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下的治疗药物研究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下的治疗药物研究
制 因 抗原 、 空气 和 运 动 引 起 的支 气 管 收 缩 , 张 支 气 管 平 冷 舒
现有 的治 疗 方 法 , 们 就 能 够 在 哮 喘 的 预 防和 治 疗 这 一 领域 我 有所 作 为 。
参 考 文献
[ ] 中华 医学 会 呼 吸病 学分 会 哮 喘 学 组 . 气 管 哮 喘 防 治 指 南 . 1 支 中 华 结 核 和 呼 吸杂 志 ,03,6 3 :3 —3 . 20 2 ( ) 1 218
消化道症状如呕吐 、 心 、 恶 消化 不 良和 心 率 增 加 … 。 12 A 淀 粉 样 肽 学 说 指 导 下 的 治 疗 药 物 A1淀 粉 样 肽 学 . 1 3 3 说 下 A 的 发 病 机 制 可 简单 的如 下 表 示 : P D A P基 因变 异 ( S PI
及 P 2基 因促进 A P变 异 ) A S P 一 p淀粉样 肽沉积 一A p淀粉 样肽聚集成斑块 在神 经元一刺激小胶质细胞及星形细胞( 产 生炎症因子、 自由基氧化等 ) 一逐渐 损伤 突触及神经 细胞一
[ ] 萧柏蔷 , 龙芸. 2 李 协和 呼吸病 学. 中国协 和医科 大学 出版社 ,
2 0 4 34 0 5: 2 -40, 2 5 7, 2 - 2 . 51 - 1 8 8 8 9
[ ] 朱 元 珏 , 文 彬 . 吸 病 学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3 53 1 3 陈 呼 人 20 :5 37 ,
疾 病 的关 键 原 因 。 乙 酰 胆 碱 的 缺 失 导 致 A 患 者 认 知 功 能 D
下降 , 记忆能力 丧失 。故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胆碱 能受体 激动 剂 为常见的两大类治疗 药物 。
1 1 1 胆 碱酯 酶抑 制 剂 .. 现 阶 段 对 阿尔 茨 海 默 病 的 药 物 治 疗 主要 是 通 过 抑 制 C E来 提 高 患 者 体 内 的 乙 酰 胆 碱 水 平 , H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标签:阿尔茨海默病;病机;中西医治疗;综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记忆和行为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与衰老显著相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攀升,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AD 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根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以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常为首发最明显症状,其情绪不稳,思维缓慢,对周围人较冷淡。

到达重度时,记忆力、思维及其他认知功能皆严重受损,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和失用及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阶段与年龄有着一定的联系,在65岁及以上的AD患者占人群中的54%,值得注意的是,在8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AD患病率超过了50%[1]。

而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一种对人民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2]。

有调查显示,目前AD 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2010年全球由AD造成的经济支出为6040亿美元,远高于人们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的经济支出[3]。

1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11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普遍认为AD为多因素影响的综合征,已有研究提示[4-8],AD 可能由以下病因引起:①年龄增长;②家族史;③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与社会交流少;④低教育水平;⑤脑血管疾病史、头部创伤史、糖尿病、冠心病、愤怒情志。

AD 通常起病隐匿,为进行性病程,逐渐加重,起病到死亡病程约6~10 年,但也有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发展缓慢,病程可持续约15 年以上。

患者的年龄和家族史为最大致病危险因素。

A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研究认为可能在AD的发生和进程中起一定作用发病机制主要集中在:神经元活动/代谢低下、神经元应激和损伤、炎症以及遗传等几方面的因素。

为什么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记仇

为什么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记仇

为什么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记仇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导致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独立能力的丧失。

其中,病人记仇的现象较为常见,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老年痴呆症导致记仇的原因老年痴呆症病人记仇的行为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由于疾病本身所导致的特殊症状。

记仇行为的原因如下:1. 认知功能受损老年痴呆症导致病人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影响了他们对事件的判断和记忆。

当病人遭受到伤害或被冒犯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威胁,甚至会认为自己受到侵犯,从而记住下来。

