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计要求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计要求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计要求
1 层高设计:应保证管道下净高2.40m;计算净高时须预留100的设备管道安装量。

2 底层地下室地面应设置150-200宽的排水沟,间距不大于12m,沟坡度不小于0.5%;地面向排水沟找0.5%泛水;超过二层的地下室应设设计滤水层。

排水沟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或人防防护单元。

3 首层地面应注意预留大型设备吊装孔洞。

4 应注意计算首层电梯、自动扶梯底坑处的地下室净高度,如高度小于2.2m,此处不宜设车位或布置设备。

5 当地下室轮廓大于首层平面,应注意确定超出范围的地下室顶板标高;如此部分顶板必须与室外地坪标高相同时,应核算地下室高度是否满足车库或设备用房要求。

5 半地下室外窗底皮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00。

6 位于室外的地下室顶板应做好防水、保温设计(详第四部分节点详图);防水、保温材料应采用抗压耐磨型。

7 地下室各设备专业一定要进行管线综合,密切配合,设计时宜按(从上到下)风道、水管(喷淋)、电气管线顺序。

8 室外庭院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覆土层较厚时要充分考虑其重量,花池排水可通过带有微孔的PVC管外包土工布排入最近的雨水井,或事先在地下室顶板上预留排水孔,但应做好防水处理。

9 当地下室上方为消防车道时,结构计算应注意考虑消防车总重300kg荷载。

5.10 五级人防地下室主入口应设洗消间而不应设简易洗消间。

小区地下室平面方案设计指引

小区地下室平面方案设计指引

地下室平面方案设计指引(一) 地下室设计1、使用范围住宅小区内的地下室2、地下室的使用功能2.1原则上地下室只考虑以下使用功能:(1)机动车库;(2)设备用房;(3)非机动车库;(4)住户储物库房;(5)人防用房;(6)半地下的临街商铺。

2.2 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是地下室首先必须设计的主要功能。

2.3 非机动车库和人防用房是根据政府相关要求而设的功能。

(1)非机动车库:政府职能部门如没有明文要求设置非机动车库,一般不设。

(2)人防用房:因人防用房为不可销售面积,应将人防用房放在后期考虑。

2.4住户储物库房不是地下室必须设计的功能,原则上不考虑设置。

只有当工程成本增加极少并且有利于销售的情况下才考虑设计此类功能3、地下室的平面特征按平面布置方式分类:A.独立地下室:主要位于18层以下塔楼附近与塔楼完全分开的地下室,主要用于机动车库。

B.塔楼地下室:18层以上塔楼因结构埋深要求而形成地下室,可以用于设备用房、非机动车库和住户储物库房。

C.综合地下室:塔楼地下室向外延伸连通而成的地下室,可以综合布置各种功能,同时可以利用塔楼地下室周边停放机动车。

4、地下车库设计原则4.1 控制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力求地下室建筑面积使用效益最大化。

4.2 原则上城市盘不考虑地面停车。

4.3 原则上不设置机械车库。

4.4 尽量考虑综合地下室。

4.5 地下车库之间尽可能相互连通,控制地面汽车出入口数量。

4.6 根据开发建设的特点,首期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原则上小区首期不考虑设置地下车库。

4.7非采暖地区宜结合景观绿化设计自然通风采光的半开放式生态地下车库。

4.8 寒冷地区宜结合景观绿化设计自然采光的阳光地下车库。

5、地下车库的外形5.1地下室的外形应规则简洁,总体尺度应符合本指引中的车位和车道尺寸模数。

5.2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以支护形式优先考虑自然放坡来控制。

5.3 依据当地规划要求,明确地下室退缩。

6、汽车出入口位置和人员出入口位置6.1 应做到人车分流。

地下室设计规范(二)

地下室设计规范(二)

地下室设计规范(二)引言概述:地下室设计规范是确保地下室建筑安全和功能实用的重要指导。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地下室设计规范的要点。

