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2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散文篇 2 诸子诸章

大学语文散文篇 2 诸子诸章
被道教尊为教祖。与庄子并称“老庄”。
整体感知与把握
《老子》论述了“道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无为而 治的为世之理。
道教和道家的异同 ➢ 道家是一个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看待自身存在与世
界存在的一种思维辩证方式,属于学术领域。
➢ 道教是以追求肉体长生为目的,一种由道家思想和其 他神鬼学综合衍生出来的本土宗教。



















壹 《论语》选读
《论语》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 编纂而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仁、 礼、义”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等,是研究孔子学说及整个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
君子“三畏”就是 敬畏真理和道义
要有敬畏之心才能 成为言行高尚的君子
季路问事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①。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②。”曰:“未知生,焉 知死?”
①事:服侍。 ②敢:冒昧之词,用于表敬。
儒家学说是一门重视 现实、关注现世今生 的理性学说。
积极入世
司马牛忧曰 司马牛忧曰①:“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②。”子夏曰:“商闻之矣③:死生有 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 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 何患乎无兄弟也?”
贰 《老子》选读
《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道经》、《德经》 两部分组成,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定于战 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老子》是中 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 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对传统哲学、科学、 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学语文2山鬼

大学语文2山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返回
第三段
她所思念的人终于没有来,使得这位内心充 满爱情,而同时又满怀痛楚的女神在雷电风 雨交加的漆黑夜晚,在风吹叶落的林中,听 着猿猴撕心裂肺的哀鸣,在孤独、凄凉中陷 入了失望的忧愁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诗中把女神那种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过程, 那种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致、 真实、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返回
思考练习:
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山鬼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3. 比较分析《采薇》《山鬼》两首诗,体会
《诗经》《楚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 歌创作的不同风格特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练习答案
思考练习答案见课文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 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 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返回
艺术特色
想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善于把深山景物、环境氛围和人物的思 想感情融合起来,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 以人神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手法塑造了巫山女神的形象。 语言情味隽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想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歌抓住山鬼富有浪漫色彩的短短生活片 段加以描绘,从而塑造出一位芳洁、善良、 勇敢、痴情而倍受摧残和冷落的缥渺空灵 的女神形象。
返回
以人神杂糅的手法塑造了巫山女神的形象
全诗浸透着一种悲凉忧郁的情调,女神的 高尚情操,美丽心灵,与诗歌阴森暗淡的 气氛相映衬。这种低沉却又充满热情追寻 芳馨的歌唱,是纷乱年代中人民追求和向 往幸福生活的折光,也是诗人崇尚“美政” 而横遭蹭蹬的政治生涯的反照。

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

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一
正确答案:A
15. 《声声慢》
采用()入词
A. 宋人日常口语
B. 俚语
C. 俗语
D. 典故
正确答案:A
16. ____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A. “冰心体”
B. 朱自清的散文
C. 何其芳的散文
D. 沈从文的散文
正确答案:A
17. 《声声慢》是李清照()词的代表作
22. 元稹的代表作是()
A. 《西厢记》
B. 《窦娥冤》
C. 《牡丹亭》
D. 《茑莺传》
正确答案:D
7. ()主要是
指“五四”文学革命以后诞生的用白话文写作的新体小说。
A. 中国现代小说
B. 中国当代小说
C. 中国现实主义小说
D. 中国革命小说
正确答案:A
24. ()的《世
正确答案:A
3. ____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A. 苏轼
B. 苏洵
C. 苏辙
D. 苏有
正确答案:A
22.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来喻()
A. 指黑暗的战乱时代贤者奔走四方
B. 指贤才们都来投奔曹操
C. 暗指气候的变化
D. 时机会转变,贤才总会有出头之日
正确答案:A
B. 封建社会道德的限制
C. 仕途的束缚和险恶
D. 尘世的险恶
正确答案:C
27. 《鹊桥仙》“弄巧”写()
A. 两人一步三顾
B. 牛郎夜行
C. 织女夜行
D. 织女手艺精巧
正确答案:D
28. 孔子的()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论文过渡的桥梁。

