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太原二电)
电力企业半年亏损分析报告

电力企业半年亏损分析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电力企业的半年亏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环境以及经营策略进行综合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全面了解亏损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财务数据分析截止本报告统计周期的半年期间,电力企业的收入为X万元,成本为Y万元,净利润为Z万元。
相比去年同期,企业的净利润下降了A%。
具体的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项目金额(万元)同比增长率收入X -成本Y -净利润Z -A%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在该半年期间出现亏损。
下面将对可能导致亏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3. 原因分析3.1 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电力行业的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是影响企业盈亏的重要因素。
在本报告统计周期内,市场供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导致电力价格下降。
此外,电力行业在半年期间还面临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如异常天气、政策变化等。
3.2 按需发电策略电力企业在该半年期间采取了按需发电的策略,即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发电量。
尽管这种策略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但当市场供需不平衡时,容易导致亏损。
在本报告统计周期内,由于供需不平衡的情况较为严重,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错估了市场需求,致使发电量偏大,进而导致亏损。
3.3 能源成本上升在本报告统计周期内,电力企业面临了能源成本上升的问题。
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盈亏状况。
3.4 管理费用上升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电力企业在该半年期间不得不加大对市场营销、研发、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导致企业的管理费用明显增加,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4. 对策建议基于对亏损原因的分析,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帮助企业逆转亏损趋势:4.1 市场预测和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更有效的市场预测机制,以及灵活的风险管理体系,准确应对市场供需不平衡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4.2 发电策略的调整企业应对发电策略进行调整,改善市场需求预测能力,尽量做到准确按需发电,以避免发电量偏大导致的亏损。
太原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太原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 (1)第二节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三、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 (3)四、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太原市工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太原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太原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太原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太原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太原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一、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同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4图表目录表1:太原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太原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太原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太原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太原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太原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太原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太原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同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2019年1-4月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4月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一、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一)太原市完成情况前4个月,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长9.0%,比一季度(10.5%)减缓1.5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8%;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7.7%。
从三大门类分布情况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占比为6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2.6%,占比为14.7%。
(二)主要运行特点1、非传统产业驱动工业增长前4个月,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8%;增长17.0%,比一季度(19.8%)减缓2.8个百分点;对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4.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个百分点。