1. 地下室功能布局a. 根据地下室用途确定不同功能区域,如储藏室、停车位等。

b. 合理规划通道和出入口位置,确保安全疏散。

c. 考虑可持续发展和节能要求,合理布置空调、供暖等设施。

d. 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质量和湿度控制。

2. 地下室结构设计a.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确定地下室建筑的承载能力和土壤情况。

b. 选择适当的地下室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等。

c. 设计合理的防水和防渗措施,确保地下室的干燥和密封。

d. 考虑地震抗震设防要求,加固地下室结构,提高抗震能力。

3. 地下室照明和通风设计a. 根据地下室使用要求,合理安排照明设备,确保光线充足。

b. 考虑自然采光方案,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c. 设计适当的排气系统,确保地下室内空气流通。

d. 安装适当的消防设备,保障火灾安全。

4. 地下室安全规范a. 配备必要的逃生设施,如应急照明、逃生通道等。

b. 采取防盗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和门禁系统。

c. 设计合理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d. 安装应急报警装置,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紧急情况。

5. 地下室使用与维护规范a. 制定地下室使用规章制度,明确使用权责。

b. 定期进行地下室巡检,及时修复损坏设施和漏水问题。

c. 定期清洁地下室,保持室内环境卫生。

d. 做好地下室防火、防水、防潮等维护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地下室设计规范涉及功能布局、结构设计、照明通风、安全规范以及使用与维护。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舒适度,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便利的空间。

建筑验收标准中的地下室设计要求

建筑验收标准中的地下室设计要求

建筑验收标准中的地下室设计要求地下室作为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验收标准以确保其设计与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本文将就建筑验收标准中地下室设计的要求进行探讨。

1. 地下室可行性研究在进行地下室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保地下室设计与施工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应包括地质勘察、地下水位及水质状况的评估,以及与地下室相关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分析。

2. 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壤承载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安全。

设计时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并进行必要的结构分析和计算。

3. 地下室防水设计地下室作为位于地下的建筑部分,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水措施。

地下室防水设计应包括地下室外墙防水、底板防水、墙体接缝处的防水等,以确保地下室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降雨较多的情况下不受水分渗透的影响。

4. 地下室通风设计地下室通风设计是为了保证地下室内的空气流通,并有效避免湿气、异味等不良影响。

通风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使得地下室内的空气能够循环流通,保持空气的新鲜和干燥。

5. 地下室采光设计地下室采光是为了使得地下室内能够充分获得自然光线,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采光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室的布局和朝向,并采用合适的采光设备和材料,以提供足够的光照。

6. 地下室安全出口设计地下室安全出口设计是为了保障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从地下室内逃生。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配备相应的疏散标志和指示。

总结:建筑验收标准中,地下室设计的要求是十分关键的。

地下室设计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构设计要注意地质条件和承载能力,防水和通风设计要符合标准,采光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光,安全出口设计要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

只有确保地下室设计符合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

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乎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还涉及到地下室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地下室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防水防潮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浅谈,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1.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首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空间、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等。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考虑到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合理设置出入口和通风系统等。

还要根据地下室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地下室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2.地下室结构的承载能力地下室作为建筑的支撑基础,承载能力是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进行合理的承载力分析和计算,确保地下室可以承受楼上建筑物的载荷,并且保持结构的稳定。

在地下室结构的承载能力设计中,还要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尽量避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导致结构的变形和损坏。

3.地下室结构的抗震性能地下室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是地下室结构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地下室的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案,合理设置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布置方式,确保地下室的抗震性能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4.地下室结构的防水防潮设计地下室结构的防水防潮设计也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下室通常处于地下水位附近,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考虑采用防水材料或防水技术,保证地下室整体结构及其周边设施的防水效果。

还要有效防止地下室的潮湿和霉变等问题,保持地下室内部空气的清洁和干燥。

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相关技术1.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桩基技术在一些地势较高或者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常需要采用桩基技术,以增加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地下室设计规范整理

地下室设计规范整理

地下室设计规范整理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

以下是对地下室设计规范的详细整理。

一、地下室的用途规划在设计地下室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其用途。

地下室可以用作储藏室、停车场、设备房、健身房、娱乐室等。

不同的用途对空间布局、通风、照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如果地下室用作停车场,需要考虑车辆的通行路线、停车位的尺寸和数量,以及出入口的位置和宽度,以保证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进出。

