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

合集下载

中国宝马创业史

中国宝马创业史

中国宝马创业史中国宝马创业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中国政府与德国宝马集团签署了合资协议,共同成立了中德北京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这个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宝马在中国市场上的正式进入。

以下是中国宝马创业史的详细回顾:1994年:中德北京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宝马的创始之一。

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宝马方面在中国开始生产和销售汽车。

它的首席执行官是Gerhard Pils,他成为了中国宝马的首任CEO。

1995年:第一辆中国生产的宝马汽车下线。

在这一年,中国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了第一家被中国政府批准的合资企业。

1996年:在中国生产的宝马3系轿车正式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这标志着中国宝马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线,并开始与本地经销商进行合作,推动宝马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2001年:北京宝马工厂扩建完成,并引进了新的生产线和设备。

这个新工厂的建设使中国宝马能够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

2003年:中国宝马第一次实现销售突破,共售出了超过1万辆宝马汽车。

这标志着中国宝马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2004年:中国宝马推出了X3和X5两款SUV车型,以满足中国市场对SUV的需求。

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中国宝马的销售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中国宝马首次实现销售突破,年销量突破10万辆。

这是中国宝马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中国宝马发展的肯定。

2010年:中国宝马在中国建立了第二个生产基地,即位于沈阳的宝马沈阳工厂。

这个工厂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宝马的生产能力,并将宝马品牌推向了中国东北地区。

2011年:中国宝马成为年销量最高的宝马子公司,年销量达到18.5万辆。

中国市场对宝马品牌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2014年:中国宝马庆祝在中国市场的20周年。

这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宝马在中国市场上的持续成功,并对中国宝马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09年7月1日前公司名称为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经营,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

广汽本田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800多人。

广汽本田目前的产品品种有第八代雅阁(Accord)轿车、新一代奥德赛(Odyssey)商务车、CITY(锋范)三厢轿车和Fit(飞度)两厢轿车。

2009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国内轿车项目中,广汽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经过3万、12万、24万阶段的工程改造,已经于2004年年初建立了24万辆的生产体制,并实现了日产1000台的目标。

广汽本田于2004年11月在增城市建立增产工厂,首期投资22亿元人民币,首期生产规模为年产12万辆,计划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通过建立增产工厂,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及广大顾客的需求。

广汽本田成立以来,产销量实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2004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汽本田顺利实现20.2万辆的产销目标,2005年,广汽本田累计产销轿车23万台,比2004年增长13.9%;在国产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7.4%。

广汽本田现有员工7400多人(截至2010年12月底),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拥有研究开发中心、排放试验室等强大技术研发力量和冲压、焊接、注塑、涂装、总装、整车检测等先进工艺生产车间,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综合培训中心等辅助设施。

目前,广汽本田已达到年产36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生产的车型有03年全面换型的新一代雅阁(Accord)轿车系列、多人乘坐多功能轿车奥德赛(Odyssey)以及汇聚Honda最新技术的精巧型轿车Fit Saloon(飞度)。

在科技引创未来的时代,将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广汽本田凭借强大而先进的国际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诠释对汽车制造的独到见解,为产品的卓越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汽奥迪发展史

一汽奥迪发展史

一汽奥迪是中国第一个合资汽车企业,也是中国奥迪品牌的创始人。

以下是一汽奥迪的发展史的主要里
程碑和重要事件:
•1988年: 一汽奥迪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公司(一汽)与德国奥迪公司合资成立的合资企业。

这标志着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正式进入。

•1991年: 一汽奥迪开始在中国生产奥迪车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本土生产奥迪汽车的合资企业。

•2002年: 一汽奥迪推出了奥迪A6L车型,这是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长轴距豪华轿车,迅速成为中国市场的热销车型。

•2009年: 一汽奥迪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豪华汽车品牌,并成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2013年: 一汽奥迪在中国长春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奥迪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能力。

•2014年: 一汽奥迪发布了奥迪A3 Sportback e-tron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是奥迪在中国推出的首款新能源车型。

•2020年: 一汽奥迪在中国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奥迪e-tron,并承诺到2025年,一汽奥迪将在中国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

通过持续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汽奥迪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知名汽车品牌之一,并在中国客户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最新世界(含中国)汽车品牌大全附Logo车标