2、新投产企业贡献较为突出前4个月,比亚迪、古交西山发电有限公司(兴能三期)等新投产企业同期基数为零,产值为净增长量,对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较为突出。
其中:比亚迪集团初步测算拉动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约3.6个百分点;古交西山发电有限公司初步测算拉动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约0.5个百分点。
3、民营工业企业高速增长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1%;增长49.9%,高于太原市平均增速40.9个百分点,拉动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个百分点。
4、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前4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3%;增长16.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7%,拉动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两位数增长(一)太原市完成情况前4个月,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273.63亿元,增长10.0%,增速比一季度(15.5%)减缓5.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76亿元,下降35.0%;第二产业投资34.02亿元,下降27.8%;第三产业投资238.85亿元,增长19.1%。
2014年1-5月山西省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5月山西省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前5个月,太原市经济总体呈现出“一快、二缓、三回调”的运行特征。
“一快”是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二缓”是指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出现回落,外贸出口降幅继续扩大;“三回调”是指规模以上工业降幅收窄,限额以上消费增速有所加快,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金融贷款等要素指标在波动中逐步回调。
随着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抓落实、促发展”要求的不断深入,全市经济实现“止缓、回稳、促增”的正能量也在逐渐蓄积。
一、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5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5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增速比前4个月(23.0%)减缓0.5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37亿元,下降26.2%;第二产业投资105.10亿元,下降4.8%,其中,工业投资104.78亿元,下降4.9%,降幅比前4个月(下降7.2%)收窄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42.58亿元,增长41.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1.60亿元,增长11.9%,增速比前4个月(11.6%)加快0.3个百分点。
从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33.61亿元,增长91.4%;省属项目投资60.87亿元,下降28.8%;市属及以下项目投资256.57亿元,增长39.9%。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172.12亿元,增长11.9%;非国有投资178.93亿元,增长34.8%。
主要运行特点:1、第三产业投资仍是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前5个月,三次产业投资呈现一产、二产投资负增长,三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态势。
其中,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54.36亿元,增长2.8倍)的带动下,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42.58亿元,增长41.4%,增速比前4个月(46.3%)减缓4.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19.9%)加快21.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4.8个百分点,及时弥补了第一产业(下降26.2%)、第二产业(下降4.8%)投资负增长造成的增长缺口。
太原市烟草公司1-5月经济运行动态分析

太原市烟草公司1-5月份经济运行动态分析一、太原市1-5月份经济运行走势及上半年卷烟经营形势分析与预测(一)1-5月份太原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趋势,整体表现为:销量增加、结构提升、运行稳定1、卷烟销量同比平稳增长1-5月份太原市累计卷烟销量76904箱,同比增加7.8%。
其中:一、二类烟增幅最大,合计增幅达到65.5%;五类烟销量有所下降,同比降幅3.8%;三类烟由于个别品牌价格调整整体有所下降;四类烟受下游低档烟消费结构提升影响,销量增加,同比增幅4.07%。
2、销售结构稳步提升在一、二类烟销售增长及整体需求结构提升的推动下,1-5月份累计单箱销售结收入达到18327元(单条73.3元),比去年同期的17703元(单条70.8元)提高3.5%。
3、重点骨干品牌销售趋势良好太原市当前共销售50个品牌,123个规格,除少数个性化需求的品牌外,基本都是全国性大品牌,都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成长性良好。
1-5月份重点骨干品牌销量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国销量前二十位品牌销量增幅达到9.5%,占总销量比重达到72%,品牌集中度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上半年卷烟市场环境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整体依然保持向好的趋势,未来销售形势相对乐观积极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和行业景气程度持续提高对本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与煤炭相关的加工、服务、运输等许多行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体推动太原市就业水平、居民收入等得到全面提高。
对卷烟消费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
