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几分之几

认识几分之几

《理解几分之几》微课 前期准备: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含义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除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课件动画展示能够很好的协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 需要分析: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小棒。教师需要准备PPT。 实施过程: 1、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用摆小棒的方法协助兔宝宝解决“12个蘑菇的是多少个”的问题,并且能够边展示边解释自己是怎样分的,怎样拿的,最后拿出了多少个。 2、课件展示平均分几份和拿出几份,并且相对应地出示算式,让学生很自然从摆小棒过渡到列式计算,层次清晰,便于学生接受。针对于算式,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是怎样来的,求得的是什么,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式。 3、出示练习,先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计算,进一步理解“份”和“个”。分数中不管分母还是分子,都是代表几份,一份里可有有一个也能够有几个。先看分母,代表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再看分子,代表从中取出几份;最后,用乘法算出这几份一共有多少个。 4、展示学生错误的算式,进一步巩固算式中每个数代表的含义以及算式求得的是什么。 应用成效: 课例结束后,整体感觉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理解水平都很不错,并且语言组织表达水平也很强。通过动画的展示,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思维敏捷,语言表述准确,即使有部分学生出现错误,通过课件的展示,也能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即时改正。 评价反思: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本来就是难点,学生必须先很好地理解几分之几的分数含义,然后才能列式计算。本节课,先采用动手操作,自己分一分、拿一拿,让学生有个感性的理解;然后创设情境,协助兔宝宝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画演示,协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案。接着,通过两道练习题的动画演示来巩固新知。

《分数与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2)(教材第50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图。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答。 30分米=()米180分钟=()小时 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7÷94÷78÷15 师:这节课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例3。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说一说鹅的只数与鸭的只数的关系。 学生可能会说: ①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10只看作 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②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可以用7÷10。

③20÷10=2,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 (3)师:上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都是用除法算的。) (4)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组内提问,相互解答。 2.课件出示练习十二第5题。 启发学生分析。 师:这道题把谁与谁比?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看谁的解法好。(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方法。) 讨论后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1)从分数定义入手,求月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几分之几。 (2)从倍数关系入手,求月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几分之几,是以地球质量为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 【课堂作业】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6、7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分数与除法(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即 比较量÷标准量=,得到的商表示的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教学反思 理解与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其应用,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 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应用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时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并应用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完整版)第6讲和差倍分问题

第6讲 和差倍分问题 内容概述 在和差倍问题中引入“分数倍”酌概念,并理解其含义.解题中应合理选取单位“1”,题目中隐藏的不变量或公共量往往是关键.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运输连要将450枚弹药送到前线,其中炮弹占了9 5 其余都是手榴弹.由于遇上敌军伏击,炮弹损失了 52,而手榴弹只剩下8 3 ,送到时还剩多少枚弹药? 2.学校举行新年自助餐会,一共准备了1000瓶饮料,其中一部分是可乐,剩下的全是果汁,一个小时后,果汁已经减少了5 1 ,但可乐的数量却没有改变.如果此时饮料还剩872瓶,那么可乐的数量是多少瓶? 3.口袋里装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其中红球占总球数的31,黄球占总球数的4 1,绿球比黄球多50个.口袋里一共有几个球? 4.游戏公司计划生产一批限量版的游戏机.现在已完成计划的12 5 ,如果再生产340台,总产量就超过计划的 8 1 ,原计划生产多少台? 5.一个工人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51,第二天完成了剩下部分的3 1,前两天一共完成了56个.请问: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6.红星机械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三车间人数和的2 1 ,第二车间的人数是第一、三车间人数和的3 1 ,第三车间有105人.求该厂工人的总数. 7.甲桶中的水比乙桶中的多 51,丙桶中的水比甲桶中的少5 1 .请问:乙、丙两桶哪桶水多?如果把三桶水倒人一个大缸里,甲桶中的水占其中的几分之几?

8.图6-1是某市的园林规划图,其中草地占正方形的 43,竹林占圆形的7 5 ,正方形和圆形的公共部分是水池.已知竹林的面积比草地的面积少450平方米,问:水池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9.阿奇和小悦都有很多科普书,阿奇的科普书数量是小悦的8 3 .后来小悦送给阿奇l l 本书后,阿奇的科普书数量就变成了小悦的7 4 .原来阿奇比小悦少多少本书? 10.课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活动,其中女生占总人数的9 2 ,后来又来了12个女生,使得女生人数达到男生人数的 7 3 .操场上现在有多少名同学? 拓展篇 1.等候公共汽车的人整齐地排成一列,阿奇也在其中,他数了一下人数,发现排在他前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排在他后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 1 .从前往后数,阿奇排在第几个? 2.五年级原来有学生325人,新学期男生增加25人,女生减少了 20 1 ,结果总人数增加了16人.请问:现有男生多少人? 3.冬冬、阿奇两人玩电子游戏,通过第一关后,冬冬得了120分,阿奇得了200分.接下来,他们俩在第二关得到了相同的分数,累加两关总得分,冬冬的得分是阿奇的4 3 .两人在第二关各得了多少分? 4.有一堆砖,搬走总数的41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最开始还多了5 1 .这堆砖原来有多少块?