二、地下室的防水与防潮地下室由于位于地下,容易受到地下水和潮气的影响,因此防水和防潮是设计的重点。

1、防水材料的选择应选用质量可靠、耐久性好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渗漏点。

2、防水构造地下室的外墙、底板和顶板都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外墙可以采用外防水的方式,将防水层设置在墙体外侧;底板可以采用自防水混凝土结合防水层的做法;顶板则需要考虑雨水的渗透,设置合适的排水坡度和防水层。

3、防潮措施除了防水,还需要采取防潮措施。

可以在地下室内部设置防潮层,如在墙面和地面涂刷防潮涂料。

同时,要保证地下室的通风良好,降低室内湿度。

三、地下室的通风与采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可以提高地下室的舒适度和使用品质。

1、通风系统可以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机械通风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排风机、送风机等,强制空气流通;自然通风则通过设置通风口、窗户等,利用风压和热压实现空气交换。

通风量应根据地下室的面积和用途进行计算,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2、采光设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置采光井或窗户来引入自然光线。

采光井的位置和尺寸要合理,避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对于无法直接采光的地下室,可以采用人工照明来补充光线,但要注意照明的均匀度和亮度,避免产生眩光。

四、地下室的防火设计防火安全是地下室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性质,将地下室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地下室设计标准

地下室设计标准
要求中其他剩余车辆在地面停放,验收后改为园林。
1.4一期开盘的楼栋尽量不布置地下室,以加快开盘周期。
1.5宜尽量避开地面荷载较大的区域(如大型园林造景区、水体等),如若不行避开则需实行技术方法处理。
1.6留意管线交叉位的标高处理。
1.7和工程部确认工程分期是否对地下室布局有影响。
1.8绘制区内车辆流线图,避开交叉。
4.2管线交叉应在次梁位,遵循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困难时应做剖面分析图。
4.3管道设计应严谨规整,避开斜拉管线。
4.4公共部分的管线应避开地下室赠送面积。
5.地下室特殊部分做法及构造
5.1截水沟
5.1.1在地下室车库出入口坡道的起点和终点各设置一道截水沟。
沟盖板要选用带胶边耐轮压的金属镀锌隔栅盖板350X800,承重15吨。
排水沟不应干脆接入市政管道以免管道的水倒流。
5.1.4截水沟300(宽)X300(深)。
截水沟构造见详图5-1-1,5-1-2,5-1-3。
5.2集水井
5.2.1集水井间隔约30米。
集水井应避开通道,并尽量不设置在车位处。
5.2.2集水井检修口有沉砂池的平面尺寸为705X705。
盖板要选用带胶边耐轮压的金属镀锌隔栅盖板,承重15吨。
●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侧壁,抗渗等级≥P6
6.3底板
车库底板结构及建筑均不找坡,设计院施工审查图纸建筑表示找坡1%,设计中心发文施工时取消找坡。
6.3.1内防水底板用于地面面层是细石混凝土抹光的低端项目
●面层详单项工程
●20厚1:2.5水泥砂浆爱惜层
●聚酯纤维无纺布隔离层
●2厚PUK聚氨酯涂层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2.2.7.1风机房墙体宜加隔音棉。

