裱糊的报纸,让灶烟熏得乌黑。 3、我肚子饿,身上冷,跌了几交,手掌也擦破了。 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二、找出下边句子里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 1、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 2、盆里得水逐渐浸湿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 3、这小家伙精得很哪!
实词是指具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二)虚词
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
法关系。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叹词、拟声词。
1.定义:表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类型:表人名——孔子 父亲 表处所——三味书屋 表时间——正午 晚上 表方位——中间 下面 表具体事物——梅花鹿 匾 表抽象事物——方法
2.并列短语 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 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 合,没有轻重主次只分。
例如: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和跳舞 2)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的几种事物,或表并列的 几种动作行为,或表事物并列的几种性状。使 用并列短语,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不 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2)的(结构助词)了(动态助词)
(3)了(动态助词) 呵呵(拟声词)的(结构助词)了 (动态助词) (4)噢(叹词)哇(语气助词) (5)着(动态助词)
十、短语
1.相关知识 1)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2)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学校管理 管理学校 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父亲的母亲 父亲和母亲 3)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主谓短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 ②他在家里。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
动词
表存在的 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 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 升。
能愿动词
有
“ (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 (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形容词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的词。
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般说 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 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 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 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 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 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 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动词
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 展、变化。
类别 举例 一般动词 跑、吃、整理、研究、恨、喜 欢、开始、竞赛 趋向动词 来、去、起来、下去、进来、 出去 动 心理活动 爱、怕、恨、喜欢、羡慕、希 望、讨厌 动词 词 表示存在、 在、存在、有、发生、演变、 变化、消失 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判断动词 是 能愿动词 能、肯、要、应该、可以、
注意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句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 词,他们配合使用,构成句子的主体。 1.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搭配 如:发现了计算机 坚硬的目光 2.不要误用词类 如:这是对他的极大的讽刺和耻辱。 现在世界上流行着许多发达肌肉的锻炼方法。
数词 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 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 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 单位的结构规律。
词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之成为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最小”。所谓最小是指这个单位不能 再分解。
二是“独立运用”。
a、单说(单独成句):飞机!火!血!
b、单独做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等。
我坐火车去上海。 今天打了葡萄糖吊针。
c、单独起语法作用:主要是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的虚词。 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成的没有 句调的语言单位。
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找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 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 没有丝影子。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性质相当于名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 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 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 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 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 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 么、那么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 词。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 词。
类别 举例 范围副词 都、总、共、凡、只、仅仅、 才 副 时间频率 立刻、已经、刚刚、时常、曾 副词 经 词 情状副词 明明、猛然、互相、赶紧、怪 不得 语气副词 难道、毕竟、简直、也许、何 必 肯定否定 一定、当然、没、莫、的确 副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形容的是名词和动词。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 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 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 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 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 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 少
实词
虚词
实词 ·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能充当句子成分并能单独成句 的词 。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名词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 算机 (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 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 中间 (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 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 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 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 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 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 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 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 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 悲苦行。
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 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 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 如“在、比、给”等。例如:
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 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 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 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 光”,“一小串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