2、太原市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本地城市规划、基础建设投资、旅游服务业等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太原市整体卷烟需求量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3、以全国内管现场会为契机,太原市近一年来在规范监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环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进展。
经营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为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金结算中心运作期间的实践和探讨_以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为例

《经济师》2013年第1期摘要:为了加强内部资金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发挥财务资源的整合优势,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资金结算中心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就资金结算中心的结算办法和结算中心的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资金结算中心实践探讨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60-02现代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要以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和效益为中心。
加强资金管理,树立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心环节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强化集中管理,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优化投向,注重效益的资金管理原则,全面执行资金预算管理,建立和健全资金管理的体制,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以下简称太二)在这方面率先走在了前列。
太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到2011年止,在企业资金管理和统一运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提高了资金运营水平和管理的规范性,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
(2)提高了资金运作安全性、稳健性,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
(3)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现代化管理。
(4)盘活了企业沉淀资金,达到了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
一、结算中心的机构及运作方式太二资金结算中心是模拟商业银行机制,具有结算、信贷、控制、监督等主要功能,并以资金定额、计划价格、内部利率等作为经济杠杆,对厂内各核算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映监督、检查控制,融全厂资金管理为一体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
其组织机构设置在行政上隶属财务部,负责全厂的资金管理业务及结算中心的日常管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内部服务机构,是全厂的出纳中心、结算中心、信贷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
日常管理模式为:全厂各单位包括独立经营和单独核算的单位一律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同时取消各单位在商业银行已开立的账户,统一由结算中心在承办银行开设一个总账户,所有成员单位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均通过结算中心总账户进行,结算中心通过资金管理软件进行各成员单位资金结算和往来的核算;结算中心将成员单位的资金按照“谁的钱入谁的账”的原则计入各成员单位所属的结算中心内部账户,并按照银行计息的方法计付利息,保障各单位资金安全及应有的收益。
2022年上半年太原GDP增长3.5%

2022年上半年太原GDP增长3.5%
作者:王小静
来源:《科学导报》2022年第47期
科学导报讯7月25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上半年,太原市有效实施国家、省及太原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消费市场逐步回稳,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態势。
发布会指出,上半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24.01亿元,增长3.5%,其中,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当季实现1322.31亿元,增长0.7%。
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1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40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426.43亿元,增长2.9%。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04、1.63、1.83个百分点。
电工行业201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电工行业201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9年以来,我国电器工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市场需求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任务倍加艰巨。
1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2019年上半年电工行业经济基本平稳运行,总体情况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4 370.5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约为1 177.15亿元,同比增长4.25%。
2主要特点1)传统产品增速回落受煤电去产能等产业政策影响,火电发电机组下滑明显,工业锅炉、电站用汽轮机等关联的传统产品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负增长,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规划的带动下,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快速发展,配电系统和装备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智能变电站应用更为广泛,配电产品功能更加完备,运行更为智能和节能。
