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标点题
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

《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一、引言在语言交流中,标点符号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传达情感,甚至改变整个句子的意义。
对于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探讨它们的作用和影响。
二、逗号我们来谈谈逗号。
逗号常常被用来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它能够让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增强语气,使句子更具节奏感。
在表示观点时,逗号能够使得不同的观点更加突出,让整个句子更加生动。
三、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
在言语理解中,句号的使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帮助我们合理地停顿和思考。
四、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分别表示疑问和感叹。
在观点题中,问号能够使得问题更加明确,促使读者深入思考;而感叹号则能够增强情感色彩,使得观点更加鲜明。
在表达观点时,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可以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五、冒号冒号常被用来引出列表、解释或强调。
在表达观点时,冒号能够使得观点更加具体,清晰地展示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它还可以引出例证,使得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六、总结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使得句子更加清晰,观点更加突出,情感更加丰富。
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标点符号对于表达观点是非常关键的。
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标点符号的作用,使得观点更加生动、有力。
七、个人观点在我的个人理解中,标点符号是言语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使得整个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观点、态度和情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通过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观点,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的探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语句表达题)

言语理解基础课讲义第四章语句表达第一节:语句选择题提问方式: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解题思路:①审题目,找位置(定位横线位置)②读文段,明话题(遵循话题一致原则)③做讨论,定选项(结合横线位置不同的考察形式,讨论对比选项与文段话题的一致性)两大原则:① 文段话题一致② 感情色彩一致经常被忽视的解题细节:①标点符号(注意“;”和“:”)②关联词语(注意转折)③句式一致三种形式:横线在开头:引出文章中心主旨(主旨概括);启下横线在中间: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横线在结尾:重申(概括总结)文段中心主旨;承上;提出对策;分句并列注:冠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主题词、关联词、句式一致的代表词。
真题演练:例1:中国的农产品不是没有市场,,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
比如,有些特色农产品,像东北参、冬虫夏草,在国外卖得都比一座楼房还贵,就是普通的蕨菜、核桃这些农产品,在韩国、日本都是十分抢手的紧缺货。
根据文意,下列哪句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 )A.加快农村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转折)B.要重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积极作用(缺少转折)C.关键是要获得全面而准确的需求信息D.资金匮乏是农村规模难以扩大的“瓶颈”(无中生有)例2:,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
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
如果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述,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
中国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才能赋予其抒情诗般的意境。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画重视意象B.意向是绘画的生命C.中国画不单纯描写自然D.中国画注重一己情感的表达例3:相关研究表明,:(解释说明)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 至2 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
福州事业单位言语理解:标点“助力”,言语阅读更“得力”

事业单位言语理解:标点“助力”,言语阅读更“得力”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之标点“助力”,言语阅读更“得力”。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在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片段阅读是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如逻辑填空题目,题干往往是把一小段文字中部分词语去掉,针对空白处要求同学们填写最恰当的词语;又如片段阅读会出现询问作者主要观点意图的题目。
解决这些类型的题目,同学们不仅可以借助作者行文脉络,从内容结构上理解并选定答案,也可以通过不同标点在文段中的作用,来判定文段内容与重点。
这里就常见的标点使用技巧等内容给同学们进行介绍。
