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

合集下载

低应变法

低应变法

5.低应变法Ⅰ基本要求与内容(1)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方法应采用低应变法。

低应变法试验应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担。

(2)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低应变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3)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3)当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施工工艺不同的桩数量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量增加抽检数量。

(4)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5)低应变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6)桩身完整性类别应按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判定。

Ⅱ核查办法(1)核查试验是否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担。

(2)核查检测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3)核查检测报告是否附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

(4)核查检测报告有无桩身波速取值、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无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或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等基本信息。

Ⅲ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出具检测报告的单位无相应检测资质。

(2)应采用低应变法检测的单位工程无相应检测报告或检测数量不足。

(3)评价结果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的桩,又未采取补强措施。

(4)检测报告内容不符合规定或结论不准确。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声波透射法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试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按照下列两表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1桩身完整性判定表2低应变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试验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3。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3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钻芯法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桩身完整性判定按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求进行。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5和表6。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表5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技术特征(外观及强度)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类比表6的三孔特征进行判定。

表6 桩身完整性判定这就像我们身处喧嚣的闹市,却在渴望山清水秀的僻静之地。

心若静,何处都是水云间,都是世外桃源,都是僻静之所,心若浮躁,不管你居所何处,都难宁静。

其实,很多人惧怕喧嚣,却又怕极了孤独,人实在是矛盾的载体。

然而,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孤独。

受得了孤独,忍得了寂寞,扛得住压力,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才不会因为生活的暗礁而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常常喜欢静坐,没有人打扰,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宿醉。

面对这喧嚣尘世,安静下来的时光,才是最贴近心底的那一抹温柔,时光如水,静静流淌。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
类 别
分 类 原 则
时 域 信 号 特 征
幅频信号特征
Ⅰ类桩
桩身完整
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
Ⅱ类桩
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力有影响
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桩和Ⅳ类桩
Ⅳ类桩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
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 △f’>C/2L,无桩底谐振峰;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声波透射法
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按照下列两表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1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2
低应变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和《建筑基
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3。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3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钻芯法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桩身完整性判定按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
求进行。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5和表6。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表5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技术特征(外观及强度)
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类比表6的三孔特征进行判定。

表6 桩身完整性判定。

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桩身完整
Ⅱ 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频差Δf c/,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 桩身有轻微缺陷 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 Δf´>c/

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
桩身有明显缺陷
/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 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
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 差 Δf´>c/无桩底谐振峰;
桩底反射波;
目录
1 、概述 2、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3、现场检测 4、桩身完整性的判定
1、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 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桩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灌注桩,应采 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每个检测点记录有效信号数不少于3个。
检测流程
桩头处理 仪器连接 传感器安装 程序设置 手锤锤击 信号采集 信号分析 结果打印
类别 时域信号特性
幅频信号特征
分类原则
/c时刻前无桩底反射
频差Δf c/
/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
低应变法基本原理是基于一维杆的波动理论,将 桩等价于一维杆,在桩顶初始扰力作用下产生的 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并且满足一维波动方程:
2u t 2
c2
2u x 2
式中: u -- s方向位移;
c -- 桩身材料的纵波速度。
弹性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密度、截面积变化时波阻抗 将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透射,采用高灵敏传感器及配套的波形 记录仪器,即可记录反射波在桩身中传播的波形,通过对反射波 曲线特征的分析研究,即可对桩身的完整性、缺陷的位置进行判 定,测定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

低应变检测基桩完整性

低应变检测基桩完整性

低应变检测基桩完整性分类的定量判读标准王海英(天津市勘察院300191)一、前言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中,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的规定描述,对基桩进行完整性分类,因无量化参数作为分类依据,对基桩的桩身完整性分类判断往往带有人为因素及不确定性。

本文引入振速反射系数Rv为反射系数Rv为反射振速与入射波振速成之比),对基桩的桩身完整性量化分析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工作方法是在桩顶施加一个初始扰动力(用特制的力锤敲击),由此激发的弹性波从桩顶往桩底传播。

同光线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一样,弹性波在遇到弹性分界面时也要产生反射和透射,其反射和透射会产生与入射波波型相同的同类波和与入射波波型不同的转换波。

而低应变反射波法中激发的弹性波是垂直入射的,根据斯奈尔(Snell)定律和诺特(Knott)方程可知,其转换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均为零,所以不存在转换波,其反射与透射见图1。

图一垂直入射和反射和透射设上下介质的纵波速度及密度分别为C1,C2,p1,p2,根据弹性为学理论,这三个波在弹性分界面上应满足边界条件:即应力连续和振速连续。

则有:设应力向下为正,应力向上为负,因为F=Zv,所以(1)式可化为:(2)式经整理的有:Rv即为“振速反射系数”,它是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

三、分类量化标准从波动力学的观点看,桩身完整性的问题是桩身阻抗发生的界面问题。

设图2中某一基桩截面的完整性系数β为:Z1将式(4)代入式(3)得出:Z2图2 某基桩截面阻抗变化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第7、4、3、1条例中的桩身结构完整性评价表和式(2-5)可推出表1:表1 桩身结构完整性系数B值和振速反射系数RY对比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定性分析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其桩身完整性的分类标准也基本上取得了检测技术人员的普遍认可。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声波透射法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按照下列两表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1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2
低应变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3。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3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4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钻芯法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桩身完整性判定按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求进行。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5和表6。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表5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技术特征(外观及强度)
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类比表6的三孔特征进行判定。

表6 桩身完整性判定。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基桩检测规范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声波透射法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按照下列两表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1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2
低应变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3。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3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4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钻芯法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桩身完整性判定按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求进行。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5和表6。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表5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技术特征(外观及强度)
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类比表6的三孔特征进行判定。

表6 桩身完整性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类桩
桩身Ⅱ类桩和Ⅳ类桩
Ⅳ类桩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
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f’>C/2L,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
类别
分类原则
时域信号特征
幅频信号特征
Ⅰ类桩
桩身完整
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
Ⅱ类桩
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C/2L
谐振峰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