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往年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1. 耳部解剖学: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

2. 鼻部解剖学:鼻腔包括鼻腔、鼻中隔、鼻甲和鼻窦。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道,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鼻窦是骨头的突出部分,有助于减轻颅骨的重量。

3. 喉部解剖学:喉部包括声带、会厌和气管。

声带是生产声音的部分,会厌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部分,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二、常见疾病和问题1. 耳聋:耳聋是指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减弱或完全丧失。

耳聋可能是由于遗传、疾病、创伤或老化引起的。

2.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和面部疼痛。

3.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

4. 咽喉疾病:咽喉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等症状。

三、诊断和治疗方法1. 听力测试:耳鼻喉科医生通过听力测试来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

确诊耳聋和其他听力问题。

2. 窥镜检查: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使用窥镜来检查患者的鼻腔、咽喉和喉部。

确定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症状和程度。

3. 手术治疗:耳鼻喉科医生能够进行多种手术治疗,包括鼻腔手术、鼻窦手术、喉部手术等。

4. 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治疗耳鼻喉疾病通常包括使用药物、物理疗法、言语康复等方法。

四、预防和保健1.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居和工作场所的清洁,避免引起鼻腔和喉部感染。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耳鼻喉疾病。

3. 注意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下,使用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五、发展趋势耳鼻喉科技术在不断发展,包括耳鼻喉科医生使用微创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另外,耳鼻喉科医生也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疗耳鼻喉疾病。

医学耳鼻喉科学知识点

医学耳鼻喉科学知识点

医学耳鼻喉科学知识点耳鼻喉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耳、鼻、咽喉及相关结构的疾病与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医学耳鼻喉科学的基本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耳科学知识点1. 耳朵结构: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是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2. 耳聋类型:耳聋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是由外耳、中耳传导功能障碍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内耳和(或)听神经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耳聋则是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混合病变。

3. 耳聋的危害:耳聋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交和心理健康。

因此,保护耳朵,预防聋哑病是非常重要的。

二、鼻科学知识点1. 鼻腔结构:鼻腔包括两侧鼻腔、鼻中隔和鼻窦。

鼻腔内有多个鼻窦,包括额窦、筛窦、蝶窦和蝶突细胞。

2. 鼻窦炎类型:鼻窦炎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会出现头痛、鼻塞、流脓等症状;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3. 鼻疾病的治疗:鼻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喉科学知识点1. 喉部结构:喉部包括声带、会厌、杓会厌和声门等组织结构。

声带是决定声音音调和音质的重要器官。

2. 喉炎类型:喉炎可分为急性喉炎和慢性喉炎。

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会出现喉部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慢性喉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喉部不适和声音嘶哑。

3. 喉科护理:对于患有喉疾病的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保护喉部,远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保持喉部湿润和充分休息也是预防喉科疾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了解以上医学耳鼻喉科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耳鼻喉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疾病的特点。

同时,加强对耳鼻喉科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耳鼻喉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耳鼻喉知识点总结重点

耳鼻喉知识点总结重点

耳鼻喉知识点总结重点一、耳鼻喉科疾病的分类1. 耳部疾病:如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2. 鼻部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

3. 咽喉疾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喉癌等。

耳鼻喉科疾病多来源于感染、外伤、遗传、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

二、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症状1. 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耳痛、耳鸣、耳聋、耳内分泌增多、听力下降等。

2. 鼻部疾病的常见症状:鼻塞、鼻痛、流鼻涕、嗅觉减退等。

3. 咽喉疾病的常见症状:咽痛、咽后反流、声音嘶哑、异物感等。

三、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例如耳部疼痛的性质、出现的时间、疼痛的部位、是否伴随发热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肿胀、红肿、疼痛、结节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耳部、鼻部、咽喉的细菌培养、鼻部CT、MRI等。

4. 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MRI等可以显示耳部、鼻部、咽喉的病变。

四、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激素、抗组织胺药等。

2. 手术治疗:如鼻窦炎手术、中耳炎手术、扁桃体摘除术等。

3. 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声音治疗、理疗等。

4. 中医治疗:如针灸、拔罐、中药等。

五、耳鼻喉科疾病的预防方法1. 牢固党宣传教育;如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知识。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卫生。

3. 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 避免接触过敏源,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六、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误区1. 耳部疾病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年老的人才会有耳聋、耳鸣等疾病,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2. 鼻部疾病误区:很多人认为鼻塞只是普通感冒症状,其实可能是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的表现。