标点符号的作用就是辅助文字记录,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了它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区分句子结构,辨析不同的语气,理解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一、问号1、一般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例1:你怎么还不去上班?例2:难道我不应该去上班吗?例3:一个人,穷困潦倒,但还默默帮助贫困儿童。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乐于助人的精神。
注:前两个带有一定的疑问,后一个句子之间停顿较长,故用问号。
2、表示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加问号。
通常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如:例:你能给孩子只是这些吗?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孩子???二、分号1、表示多个句内部并列关系时(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
例:过程,使我难以忍受;结果,更让我痛苦万分。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关系)用分号。
例:未见其人,已先闻其声了;或者人已消失尽头,歌声还余音袅袅。
3、用于分项列举内容并列的各项之间。
例:教师的职责是:一、传递理论知识;二、传递为人之道。
三、冒号(1)用于总说性、提示作用。
例:刚刚事情说明:他具有极高的执行力。
(2)表示总结上文。
例:深圳月工资9000,北京月工资10000,上海月工资12000:我们大城市月工资都很高。
公考行测言语理解秒杀技之标点符号

言语理解秒杀技之标点符号来源:魁冠公务员考试网校作者:神算老周在言语理解解题过程中,“标点符号”不但可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段结构、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时候还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今天老周给大家准备了三道例题,请看:例1.坐车系安全带,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种习惯,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修养。
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
自觉遵纪守法,从一点一滴做起。
只要从自己做起,并且养成一种习惯,我们的社会就会向着更加文明的时代进发。
对划横线的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就是再小的缝隙,风也能穿过B. 风是自然存在的,它无所不至C. 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点滴做起D. 从生活习惯上可以看出一个人品质神算老周解析:C.分析过程:题目要求我们理解划线语句的意思,有些同学会误选D,是因为没有注意标点符号。
大家看下面两句,A 是原文,B是修改标点符号后的语句。
标点符号不同,所作选择就完全不同了。
误选D的同学就是把“俗话说”前面的句号,看成了逗号(或误判)。
A 坐车系安全带,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种习惯,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修养。
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
B 坐车系安全带,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种习惯,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修养,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
“俗话说”的前面是一个句号,划线部分后面也是一个句号,它是单独一句话。
是什么语义,关键要看它跟上、下文哪个联系更紧密一些。
我们结合划线部分语句和其前后文,可知是强调平时行为对习惯的影响,而不是跟前文相关的“人的意识修养”,故要选C。
例2.翻译时,“直译”偏重于对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于译文语气的顺畅。
哪种译法最妥当,人们各执己见。
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
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完全不同。
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持原文的语句组织。
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言语理解与表达150题

1. 五十多年后回顾这段历史,杜老依然,然而他也没有土改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例如消灭富农和侵犯中农,以及没有严格依法保护劳动者财产利益。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直言不讳回避B. 毫无隐瞒忌讳C. 慷慨激昂避嫌D. 激情满怀避讳2. 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随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
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的种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善良愚昧B. 天真好胜C. 聪明狡猾D. 平凡堕落3. 我自己觉得,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我是把我自己的生命看得和自己身上的任何一样,只要用在得当的地方,我随时都可以送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是()。
A. 斤斤计较品质B. 贪生怕死物品C. 小心翼翼器官D. 损人利己本领4. 做母亲的人一般总是抱着过高过大的,一面要孩子的身体好,一面又要孩子的学问好。
不过有时候这两件事情也实在难得。
所以我在一般人看来,恐怕对于我的孩子不免有些娇养吧?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目标实现B. 理想见面C. 希望兼顾D. 企图遇见5.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因此,地区合作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防御整合沟通B. 防御整治勾通C. 抵御整治沟通D. 抵御整合勾通6.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当前粮食经营管理和收购、储存工作,同时,抓住机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A. 加强 B. 强化C. 深化 D. 深入7.开发智力资源是一个宏伟的社会工程,与其它系统有着()的联系。
