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11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11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课件
的路上,我觉得我触摸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活力,那 是因为我已经学会用新的奇异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强烈的好奇心
执着的求知欲ຫໍສະໝຸດ 2.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敏感聪明 渴望光明 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执着的求知欲
3.海伦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有哪些?
能够通过水受 到启发
没有放弃 认识文字
海伦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固然与莎莉文的教育密不可分,但 更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莎莉文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 上学习她的坚毅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业本作业:完成《点拨训练》或《典 中点》中对应练习。 实践性作业: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 光明》一书,学习海伦 · 凯勒在逆境中 奋进的精神和意志。
拓展延伸
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人,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你还知道哪些身残 志坚的人?你能够在这些人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史铁生
张海迪
桑兰
江梦南
贝多芬
尼克·胡哲
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课堂总结
本文真实地记叙了作者与莎莉文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对学 生的爱心和她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的感激、热爱和崇 敬之情。
①从母亲的示意中,从家里人来人往的匆忙中, 我隐约地猜到要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敏感聪明
②“光明!给我光明!”这是我灵魂深处无声的呼唤。
渴望光明
③我立刻就对这种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于是尝试着去学她。 强烈的好奇心
④离开水井房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学习的渴望。所有的东西
都有名字,伴随着每一个名字都会诞生一个新的想法。在回家
这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30页)2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30页)2

海 伦
莎莉文
效 果
我恍然大悟,一下子理 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知道了‚水‛这个字就 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 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 给予我光明、希望、快 乐和自由。
精读赏析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 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 识,而且使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 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 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 的感受。
赏读感知
4、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 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 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 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比喻的手法。写出没有接受教育前我的处 境:迷惘,焦虑,绝望,不安的心绪以及 对光明的渴盼。反衬出老师的教育对我的 重要。
课文1-5段,作者在莎莉文出场前铺垫了 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 给读者以阅读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 莉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介绍‚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层层铺垫,既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 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教导,‚我‛对生活充 满期望形成对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 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最重要的一 天‛的分量。
层次结构
第—部分(第1-5段),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 边,这一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第二部分(第6-13段)教我认识实物的名称,让 我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名称。
中心意思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 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回报她崇高的荣誉。1919年, 海伦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 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 殊荣的妇女。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 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 人士之一,荣获过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自由奖‛,并被 誉为美国的高级公民。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 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聋盲 儿童。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的创造者》 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同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 在海伦八十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 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1968年6月1日,88岁高龄的海伦走完了传奇般的一生。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

7《再塑生命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铺垫的概念及铺垫部分的内容。

2.关注细节描写,并深入理解“我”的心情和感受。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关注细节描写,并深入理解“我”的心情和感受
一;导入
自学指导一
仔细阅读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我”学有收获后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画出这些语句,体味“我”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二.合作探究
1.“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2.海伦凯勒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却说:“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她为什么这么说?
三.作业:
1.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5分)
2.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的体验。

要求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4分)
板书设计:
莎莉文:热爱学生,教育有方,技能挂超。

海伦。

凯乐; 聪明好学,尊敬老师。

教学反思:
这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的方式来迅速,准确地抓住中心,理解人物形象。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七年级语⽂课⽂《再塑⽣命的⼈》教案 ⽣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世界万物皆有⽣命。

可是上帝的创造总不是那么完美,甚⾄有些残酷,假如在这些有缺陷的⼈濒临绝境时拉他们⼀把,那么⽣命将会延续,⽣命将会⾛向光明。

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七年级语⽂课⽂《再塑⽣命的⼈》教案,希望⼤家喜欢! 七年级语⽂课⽂《再塑⽣命的⼈》教案⼀ 《再塑⽣命的⼈》节选⾃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微的⼼理描写,叙述了⼀个盲聋哑⼉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进⼤⾃然,从⿊暗、迷茫⾛⼊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活的勇⽓和信⼼的故事。

本⽂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活经验有:《再塑⽣命的⼈》是⼀篇记叙⽂,在⼩学五六年级学⽣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章,有了⼀定学习基础,⽽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已经在⼩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师》。

在⽣活经验上,七年级学⽣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师,有着和⽼师深厚的情谊;⽼师们的教学⽅式,也各有千秋,学⽣能够感知出来。

1、理解课⽂主题,概括⽂中主要事件,理解⼈物形象。

2、学会复述课⽂,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品味⽂章清新朴实的语⾔。

3、感悟安妮.莎莉⽂⽼师深沉博⼤的爱⼼,学习海伦.凯勒⾃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关⼼弱势群体,让⼼灵接受⼀次爱的熏陶。

1、理解⼈物形象 2、品味⽂章细腻优美的语⾔ 3、进⾏⼀次爱的教育 理解课⽂标题“再塑⽣命”的含义 两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主探究 ⼀、新课导⼊ 你听说过海伦凯勒的故事吗? 爱,确实能创造奇迹,今天我们⼀起来学习课⽂《再塑⽣命的⼈》,体会作者海伦?凯勒的传奇⼈⽣。