交流电机、电线电缆、绝缘制品、电动工具等一些应用面更广的产品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保证了行业的平稳运行。
2)高端装备取得突破依托重大工程,我国电器工业接连研制出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装备,如哈电集团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通过验收;特变电工研制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1 1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江苏亨通研制出世界首条500千伏交流聚乙烯海缆;苏州电科院建成了世界上首家具备防爆、复合灭火、快速滤烟尘、油水分离泄油和多角度高速摄像等功能的大体积防爆试验室;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个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舟山柔直系统舟定换流站直流断路器成功进行首次短路试验,这些成果不仅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运行,也再次彰显出了我国电器工业的制造实力。
据统计,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系统,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排放标准世界领先。
3)福清“华龙一号”进展顺利此外,上半年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2001年,我厂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坚持眼睛向内,深挖潜力,扎扎实实开展“经营管理年”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安全发电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截止6月30日,全厂安全生产实现1755天长周期运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详情如下:一、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1、发电量:全厂发电量累计完成184750.4万千瓦时,其中:老机发电量累计完成62890.4万千瓦时,较同期多发电6409.8万千瓦时;200MW机组发电量累计完成121860万千瓦时,较同期多发电5734.8万千瓦时。
2、供热量:全厂供热量完成1578106百万千焦,完成全年计划的52.60%,其中:老机供热量完成1344223百万千焦,较同期多供热量70179百万千焦;200MW机组供热量完成233883百万千焦,较同期多供热量233883百万千焦(同期不供热)。
3、供电煤耗:全厂完成399克/千瓦时,较同期下降7克/千瓦时。
其中:老机完成431克/千瓦时,较同期降低7克/千瓦时;200MW机组完成383克/千瓦时,较同期降低8克/千瓦时。
4、单位成本:发电单位成本累计完成129.31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2.28元/千千瓦时;供热单位成本完成20.55元/百万千焦,较计划升高0.40元/百万千焦。
5、标煤单价:完成146.35元/吨,较计划145.57元/吨升高0.78元/吨。
6、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117949元/人,较同期增长13825元/人。
17、等效可用系数:完成94.38%,较同期升高3.01个百分点。
其中:老机完成97.72%,较同期下降0.72个百分点;200MW机组完成92.71%,较同期升高5.76个百分点。
8、安全情况:未发生考核事故,安全生产实现了1755天多台机炉长周期运行。
二、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一)安全生产运行情况上半年,我厂以春季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契机,下大力气治理设备,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使全厂设备完好率达100%,安全生产实现了1755天多台机炉长周期运行。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完成94.38%,较同期上升3.01个百分点。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上半年,我厂认真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以运行分析、可靠性分析、技术监督分析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依托,大力推行设备状态检修,利用调峰备用时间加大设备治理力度,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使我厂计划检修时间比同期减少117.22小时、非计划检修时间较同期减少15.42小时。
其中:老机计划检修时间较同期增加21.73小时、非计划检修时间较同期增加9.50小时,影响老机等效可用系数下降0.72个百分点;200MW机组计划检修时间较同期减少220.05小时、非计划检修时间较同期减少33.15小时,影响等效可用系数上升5.76个百分点。
(二)发电量:全厂发电量累计完成184750.4万千瓦时,较同期多发电12144.6万千瓦时,较进度计划超发8709.3万千瓦时。
发电量增幅原因如下:客观上:一是本期我厂停机备用时间较同期减少374.91小时,影响电量较同期增加18006.33万千瓦时;二是本期负荷率较同期升高1.09个百分点,影响2电量较同期增加2197.38万千瓦时;三是本期日历时间较同期少1天,使电量减少1031.48万千瓦时;四是本期由于#3机组关停致使发电容量减少,影响少发电13398.56万千瓦时。
主观上:我厂检修时间较同期减少132.64小时,影响电量较同期增加6370.93万千瓦时。
(三)供电煤耗:全厂完成399克/千瓦时,较全年计划下降9克/千瓦时,较同期下降7克/千瓦时。
其主要原因是:1、电量结构影响 200MW机组电量比例由同期的67.3%降至66.0%,降低1.3个百分点,影响全厂煤耗升高0.6克/千瓦时。
2、发电厂用电率影响全厂厂用电率完成8.79%,较同期升高0.21个百分点,影响全厂煤耗升高0.8克/千瓦时,其中:老机完成8.76%,较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影响老机煤耗下降0.3克/千瓦时,影响全厂煤耗下降0.1克/千瓦时;200MW机组完成8.80%,较同期升高0.34个百分点,影响200MW机组煤耗升高1.4克/千瓦时,影响全厂煤耗上升0.9克/千瓦时。
200MW机组发电厂用电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风机耗电率较同期明显升高所致。
其中:送风机耗电率较同期升高0.13个百分点,引风机耗电率较同期升高0.36个百分点。
造成风机耗电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一是送风机增容影响其耗电率升高;二是空预器泄漏,尤其是#8机组空预器泄漏严重,影响风机耗电率升高;三是负荷率较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影响风机耗电率升高。
3、热电比影响上半年老机热电比完成21.37百万千焦/千瓦时,较同期下降1.19百万千焦/千瓦时,影响老机煤耗升高1.9克/千瓦时,影响全厂煤耗升高0.6克/千瓦时;#7机组参与集中供热,热电比完成1.92百万千焦/千瓦时,影3响200MW机组供电煤耗下降4.4克/千瓦时,影响全厂供电煤耗下降3.0克/千瓦时。