A. 千头万绪 B. 千丝万缕C. 不可替代 D. 不可分割8.借鉴外国现代化管理经验,是发展智力经济,开发本国智力资源的有效()。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标点帮你轻松搞定选词填空.doc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标点帮你轻松搞定选词填空今天我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标点帮你轻松搞定选词填空,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巧妙地利用标点来解决选词填空!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标点帮你轻松搞定选词填空一般情况我们常见的标点主要是有解释关系中的冒号和破折号,还有联合关系中的顿号和分号。
解释关系中的标点是可以直接运用的,但是联合关系的标点,原来的作用是用来帮助读者在阅读是换气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把题目读完,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寻找呼应点,最终配合标点符号,选出正确答案。
【示例一】近几年,不少银行向影视业提供了较多的贷款支持,但迫切渴望融资渠道的中小影视公司仍难以得到扶持,银行往往只是“ ”。
而私募基金投资影视业则是“ ”:尽管目前号称以影视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已有近20只,声称募集资金达200亿元,但披露的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却寥寥可数。
A.借花献佛小心翼翼B.雪中送炭纸上谈兵C.点到为止画饼充饥D.锦上添花雷大雨小【解析】D。
题目中明显有一个冒号。
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这第二个空是解释关系。
我们只需将后文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就可以选出来了。
冒号后的意思是声势大,但是实际少。
所以“雷大雨小”正好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而“小心翼翼”是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这里不符合文意,排除A。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文中既没有说是空谈理论或者是安慰自己,都没有体现。
所以只能选择D。
将其中“锦上添花”带入文段也是可以的。
意思是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这里表达银行的行为是合适的。
只会给有钱的企业贷款,不会给需要资金的企业。
所以这一题选择D。
【注意】一般情况我们会要求大家重点关注呼应点,而判定标志就是帮助找呼应点的。
所以,同学们要对标点有敏感性,有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标点所在的空格。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小小标点符号,妙解逻辑填空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小小标点符号,妙解逻辑填空在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中,逻辑填空是考生较为头疼的一种题型。
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考生是“意识流”——哪个选项顺眼选哪个;有些考生是“纠结党”——对比选项发现都能选,不能判断哪个更好……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技巧:通过题干中的标点符号来找寻线索,找寻选择的依据。
比如我们来看这道题:【例1】近几年,不少银行向影视业提供了较多的贷款支持,但迫切渴望融资渠道的中小影视公司仍难以得到扶持,银行往往只是“________”。
而私募基金投资影视业则是“________”:尽管目前号称以影视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已有近20只,声称募集资金达200亿元,但披露的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寥寥可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借花献佛小心翼翼B.雪中送炭纸上谈兵C.点到为止画饼充饥D.锦上添花雷大雨小【答案】D【中公解析】银行向影视业提供贷款支持,而缺乏资金的小企业却难以得到支持。
也就是说,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了大影视公司的发展,而大影视公司原本就资金雄厚,所以获得资金支持就能发展的更好,因此“锦上添花”符合语境。
第一空,A选项“借花献佛”表示用他人的东西做人情,不符合语境,排除。
B选项“雪中送炭”不符合语境,如果题干是给缺乏资金的小公司提供支持,才能用“雪中送碳”,故排除B。
第二空讲了私募基金投资影视业的情况,第二空后面紧跟着冒号,说明作者在用下文解释说明第二个空,由“号称”、“声称”可知,表面声势很大,但实际作用很小,对应D项“雷大雨小”。
C项“画饼充饥”表示用空想安慰自己,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选D。
因此,我们在做逻辑填空题时候,可以利用标点符号帮助我们理解文段,比如冒号和破折号表达上下文存在解释说明的关系,顿号和分号表示上下文存在并列的关系等等。
抓住了关键的标点符号,有助于快速解题。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 细节判断题(思维导图)

细节判断题提问方式: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是
从文段可以得知/推出
审题很重要!一定要仔细!
做题顺序建议
从文段特征看
文段晦涩难懂:建议先看选项,再回到文段作比对
文段通俗易懂:可以先读文段,再看选项
从选项特征看选项特征简单明显,可以先从选项入手找关键词
易定位选项特征
三字一号:数字 名字 字母 标点符合
核心名词:专业概念术语
使用超材料能够反弹雷达波
信息菌素
错误类型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替换
混搭
偷换逻辑
强加因果
因果倒置
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 立刻 趋势 以后 有望
完成时:已 已经 了 完成
进行时:正在 在...中 着 尚未完成
技巧提示
特定/某些 表示指代
偷换逻辑之并列偷换文段:A同时/加上B
干扰选项一:A导致/反映/影响B
干扰选项二:以A为主、B是核心
干扰项(优先验证)
对比项
A比B更...