3. 咽喉疾病误区:很多人认为咽喉疾病是因为大声喊叫、过冷或者烟酒过量引起的,其实这些只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疾病也可能来源于感染等。

耳鼻喉科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并不是因为常见就要忽视它们的严重性。

只有我们在平时一声围生活中注意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及平时定期的健康检查,才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

耳鼻喉期末复习重点

耳鼻喉期末复习重点

1鼻腔外侧壁:鼻甲骨、上颌骨、泪骨、筛骨、腭骨垂直板和蝶骨翼突构成;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2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半月裂、钩突、筛泡、中鼻甲、前组副鼻窦开口等一系列结构。

3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称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4鼻窦分为: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共四对5急性鼻炎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初期表现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和喷嚏,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继发细菌感染后鼻涕变为粘液性、黏脓性或脓性。

多数表现全身不适、倦怠、头痛和发热,小儿比成人重,多有高热,甚至惊厥,常出现消化道症状;鼻腔检查发现鼻粘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血肿大。

6变应性鼻炎(1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鼻用激素,局部吸收,全身生物利用度低)78静。

①一般处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可取坐位,病情严重者可取半卧位,疑有休克者,取平卧位。

②、常用止血方法:先估计出血部位,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

a简易止血法b烧灼法c填塞法(首选):对于出血点不明确,烧灼法治疗无效者,或无相应条件者,可选用鼻腔填塞法。

d血管结扎法:对于严重出血者,上述治疗无效法,可行相应供血动脉结扎术。

E血管栓塞法:用于严重出血者。

血管介入、造影术进行栓塞。

③全身治疗:止血药物治疗,严重出血者应注意观察。

老年患者注意纠正高血压及心、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

9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此病症状成人较轻,可有低热、畏寒、食欲不振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儿童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咳嗽、闷气等呼吸道症状,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2、局部症状(1)、鼻塞为持续性,仍因鼻粘膜充血、肿胀所致。

(3)、鼻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量多。

耳鼻喉考试重点总结

耳鼻喉考试重点总结

耳鼻喉1.外耳道起自耳中腔底,内止于鼓膜,长约2.5-3.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

交界处较狭窄,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的狭窄称为外耳道侠。

2.咽鼓管:联系鼓室与鼻咽,分骨部(外部),软骨部(内部),长35cm,自鼓室前臂前,内,下走行,与水平面成400角,鼓室口位于鼓室前臂的上部,鼓膜张肌半管之下。

咽口位于鼻咽侧壁,下鼻甲后端约1cm处,该处最宽,向外侧逐渐变窄,在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最窄称峡部,向鼓室口又渐增宽,而且官腔较大,在小儿时与水平面夹角不超过10度,近水平,长度较短,故小儿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

3.鼓膜的功能:有较好的频响特性和较高的保真性能,呈锥形,表面弧度有杠杆作用,锤骨柄振动幅度比前后鼓膜振动幅度小,但强度大,声压可提高一倍。

锥形鼓膜利于传入音色,避免失真。

鼓膜周边嵌入鼓沟,其有效振动面积仅占解剖面积的2/3,约55mm2,是镫骨足板面积3.2mm的17倍,故可使镫骨足板的声压增至鼓膜表面的17倍。

4.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是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

多发生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上部,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

20-50岁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又名耳廓假性囊肿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原则:控制感染,通畅引流。

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A鼻腔应用减充血剂,促进咽鼓管引流b必要时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c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d 局部用药:鼓膜穿孔前可使用2%酸甘油滴耳。

6.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诊断:中耳癌结核性中耳乳突炎9.中耳炎并发症的分类:a颅外并发症:中耳脓液刺激外耳皮肤所引起的急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湿疹,耳后鼓膜下脓肿,贝佐尔德脓肿和Mouret脓肿,迷路炎,岩锥炎及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等b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脑脓肿,蛛网膜炎,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和脑疝。

10.梅尼埃病(menier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病。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大全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大全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耳科知识点1、耳廓和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的感染或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耳部不适、灼热感和听力下降。

治疗方法包括清洁外耳道和使用局部抗菌药物。

2、中耳疾病中耳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包括耳朵疼痛、听力下降、发烧和耳部排脓。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止痛药。