4、调峰系数影响上半年全厂调峰系数为80.05%,较同期下降1.09个百分点,影响全厂煤耗下降1.4克/千瓦时。
5、小指标影响上半年,我厂充分利用负荷率同比好转的有利形势,在大力开展经济调度的同时,本着“抓小放大”的原则进行指标管理,深入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使各项小指标同比呈现好转趋势,影响煤耗降低明显。
尤其是真空度指标,老机受#3机组关停(#3机真空低,92%)、#6机组改造等因素影响,真空度较同期升高0.44个百分点,影响老机煤耗下降1.3克/千瓦时,影响全厂煤耗下降0.4克/千瓦时;200MW机组本期加强了空冷塔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加强了对冷却三角进行冲洗的频度,使得真空度较同期升高0.91个百分点,影响200MW机组煤耗降低3.4克/千瓦时,影响全厂煤耗降低2.3克/千瓦时。
(四)内部承包利润:年度计划为-1686万元,上半年剔除政策性减利支出(4723万元)完成738万元,与进度计划-843万元相比超额完成1581万元。
原因分析如下:1、政策性减利4723万元,即小窑煤加价款1305万元;基建借款利息列财务费用3418万元。
2、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利润增加774万元;3、发电单位成本较计划降低2.28元/千千瓦时,使利润增加421万元;44、其他业务利润完成22万元,增利22万元。
5、营业外收支出净额为-6万元,减利6万元。
6、供热亏损1784万元,减利1784万元。
(五)发电单位成本:年度计划为131.59元/千千瓦时,上半年完成129.31元/千千瓦时,较计划降低2.28元/千千瓦时。
其中:单位变动费用较计划升高5.41元/千千瓦时;单位固定费用较计划下降7.69元/千千瓦时。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燃料费:单位成本计划为60.05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65.46元/千千瓦时,较计划升高5.41元/千千瓦时。
升高原因:①小窑煤加价款影响单位燃料成本升高7.04元/千千瓦时;②标煤单价较计划升高0.78元/吨,使单位成本升高0.31元/千千瓦时;③供电煤耗较计划降低9克/千瓦时,使燃料单位成本降低1.94元/千千瓦时。
2、水费:单位成本计划为7.54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6.55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0.99元/千千瓦时。
下降原因:①开展节水活动,水耗较计划下降,使单位成本降低0.66元/千千瓦时;②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单位成本降低0.33元/千千瓦时。
3、材料费:单位成本计划为4.53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3.21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1.32元/千千瓦时。
原因见三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4、工资及福利费:单位成本计划为8.32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7.97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0.35元/千千瓦时。
原因: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单位成本降低0.35元/千千瓦时。
55、折旧费:单位成本计划为29.72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27.94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1.78元/千千瓦时。
原因:①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发电单位成本降低1.28元/千千瓦时;②折旧费省公司计划与按实际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率计算的折旧费不一致,使得实际比计划成本降低0.50元/千千瓦时。
6、修理费:单位成本计划为13.22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10.85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2.37元/千千瓦时。
原因:①由于主要的大修理项目尚未进行,使得修理费实际发生数较进度计划少300.45万元,使单位成本较计划降低1.80元/千千瓦时;②发电量较同期超发使单位成本降低0.57元/千千瓦时。
7、其他费用:单位成本计划为8.21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7.33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0.88元/千千瓦时。
原因见三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六)三项费用:1、材料费:年度计划为1703万元,实际完成63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7.05%,较进度计划852万元降低221万元。
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使职工的成本核算意识有所增强;二是厂部推行费用承包使用办法,调动了车间当家理财、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三是参与大修的部分车间将维护用材料费挤占大修费用也是材料费用降低的重要原因。
2、一般修理费:年度计划为1288万元,实际完成40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1.75%,较进度计划644万元降低235万元。
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费用发生情况的全年不均衡性所致。
3、其它费用:年度计划为3084万元,实际完成14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69%,较进度计划1542万元降低102万元。
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采用6费用归口管理,同时厂部加大了对费用发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事前审核及事后考核力度;二是有些费用的发生期与结算期不一致也是造成费用降低的原因之一。
(七)综合标煤单价:年度计划为145.57元/吨,上半年完成146.35元/吨,较计划升高0.78元/吨。
影响综合标煤单价升高的主要因素:一是原煤热值较计划降低0.07MJ/Kg,影响标煤单价升高0.45元/吨;二是由于油价较计划2434元/吨上涨了477.72元/吨,使燃油费用较计划增加32.2万元,影响标煤单价升高0.43元/吨;三是原煤单价变化(西山煤较计划升高0.04元/吨,地方煤较计划升高0.04元/吨,小窑煤较计划升高0.18元/吨),影响标煤单价升高0.18元/吨;四是煤比变化(西山煤:地方煤:小窑煤的计划比例为24.03:10.48:65.49实际为22.74:11.68:65.58),影响标煤单价降低0.28元/吨。
三、热费回收情况今年以来,我厂的三个主要热用户的生产情况仍然在低谷徘徊,没有复苏的迹象,这无形中加剧了我厂热费回收工作的困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