最新世界(含中国)汽车品牌大全附Logo车标

最新世界(含中国)汽车品牌大全附Logo车标(排名按分类不分先后)一、进口品牌1.阿尔法罗米欧2.阿斯顿·马丁3.奥迪4.宝马5.保时捷6.奔驰7.本田8.标致9.别克10.宾利11.布嘉迪12.大发13.大众14.道奇15.法拉利16.菲亚特17.丰田18.福特19.悍马20.吉普21.捷豹22.精灵smart23.凯迪拉克24.柯尼赛格25.克莱斯勒26.兰博基尼27.劳斯莱斯28.雷克萨斯29.雷诺30.路特斯31.林肯32.铃木33.路虎34.马自达35.玛莎拉蒂36.迈巴赫37.MINI38.讴歌39.欧宝40.帕加尼41.起亚42.日产43.萨博44.三菱45.世爵46.斯巴鲁47.斯柯达48.威兹曼49.沃尔沃50.西亚特51.现代52.雪佛兰53.雪铁龙54.英菲尼迪55.GMC56.KTM57.光冈汽车二、合资品牌58.一汽奥迪59.华晨宝马60.北京奔驰61.东风本田62.广汽本田63.东风标致64.通用别克65.上海大众66.一汽-大众67.郑州日产68.南京菲亚特69.广汽丰田70.一汽丰田71.长安福特72.北京吉普73.通用凯迪拉克74.北京克莱斯勒75.莲花汽车76.长安铃木77.昌河铃木78.长安马自达79.一汽马自达80.东风悦达起亚81.东风日产82.上汽双龙83.上海大众斯柯达84.长安沃尔沃85.上汽通用五菱86.北京现代87.通用雪佛兰88.东风雪铁龙89.四川丰田90.众泰汽车三、自主品牌91.北京汽车92.一汽奔腾93.比亚迪94.昌河汽车95.长安汽车96.长城汽车97.长丰汽车98.一汽吉林99.东南汽车100.吉利汽车101.东风汽车102.风行汽车103.浙江飞碟104.福田汽车105.广汽集团106.哈飞汽车107.海马汽车108.一汽红旗109.华普汽车110.华泰汽车111.曙光汽车112.吉奥汽车113.江淮汽车114.华晨金杯115.重庆力帆116.陆风汽车117.上海汽车118.奇瑞汽车119.双环汽车120.天津一汽121.华晨中华122.中兴汽车123.四川汽车124.开瑞汽车125.福迪汽车126.东风风神127.英伦128.帝豪129.全球鹰130.荣威汽车131.MG132.威麟汽车133.瑞麒汽车134.江铃135.东风裕隆。

本土品牌主导的合资新加坡本土品牌

本土品牌主导的合资新加坡本土品牌

本土品牌主导的合资新加坡本土品牌本土品牌主导的合资|新加坡本土品牌8月28日,欧曼数字化重型汽车厂聚光灯闪烁。

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器手进退有序的工作着,一辆辆代表中国重卡最高技术水平的欧曼GTL重卡正列队从生产线上缓缓驶下。

由福田汽车和德国戴姆勒公司各持股50%成立的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揭开了正式运营的新篇章。

当日也是福田汽车成立16周年的纪念日,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此举行。

福田戴姆勒汽车以福田原有欧曼品牌为基础,合资双方共同培植欧曼这一中国自主品牌。

这打破了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跨国汽车公司与中国合资的旧有模式,开创了中外合作双方以中国为运营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先河。

作为欧曼第55万辆下线的欧曼GTL除搭载奔驰OM457发动机外,其车身已贴上“Produced by 福田戴姆勒汽车”字样,无不透露出“欧洲标准”的科技内涵,这表明欧曼GTL正式以福田戴姆勒汽车的产品身份亮相。

活动现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吴越俊为即将出征汉诺威的欧曼GTL授旗,标志着这台配置梅赛德斯-奔驰OM457发动机的欧曼GTL,将在世界上第一大商用车展——德国汉诺威车展上与世界顶级重卡同台争艳。

关于奔驰OM457动力奔驰OM457发动机是欧洲配装最多最成熟的重卡发动机,最大功率达490马力,达到欧V、欧VI排放水平,在可靠性、经济性方面都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针对欧曼GTL配装OM457发动机的整车匹配已经经过了大量的试验验证。

福田戴姆勒汽车的发动机工厂今年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生产奔驰OM457发动机。