地下室的设计课件

地下室的设计课件

顶板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常见的有: 梁板结构——
井字梁楼盖——
《地下室的设计》PPT课件
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
侧壁结构形式均为防水钢筋混凝土侧壁
《地下室的设计》PPT课件
地下室顶板在中庭范围降板的原因: 1.景观植被种植需要 2.排水管线走管需要 3.场地排水走管需要
常规地下室降板高度为1米, 实际做完覆土层 仅为不到900高。具体项目还需根据甲方和 地方规定做具体设计。
临市政道路,便于从市政进线和以等距离的方式辐射整个 项目用地。 设备用房常利用沿街单体下部不便于停车的部位布置,但需 注意电气设备用房和生活水泵房及生活水箱间等有卫生要 求的房间不能布置在上部用水房间下部 。 电气设备用房需要降板做电缆沟,对于多层地下室应设置在 地下室底层,如果设置在其它楼层会影响下层局部净高。 消防水池考虑到消防车吸水高度的要求,只能设置在地下一 层,且池底标高较场地标高不超过6米。
地下室是一个多工种综合的单体
特点: 专业交叉多 技术难度大 功能复杂 单体造价高 利润回报低
《地下室的设计》PPT课件
方案设计的解决策略:
以全面设计观为指导 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 以精细化节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
《地下室的设计》PPT课件
1.认识地下室
分类: 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
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地下室的设计》PPT课件
地下室施工工艺: 1.场地大开挖,做边坡支护(放坡、喷锚、护壁桩)。 2.如果在地下水位以下需做降水处理——保证施工安全和浇筑 底板的工艺要求 3.打垫层 4.找平后铺防水卷材 5.浇筑保护层 6.浇筑底板 7.浇筑结构柱和侧壁,做侧壁防水 8.顶板浇筑 9.找平后做顶板防水 10.做顶板防水保护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设计地下室是一个多工种综合的单体:特点:专业交叉多技术难度大功能复杂单体造价高利润回报低方案设计的解决策略:以全面设计观为指导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以精细化节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1.认识地下室分类: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全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注意:如果有一面为直接对外的面则需要重新定义地下室范围。

地下室的功能:为上部所有单体提供配套设备用房、辅助功能用房、消防所需的用房、停车库、地下商业、下沉庭院、高档住宅或公建的其它功能空间等。

2.了解地下室地下室为一个周边被土覆盖,各功能空间大集合,且自然通风条件极差,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建筑,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满足安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合理性、经济性。

常规地下室均为以车库为主要功能的单体,一般包含有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可能会有物管用房,上部单体下地下室的楼电梯,可能会有车库单独的疏散楼梯。

结构形式一般为两种:主楼投影范围结构形式同±0.00以上的结构形式,中庭部位为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较为多样,常见形式为:伐板基础——常说的大底板基础,常用于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柱下独立基础——常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柱下桩基础——地质条件极差的情况顶板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单向板楼盖——井字(十字)梁楼盖——密肋楼盖——加腋梁板——无梁楼盖——空心楼盖——地下室顶板在中庭范围降板的原因:1.景观植被种植需要2.排水管线走管需要3.场地排水走管需要常规地下室降板高度为1米,实际做完覆土层仅为不到900高。

具体项目还需根据甲方和地方规定做具体设计。

大型社区的开发商,目前将环境设计也做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很多环境要在地下室顶板上来完成,要求我们在先行的硬件设计上留足供环境设计的空间,也就是我们要讲的覆土层厚度。

大环境种植时控制在0.9~1.20m (可种植大型乔木)小环境种植时控制在0.6~0.9m (草坪、花草、罐木等)设有覆土层的地下室,重力管线可通过覆土层集中后排入市政管网;对于大于0.7m厚的覆土,重力管线可直接穿越,无需做管沟保护。

小于此数时,重力管线遇车道等需要进行构造加固。

重力管线不得穿人防顶板。

地下室施工工艺:1.场地大开挖,做边坡支护(放坡、喷锚、护壁桩)。

2.如果在地下水位以下需做降水处理——保证施工安全和浇筑底板的工艺要求3.打垫层4.找平后铺防水卷材5.浇筑保护层6.浇筑底板7.浇筑结构柱和侧壁,做侧壁防水8.顶板浇筑9.找平后做顶板防水10.做顶板防水保护层3.设计地下室3.1. 层高的确定3.1.1.一般地下室均会以车库形式出现,规范规定车库车道净高不小于2.2m,常规柱网梁高考虑消防车荷载按800~900mm考虑,风管按400mm考虑,风管下喷淋按200mm高考虑,综合以上因素地下室层高按3.7~3.8m考虑。