在以后的交往中,即使情况改变,病人仍会记住伤害,因此出现了记仇的行为。

2. 情感处理异常老年痴呆症导致大脑情感处理异常,使得病人往往在情感反应上存在不合理或者失控的问题。

同时,由于病人的情感处理受损,他们的情感记忆容易被触发,进而产生不良情绪。

当与记忆中的冲突事件重复发生时,再次激发情感问题,导致病人记仇。

3. 焦虑和恐惧增加老年痴呆症病人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恐惧感,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在逐渐下降,难以应对生活的压力。

当遇到记忆中的负面事件时,焦虑和恐惧感会加重,导致病人记住这些事情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出现记仇的行为。

二、老年痴呆症记仇的治疗方法1. 给予支持老年痴呆症病人需要得到社会和家人的全面支持。

特别是对于记仇的病人来说,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显得更加重要。

他们需要身边的人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学习和模仿形成新行为的方式。

采用行为治疗,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病人逐步建立良好习惯和行为。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让老年痴呆症病人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而调整其行为,减少其记仇的行为。

3. 管理情绪病人需要通过增强自我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激动和压抑情绪。

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心理治疗等措施,则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病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老年痴呆症也称早老性痴呆症,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俗称,前总统里根就是老年痴呆症患者。

目前,全球受这种疾病困扰的人已达1200万,在55至65岁人群中,患病人群占1.5%至2.9%,8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者比例剧增至19.3% 至24.3% 。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专家再次呼吁,如果人类不早做预防,且不能找到有效地治疗之道,这种疾病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流行病。

1基本知识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50岁以后,起病隐潜,发展缓慢,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发现。

它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可能因人而异,其病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记忆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丢三落四,刚刚走过的路就记不住,并在记忆障碍的同时渐渐出现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活动范围减少,情绪不稳,易发怒,攻击性增强,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中期:记忆力下降严重,无法胜任工作,近期发生的事情几乎记不住,刚刚吃过的饭都会忘记,连年月日都记不得,甚至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回忆不起来,判断力、理解力、计算力都明显下降,严重时不认识朋友,甚至不认识亲人,或无目的的东走西逛或捡拾废物,肢体活动不灵活。

病人除吃饭、穿衣及大小便还可以自理外,其余生活均靠别人帮助。

头颅CT检查可发现脑萎缩,脑电图可见慢波增多。

晚期:极度明显的痴呆状态,表情呆滞、淡漠,多卧床,无法进行正常谈话,语言支离破碎,有的走路不稳,东倒西歪或肢体挛缩。

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头颅CT检查广泛脑萎缩,脑电图可见全面的慢波。

2治疗方案1、多奈哌齐(商品名安理申)是继他克林(因半衰期短,潜在肝毒性不再用于临床)之后第二个被FDA批准的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它比他克林更为安全有效,由于该药半衰期长,每日一次服用即可,临床试验提示5~10mg/日为有效剂量,一般建议在晚上睡前服用。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程青格1,2(综述),徐平1(审校),龚其海3(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遵义563099;2.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安阳455000;3.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99)[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治疗进展;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据统计,在老龄人口中,占痴呆人数的50%~60%[1]。

主要病理基础是大脑萎缩,主要病理特点是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和广泛的海马神经元缺失。

在临床上,以近记忆功能障碍为早期及突出表现,包括语言、记忆、认知、推理、内省力、定向力、判断等多种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工作及社交能力[2]。

老年痴呆现代医学将其分成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

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是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3]。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我们应积极发现疾病,阻止病情的发展。

本文讨论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

1 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将对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概述如下。

1.1 Aβ的神经毒性机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引起AD的共同途径[4],Aβ是从APP中经β和γ分泌酶水解而产生,Aβ沉积导致老年斑及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及慢性炎性反应的形成,最终引起神经元功能的减退,进而导致痴呆[ 5 ]。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beta protein,Aβ) 在脑内的沉积可引起神经元变性死亡,特别是聚合成纤维形式Aβ对神经细胞毒性作用较强,作用最强的毒性片段为[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黔科合SY字[2010]3074)。

[通信作者]徐平,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病学,E-mail:。

为什么会引起老年痴呆症

为什么会引起老年痴呆症

为什么会引起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是指由不同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症的真正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一些可能的因素包括基因、脑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等。

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

一、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改善症状的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可以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老年痴呆症的认知障碍;二是改善病变的药物,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最严重,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能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生长,从而防止细胞死亡。

