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说和引号的用法》微课设计脚本(郑霜燕)

合集下载

引号的用法讲解教案 (2)

引号的用法讲解教案 (2)

引号的用法讲解教案引言:引号是我们日常写作中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引述他人的话语。

本文将详细讲解引号的四种主要用法,并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说明。

一、表示直接引述他人的话语在写作中,当我们需要直接引述他人的话语或文字时,使用双引号是最常见且标准的做法。

通过双引号将被引述部分括起来,可以清晰地标识出这些内容与原作者或者发言者所说完全一致。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李先生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勇气和耐心。

”请注意,在直接引述时应该尽量保持原文原意,并且不能随意删节、替换或更改原文。

如果需要删除部分内容,应当使用省略号(...)进行提示;如果需要添加自己的注解,则应放置在方括号内。

二、表示非直接异文引用除了直接引述他人的话语外,我们也经常需要对其他来源的文字进行间接性地描述或转述。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单引号来表示非直接异文引用。

例如:根据《汉语大词典》(1999)的解释,‘寿司’一词源自日语‘sushi’,意为“酸味食物”。

请注意,异文引用无论使用双引号还是单引号,都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标明出处,并且遵循学术规范进行标注。

三、表示特殊意义或者转喻引号还可以用来表示特殊的意义或者起到转喻的效果。

这时候,我们常常使用双引号来标示出所要突出表达的词语。

例如:这本书对于青少年有着‘悲伤’ 的启示作用。

在这个例子中,‘悲伤’一词并不是真正的悲伤,而是一种强调、夸张或取代原有含义的手段。

它旨在传递作者对于该书所带来情感体验的显著印象。

四、表示不确定性和讽刺意味最后,引号也可以被用来表示否定或质疑一些信息的有效性或真实性。

此时,我们通常使用单引号将待证明或不确定之处括起来。

例如:关于这个新闻事件,报道内容中出现了‘失误’ 的错误描述。

通过使用单引号将错误描述‘失误’ 包裹起来,我们表达了对这一描述的质疑和不确定。

这种用法通常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对于读者而言有时也需要进行理解和辨析。

“对话”三种不同形式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教学设计

“对话”三种不同形式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教学设计

“对话”三种不同形式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小摄影师》微课教学设计一、目标设计:观察目标:观察本课人物对话句子标点符号的特点。

知识目标:学会“对话”三种不同形式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同目标。

二、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小摄影师》中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们之间的事主要是通过什么展开的呢?(对话)二)、新课呈现:(一)默读课文,划出小男孩和高尔基、高尔基和秘书之间的对话的句子。

全体交流。

(二)仔细观察这些句子,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1、小组合作。

并做好评价。

2、全班交流。

做好评价。

(三)出示:说话人在前面的句子。

1、(1)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2)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3)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4)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5)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2、观察特点并交流。

师小结: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四)出示:说话人在后面的句子。

(1)“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2)“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3)“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4)“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2、观察特点并交流。

师小结: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五)出示:说话人在中间的句子。

1、“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2、观察特点并交流。

师小结: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三)总结口决: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引号的用法教案设计

引号的用法教案设计

引号的用法教案设计一、引号的用法教案设计引言:引号是书写中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之一,正确使用引号可以准确传达作者的意思和态度。

本次教案将通过示例、练习和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引号的基本用法,并能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并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2. 能够正确使用双引号和单引号;3. 可以准确运用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或讽刺意味;4. 能够分析文章中的引号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标点符号的使用,创设情境由句子“她说:‘我非常紧张’”开始讨论和猜测其中“:”和“‘’”符号的作用。

-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号的用法,并提问学生他们知道怎样使用各类引号。

2. 探究双引号与单引号 (15分钟)a) 解释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直接转述别人的话或观点为直接引语,而转述别人的话或观点的大意为间接引语。

b) 呈现双引号和单引号的使用差异及其具体实例。

c) 教师示范读一段文字,并请学生在纸上标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并判断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引号。

3. 引号的特殊用法 (20分钟)a) 解释当需要表示某个字词或短语有特殊含义时,可以使用引号来表示。

b) 示范展示“所谓”、“叫做”等具有引号包围的特殊用法。

c) 提供多个句子供学生鉴别,确定哪些字词需要特殊标记。

4. 引号与作品分析(30分钟)a) 教师选择一段文学经典作品并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在课堂上回答相关问题。

b)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这段作品中强调、讽刺或表达其他情感时使用了引号的位置,并分析其效果。