今后,搭载OM457发动机的欧曼卡车将在车门上标注“梅赛德斯-奔驰动力”字样,该产品将大幅提升在动力方面的优势,提升欧曼GTL在高端市场竞争力。

关于福田戴姆勒品牌品牌愿景:为全球汽车用户创造最佳商业价值,影响并引领汽车产业的未来品牌定位:世界标准中端产品——全球汽车领导者戴姆勒集团与中国商用车领导企业福田汽车携手打造的“福田戴姆勒汽车”,开创全新合作模式,共享全球领先科技,以世界标准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为全球客户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品牌价值:从科技、品质、服务、产品价值四个价值纬度定义福田戴姆勒汽车立足世界标准,以合作创新的精神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为全球用户创造的全方位价值和利益。

奇瑞 路虎合资之路

奇瑞 路虎合资之路

1.1 异军突起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经历快速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按照入世协定,从2005年起,将取消汽车产业及其关键件进口配额与许可证管理,期间,由于逐年降低整车进口与零部件关税,直接导致汽车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以及国内汽车价格的暴跌。

在这段黄金发展时期,中国汽车企业大都选择了“以市场换取技术”的发展模式,即通过与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合资,先求盈利、后谋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中国汽车市场被各大合资品牌所瓜分。

为了扭转逆境,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自主汽车工业,鼓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产品。

奇瑞汽车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核心,克服了起步阶段的重重困难,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

2007年,奇瑞以35.6万辆的年产销水平,连续5年蝉联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第一。

同年,奇瑞整车出口量接近12万,占全国整车出口总量的19.5%,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0%,连续5年保持国内乘用车出口第一。

1.2 群雄逐鹿2009年,国家出台了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1.6L及以下排量购置税全免,1.6L以上减半征收)。

这一政策就像一记强心针,迅速激活了国内汽车市场。

2009年,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销量为719.6万辆,增长71%,市场份额达到53.3%,较上年提高8.4的百分点。

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均是入门级和紧凑型车,价格普遍在12万以下,这也是奇瑞汽车的主打市场。

乘用车市场的火爆,引发各大汽车厂商筹备扩大产能应对急剧扩张的购车需求,也让合资品牌开始关注低端市场,奇瑞汽车低端市场销售压力骤增。

与此同时,奇瑞自主研发的“瑞麒”和“威麟”品牌车型,似乎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月销量不足500量。

调查显示,奇瑞汽车的销售年增长率从2006年的61.3%下降到了2012年的-13.3%。

1.3齐心戮力为了尽快扭转这种颓势,奇瑞汽车试图与国外的一些大品牌汽车公司谋求合资,以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度及进军国际汽车市场。

合资车有哪些

合资车有哪些

合资车有哪些合资车是指由国内汽车厂商与国外汽车厂商合作生产的汽车。

这种合作通常涉及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旨在共同开发和销售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

合资车不仅具有国内外两个国家或地区汽车制造商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还结合了两国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资车型。

1. 大众汽车合资车:大众汽车是一家享有盛誉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的一汽集团合作生产了多种合资车型。

其中最著名的合资车是大众速腾。

大众速腾采用了大众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

大众汽车还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合作,如与上汽集团合作生产的大众朗逸和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生产的大众帕萨特。

2. 日产汽车合资车:日产汽车是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的东风汽车集团合作生产了多款合资车型。

其中最著名的合资车是日产轩逸。

日产轩逸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因其优雅的外观、舒适的驾驶体验和可靠的品质而广受好评。

此外,日产汽车还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合作,如与郑州日产汽车合作生产的日产天籁和与东风启辰汽车合作生产的日产启辰等。

3. 丰田汽车合资车:丰田汽车是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的广汽集团合作生产了多款合资车型。

其中最著名的合资车是丰田卡罗拉。

丰田卡罗拉在中国市场具有良好的口碑,因其可靠性、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丰田汽车还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合作,如与一汽丰田汽车合作生产的丰田凯美瑞和与广汽丰田汽车合作生产的丰田威驰等。

4. 雪铁龙汽车合资车:雪铁龙汽车是一家法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的东风雪铁龙汽车合作生产了多款合资车型。

其中最著名的合资车是雪铁龙C4。

雪铁龙C4具有独特的外观设计、出色的悬挂系统和舒适的驾驶体验,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雪铁龙汽车还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了合作,如与长安雪铁龙汽车合作生产的雪铁龙C6和与郑州雪铁龙汽车合作生产的雪铁龙爱丽舍等。