二、认知训练认知训练即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使老年人获得自主生活能力,提高和维持其认知水平,减少认知障碍的干扰,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认知训练逐渐被临床接受和采用,包括个体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训练游戏、常规认知训练等。

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刺激老年人的大脑功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三、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定期参加体育活动、保持健康饮食、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多与人交往、保持精神状态乐观等。

在生活方式改变中,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建立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重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制定安排合理的日常生活,避免老年人出现太多的负面情绪,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很有益。

注意事项:(1)家庭成员要定期带老年人去医院进行体检,及早发现病情。

(2)对症给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4)建议老年人适当参加各种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5)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多陪伴老年人,增强亲情交流,缓解老年人的情感压力,使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需要采用多种手段。

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防治进展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防治进展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防治进展老年痴呆症是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表现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智能等持久而全面的减退,出现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逐渐丧失[1]。

本文目的是希望通过早期发现,以便采取预治措施来延缓病程,减轻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压力。

标签:老年痴呆症;诊断;防治老年痴呆症临床上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等类型。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已成为老年人群,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老年性痴呆为神经退行性病变,以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为特征性病理改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3]。

1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1.1早期的老年痴呆患者主要表现为忘性较大、记忆力明显下降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具有以下表现:沟通困难、记忆障碍、记忆力下降、思路常出现中断、易丢三落四等。

尤其是记忆力差,可不记得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甚至不能分辨亲友和子女;计算、理解、逻辑判断能力降低,导致沟通能力下降[4]。

如①话多而乱、语无伦次、词不达意。

②对刚刚做过的事全然不知,比如炒菜已经放过盐了,然后再次放盐;去某个摊位上买东西,交完钱后将已购买的物品忘记带走。

1.2情感脆弱、激越行为、精神易紧张患者情绪不稳定,易哭泣、激怒,性格执拗,对他人可出现攻击行为、躯体性非攻击性行为和语言性激越行为[5]。

或情感冷漠、变得生性多疑,并出现睡眠障碍,需医护人员和家人给予理解并耐心指导和督促。

1.3服药依从性差由于患者情绪化表现突出、记忆力、智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会出现对药物的拒服、错服、漏服或重服,如不耐心观察,也具有一定的医疗隐患。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ppt课件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ppt课件

