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定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2.相关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3—20103.术语3.1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3.2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3.3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通常用个数表示。

3.4浮游菌用本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3.5浮游菌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3或个/L 。

3.6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3.7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壮态下进行的测试。

4.职责中心化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人员负责浮游菌的定期检测工作。

5.质量标准6.材料与设备6.1设备浮游菌采样器、净化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放大镜、显微镜、电冰箱、菌落计数器。

6.2用具培养皿(平皿):?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钢精锅:10000ml。

三角瓶:300ml。

天平、称样纸、勺。

此外还需要棉塞、牛皮纸、线绳、微波炉、玻璃棒、海棉擦、毛刷等用具。

6.3空白培养皿的准备6.3.1包扎取洁净、干燥的培养皿用牛皮纸或专用包皮布包严扎紧待灭。

6.3.2灭菌灭菌采用湿热灭菌法。

条件:、121℃,20min。

灭菌时要注意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高压蒸汽灭菌器。

洁净区沉降菌、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沉降菌、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沉降菌、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检测操作。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生产洁净区内的沉降菌、浮游菌检测工作3.责任:中心检验室主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4.内容:浮游菌检测4.1.1 检测前的准备4.1.1.1按照药典规定制作平皿培养基。

4.1.1.2领出检测仪器,去掉防尘护罩。

4.1.1.3先用喷洒方法对仪器及采样管进行消毒,无法喷洒的地方应用擦拭或浸泡办法进行消毒,消毒后置放十分钟使仪器基本干燥。

4.1.1.4将采样器放在采样工作台面上,拧下采样盖,使整个缝隙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便于直接采样。

4.1.1.5当在较高位置取样时,可把仪器采样盖拧紧,插上采样塑料管,把管子延伸到所要采样的空间。

4.1.1.6打开采样器透明外罩,迅速将准备好的平皿放入采样托盘内,拿去平皿上盖,立即拧上透明外罩密封。

4.1.1.7拧松外罩顶部装有指针的螺母,让指针自然下落或使指针底部刚接触到培养基为止。

4.1.1.8调节狭缝螺母,使狭缝上升直至到头,再反方向调节使狭缝面下降,将齐狭缝大螺母侧面的色标线与指针于水平线上。

(保持狭缝的底平面与培养基表面相距1-3mm)。

4.1.1.9将指针向上轻轻拔起,使其底部离开培养基表面,并拧紧螺母,使之固定不动。

4.1.2 采样操作4.1.2.1将采样器后面板上的电源插上,按下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时间显示窗内的数码应为“P”。

4.1.2.2根据采样现场环境的洁净度,选择采样时间中的某一档,并按下相应按钮,指示灯亮,数码由“P”显示为“Y”,约经10分钟后气泵自动开启进行采样。

当采样时间达到时,气泵自动停止运行,数码显示终点采样时间。

4.1.2.3关掉电源开关,打下仪器的活动透明外罩,迅速把平皿上盖盖上并从仪器中取出。

4.1.2.4按照上述方法,再放入新的平皿,进行第二次采样,直到采样完毕。

4.1.2.5采集样品的平皿应置入培养箱,在培养48小时后,按检验规程检查菌落数。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⒈目的:建立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员工的检测操作。

⒉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生产洁净区内的浮游菌检测工作⒊责任:生产部、生产车间、质量管理部、QC检验室主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⒋检测依据:G B/T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⒌内容:5.1 器具与材料5.1.1 浮游菌采样器5.1.2 真空抽气泵5.1.3 培养皿5.1.4 普通肉汤培养基5.1.5 恒温培养箱5.2 测试步骤5.2.1 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5.2.1.1 采样品在进入被测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用于100级洁净室的采样器宜一直放在被测房间内。

5.2.1.2 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5.2.1.3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于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5.2.1.4 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

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及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的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5.2.1.5 采样者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5.2.2 采样程序5.2.2.1 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动真空泵抽气,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分钟,并调好流量、转盘转速。

5.2.2.2 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后调节采样器缝隙高度。

5.2.2.3 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依次开启采样器、真空泵、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

5.2.3 培养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 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2.4 菌落计数5.2.4.1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看是否有遗漏。

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目的:对不同洁净区环境浮游菌进行监测并规范管理以确保生产环境符合GMP的要求,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检验部洁净室(区)的浮游菌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确认。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责任:质量部(检验)检验员负责监测;质量部(质监)质监员负责监督;内容:1. 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浮游菌采样器、培养皿、培养基、生化培养箱。

2. 培养皿制备:2.1 培养皿的处理:将培养皿置于121℃湿热法灭菌20分钟或180℃干热灭菌至少2小时(或取一次性培养皿)。

2.2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皿的制备:根据监测点的个数,领用所需培养基的量,将培养基置于100℃水浴加热至熔化(注意:时刻观察水浴锅的水量,防止水烧干,导致玻璃炸裂,发生意外),冷却至45℃(不能急速冷却,将水浴锅设置45℃左右,使其自然冷却,以免发生意外)。

在微生物检查室内,用剪刀将培养基瓶口打开,将瓶口放在点燃的酒精灯外焰,旋转360°,目的使瓶口周围处于无菌状态,将培养皿盖打开1/3后,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20ml,(注意:培养基应均匀铺开,不得有气泡)。

倒好后马上盖上培养皿盖,使其自然凝固,以备用。

2.3 胰胳大豆胨琼脂培养皿的预培养:将制备好的培养皿,倒置于30℃~35℃的生化培养箱内,预培养2天,若培养基平皿上无菌落生长,即可供使用。

2.4 培养皿的盛装、存放:预培养结束后,用不锈钢桶在培养箱内,将培养皿装好(11~14个/桶),并保证桶上的小孔保持关闭,将平皿置冰箱内,2-8℃保存,并在七日内用毕(使用前检查有无干裂等情况)。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准备必要设备和试剂,包括洁净室采样器、空气费氏培养皿、洁净无菌办公用品、评价菌种等。