5. 宝马汽车合资车:宝马汽车是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的华晨汽车集团合作生产了多种合资车型。

合资小型车排名前10名

合资小型车排名前10名

合资小型车排名前10名Polo官方指导价格:7.38-11.73万作为小型车市场最具代表性的车型,POLO在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再加上它已经征战沙场12年有余,品牌口碑都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月销过万可谓轻而易举。

不过新年款许多车型的减配,老实说的确不算厚道。

2022款POLO在外观上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尾部的尾标使用了目前大众最新的动力标注规则,与大众车型进行了统一。

POLO作的内饰尽管依然是大众格调的家族式设计,并不会提供太多新意,但重点就在于上手难度低,功能配置安置很符合人体工程学。

POLO搭载EA211系列的全铝发动机(老款为EA111),其中1.4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6kW(90马力),相比现款增加4马力;而1.6L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110马力),相比现款增加5马力。

同时,铝质的发动机重量更轻,操控油耗兼顾。

自然吸气发动机版本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大众POLO的空间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前排还算是令人满意,以一个标准身材的175cm体验者来看,头部空间还算充足,遗憾的是后排的腿部空间在同级中表现略为逊色。

车型点评:POLO除了日常代步外,平时多跑高速的也可以着重考虑,一是底盘稳定度高,二是安全配置齐全。

当然,其多变的外形和品牌附加价值以及燃油经济性在同级别中也是佼佼者。

威驰FS官方指导价格:6.98-10.98万一汽丰田仅有一款威驰在小型车市场里打拼,但是厂家也知道仅仅这样是完全不够竞争力的。

于是推出了一款基于威驰所打造的两厢车版本,并且命名为威驰FS。

显然更灵动的两厢造型更容易讨好年轻人欢心,在城市通勤和停车也更方便。

威驰FS的外观延续着一汽丰田最新设计语言,“乌黑”的大嘴在小型车市场里挺有气势,侧面两厢车造型显得十分动感,而在车尾上,C柱采用的是隐藏式设计,独特的尾灯设计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相对于动感的外观设计,内饰就是一副居家风格,这种内外反差还是挺特别。

威驰FS的配置最大亮点就在于全系标配VSC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和发动机启停系统,在同级别对手里面也不一定全系标配VSC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
企业在空间 不断转移
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目的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1、图中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工业化之初,资金缺乏,技术、管理落后,但劳
动力丰富且低廉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次转移。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a、近原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市场 良港,交通方便 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 老纺织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b、首都,社会、经济地位好 信息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基本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技术密集型机械工
业体系 消费市场广阔 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出口加工区即经济特区,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 一个面积不大、交通方便的地区,在那里提供免税等优 惠待遇和便利的条件,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 和设备,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原料,或进口原料比较集 中地发展加工出口工业。
思考: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 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 用?
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 这些汽车企业到中国投资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思思考考::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相同点:加工地都在中国
不同点:原料供应地、市场不同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 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a、 c : 低廉的劳动力 b: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1、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
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A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②充分利 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 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 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请依据下表资料判断: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
我国某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 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 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 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 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 此回答5—6题。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 (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回答1--2 题。
2、这种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 扩大产品出口
B.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向具有该产业生产条件 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D.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 过①国家
3、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 确的是( )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c、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 交通方便 国家优惠政策
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 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 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 国家转移到不发达国家。
劳动力因素
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 价格不同,成本差异大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 象国或地区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生 产成本提高,迫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 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 部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否。还有西部丰富的资源、国家的优惠政策。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就下降;工业基 础良好,投资环境就比较有利,在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 投入的资金就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 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 些工作?
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A.20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 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B.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转移 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典型例证
C.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 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
D.由于市场的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 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
4、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 动的是( )
阅读
中外大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向上海聚集 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目
的是为了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 品生产周期,更快捷地实施本土化战略。
练习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 (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回答1--2 题。
1、该产业部门属于(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内市场 饱和
市场因素
产品销售的 限制
开辟国际 市场
产业 转移
思考: 是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
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 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 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每小时工人工 资


20美元以上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14—18美元 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
2美元以下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 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向_墨__西__哥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 服装业应先向 捷__克__、__匈__牙___ (国家)转移。
目前,汽车的生产虽然实现了全球化,但由于整车 运输不便、运费偏高,而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 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 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其他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土地租金 环境 原料 科技水平等
5.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