福师春学期《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二

福师春学期《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二

福师春学期《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二一、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古文运动提倡()A.提倡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形式B.反对骈文C.主张文章必须“志道”、“明道”D.强调文真情切,褒贬社会,贵在创新满分:2分2.“三苏”是指____A.苏轼B.苏洵C.苏辙D.苏有满分:2分3.“三袁”是指____。

A.袁宏道B.袁中道C.袁宗道D.袁似道满分:2分4.《再别康桥》体现徐志摩的诗歌理念有()A.音乐美B.建筑美C.绘画美D.人文美满分:2分D.理解本词雄奇刚健而深婉蕴藉的风格特点满分:2分6.下列选项中关于《前赤壁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首段的景物描写,空灵澄澈,丹青难描B.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C.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D.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满分:2分第1页共8页7.下列选项中关于《登西台恸哭记》说法正确的是____A.“哭”字是全篇之眼B.写西台恸哭,细致真切地记述祭奠文天祥的经过,是文章的主体C.在行文方面,为躲避文祸,本文写得隐约其词,颇有言外之意D.在行文方面,本文写得大胆直接、正义凛然满分:2分8.《阿宝》除去人物形象生动,富有个性,故事情节离奇等原因外,还有三个显著特点是()A.点铁成金B.自我投射C.含哲理意味D.运用夸张手法满分:2分9.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首豪放词B.这是一首中秋词C.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D.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满分:2分10.“京派”小说的特点是()A.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B.讲求艺术个性和技巧C.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D.看重读书市场效果满分:2分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汉江临泛》是杜甫的诗。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2.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1920年胡适出版的《再别康桥》。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3.鲁讯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扬志怪小说“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大学语文第2讲:诗经

大学语文第2讲:诗经
——《左传·昭公十六年》
地位:
五经之首 文学之源
五经之首
不学诗, 无以言。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 五经四书 • 今文经学 • 古文经学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诗集传》
文学之源
➢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诗以言 志
➢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温柔敦 厚
风雅传统
赋诗言志、修身典范、科考教参、爱情小抄
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 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赋诗言志
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
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子齹赋《野有蔓草》(有美 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 子产赋郑之《羔裘》(邦之司直、 邦之彦兮 )。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 叔赋《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 是! 不是有事,其能终乎?”子游赋《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子旗 赋《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 不忘 ),子柳赋《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宣子喜曰:“郑其庶乎! 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 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 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子产拜,使五卿皆拜曰: “……”
[清]《诗经原始》: “此盖学校久废不修,学者散 处四方,或去或留,不能复原平日之盛,故其师 伤之而作是诗。”
[宋]《诗集传》: “此亦淫奔之诗。”

大学语文_2_试题卷

大学语文_2_试题卷

山东工商学院202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课程试题 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 杜甫的《新婚别》以()的口吻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痛和苦难。

(2 分)A. 新郎B. 新娘C. 第三人称D. 邻居2. 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是花间派,一个是()。

(2 分)A. 婉约派B. 豪放派C. 南唐词派D. 骚雅派3. 贺敬之和郭小川被认为是()的代表诗人。

(2 分)A. 七月派诗歌B. 朦胧派诗歌C. 政治抒情诗D. 先锋派诗歌4. 下列作品中为杜甫所作的是()(2 分)A. 《登高》B. 《登快阁》C. 《关山月》D. 《秋豋万山寄张五》5.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落,中唐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趋向是:()(2 分)A. 乐观积极的浪漫主义B. 忧国伤时的忧患意识C. 悠然恬淡的田园诗意D. 建功立业的边塞豪情6. 下列作品与人物搭配中错误的是()(2 分)A. 周朴园——《雷雨》B. 陈白露——《日出》C. 常四爷——《茶馆》D. 四凤——《原野》7. 特别看重读书市场效果的是(),思想内容驳杂,言情与性爱是常见题材。