⼆、预习展⽰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 1.⾛近海伦。

海伦?凯勒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天,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师,安妮?莎莉⽂?梅西太太的⾯庞,当我还是个孩⼦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前,为我打开了外⾯的世界。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语文2. 年级:八年级3. 教材版本:人教版4. 课文名称:《再塑生命的人》5.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3)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海伦·凯勒及其作品。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感人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的共鸣。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一:再塑生命的人完整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

2.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三、朗读下列词语及解释:企盼:盼望。

搓捻:用手指搓。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疲倦不堪: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结合第六段思考: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明确:老师送给“我”的洋娃娃,既是老师对我的爱心表达,也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钥匙;通过“手指游戏”,“我”在轻松简单的模仿中接受了启蒙教育。

3.莎莉文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的成果有哪些?明确:1.使海伦﹒凯勒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等词语。

2.使海伦﹒凯勒领悟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1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揣摩文中重要词语,加深阅读体验。

2、掌握记叙文中先叙后议的好处;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学习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3、体会莎莉文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艺术。

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莎莉文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艺术。

2、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掌握记叙文中先叙后议的好处;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学习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积累文中的生字和生词;3、揣摩文中重要词语,加深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海伦·凯勒吗?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

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认识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1、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1887年,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凭着顽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李汉昭译。

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想向常人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当莎莉文老师到达海伦家门口时,她看到的海伦像一只掉进水里的小 猫:棕色的头发散乱着,上好的衣服弄得很脏。
在海伦的记忆里,坐马车来的人,往往手提箱中都装有糖果和玩具等 东西。于是,她把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莎莉文大吃一惊,赶紧收回手 提箱,可是海伦很生气地向她冲去,要不是海伦父亲的制止,两人就都滚 在地上了。
写作特色
❷条理清楚,过渡自然。
作者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使文章结构 流转自如,疏密有致,以“我”的感受来刻画人物,展 开描写,挥洒自如,行文自然流畅。
板书设计
莎莉文
再 老师 塑
生命的 人来自海伦•凯勒教“我” 认识事物
热爱生活 敏而好学 坚韧不拔
爱心博大,
教育有方 共创
主观努力
奇迹
课堂检测
拓展探究
莎莉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 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到河 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了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 大学学业。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了人世,海伦非常伤心。 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 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人士到 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说明老师教育艺术的成功。
合作探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 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 的孩子吗?
3.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是一个反问句,强烈抒发了“我”在求知中获得的幸
福体验。“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强烈的爱,对 生活有了幸福的感受,从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课堂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体味
“我”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 1、仔细阅读1-5段,老师出场前铺垫了那些内 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莎莉文老师到了的时间。 • (2)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预示着有不寻常的
事要发生。
• (2)我当时的状态:愤怒,苦恼,疲倦不堪。 • (3)我心里期盼着“光明!光明!”
• 2、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 第6—8段: 教“我”写字 教“我”具体的事物 • 第9—13段:
•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我”学有所获后 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体味“我” 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 (1)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 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 母亲,拼写给她看。 (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这 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 1、掌握一种写作手法:铺垫的作用。
•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 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自学指导
• 1、仔细阅读1-5段,老师出场前铺垫了那
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我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
• (2)通过铺垫,渲染气氛,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 朗读第四段 • 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 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 明!”(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语段的表达 效果) • 赏析:运用了比喻、反复的手法,写出莎莉文 老师来之前“我”迷茫、痛苦、绝望和渴望 光明的心绪。反衬出老师的教育对我的重要。
• (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 望、快乐和自由。(怎样理解这句话?) • 答案:莎莉文老师用”水’打开了“我”智慧 和情感的大门。“水”使“我”产生了强烈的 求知欲望,启发了“我”新的思想,“我”开 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让“我” 觉得整个世界在的眼前都是无比的美妙。表达 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 答案:“涨红”“跑”等词,生动形象地体现了 “我” 第一次学会单词后的自豪、喜悦和兴 奋。
• (2)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 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 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 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 答案:“摸索”“捡起”“拼凑” “浸”等词 生动地表现出了“我”的痛惜与悔恨之情。
• (3)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 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 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 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吗? (请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语段 的表达效果) • 答案:用“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和反问的修 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莎莉文老师为“我” 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学会很多文字后感 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到了世界的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答案:用触觉感受“水”字
爱心博大、教育有方
总结
• 一、揣摩体味句子: • 修辞(用词)+内容+感情。 •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或用自己
的话)把句子的意思换个说法。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送给海伦洋娃娃、教 给海伦很多的字词、教她 扬了莎莉文是一位 等几件事,赞 的好老师;同时也
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