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甲骨文对照表
一年级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

一年级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最新整理)甲骨文对照表[典藏版]
![(最新整理)甲骨文对照表[典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b5f39be518964bce847c2b.png)
(完整)甲骨文对照表[典藏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甲骨文对照表[典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甲骨文对照表[典藏版]的全部内容。
甲骨文对照表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附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附录。
全部甲骨文对照表

甲骨文汉字对应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八A 丿(A巴殴1巴电巴e S百锄败J的般般1邦□ 00m000宝宝饱仲保保保保保保|-mi豹• ]|\•Jar的1II舉」处北贝狈□祐¥|鼻qK |?匕?匕____1比「必闭t畀畀11巾4敝rhK撤fe1¥ 1»兵兵n丙n* 雕1PM 雕1n髒1內匪11\1n并并并节1并并驳帛帛泊衞m畜1V 卜」不>不~v~ 出步c才十才乗11乗.t仓仓X仓I仓D t册叉叉G 0昌Jf长MJ?)朝朝车jk车车车、屮/工A臣_ n辰F辰辰&辰辰■成4□呈£呈X呈£呈A承t乗a齿O齿fed齿赤1赤竜舂U111\虫i稠丑F丑丑丑r 1出gJ初刍刍麓豕传吹吹竦此此个t--> 朿]十朿人朿朿]t朿t 束」t束爭朿t朿扌爆琮条躋側曲洋慕曲三阳出P •唯堂书冋⑴摄影1霽1/朋a彭dUb品tJUb品I牝◎端 出 苗rux多 [+Qr 齐-y仆 「冏.eV+乍U屈•*—沪:g■+2r 亠u M —R二"eg綁 方矚L爭8B[(X绷为屈 » 1 ■卑尹 沏 — 为 B a 电s^r袖亠T右 [给⑥V•W M迦—r^ 为迄 曲7冷 [碉匕 [珞刃曲冷糊 潭WA - |aC沼 胡 谊中国三星唯书附馅摄彩M « a i itf M$ A 色注tU 山昭期霍宣丁 ^\sr若古冋干W Y丰莫;xnj 杞^^4益曽召©刊启冑阳H R任乐和宋 方 安黃/wn -h w K ^凤罗y ---卜亠臧買韦z ^z鲁农 ^9?彭V ©薛旅III-川来林瘁務陆5龚刃一HP吉 \U V 1 tU X M扌号V T 单家A H^M 2D甘噜金T宁印宫伊m m射仲桑7\冏向 雍鱼普闻卓帶通>0^冒咸g 寿L r ^y A2?©^ 索 牛J>£^东相燮 <^<文养&W员弘;;::::©曾b ^pa V W步辛曲拱粒丫楚终A ^y勾^^33言计戈9师如世 〃/易利^^游。
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对应表

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对应表【鸣谦书法资料008】此篇按拼音别类,方便查找比对,可做工具书收藏。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甲骨文书法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
商灭国后成为了废墟,又称“殷墟”。
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
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
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
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
用笔: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
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富有立体感。
结字: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一字多形的变化美。
另外,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章法: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
每行上下、左右有疏密变化,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
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1980年代以来,随着书法热的兴起,甲骨文书法得到了广大书法家的重视。
但甲骨文书法创作毕竟不过百年历史,还没有十分成熟的临习与创作方法可供借鉴。
以怎样的笔法去研习这一古老的书体,成为今天从事甲骨文书法创作者亟需解决的一道课题。
常见甲骨文汉字对照表

常见甲骨文汉字对照表一、甲骨文的历史背景1.1 甲骨文的定义和起源1.2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1.3 甲骨文的意义和价值二、甲骨文的基本特点2.1 横竖撇捺和象形2.2 象形文字与象声文字2.3 简化和变形2.4 字形和构字法三、甲骨文中的常见汉字3.1 人身部位1.?:手2.?:足3.?:目4.?:耳5.?:口3.2 动植物1.生:芽2.羊:羊3.犬:狗4.蚁:蚂蚁5.豕:猪3.3 天地自然1.日:太阳2.月:月亮3.水:水4.火:火5.山:山3.4 数量词和单位1.十:十2.百:百3.千:千4.万:万5.元:货币单位3.5 父母亲属1.父:父亲2.母:母亲3.兄:哥哥4.弟:弟弟5.姐:姐姐3.6 动作和状态1.行:走2.立:站立3.坐:坐4.死:死亡5.问:问候四、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联系4.1 甲骨文对现代汉字的影响4.2 现代汉字的演变与变体4.3 甲骨文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五、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5.1 甲骨文的保护意义5.2 甲骨文的保护措施5.3 甲骨文的传承和推广六、结语通过学习常见甲骨文汉字对照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掌握甲骨文基本特点,并将其与现代汉字进行对照,进一步认识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对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为后人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