(2 分)A. “京派”小说B. “社会剖析派”小说C. “海派”小说D. “左翼”小说8.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所作的是()。

(2 分)A. 《子夜》B. 《灭亡》C. 《激流三部曲》D. 《寒夜》9.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的词句。

(2 分)A. 李清照B. 苏轼C. 秦观D. 柳永10. 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追求纯正的艺术趣味,这一派的领衔作家是()(2 分)A. 王小波B. 沈从文C. 老舍D. 巴金二多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1. 下列作品集为鲁迅所作的有()(2 分)A. 《南腔北调集》B. 《野草》C. 《热风》D. 《且介亭杂文》12. 下列关于李白的表述中错误的有()(2 分)A. 他被称为“诗圣”。

中音16秋课程考试《大学语文(二)》作业考核

中音16秋课程考试《大学语文(二)》作业考核
D. 对比法
正确答案:
6. 桐城派古文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 翼道卫教
B. 文以明道
C. 考据
D. 义法
正确答案:
7.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 《左传》
B. 《战国策》
C. 《史记》
D. 《春秋》
正确答案:
8.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诗经》
A. 比喻、夸张
B. 比喻、借
C. 模拟、夸张
D. 比拟、借代
正确答案:
40. 五四运动后,郭沫若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是()。
A. 左翼作家联
B.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C. 创造
D. 文学研究会
正确答案:
16秋课程考试《大学语文(二)》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
正确答案:
4. 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
A. 王昌
B. 王
C. 李
D. 李商隐
正确答案:
5. 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A. 皆以力战为名。
B. 斧斤以时入山林。
C.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得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B.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C.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奔腾的力量。
D. 我回到写字台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奥鹏2020年6月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二_4.doc

奥鹏2020年6月福师《大学语文(二)》在线作业二_4.doc

1.下列选项中关于《登西台恸哭记》说法正确的是____A.“哭”字是全篇之眼B.写西台恸哭,细致真切地记述祭奠文天祥的经过,是文章的主体C.在行文方面,为躲避文祸,本文写得隐约其词,颇有言外之意D.在行文方面,本文写得大胆直接、正义凛然【参考答案】: ABC2.“京派”小说的特点是()A.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B.讲求艺术个性和技巧C.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D.看重读书市场效果【参考答案】: ABC3.唐传奇往往以____名篇。

A.记B.传C.行D.话【参考答案】: AB4.下列选项中属于徐志摩的作品的是____A.《志摩的诗》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爱梅小札》【参考答案】: ABCD5.中国古代小说有____两个系统。