3、耳蜗和前庭疾病耳蜗炎是耳蜗感染和炎症,症状包括眩晕、耳鸣和听力下降。

前庭炎是内耳前庭感染和炎症,症状为眩晕和不稳定感。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眩晕药物。

4、耳鸣耳鸣是一种听觉感觉,常表现为耳内嗡嗡声或噪音。

常见原因包括耳蜗疾病、外耳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声音疗法。

5、耳聋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丧失。

常见原因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中耳炎。

治疗包括听力康复训练和助听器。

二、鼻科知识点1、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感染和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头痛、嗅觉下降和咳嗽。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鼻窦冲洗。

2、鼻息肉鼻息肉是指鼻黏膜的肿瘤样增生,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和嗅觉下降。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局部药物治疗。

3、鼻出血鼻出血是指鼻黏膜出血,常见原因包括鼻窦炎、鼻息肉和鼻腔外伤。

治疗包括局部止血药物和鼻腔填塞。

4、鼻部畸形鼻部畸形包括鼻中隔偏曲和鼻外伤变形,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和呼吸困难。

治疗包括手术矫正和功能性鼻整形。

5、鼻咽癌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咽部不适和颈部肿块。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三、喉科知识点1、声门炎声门炎是指声带感染和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嗓子痛、声音嘶哑和咳嗽。

治疗包括声带保护和药物治疗。

2、喉癌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和颈部肿块。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3、嗓子疼痛嗓子疼痛是指咽部感染和炎症,常见原因包括咽喉炎和扁桃体炎。

治疗包括漱口、止痛药和抗炎药。

4、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指声带的黏膜瘤样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和咳嗽。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声带保护。

中医耳鼻喉科学复习总结

中医耳鼻喉科学复习总结

(一)耳部解剖耳分为外耳,内耳,中耳.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由骨部和软骨部组成.两者交界处较狭窄,称外耳道峡部,异物常嵌顿于此2.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鼓室是不规则含气空腔.外侧壁其位置与外耳道底呈45-50°角,鼓膜分松驰部和紧张部.鼓脐:鼓膜中心凹点相当于锤骨柄尖端.内侧壁:中央隆起部为耳蜗底周突向鼓室所形成称鼓岬.鼓岬后上方是前庭窗,为通入内耳前庭部的孔,后下方是蜗窗,向内通入耳蜗的鼓阶.上壁岩鳞裂在2岁前未闭合,成为中耳感染进入颅内的途径之一听小骨由锤骨,砧骨,镫骨组成.咽鼓管:成人鼓室口高于咽口1.5-2.5mm,而儿童短粗平直,易引起中耳感染.鼓窦外侧壁相当于外耳道上三角,此处表面有小孔,又称筛区,是乳突手术进路的标志.乳突小房又称乳突气房,可分为蜂窝型(气化型或含气型),板障型,硬化型(坚质型)和混合型.3.内耳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骨半规管。

膜迷路包括窝管,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耳生理功能:平衡,听觉。

(二)鼻部解剖鼻由外鼻,鼻腔,鼻窦组成1..外鼻由骨部,软骨部及外覆皮肤组成。

静脉回流:外鼻的静脉主要经过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连通,面部静脉管内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当鼻或上唇有疖肿时,勿挤压,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

2.鼻腔内侧壁:即鼻中隔,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组成网丛,此处称为利特尔区,又称易出血区。

外侧壁: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外覆黏膜,由下向上依次称为下、中、上鼻甲。

各鼻甲的外下方均有一裂隙样空间,对应地依次称为下、中、上鼻道。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有4对。

分别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3.前组鼻旁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旁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开口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蝶筛隐窝.上颌窦为鼻窦中最大者。

鼻的生理:呼吸,清洁,加湿,嗅觉,共鸣和反射.(三)咽部解剖咽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喉咽. 鼻咽:咽峡(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有舌背及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组成),双侧为咽侧索。

耳鼻喉重点知识点全面总结

耳鼻喉重点知识点全面总结

耳鼻喉重点知识点全面总结一、耳部1. 耳部解剖结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内耳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2. 耳部常见疾病耳部常见疾病包括中耳炎、外耳炎、耳鸣、噪音性聋、耳聋、耳廓畸形等。

3. 耳部常见检查耳部常见检查包括听力检查、耳镜检查、耳鼓压力测试、耳蜗电图等。

4. 耳部常见治疗耳部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二、鼻部1. 鼻部解剖结构鼻子由外鼻和内鼻组成。