3.1.2设备用房净高需要由相关专业根据特定设备的要求给建筑专业提供净高设计要求。

3.1.3非机动车库规范要求其净高不低于2m,计算方式同前,但须根据所处区域上部是否在中庭还是在主楼范围有所不同。

3.2. 防火分区的划分3.2.1. 一般地下室均会以车库形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物首层和半地下室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机械式立体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设置喷淋时以上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增加1倍。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停车数超过50辆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开。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5.1.1,5.1.3)3.2.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7.2.1条规定停车数超过10辆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车库或复式汽车库以及采用垂直升降梯做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均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常规地下室均超过10辆,因此防火分区均较规范值放大一倍。

非机动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为500平方米,设置喷淋以后增加1倍,可做到1000平方米。

集中设备用房超过200平方米可单独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设计,设置喷淋可做到1000平方米。

地下商业防火分区在设置喷淋情况下可做到2000平方米。

3.3机动车库位置的选择尽可能利用中庭以及建筑周边等部位布置,这些部位不受上部单体结构影响,停车效率最高。

3.4非机动车库的位置选择一般是利用主楼下部无法停车以及地下室边角等利用率低或者无法利用的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机动车库坡道较长,能整合成一个车库的最好不要分开。

自行车库一般能满足规划指标要求即可,其空间形状不做深究。

3.5设备用房的位置选择设备用房作为为上部建筑服务的用房其位置最好在地块中部临市政道路,便于从市政进线和以等距离的方式辐射整个项目用地。

设备用房常利用沿街单体下部不便于停车的部位布置,但需注意电气设备用房和生活水泵房及生活水箱间等有卫生要求的房间不能布置在上部用水房间下部。

电气设备用房需要降板做电缆沟,对于多层地下室应设置在地下室底层,如果设置在其它楼层会影响下层局部净高。

消防水池考虑到消防车吸水高度的要求,只能设置在地下一层,且池底标高较场地标高不超过6米。

3.6.地下室的优化设计3.6.1.机动车库的优化设计。

重要性:机动车库作为常规地下室面积比例最大的功能空间,提高停车效率能最大限度减少地下室成本投入。

原则:1满足相关规范要求;2流线通畅——少回头弯、少尽端路、主流线清晰3停车效率高——单车建筑面积控制在38㎡以内4土方开挖量小5施工简便——自身以及对周边6后期运行费用省7维护费用低目的:在满足规范前提下,设计出流线合理、停车效率最大、成本最低的地下车库。

结果:在相同面积下布置出更多的机动车位;以最小的面积容纳进相同数量的机动车。

机动车库组成:1停车位——大车2.4m×5.3m,小车2.2m×4m;2行车道;3出入口坡道;4多层地下室内部坡道。

如何提高停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利用景观区域的下部——结构柱网灵活利用主楼结构体边缘——减少开挖主车道同总图绝大多数单体平行——可充分利用主体边缘停车双面停车——效率最高少短支路——提高利用率坡道重合——减少面积计算、提高效率减小地下室地面同场地出入口高差——减少土方,缩短坡道长度地下室常规柱网:7.8~8.4m×7.8~8.4米车道宽度:双车道5.5m ,单车道4.0m。

坡道宽度:双车道7.0m,单车道4.0m 。

坡道数量的确定:小型车库≤50辆1个单车道中型车库51—300辆1个双车道大型车库301—500辆2个单车道或1个单车道1个双车道特大型车库≥501辆2个单车道和1个双车道多层地下室各层坡道数量的确定根据本层停车数+下部各层停车数之和确定。

(注:以上为规范下限,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设)坡道位置的确定:1直接连接主车道;2 靠近总图出入口;3主车道的确定;4平行绝大多数单体;5靠近主楼;6单向流线;7联通出入口安全出口的确定:1一个防火分区两个安全出口;2疏散距离为60米,如在此范围无安全出口可利用防火墙上开门方式向相邻防;3火分区疏散;4可利用主楼下地下室的楼梯作为安全出口;5相邻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楼梯可共用分别作为各自安全出口防火分隔:1停车位用防火墙;2车道用特级防火卷帘排水设计:1单层地下室采用集水坑排水;2多层地下室的非底层采用地漏(以上均为其3米范围内找坡)地面设计: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地面——耐磨3.6.2.非机动车库的优化设计。