5. 练习与应用(25分钟)a)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子,在适当位置添加正确的引号。

b) 学生进行对比与互动检查答案。

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6. 角色扮演与总结(15分钟)a)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在对话中使用引号来演示具体情境的对话,并能解释引号在该对话中的作用。

b) 汇总各组讨论的结果,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教案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教案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教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教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教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标点符号是新增加的考点,也是难点。

其中尤以引号的考查为最难,下面给出一则规律的总结,以飨读者。

规律: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情况1.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①“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情况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

注: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③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④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⑤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情况3.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

⑥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情况4.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如:⑦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⑧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⑨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⑩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

《冒号引号在对话中的用法》配音脚本

《冒号引号在对话中的用法》配音脚本

《冒号引号在对话中的用法》配音脚本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周玉梅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冒号引号在对话中的用法》。

请你仔细观察下列每句话由哪三部分组成?非常好!你观察的非常仔细。

每句人物对话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和标点符号。

什么是提示语呢?提示语就是对话中交代谁在说话,还有体现人物的动作、语调、心理和神态等细节的文字。

例如:小明笑着说、老师语重心长的说、爸爸严肃地问、珍妮惊奇地叫等这些都是提示语。

提示语所在的位置不同,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不同。

仔细观察下列每句话中提示语所在的位置。

1.华罗庚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这句话中提示语在前面;2.“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这句话中提示语在后面;3.“我们?”华罗庚真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一句话中提示语在中间。

下面我就对这三种情况具体加以说明。

1.提示语在前面,用冒号,说的话用引号。

例如:“小女孩哭着说我把花盆打碎了”这句话中,“小女孩哭着说”这部分是提示语,因为通过这部分我们知道了是小女孩在说话,而且还知道了小女孩说话时的表情,它所处的位置是在前面。

提示语在前面,用冒号;“我把花盆打碎了”这是人物所说的话,用双引号;最后在“我把花盆打碎了”的后面填上句号就可以了。

2.提示语在后面,用句号,说的话用引号。

例如:“老师我们班得了第一名小明高兴的说”这句话中,“小明高兴的说”这部分是提示语,它所处的位置是在后面,用句号;“老师我们班得了第一名”这部分是人物所说的话,要用双引号;最后,在“老师”的后面填上逗号,在“我们班得了第一名”的后面填上句号就可以了。

3.提示语在中间面,用逗号,说的话用引号。

例如:“对不起小明难过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这句话中,“小明难过地说”这部分是提示语,通过这部分我们知道了是小明在说话,还知道了小明说话时的心情,它所处的位置是在中间,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小明说了什么呢?“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是人物所说的话,用双引号,“我不是故意的”也是人物所说的话,也要用双引号;最后,在“对不起”的后面填上感叹号,在“我不是故意的”后面加上句号就可以了。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引号的用法湘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引号的用法湘教版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使用引号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改进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作品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在引号使用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使他们能够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作品。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对文字的敬畏之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设计各种真实的写作场景,如对话、报道、故事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使用引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白:以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引号的兴趣,如“引号就像小水滴,落在文字上,让它们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回顾旧知:复习之前学过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顿号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3.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布置具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如“你们在写作中遇到过哪些关于引号的问题?”“如何正确使用引号?”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引号的使用规律。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号的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在引号使用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引号的用法微课

引号的用法微课
(1)、表示否定或讽刺 (2) 、表示特定称谓 (3) 、表示特殊含义 (4) 、表示特殊含义 需要强调
(1)表示否定或讽刺
小艾整日吃完睡、睡完吃,她可真“勤快”啊! 这里“勤快”加引号是表示否定或讽刺,意在表
明小艾很懒。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这里“纸老虎”不再表示纸做的老虎,而是对 反动派的讽刺, “纸老虎”加上引号表示讽刺。 你真是太“聪明”了,用这种办法欺骗老师。
3、看到青龙潭瀑布,我不由得想起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 于人”的古训。(《谈礼貌》)
5、“哒哒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 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6、科学家借助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 给这只克隆羊取名为“多利”。
温馨提示:
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 词、歌词等,但不会引用单个的词。但象声 词和音译外来词要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 用。
这里的聪明也不再是字面意义上的聪明,而是 对聪明的否定。这里的引号表示否定。
(2)表示特定称谓
创造一个新词,比如外号、物品名称等。
荷兰的三月到九月,鲜花盛开,它也因此获得了“花 卉王国”的别称。
“花卉王国”是荷兰的别称,在这里我们把它称作 固定的称谓,“花卉王国” 加上引号,就表示特定称谓。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二泉映 月》)
引号表示: 着重强调
4.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只拣游人多处行》)
引号表示: 直接引用
二、试着给下列句子加上双引号。 1、哗,哗 ,海浪不断的向我们涌来。 2、禅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的叫着 知了,知了 。
三、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出一句话来,注 意用上双引号。