A.文言小说B.白话小说C.志人小说D.志怪小说【参考答案】: AB6.20年代小说有三大潮流:A.人生写实派B.“自叙传”抒情小说一派C.“乡土文学”作家群 D.“左翼小说”【参考答案】: ABC7.古文运动提倡()A.提倡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形式B.反对骈文C.主张文章必须“志道”、“明道”D.强调文真情切,褒贬社会,贵在创新【参考答案】: ABCD8.《麦琪的礼物》作品的特点是()A.用了不少夸张B.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C.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D.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参考答案】: ABCD9.“元曲四大家”指: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郑光祖【参考答案】: ABCD10.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首豪放词B.这是一首中秋词C.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D.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参考答案】: ABCD11.李清照的词作,以1126年靖康之变为界,前期多闺情相思之作,后期大多书写个人身世的哀痛和河山破碎的感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2.八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王蒙、王安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 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登高》)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庾信《哀 江南赋》)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 坚《登快阁》)
三、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大学语文
——诗词专题
第三讲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
艺术成就 行行重行行鉴赏
一、时代背景
现实生存境遇的恶化
名教信仰的失落 价值追求的迷惘和精神的凄惶
现实领域:
战争的浩劫: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
里无鸡鸣。”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 子弃草间。”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一、性质的暗示:木头、木料。木比树单纯,含落 叶因素: 枯桑知天风。 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 二、暗示的颜色性:微黄与干燥,悉索飘零。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 翩。(曹植《美女篇》)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 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访宿》)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二、艺术成就
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作品
“十九首须识其‘天衣无缝’处”(清· 方东
树) 引人自由联想:知人论世与感情基型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西晋· 陆机)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文温以丽,意 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 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 不思得志, 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 慊慊犹有不足, 况 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 莫 不欲终身相守, 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 猜彼之见 弃, 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 不知有愁, 亦复不知其 乐, 乍一别离, 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 皆同 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 人人读之皆若 伤我心者, 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而同有之情, 人人各 具, 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 即能言而 言不能尽, 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言情能尽者, 非 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览无遗,惟含蓄不尽, 故反言 之, 乃足使人思。盖人情本曲, 思心至不能自己之处, 徘 徊度量, 常作万万不然之想。今若决绝, 一言则已矣, 不 必再思矣。故彼弃之矣, 必日亮不弃也;见无期矣, 必曰 终相见也。有此不自决绝之念,所以有思,所以不能已于言 也。“十九首”善言情,惟是不使情为径直之物, 而必取其 宛曲.者以写之, 故言不尽而情则无不尽。后人不知,但谓 “十九首”以自然为贵, 乃其经营惨淡,则莫能寻之矣。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易经· 中孚》)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 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徼,尚安所施。 (《鸿鹄 歌》)
“抚中徘徊,四顾无侣”;“空中送情,知向谁是, 言之令人悱恻。” (陆时雍 )


七、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美好注定 失去)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青与绿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绿竹青青(诗经卫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郑风》)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眼、垂青 踏青(草色) 青青陵上柏(松色) 独留青冢向黄昏
——《怨歌行》
四、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五、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撼轲长苦辛。

木叶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
歌》) 若夫气霁物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 微脱。(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 可裁,复带秋风来;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 纨;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 云端。(陆厥《临江节士歌》)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屈原《橘颂》)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精神领域:原有信仰的失落
汉初:
司马迁《士不遇赋》 ;贾谊《鵩鸟 赋》 ;东方朔《答客难》 汉末: 党锢之祸 名教异化为诛戮异己的工具(杨修、 丁仪、孔融)
价值追求的迷惘和精神的凄惶: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 辛。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奄忽随物化,荣名 以为宝。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 洛。……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 素。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 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 与等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
生。”(《诗· 小雅· 苕之华》)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 《咏蝉》) “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秋 雨叹》)
六、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 月》)
绿、碧、青。 炉火纯青:性质单纯 具体——概括:单纯、宁静、独立、清醒、永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永恒与宁静,使一切流动变化都获得停留与凭借) 春天——青春,春游——踏青,青阳——青帝,少 年——青年(借刹那以会永久) 青松,青山绿水 秦中水黑,关上泥青。(庾信《哀江南赋》)
自然灾害与瘟疫:
元初六年、延光四年、元嘉元年、延熹四年、
建宁四年、熹平二年、光和二年、中平二年、 建安十三年、建安二十二年、黄初四年、青 龙二年、青龙三年都发生大规模的瘟疫。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徐干,应玚,刘祯等名士也死于瘟疫。 “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

木:爽朗空阔
木叶:保留绵密。 树叶——木叶——木——树 没有确定答案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
《海棠》)
“驮彼晨风,郁彼北林。“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 日月其 除。” (《唐风· 蟋蟀》)
随水落花,离弦飞箭,今生无计能相见,长
江纵使向西流,也应不尽千年怨。 盟誓无凭,情缘有限,此身愿化衔泥燕,一 年一度一归来,孤雌独入郎庭院。(《踏莎 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