利用地下室边角余料布置,形态怪异无碍,只要能满足指标要求即可。

自行车库坡道坡度不超过1:5,每段坡长不超过6m,踏步宽度不小于400mm。

3.6.3.设备用房设计3.6.3.1.水泵房生活水泵房:当市政给水压力无法满足较高楼层供水或长期压力不够时设置的二次供水的泵房。

常规市政压力仅能供给4层左右高度楼房用水。

常常和生活水箱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取水。

地面需做防排水设计。

消防水泵房:1市政压力无法满足消防系统水压要求时设置,常常和消防水池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取水。

2地面需做防排水设计。

3能直通安全出口。

3.6.3.2.生活水箱间:1储存生活用水的房间,内设不锈钢水箱。

2地面需做防排水设计。

3.6.3.3.消防水池:1储存消防用水的钢筋混凝土水池,一般是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和室内消防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合二为一。

2总容量超过500m³需分成两个水池。

3当为多层地下室时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必须设置在负一层,主要是考虑消防车吸水高度的要求,其余水池设置在底层,节省含钢量。

4需做防水处理。

5设室外消防吸水口,为消防车吸水提供方便,此口离建筑外墙不小于5m远3.6.3.4.变配电房:变配电房,变压器室和配电室的总称。

配电室分高压和低压配电室, 配电室从下部进线,因此配电室需设置电缆沟。

变配电房净高不小于3.8m,通常需要抬高顶板,同时顶板的覆土需满足给排水专业走管,此时覆土不应小于0.6m。

变电房、配电房、开关房、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等,净高要求:不小于3.8m。

3.6.3.5.柴油发电机房:1保证消防用电安全。

2停电时供电梯和不能停电设备持续用电需要。

3需设置贮存8小时用油量的储油间。

4需要有一个联通地面建筑直通小区最高建筑屋顶的排烟道。

5需做降噪、防震处理。

6.净高要求:不小于4.0m,当发电功率低于1000kW时可以做到4m以下。

3.6.3.6.风机房(净高要求3~3.2m):排烟、送风、排风、核心筒井道加压送风机房的总称。

排烟设备平时可兼做排风功能。

地下室车库通风工作原理:地下车库作为通风条件差的建筑,需要保证其空气卫生条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地面新鲜空气通过各种通道进入地下室换气。

能达到这个效果的方式就是让地下室处于负压状态。

产生负压的方式:排风量>进风量。

地下车库通风工作方式:排风机房通过排风井排出地下室空气,送风机房通过送风井将室外新鲜空气送进地下室,由于两者风量不一致,产生负压,通过汽车坡道自然吸入室外新鲜空气。

设备用房通风工作方式:不会产生大量废气,所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压力,排风量=进风量。

每个防火分区内均有风机房,单个风机房面积不超过30m2。

3.6.3.8.消防控制室:内设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和安防监控系统整合在一个房间;双电源供电;常设置在首层,条件受限可设在地下室;常规项目面积区间40~60㎡;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4地下室结构设计4.1 地下室构造埋置深度:地下室构造埋置深度,其目的是满足建筑物构造稳定要求。

高层结构规范规定:1) H/18 桩基础。

2) H/15 天然地基筏基。

4.2 地下室顶板的结构形式:1. 梁板楼盖(梁高0.9m,人防顶板梁高1.0m)2. 井字(十字)梁楼盖(梁高0.8m,人防顶板梁高1.0m)3. 密肋梁板楼盖(梁高0.8m,人防顶板梁高1.0m)4. 加腋梁板楼盖(梁高可控制0.7m,人防顶板梁高可控制0.9m内)5. 无梁楼盖(顶板最小板厚0.4m,层高可低至3.4m)6. 空心楼盖(BDF薄壁箱体空心楼盖顶板最小板厚0.45m,层高可低至3.45m)4.3 层高一般地下室均会以车库形式出现,规范规定车库车道净高不小于2.2m,常规柱网梁高考虑消防车荷载按0.8m考虑,风管按0.4m考虑,风管下喷淋按0.2m高考虑,底板建筑面层按0.1m考虑,综合以上因素地下室层高按3.7m考虑,人防地下室层高按3.9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