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省中考真题历史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8 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共 20 小题,20 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图片中文物呈现的内容,共同描绘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水陆攻战东汉墓室出行壁画东汉弋射收宴乐铜壶获画像砖(河南偃师出土)(四川大邑出土)(纹饰)(四川成都出土)A.丰富的社会图景B.激烈的征战场面C.繁忙的生产景象D.盛大的出行场景2.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
造成这一后果的是()3.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在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宗旨,一个以改良为归依;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
下面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主张推翻清政府B.都是资产阶级政党C.都密切联系了群众D.都传播了进步思想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这些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故宫太和殿外挂起五色旗杭州挂起“共和万岁”牌匾A.辛亥革命的推动B.北伐的胜利进军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D.南昌起义的爆发5.李大钊说:“孙先生,我已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一个党员了。
”孙中山说:“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
”与这一对话内容密切相关的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党“一大”D.第二次国共合作6.1936 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中国共产党认为应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因此,中国共产党()A.决心创建井冈山根据地B.决定进行战略转移C.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毅然参加重庆谈判7.面对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抗日军民积极投身生产,从 1943 年起,敌后各根据地的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
这体现了我党()A.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C.科学民主、自由创新的精神D.高瞻远瞩、争取和平的精神8.190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
2018河南中考历史试卷-教师用卷

中考历史试卷2018河南201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三幅图片可以探究的共同主题是()A. 书写载体的演变B. 统一王朝的建立C. 中国汉字的发展D. 早期文明的曙光【答案】A【解析】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居延汉简是东汉时期重要的书写载体;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三幅图片可以探究的共同主题是书写载体的演变。
故选:A。
该题考查文字的演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文字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2.当某条约若干条款传出后,在京的台湾籍官员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俘,不如死为义民!”材料中的“条约若干条款”包括()A. 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C. 赔款白银4.5亿两D.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答案】B【解析】据材料“台湾籍官员”“与其生为降俘,不如死为义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描述了《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状况;《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故选:B。
本题以当某条约若干条款传出后,在京的台湾籍官员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俘,不如死为义民!”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近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诞生D. 太平军--义和团--同盟会【答案】B【解析】近代化探索活动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018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

2018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推荐文章海南高考一模历史试卷真题热度: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热度:河北省初三中考历史试卷真题热度:往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真题热度:河北省高考一模历史试卷真题热度:河南省已经开始备考2018中考了,历史试卷是很好的复习资料。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共20小题,20)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5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
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延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C .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
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台儿庄战役D.x藏和平解放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 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 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因共两党合作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2018年河南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司(后)母戊”方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委奴国王”金印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2.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2018年度河南中考历史试题,内容规范标准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 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 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因共两党合作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因共两党合作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10.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A.实施了“一五”计划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C.制定了“863”计划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11.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12.它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最初由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组成。
它是A.亚太经合组织B.华沙条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13.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DDABC14.独立战争后,美洲上著的实际他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遥远、荒凉的保留地。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15.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河南省中考真题历史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司(后)母戊”方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倭奴国王”金印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首先因汉字演变顺序的不完整排除A,然后根据司母戊鼎的所处朝代排除C,根据司母戊鼎的文字排除D。
答案:B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解析:根据题干的“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中国急需改革,改革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
故D符合题意;军备落后、国力贫弱、政治腐败都是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也是当时中国急需改革的原因,但题干材料中作者未强调。
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解析:根据题干的“1900年”和“大刀和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情景。
故C符合题意;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故A不符合题意;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1856——1864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发生在1926——1927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解析:“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体现的是求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
故AB体现的是自强,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故C符合题意;修筑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不符合题意;严复主张改革,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故B不符合题意;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故C不符合题意;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李大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李大釗所说的“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
故B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建立,与题干的1921年不符。
故A题意;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是1924年,与题干的李大釗不符。
故C不符合题意;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年,与题干的“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不符。
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解析:题干的“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表明长征胜利结束后,红军虽然人数少了,但经过长征锻炼的红军力量更强大了。
故C符合题意;长征是战略转移,不是反“围剿”。
故A不符合题意;毛泽东的话未涉及遵义会议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解析:图中信息“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表明近代中国出现了电话,但不能表明电话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故C不符合题意;书信往来彻底结束的说法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社会礼仪和电话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和近代中国电话的传入有关,说明中国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
由此可见,这里的“工作”是指创建新中国。
故A符合题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任务。
故B不符合题意;进行土地改革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
故C不符合题意;恢复国民经济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10.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A.实施了“一五”计划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C.制定了“863”计划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我国在1953——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故A符合题意;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的“新中国”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1986年制定的“863”计划是高科技的发展计划,与题意不符。
故C不符合题意;科技强军的战略与题干的“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不符。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11.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下海、打工、跳槽”都是“铁饭碗”被打破,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的表现。
由此可见,题干现象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故D符合题意;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题干的“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无直接关系,故A 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流行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12.它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最初由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组成。
它是()A.亚太经合组织B.华沙条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由此可见,D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与题干的“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全”不符。
故A不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组织不包括中国,故B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经济联合组织,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13.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线。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由此可见,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
故A 符合题意;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和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不是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
故BD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大西洋沿岸,故C说法错误。
故选A。
答案:A14.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遥远、荒凉的保留地。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当时的美洲土著居民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都是种族歧视严重的表现。
故B符合题意;美洲土著居民地位低下与启蒙思想影响无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种族歧视严重,与法律意识无直接关系。
故C不符合题意;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美利坚民族已经形成。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15.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
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A.重视军事训练B.注重国民教育C.积极学习西方D.提倡“文明开化”解析:根据题干的“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可以看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