新型疗法
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新型的治疗方 法,如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以 期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预防研究
01
02
03
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锻炼、健康的 饮食、良好的睡眠和减少 压力等都有助于降低患病 风险。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 慢性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 的发生有关,控制这些疾 病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特点
AD通常在老年期发病,随着病情 发展,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 语言障碍、定向力丧失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的类型与症状
类型
AD主要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类 型,其中早发型多在60岁之前发病 ,晚发型则在60岁之后发病。
症状
AD的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 障碍、定向力丧失、判断力下降、情 绪不稳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 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 导,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社区护理与支持
社区医疗服务
提供方便的社区医疗服务,如定期健 康检查、药物治疗等,确保患者的身 体健康。
康复训练
在社区组织康复训练活动,帮助患者 进行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康复训练。
社交活动
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增加患者与他人 的交流和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神经元 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等被认为 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治疗研究
药物治疗
目前已有一些药物被批准用于改 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如乙酰 胆碱酯酶抑制剂训练、生活方式的调整 和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有助于 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的发生风险。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空间辨认障碍
中期阿尔茨海默氏病 行为出现问题 • 易怒、多疑、反应过度和偏执狂������ ������ • 神志恍惚 • 反复提问题或口中总是念念有词 • 进食困难 • 夜猫子(即晚上不知疲倦、兴奋异常) • 失禁 • 惧怕洗澡 • 聚集收藏物品 • 幻觉性行为异常 • 暴力行为������ 从需要别人帮助选择衣服和提醒自己更换衣服,发展到需要有人帮助穿 衣服 从需要别人提醒照料自己,到需要有人帮助洗澡、服药、刷牙、上卫生 间等 语言表达和理解更加困难 空间方位感应问题(例如无法把桌子摆好) 丧失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 失去协调能力 需要每周七天,每天 24 小时的不间断监护 有时会无法辨认家人和朋友
C.不只是发生于谵妄的病程之中
D.上述损害不能用其他精神及情感性疾病来解释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 (1)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老年性痴呆) 症状标准 ①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②全面性智能损害 ③无突然的卒中样发作,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 ④无临床或特殊检查提示智能损害是由其他躯体或脑的疾病所致 ⑤下列特征可支持诊断,但不是必备条件: A.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可有失语、失认或失用; B.淡漠、缺乏主动性活动,或易激惹和社交行为失控; C.晚期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帕金森症状和癫痫发作; D.躯体、神经系统,或实验室检查证明有脑萎缩 ⑥尸解或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缓慢,病情发展虽可暂停,但难以逆转 排除标准:排除脑血管病等其他脑器质性病变所致智能损害、抑郁症等 精神障碍所致的假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或老年人良性健忘症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一种以
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认知功能及认知障碍
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 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 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认知功能包括感知觉、 记忆、注意、语言、思维、意识、结构运用 以及高级执行功能(如计划、组织及程序)、定 向力和自知力等。 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 或多项受损。
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研究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每年的9月21日是
“世界老年痴呆日”
世界老年痴呆日宣传主题
2001年 诊断痴呆:有效帮助的第一步。 2002年 衰老还是疾病,正确认识老年痴呆。 2003年 携手互助,直面老年性痴呆。
我国(大陆地区)现有老年痴呆症患者1059 多万,并正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预 计到2025年将达到1811.6万,到2050年将 达3218.4万。 2010年痴呆症相关费用总计6040亿美元,占 全球范围GDP的1%左右。2015年8180亿美 元,增加了35.4%。
《全球阿尔茨海默病2011年报告》显示,
《201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老年痴呆 症的全球影响 该报告对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发病率、成 本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 2015年全世界 患老年痴呆症4680万人。这个数字几乎每20年 翻一番, 年到2030 年达到7470万,到2050年 达到1.315亿。这些新的估计高于2009年世界 老年痴呆症报告的12% - 13%。2010年痴呆症 相关费用总计6040亿美元,占全球范围GDP的 1%左右。2015年8180亿美元,增加了35.4%。
及早诊断对健康、经济和社会有益处。报
告指出:为痴呆症相关长期护理费用日益
上涨而担心的各政府须“用于当下,省在
今后”。该报告根据经济分析评估预测,
及早诊断可以为高收入国家每位患者节省
净费用多达10,000美元。
《2012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题为“克服 痴呆症引发的耻辱感”。报告指出,近四分之一 (24%)的痴呆症患者隐瞒或掩盖他们患病的事 实,主要因为觉得这是一种耻辱。此外,40%的 痴呆症患者称他们被排除在日常活动计划之外。 令人吃惊的是,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及其护理人员 认为他们的国家缺乏对痴呆症的了解。不管全球 各国多么努力地给予早期诊断、治疗、照顾及支 持,我们都面临着相同的基本问题:耻辱感本身 会阻碍人们承认自己的症状,与寻求所需要帮助 以继续维持有品质的生活。