认识几分之几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 把每种视频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着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没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说明:吧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2 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 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问: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教学“试一试” 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吧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论并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4、做“想想做做”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教案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课时教案活页纸 总课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总课时 6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 和差倍分问题 课型 新授课 2011年10月24 教材 分析 在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上,教材力求体现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在教科书的第四节安排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初步介绍了波利亚的解决问题模式(四个步骤),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突出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在后续内容的学习中会不断加以渗透和应用,在九年级上、下各设置一章予以阐述。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基本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教科书通过几个典型例子,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方程的模型,体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画线段示意图、列表等手段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设元方法、变换问题的条件、根据方

程设计问题情境等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教学 目标 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的“和差倍分问题”,体会借助图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解决问题的作用,树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教学 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而解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移项法则的基础上,学习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 难点 探索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 方法 启发式讨论 教具 PPT和导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几分之几

第2课时几分之几 课题几分之几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做了这样的安排: 1.由复习过渡到探索新知。 上课开始,设计关于几分之一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使学生在对旧知进行回顾的同时,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教学教材92页例4和例5前,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彩带平均分成10份,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然后任意取其中的几份,认识几分之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几分之几的含义。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笔、刻度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6分钟)1.复习几分之一。 举例子说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2.复习分数的构成各部分的名 称。 谁能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分数。(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1.举例说明,并说说这 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分数,说 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内容。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4 份,你能想出几种折法?画出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课时《几分之几》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1 3○ 1 5 1 8 ○ 1 7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先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2 4 、 3 4 、 3 10 、 7 10 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五年级奥数解析2.和差倍分问题

各种具有和差倍分关系的综合应用题,重点是包含分数的问题.基本的解题方法是将已知条件用恰当形式写出或变形,并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而求出相关的量,其中要注意单位“1”的恰当选取. 1.有甲、乙两个数,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就是乙数的1 8 ,那么甲数是乙数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则甲数缩小到原来的 1 100 ,设这时的甲数为“1”, 则乙数为1×8=8,那么原来的甲数=l×100=100,则甲数是乙数的100÷8=12.5倍. 2.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棋子.已知第一堆里的黑子和第二堆里的 白子一样多,第三堆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2 5 .如果把这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那么白子占全部棋子 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如下表所示: 设全部黑子为“5”份,则第三堆里的黑子为“2”份,那么剩下的黑子占5-2=“3”份,而第一堆里的黑子和第二堆里的白子一样多,将第一堆黑子和第二堆白子调换,则第二堆全部为黑子.所以第二堆棋子总数为“3”份,三堆棋子总数为3×3=“9”份,其中黑子占“5”份,则白子占 剩下的9-5=“4”份,那么白子占全部棋子的4÷9=4 9 .

3.甲、乙两厂共同完成一批机床的生产任务,已知甲厂比乙厂少生产8台机床,并且甲厂的生产量是 乙厂的12 13 ,那么甲、乙两厂一共生产了机床多少台? 【分析与解】因为甲厂生产的是乙厂的12 13 ,也就是甲厂为12份,乙厂为13份,那么甲厂比乙 厂少1份=8台.总共=8×(12+13)=200台. 4.足球赛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了一半,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一,那么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分析与解】设原来人数为“1”,则现在有1+0.5=1.5. 原来收入为l×15=15,降价后收人为15×(1+1 5 )=18元,那么降价后门票为18÷1.5=12元,则一 张门票降价15-12=3元. 5.李刚给军属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3 8 ,第二次运了50块.这时,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 来的5 7 .问还有多少块蜂窝煤没有运来? 【分析与解】已经运来的是没有运来的5 7 ,则运来的是5份,没有运来的是7份,也就是运来 的占总数的 5 12 .则共有50÷( 5 12 - 3 8 )=1200块,还剩下1200× 7 12 =700块. 6.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把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长的一段以后,发现短纸带 剩下的长度是长纸带剩下的长度的 8 13 .问剪下的一段长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方法一:开始时,两条纸带的长度差为21-13=8厘米. 因为两条纸带都剪去同样长度,所以两条纸带前后的长度差不变. 设剪后短纸带长度为“8”份,长纸带即为“13”份,那么它们的差为13-8=5份,则每份为8÷5=1.6(厘米). 所以,剪后短纸带长为1.6×8=12.8(厘米),于是剪去13-12.8=O.2(厘米). 方法二:设剪下x厘米, 则138 2113 x x - = - ,交叉相乘得:13×(13-x)=8×(21-x),解得x=0.2, 即剪下的一段长0.2厘米.