A高于/优于B
利大于弊
过度推断如果问下列选项哪个是错的,可以优先判断
相对绝对项
绝对表述:一定 必定 都如果问下列选项哪个是错的,可以优先判断
相对表述:没必要 不完全 也许 往往 并非绝对如果问下列选项哪个正确,可以优先判断
表述与实际不符项如果问下列选项哪个是错的,可以优先判断
文中未提及的是选项较短,定位选项做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标点题标点的正确使用也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一种重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标点符号的普通用法及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的掌握。
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考标点的使用方法。
(一)句号(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
(二)叹号(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三)问号(1)疑问句、反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2)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3)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4)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5)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四)顿号(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2)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
(五)逗号(1)并列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3)并列的短句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六)冒号(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2)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3)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4)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用逗号,引语后的“某某说”后用句号,而不是冒号。
(5)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6)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7)间接引用不用冒号。
(8)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用冒号。
(七)引号(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
(2)间接引用不用引号。
(3)引文末的标点位置: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
②引文不完整,只作为行文中句子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的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而视整个句子的需要选用标点。
(八)破折号(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话题突然转变、意思的递进、声音的延长,用破折号标明。
(2)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题1:浙江行测真题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解析】“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是陈述句,不应用问号,应该用句号。
本题中考查的是问号的正确使用。
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怎么”,但是句子整个并不是问句,而只是一个陈述句,因此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题2:浙江行测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人以为乐观主义的人不过是“嬉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得过且过”,“唯唯诺诺”。
B.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C.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
D.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解析】A。
解析:B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C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
D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一)问号的用法1. 问号的普通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请问你在找谁?(2)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已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示例是什么造就了他的辉煌?是他坚定的信念。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示例: 请给老人让个座好吗?2. 问号的特殊用法(1)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你?(2)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连续发问的问句,每句都要回答(设问、反问等修辞问句除外,因为那是明知故问),所以每句都要使用问号。
示例什么?你再说一遍!人救出来了?我弟弟呢?也救出来了?(3)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4)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种陈述语气,因而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怎么知道你是谁。
二)顿号的用法1.顿号的普通用法(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从事创作性工作的人往往对政治乃至于宗教,都有广泛的兴趣。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示例懂文明、讲礼貌、知礼仪是少先队员应有的美德。
(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示例神话剧《天仙配》、《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女驸马》,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都是黄梅戏的代表剧目。
2.顿号的特殊用法(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示例①这可能是此书第二三节里面的内容。
②此书第二、三节都是同样的内容。
(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示例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时期。
(3)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
示例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
(三)逗号的用法1.逗号的普通用法(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示例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率直而天真,不拘小节,重感情,观察力细致精微,联想丰富。
(2)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示例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把我击倒了。
(3)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示例我认为,你这样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4)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前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示例腐败,我是坚决抵制的。
2.逗号的特殊用法(1)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示例与名人说话时,不要有害羞畏怯的心情,只要真正表现你内心的意思,你就能与任何名人开口说话。
(2)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示例①她站在那儿,静静地。
(状语后置)②头上插着许多鲜花,横七竖八的。
(定语后置)③已经去上课了,他们。
(主谓倒置)(3)并列的短句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示例这是玫瑰,那是杜鹃,更远的是月季。
(四)冒号的用法1. 冒号的普通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示例亲爱的听众们:现在是××节目时间。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示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3)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示例××商场营业时间:09:00至21:00。
(5)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但不想强调提示语的,不用冒号。
示例①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②我随意地说,妈,你老这样看着我干吗?2.冒号的特殊用法(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示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都是传奇人物。
(2)同一句中只能有一个冒号。
示例今新疆北部及内蒙古的细石器文化的特征是:细石器大致与内蒙古细石器相似,其中大量桂叶形尖状器为新疆所独有。
(五)引号的用法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出示例徐悲鸿送他一句话:“要学习玄奘苦行的精神,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示例“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示例在日本,常常是一个聪明人,领着99个“笨拙的傻瓜”拼命地干。
99个“傻瓜”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有实干精神。
4.表示特定称谓示例近现代考古学家将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远古人类居地,以“石器时代文化”来命名。
5.表示讽刺和否定示例他这个已不被政府承认也毫无经费来源的“所长”和号称“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机构,最后只剩下了两名青年工人还跟着他。
(六)省略号的用法1.省略号的普通用法(1)表示引文、列举的省略。
示例一首歌这样唱道:“钢筋和水泥丛生在田野里,纯真即将荒芜在这城市里……”(2)表示话未说完或说得断断续续。
示例他暴跳如雷道:“你……你敢!”(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示例“你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4)表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5)表示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
示例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2.省略号的特殊用法(1)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要先在句末注上标点符号,后用省略号。
示例他就这么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2)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
示例“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3)省略号后面一般不再加点号,但有时为了分清结构,表示不与下文相混,也可加点号。
示例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
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
(七)括号的用法1. 括号的普通用法: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或补充。
示例穆阿威叶建立了阿拉伯大帝国,史称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籍称“白衣大食”)。
2. 括号的特殊用法句内和句外括号的运用是不相同的。
(1)句内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紧贴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括号内是词语不用点号,是句子不用句末点号(若是问号、感叹号可保留);如要在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后。
示例电视剧《关于老大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幸福生活”)在辽宁兴城开机。
(2)句外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
括号内若是句子,后括号前应保留句号等点号,若是几个句子则加几处句末点号;后括号外不能再加句末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