IC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10痴呆诊断标准 A.痴呆的证据及严重程度 (1)学习新东西发生障碍,严重者对以往的事情回忆有障碍,损害的内容可以是 词语或非词语部分。不仅是根据患者的主诉,而且通过客观检查作出上述障碍 评价。并根据下列标准分为轻、中和重度损害 ① 轻度:记忆涉及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主要影响近期记忆,远期记忆 可以受或不受影响 ②中度:较严重的记忆障碍,已影响到患者的独立生活,可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③重度:严重的记忆障碍,完全需他人照顾,有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2)通过病史及神经心理检查证实智能衰退,思维和判断受影响 ①轻度:其智能障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但患者仍能独立生活,完成复杂任 务有明显障碍 ②中度:智能障碍影响到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需他人照顾,对任何事物完全缺 乏兴趣 ③重度: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B.出现上述功能障碍过程中,不伴意识障碍,且不发生于谵妄时 C.可伴有情感、社会行为和主动性障碍 D.临床诊断出现记忆和(或)智能障碍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下列皮质损害的 体征时更支持诊断,如:失语、失认、失用。CT、MRI、SPECT和PET等影像学 出现相应的改变
里根的最大遗产:全球关注老年痴呆症
―里根为战胜老年痴呆症做出两项最大 贡献,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这种病的 认识,二是使人们勇于公开谈论这种疾病。 老年痴呆症过去是一种许多人羞于启齿的 病症,里根的勇气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病 患。” ——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
资深副主席凯恩
一、什么是老年性痴呆症 老年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德国精神 科医生、神 经病理学家
Alois Alzheimer
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的发病率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十一世纪五大重点疾病之 一。 全球每7秒(2005)、4秒(2012)、3.2秒 (2015)就增加一个AD患者。痴呆症患者人数预 计将由2010年3600万人增至2050年1.15亿人 (2012),1.315亿人(2015)。
2004年 关注痴呆,刻不容缓。
2005年 行动改变未来 2006年 关爱健康、防治痴呆 2007年 正确认识老年痴呆症,关爱老年人、 防治痴呆病
世界老年痴呆日宣传主题
2008年 医患互助,默契配合 2009年 诊断痴呆,早行动早受益
2010年 痴呆!是时候行动了!
2011年 认识痴呆,不懈努力 2012年 老年痴呆症,你我同行 2013年 防治痴呆,关爱相伴 2014年 减少风险,预防痴呆
老年痴呆正逐渐年轻化, 提前十年!
• 用脑过度导致记忆认知障碍 熬夜、生活无规律、透支使用、超负荷接受信息 等不良用脑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日后是否痴呆。 •压力太大 压力过大、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等应激状态下,肾 上腺素β2受体被激活后,增强γ分泌酶活性,使 Aβ产生增加。 •慢性病提前 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都会增加早老性痴呆 症的发病机会。
美国精神病学会第四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R)》中老年性痴呆
诊断的标准 A.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记忆力障碍(包括短期和长期记忆力障碍)
①短期记忆障碍:表现为基础记忆障碍,通过数字广度测验至少3位数字表现为辅
助记忆障碍,间隔5分钟后不能复述3个词或3件物品名称 ②长期记忆障碍:表现可以是不能回忆本人的经历或一些常识 (2)认知功能损害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①失语:除经典的各类失语症外,还包括找词困难,表现为缺乏名词和动词的空洞 语言;类比性命名困难,表现在1分钟内能说出动物的名称数,痴呆病人常少于 10个,且常有重复 ②失用: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 ③失认:包括视觉和触觉失认 ④抽象思维或判断力损害:包括计划、组织、程序及思维能力损害 B.上述两类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干扰职业和社交活动,或与个人以往相比明显减退
《2014年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报告》指出: 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痴呆患病的人群风险可 通过减少烟草消费,更好地管控高血压、糖尿病 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得到改善。有一个很好的 谚语:“心好,脑才好”。 基于以上证据,脑健康促进的讯息应被整合入 公共卫生促进运动的整体活动中。例如,在抵制 吸烟的运动,或提高对非传染性疾病(NCD)的 认知运动中,要告知公众,无论何时开始做出改 变都不算晚。 报告强烈建议痴呆应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 (WHO)及国家NCD计划。
三、AD的临床表现 痴呆的临床表现包括认知损害症 状、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及体 征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方面。
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病
•很难想起近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情和谈话
•很难记住月份或星期
•失去财务管理的能力
•臵身于社交环境之外,或对之表示冷漠 •做饭和购物变得越来越困难 •判断力差——难于作出明智的决定 •容易遗失物品
《2013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标题为 “照护之旅 -- 痴呆症患者长期照护状况分析”)呼 吁世界各国政府将应对阿尔茨海默病列为工作重点, 实施全国性的应对计划并发起关于长期照护远期规 划的全国大讨论。 全球范围内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13%的人需 要长期护理。2010至2050年间,需要照料的老年 人数量将从1.01亿增加到2.77亿,即增加近两倍。 长期护理实际上主要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 需要个人护理的老年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患有阿尔 茨海默病,而养老院中80%的老年人都是痴呆症患 者。全世界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护的费用超过 了6000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
认知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直至痴呆)主要包括:
①记忆障碍包括近事记忆、个人经历记忆、生活中重大事件 的记忆障碍; ②定向障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障碍; ③语言功能障碍,包括找词困难,阅读、书写和理解困难; ④视空间功能障碍; ⑤人格异常; ⑥情感障碍; ⑦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降低,认知能力包括汁算力、判断力、 想像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分析和解决间题 能力; ⑧常伴有行为和感觉异常; ⑨严重认知功能或智能障碍最后导致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社 会交往和工作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甚或丧失(严重痴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