认识几分之几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折一折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表示分数吗?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 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 谈话:上节课我们比较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3/5和2/5的大小吗?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四、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5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五、读一读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和差倍分问题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3.1 和差倍分问题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掌握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比一元一次方程简便。 3.通过方程模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运用方程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1(8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9页【探究1】,完成下面问题: 1.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那些未知量? 2.问题中等量关系有哪些? 3.本题的等量关系: 大牛的饲料量+小牛的饲料量=1天总的饲料量 原来: 30只大牛1天所需饲料+15只小牛1天所需饲料=675; 后来: 42只大牛1天所需饲料+20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940 4.数学建模----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设一只大牛1天需要饲料 x kg ,一只小牛1天需要饲料y kg. 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 对实际问题作答: 每只大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20kg 和5kg 自学检测1(5分钟) 只列方程组不求解: 某校师生积极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在得知灾区急需帐篷后,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帐篷厂采购,帐篷有两种规格:可供3人居住的小帐篷,价格每顶160元;可供10人居住的大帐篷,价格每顶400元.学校花去捐款96000元,正好可供2300人临时居住.求该校采购了多少顶3人小帐篷,多少顶10人大帐篷? 分析:大帐篷居住人数*数量+小帐篷居住人数*数量=安置总人数 大帐篷单价*数量+小帐篷单价*数量=花去捐款数 解:(1)设该校采购了x 顶3人小帐篷,y 顶10人大帐篷, 答:该校采购了100顶3人小帐篷,200顶10人大帐篷 . 3015675, 4220940. x y x y +=??+=????==520y x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教材P 49,例1、2) 一、(新知导练)我会填。 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号相当于分数的( )。用字母表示为:a ÷b =( )( )(b ≠0)。 2.3÷8=( ) ( ) ( )÷27=4 27 5÷( )=517 4 9=( )÷( ) 3.3m 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是( )m ,每段是绳长的( )。 4.将5m 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边长是( )m 。 5.将5块相同的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巧克力的( ),每个小朋友分得( )块巧克力。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2÷41= 4÷17= 7÷37= 9÷16= 23÷80= 6÷25=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7cm =( ) ( )m 138kg =( ) ( )t 39cm 2=( ) ( )dm 2 29mL =( ) ( )L 15分=( ) ( )时 72dm 3=( ) ( )m 3 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小猴子分桃子。 (1)平均每只小猴子分了多少千克桃子? (2)平均每只小猴子分得几盘桃子? 2.6个萝卜,重2千克,平均分给3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能分到几千克的萝卜? 3.一条彩带长3m ,把它平均分成4份布置学习园地,每份的长度是几分之几米?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五、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5次,每一份占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一、1.分子 分母 分数线 a b 2.38 4 17 4 9 3.3 5 15 53 1 6 56 二、3241 417 737 916 2380 625 三、7100 1381000 39100 291000 1565 721000 四、1.(1)4÷15=415(千克) (2)8÷15=815 (盘) 2.2÷3=23(千克) 3.3÷4=34(m) 1÷4=14 五、2×2×2×2×2=32 1÷32=132

《和差倍分问题》配套练习题

《和差倍分问题》配套练习题 一、解答题 1、大白兔和小灰兔共采摘了蘑菇160个.后来大白兔把它的蘑菇给了其它白兔20个,而小灰兔自己又采了10个.这时,大白兔的蘑菇是小灰兔的5倍.问:原来大白兔和小灰兔各采了多少个蘑菇? 2、甲、乙两桶油重量相等.甲桶取走26千克油,乙桶加入14千克油,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油的重量的3倍.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3、小云比小雨少20本书,后来小云丢了5本书,小雨新买了11本书,这时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本书? 4、物价上涨20%,相当于我手中的钱贬值了百分之几? 5、地铁5号线的某节车厢中刚好坐满了乘客.如果在下一站男乘客的下车,则车厢里还里还有 120人,如果下一站下车的是女乘客的,则车厢里还有114人.则地铁一节车厢的定员人数是多少? 6、将分数的分子减去一个整数,分母加上这个整数,约分后得到,那么减去的数是多少? 7、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生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1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8、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而且余数都是1.那么乙有书多少本? 9、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642个零件,甲加工零件个数的比乙加工零件个数的多8个,乙加工零件个数的比丙加工零件个数的多12个,那么三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10、某一届的正保学校共有四个年级,合计男生是女生的倍.又已知: (1)三年级男生和四年级女生的人数相等,四年级男生是三年级女生的1倍; (2)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人数相等,且五年级男生比六年级女生多100人; (3)五、六年级男生是女生的倍; (4)四年级的男生占所有人的.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例2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的第5~8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发思考 1.把8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有4块饼呢? 学生口答列式,教师板书。 提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指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引入新课 二、主动思考,认识新知 1.教学例2 (1)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怎样列式? 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1÷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1张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1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2)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小结: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 4 块。完成板书。 2.教学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可以怎样列式?3÷4得数是多少? 大家拿出3张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3.独立完成 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4.总结归纳 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5.教学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你是怎样想的? 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6.做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7.做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加深认识 1,做练习八第6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实用)