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保证无菌和完好。

3.准备洁净室进出口空气流速仪,测量室内外空气流速是否符合要求。

二、样品采集1.样品采集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

2.在采样器上固定好无菌采样头,确保不受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3.将采样器插入室内适当位置,保持采样头不与其他物体接触。

4.开始采样后,保持采样器连续运行一定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以保证采样量足够。

5.每次测试至少采集3个位置的样品,并记录位置信息。

三、菌落计数1.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取出并标记样品编号和采样时间等信息。

2.使用洁净的工具将采样头从采样器上取下,放入含有适量无菌溶液的容器中。

注意避免非洁净区域的污染。

3.搅拌均匀后,取出一定体积的样品液体,分别接种在凝胶平板上。

4.将接种的凝胶平板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培养条件需符合相应的标准。

5.按照标准时间进行培养,一般为48小时。

6.在培养结束后,使用显微镜对培养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观察,记录菌落的数量和特征。

7.使用专业的计数器对菌落进行计数,每个培养平板至少进行三次计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1.统计每个采样点和不同采样时间的菌落计数,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2.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3.生成报告,包括测试日期、采样时间和位置、菌落计数结果、评价和建议等信息。

4.将测试结果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控制和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束后1.实验结束后,清洗和消毒测试设备,确保无菌。

2.整理并保存好测试数据和相关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3.定期检查和维护测试设备,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总结: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对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以确保测试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和污染。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定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相关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3—2010 术语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

通常用个数表示。

浮游菌用本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浮游菌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 3或个/L 。

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壮态下进行的测试。

职责中心化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人员负责浮游菌的定期检测工作。

质量标准环境菌落监测标准 区域 内容 D 级洁净区 万级洁净区 百级洁净区 标准cfu/平皿 ≤200 平均≤100 平均≤1 警戒限度cfu/平皿 160 2 --------- 测定频次1次/季1次/日1次/班QCA/QC-SOP05-003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起草人 日 期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审核人 日 期 批准人 日 期 第05版实施日期总页数共6页材料与设备设备浮游菌采样器、净化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放大镜、显微镜、电冰箱、菌落计数器。

用具培养皿(平皿):Ø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

1.目得建立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规范人员操作,保证洁净环境能达到洁净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得监测.3.依据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得测试方法》4.职责品管部负责洁净室(区)中浮游菌得监测。

5.浮游菌测试步骤5、1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应严格消毒5、1、1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得消毒剂灭菌,用于100及洁净室得采样器宜预先放在被测房间内.5、1、2用消毒剂擦拭培养皿得外表面。

5、1、3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清洗采样器得顶盖、转盘以及罩子得内表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得内壁与转盘。

5、1、4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霉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得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5、1、5采样人员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得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或无菌手套操作。

5、1、6采样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浮游菌采样器,使仪器中得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5、1、7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

5、1、8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

5、2培养5、2、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2、2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得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得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

5、2、3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就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3菌落计数5、3、1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得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就是否遗漏.5、3、2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得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可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检测前准备工作:1. 确保洁净室内部定期进行了彻底清洁,无明显污染。

2. 检查洁净室的过滤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空气流动和过滤效果良好。

3. 获得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物品,包括取样器、空气采样器、培养基等。

二、取样过程:1. 关闭洁净室门,确保仅有一个入口进行取样。

2. 手持空气采样器,保持垂直方向,将取样器置于预定点位置。

3. 开始取样前,等待采样器内部稳定。

4. 带动取样器,使得空气流经采样头。

5. 取样时,保持从低到高的连续恒速运动,取样头与环境接触时间约为2分钟。

6. 完成取样后,停止采样器。

7. 注意避免过多触碰或接触取样头,以避免产生异物污染。

三、样品处理:1. 将取样器中的培养基或其他采样介质转移到无菌培养基容器中。

2. 将培养基容器密封,标注样品编号和采样点信息。

3. 将采样容器送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四、培养和分析:1. 将培养基容器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2. 按照标准菌落计数方法进行分析。

3. 根据培养结果和标准要求,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1. 记录所有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参数和结果。

2. 报告样品的检测结果,包括菌落计数、菌种鉴定等信息。

3. 如超出标准限值,记录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

六、清洁和消毒:1. 检测结束后,及时清理采样器和检测设备,以防止交叉污染。

2. 检测完毕后,对洁净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检测时的环境卫生。

以上是一份洁净室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具体操作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建立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规范人员操作,保证洁净环境能达到洁净要求。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监测。

依据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职责
品管部负责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监测。

浮游菌测试步骤
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应严格消毒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用于100及洁净室的采样器宜预先放在被测房间内。

用消毒剂擦拭培养皿的外表面。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清洗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表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霉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采样人员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或无菌手套操作。

采样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浮游菌采样器,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

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

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

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菌落计数
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

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可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6.测试规则
测试条件
在测试之前,要对洁净室(区)相关参数进行预先测试,这类测试将会提供测试悬浮粒子的环境条件,例如:这种预先测试可包括:
温度和湿度的测试,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同时应满足测试仪器的使用范围;
室内送风量或风速的测试,或压差的测试;
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测试。

测试状态
静态和动态均可进行测试。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余2人。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和室内测试人员数。

测试时间
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在动态测试时,则需记录生产开始的时间以及测试时间。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面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
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

测试点步骤件附录A
计算
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的计算:
浮游菌平均浓度(个/m3)=菌落数÷采样量
结果评定
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必须低于所选定评定标准中的界限。

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编制年月日批准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