外鼻包括鼻背和鼻尖,内鼻包括鼻甲、鼻中隔和鼻窦。

2. 鼻部常见疾病鼻部常见疾病包括鼻窦炎、鼻炎、鼻咽部肿瘤、鼻息肉、鼻出血等。

3. 鼻部常见检查鼻部常见检查包括鼻镜检查、鼻窦X线检查、鼻窦CT检查等。

4. 鼻部常见治疗鼻部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鼻内窥镜手术、鼻窦穿刺引流、鼻窦洗浄等。

三、喉部1. 喉部解剖结构喉由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甲状软骨组成。

声带是喉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喉部常见疾病喉部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胶样囊肿、声带结节等。

3. 喉部常见检查喉部常见检查包括喉镜检查、喉镜声带活检、喉部CT检查等。

4. 喉部常见治疗喉部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手术治疗、声带疗法等。

四、气管、支气管和食管1.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解剖结构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道重要的组成部分,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

2.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疾病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气管炎、食管炎、食管癌等。

3.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检查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检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镜检查、食管造影检查等。

4.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治疗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支气管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

五、甲状腺和扁桃体1. 甲状腺解剖结构甲状腺位于颈部,在内分泌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甲状腺常见疾病甲状腺常见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

3. 甲状腺常见检查甲状腺常见检查包括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考试知识点总结
四炎一聋: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耳聋
1、鼻部解剖:各鼻窦的开口,鼻泪管的开口
2、上颌窦穿刺的部位: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端约1-1.5cm的下鼻甲附着处稍下的部位并发症: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眶内气肿或感染、翼腭窝感染、气栓
4、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40%,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

5、鼻中隔(Nasal septum) :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组成
6、鼻中隔弯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二侧偏曲,引起鼻腔功能障碍。

产生症状时诊断为鼻中隔偏曲。

(症状1.鼻塞 2.鼻出血3.头痛4.临近器官症状:继发鼻窦炎症状)
7、鼻出血的处理(大题,详见书P71)
8、急性扁桃体炎的咽部体征:P131表格中的咽部所见,与白喉、白血病的区别
9、咽的分区:鼻咽、口咽、喉咽
10、鼻咽癌(重点):五大临床表现(大题)p147好发部位、常见病理类型、症状、体征
11、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适应症p133扁桃体切除术适应症前3项
12、咽部淋巴结环的构成
13、知道解剖结构:咽旁隙、咽后隙
14、急性鼻窦炎头痛特点
上颌窦炎:前额痛,晨起轻午后重,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磨牙痛。

(知道上颌窦穿刺)
筛窦炎:晨起轻午后重,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磨牙痛。

额窦炎:前额部痛具周期性,即晨起即感头痛,且逐渐加重,午后开始减轻,至晚间完全消失,次日重复。

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耳后。

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15、慢性鼻窦炎:全身症状+局部(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视力障碍)
检查:鼻内镜、CT 治疗: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16、OSAHS:(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即成人7H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10秒以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或AHI﹥=5。

17、喉的软骨构成:甲状软骨(最大)、环状软骨(唯一完整环形)、舌骨
18、喉腔的分区:声门上、声门区、声门下
19、使声门张开:环杓后肌使声门关闭:环杓侧肌、杓肌声带紧张肌:环甲肌声带松弛肌:环杓肌(填空)
20、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的分布与支配的肌肉P162
21、急性会厌炎最严重的并发症:吸气性呼吸困难窒息
22、气管的组成,颈部气管有多少环,在哪些部位切开
23、喉阻塞的分度和处理原则(重点、大题)
24、声门上喉癌的临床表现
25、引起耳聋的常见药物(抗生素、铂类等)
26、中耳的构成: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填空)
27、咽、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28、耳聋的分类
29、梅尼埃病的概念(英文)及临床表现
30、成人与儿童咽鼓管的解剖不同,儿童短平宽,所以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31、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

可分急、慢性两种,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3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检查、三种类型(静止期、活动期、胆脂瘤)的区别、治疗原则(综合分析题)
33、气管切开术的术后护理要点(先堵管,再拔管),如何防治并发症
34、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Bezold’s abscess)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岩锥炎)
颅内并发症(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耳源性脑积水、脑炎)
35、鼻腔手术:鼻甲切除不超过1/3
36、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的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