第三、四讲: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的学习,正确运用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的有关公式,理清题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分清类型,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题意,准确判断题目是“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中的哪一类,然后正确运用相关的数量关系 需要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数作为标准,设法把若干个不相等的数变为相等的数,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再按照和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 例1:有甲乙两堆煤,共重52吨,已知甲比乙多4吨,两堆煤各重多少吨? 分析:根据公式,我们要找出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解决问题。由题意:堆煤共重52吨知:两数和是52;甲比乙多4吨知:两数差是4。甲的煤多,甲是大数,乙是小数。故解法如下: 甲:(52+4)÷2=28(吨) 乙:28-4=24(吨) 例2:两只笼子里共有15只鸡,从甲笼提出3只后,甲笼比乙笼还多2只,两只笼子原来各有多少只鸡? 分析:从题意知:甲比乙多5只,所以,两数和是15,两数差是5.甲是大数。 甲:(15+5)÷2=10(只) 乙: 15-10=5(只)

练习: 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石子各有多少吨? 2、黄茜和胡敏两人今年的年龄是23岁,4年后,黄茜比胡敏大3岁,问黄茜和胡敏今年各是多少岁? 3、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使长比宽多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二、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和倍问题。 解决和倍问题的基本方法:将小数看成1份,大数是小数的n倍,大数就是n份,两个数一共是n+1份。 基本数量关系: 小数=和÷(n+1) 大数=小数×倍数或和-小数=大数 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乙两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从题目中知,乙班的图书数较少,故乙是小数,占1份,甲占(3+1)份。 乙:160÷(3+1)=40(本) 甲:160-40=120(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优秀教案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2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你能说出一个吗?(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辆车,你能找出这辆车上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奔驰车标志,指名说一说这个标志是怎么分的,其中一份是几分之一? 2.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小结并揭题:今天我们再来折折涂涂比比,认识更多的分数。(板书: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1.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1/4。 2.你还想涂几份?涂一涂。想一想应该用哪个数来表示。

3.展示学生涂好的正方形纸(如下图)。 重点说说2/4的含义。(板书:2/4,取其中的2份,就是2个1/4) 同桌交流自己涂了这张纸的四分之几,就是几个四分之一。 4.试一试。 先说说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个几分之一,再在()里写出分数。 课件动画演示: (1)出示一个平均分成9份的三角形。 问:涂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依次出示后面三幅分好的三角形图,指名说一说:平均分成()份,涂了()份,是()个()分之一,就是()分之()。 (2)课件出示第二行的圆,独立填写后跟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5.辨一辨。(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的正确吗?为什么?) (1)同桌交流结果。 (2)全班交流,说一说不正确的原因。 三、比较分数的大小

第8单元第2课时认识几分之几(同步练习)-三年级下册数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 冀教版(2014秋) 第八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一、填空。 1、一段绳子平均分成9份,一份是它的( ),6份就是6个( ),就是它的( )。 2、5 12这个分数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3、38 是3个( )。 7个 1 11 是( ), 1522 是( )个 1 22 。 4、 37 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的( )。 5、一堆煤17天烧完,一天烧这堆煤的( ),7天烧这堆煤的( )。 二、看图写分数。 ( ) ( ) ( ) ( ) 三、写出下面的小数。 十分之七 写作: 八分之六 写作: 十三分之五 写作: 九分之九 写作: 四、读出下面的分数。 4 16 读作: 12 15 读作: 27 100 读作: 5 4 读作: 五、根据分数涂色。 89 5 15