引号的用法讲解教案设计及反思

引号的用法讲解教案设计及反思

引号的用法讲解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引号的概念和用法。

2.能力目标:掌握引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引号进行标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号的概念和用法。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引号进行标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思考:“在写文章时,我们有没有使用过引号?引号是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点评并引入本课新内容:“是的,引号是一种标点符号,它用于标示一些直接引用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引号的使用方法。

”步骤二:讲授引号的概念和用法1.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书写等方式,呈现引号的概念和用法。

2.解释引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1)直引号:用于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引号内的内容是直接抄袭或因为别人的话而被引用的。

(2)间引号:用于标示间接引用的内容,引号内的内容是自己的想法、推测、怀疑等。

3.通过例句进行示范:教师给出一些例句,让学生判断是直引号还是间引号,并解释原因。

4.和学生一起总结引号的使用方法。

步骤三:巩固练习1.分发练习题,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3.提出一些错误的表达或使用引号的例子,让学生找出错误并纠正。

步骤四:拓展练习1.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任务,要求他们使用引号进行标注。

2.学生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引号的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学生理解不深入:由于引号的使用涉及到语言表达的细节和理解,学生可能会对一些例子的判断产生困惑。

可以通过多举一些例子并和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学生的练习不规范:在完成练习题时,学生可能对引号的使用不规范,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标注。

可以提前设计好标准答案,并给学生一个示例,让他们参考并标注。

3.学生的拓展能力较弱:对于使用引号进行标注的写作任务,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进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种说和引号的用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三种说的表达样式,理解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的不同
2.能够判断三种不同的说和引号的不同用法,能独立造句理解。
环节
视频描述
旁白、对话、背景音乐
说明
出示三种“说”的句式
出示句子: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一定会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将三个说点红。你瞧,三个说,就是提示我们是谁在讲话的提示语的位置是不同的。第一种,在前面,第二种在后面,而三种则是在中间。你是不是也是这么发现的?请你赶快用手指指一指,确定一下他们的位置。
3.然后我们再来仔细观察看看,说的位置不同了以后,说前后的标点符号有什么变化呢?请你再来找一找吧!(暂停思考)
2.出示答案
3.小朋友们,相信今天你们对不同的说有了更多的了解,下次的写作中不要忘记用不同的说来表达人物的言语哦!
4.将说前后的标点符号点蓝色。请你自己总结看看。
5.是呀,当说在话前面的时候,后面跟上冒号和双引号,相信这种是大家最熟悉的了。第二种,当说,就是提示语放后面的时候,把放在前面的话引起来就好了。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人物说的话,那么前半部分的话用引号引起来,中间的说后面用逗号,后面人物的话再用引号引起来。和你的发现是不是一样呢?请你再用手指来确定一下说后面的符号吧!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说和冒号、引号的关系。有的小朋友说,你们一看到某某说,后面就会跟上冒号和双引号,对吗?是呀,这是说最简单的形式,今天它还要再跟大家变变其他的魔术呢!
你们快来看看,读读这三个句子。(点击出示三个说的例句)
对比体会发现三种说的位置和标点符号的差别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1.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暂停思考)
总结分析特点
A说:“ 。”
“ 。”A说。
“ 。”A说,“
。”
老师把三种说和符号总结如下,你能自己边读边总结吗?
实践造句,强化体会
1 妈妈说 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
2.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妈妈说
3.小明 你看 妈妈指着那个小姑娘 她实在太辛苦了
1.出示例句,请小朋友自己填一填标点符号,看看三种说和引号是不是都可以区别了。(暂停 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