5 72 9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19 19 69 解析:根据几分之一的定义,一段绳子平均分成9份,一份是它的19 ,6份就是6个19 ,就是它的69 。 2、5 12 十二分之五 解析:根据分数各部分的名称,5是分子,12是分母。读作十二分之五。 3、 18 7 11 15 解析:根据几分之几的意义解答。 4、7 3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 1 17 7 17 解析:17天烧完,相当于把一堆煤平均分成17份,一天烧1 17 ,7天烧7 17 。 二、看图写分数。 1836 解析: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36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8份。说以是 1836 。 2 8 解析: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说以是28 。 3 5 解析: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5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3份。说以是35 。 18 100 解析: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8份。说以是18100 。 三、写出下面的小数。

一元一次方程——和差倍分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和、差、倍、分问题一、学习重点: 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仔细读题,找出表示和、差、倍、分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增加,减少……”,并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利用这些关键字表示出含有未知数的量,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来体现。 增长量=原有量X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一般设未知数要找跟所有关系联系最紧密的那个量。 二、基础练习题: 1、a比b多5,则a= _______ ; a比b少3,则a= _______ ; a是b的2倍,贝U a= ___ ;a增加3倍,则a= ____ ; a增加至U 3倍,贝U a= _;将a增力卩b,贝U a= __ ;将a增加至U b,贝U a= __ 。 2、已知甲数比乙数小12,甲乙两数的和为50,甲数为_______ 乙数为______ 。 3、已知甲数比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甲数为_______ 乙数为______ 。 4、已知甲数是10,增加40%后甲数为______ 在此基础上减少50%后甲数为________ 。 5、已知甲数的3倍是乙数与-2的和的2倍,甲数与乙数的差为5,甲数为 ______ 乙数为______ 。 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中间的偶数为______ 。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361,中间的奇数为______ 。 8、甲班有a人,乙班的人数是甲班人数的2倍少b人,则乙班的人数为___________ 。 9、某校共有学生1049人,女生占男生的40%,则男生的人数为___________ 。 例题1 :禽养场养鸡和鸭共4600只,养的鸡比鸭的4倍还多1 00只,禽养场的鸡鸭各多少只? 练习:足球的表面是由一些呈多边形的黑白皮块缝合而成的,共计有32块,已知黑色皮块数比白色皮块数的一半多2,问两种皮块各有多少? 做题:10、11 例题2:一根电线长240米,把它截成三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长是第一段的2倍这三段电线各长多少米?练习:A,B,C三个停车场共停汽车121辆,A停车场的汽车比B停车场的汽车2倍多1辆,C停车场的汽车比A停车场的汽车多2倍,求A,B,C三个停车场各停汽车多少辆? 做题:12、13 例题3:某校住校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5人,则有2 人无处住;如果每间住6 人,则可以多住8 人。问该校有多少住校生?有多少间宿舍?练习:课外活动中一些同学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2人,这样比原来减少2 组,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 做题:14、15 例题4: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 倍。大中小三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练习:如果鱼尾重4 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尾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这条鱼有几千克重? 做题:16、17 例题5:甲数减去878,就等于乙数;如果甲数加1142,就等于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练习:小红和小明都爱画画,两人各有若干枝水彩笔。如果小红给小明8枝,小明的水彩笔是小红的

7.2.2 认识几分之几 (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三下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材第83、第84页的内容。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思路,能正确解答相关的图文结合的应用题。 2.借助实物图,能较清楚地口述分析思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能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并能正确列式。 若干个圆片。 1.看图,根据要求写出算式。 是几个? (1)右面圆片的1 4 是几个? (2)右面圆片的1 2 2.根据意思说出算式。 (1)15个橘子,吃了它的1 ,吃了几个? 5 ,拿走了几瓶? (2)有24瓶饮料,拿走它的1 4 ,种了几棵树苗? (3)有一些树苗,共32棵,种了它的1 8 (4)20的1是几? 1.出示例题。 (学生审题)

老师提问:这篮蘑菇的总数是多少?34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样想? 用圆片代替蘑菇,学生动手分一分。 老师指导:如果分给小兔这篮蘑菇的13,应该是多少个? 老师提问:如果现在分给它们的是23,应该分给多少个呢? 老师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发言。 老师板书:6÷3=2(个) 2×2=4(个) (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 2.例题对比。 老师出示例题。 学生读题:有6个蘑菇,其中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老师提问:这两道题相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相同点都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乙:不同点前一个例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后一道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老师追问:在解题的步骤上有区别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只要用总数除以要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其中一份是多少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先要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取的份数,最后才得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2.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3.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拔草和栽树的人各有多少? 2.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3. 90的13多,还是14多? 4.一块正方形田地,它的12种玉米,14种白菜,16种油菜。哪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