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四川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四川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封面2.目录3. 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4. 综述5. 正文6. 结论7. 参考文献8.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9. 申明论文内容独创性,并注明论文成果属四川大学所有。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同时签名有效。

10. 致谢。

一、论文式样范本注意:论文统一用微软Word软件排版,16开纸打印。

严格按照标准打印格式的定型字号,正文用小四宋,行距20磅,每行34个汉字,一级标题用小三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四级标题小四号楷体,均靠左边顶排;标题与标题不空行,标题与上段正文之间空一行,关键词用小四号黑体,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图、表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图、表名用五号黑体,图表内容用五号宋体。

论文式样范本比实际尺寸稍大,打印时请按标准执行。

小(页码)二、论文摘要式样范本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监测理论的研究□□□□□□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刀具故障的在线监测理论和技术是现代切削加工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对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非线性映射,模式分类和智能监测中的应用,光纤传感在线监测深加工刀具故障系统等做了深入研究。

……最后,建立了深孔加工刀具故障的智能系统,对钻头破损,切削堵塞和钻头急剧磨损进行了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智能监测的要求。

关键词:神经网络光纤传感动态信号注意:1. 论文摘要统一用微软Word软件排版,16开纸打印。

严格按打印格式的字型字号,如题目用小二号宋体,专业用小四号宋体,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用小四号黑体,研究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用小四号楷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黑体。

(标题上空二行,标题与专业之间空一行,专业与姓名之间空一行,姓名与正文之间空二行。

版心145×125mm)。

2. 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在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在30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反映中文摘要内容为限。

博士论文格式与要求

博士论文格式与要求

目录1 博士论文的构成 (1)1.1 引言………………………………………………………………………………… .. .. 11.2 前置部分 (1)1.2.1 封面 (1)1.2.2 研究成果声明 (2)1.2.3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2)1.2.4 关于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说明................................................... (2)1.2.5 致谢与声明........................................................................... (3)1.2.6 摘要和关键词........................................................................... (4)1.2.6.1 摘要 (4)1.2.6.2 关键词 (4)1.2.7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5)1.2.8 重要符号表........................................................................... ... (5)1.2.9 缩略词表.............................................................................. ... (5)1.2.10 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必要时)................................................ ... (8)1.2.11 目录页................................................................................. (8)1.3 主体部分................................................ .................................... ... (10)1.3.1 一般要求....................................... (10)1.3.2 引言或绪论..................... ................................ ..................... (10)1.3.3 正文................................................................................... ... (10)1.3.4 总结与展望.......................................................................... ... (11)1.3.5 参考文献表.......................................................................... ... (11)1.3.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1)1.4 附录部分(必要时)..................................................................... ... (11)1.5 结尾部分........................................................................................ (12)1.5.1 分类索引(必要时) (12)1.5.2 人名索引................................................................................. (12)1.5.3 主题词索引 (12)1.5.4 封三、封底.............................................................................. (12)2 博士论文撰写及打印格式基本要求.......................................... ............ (14)2.1 论文形式........................................................................... ... ... (14)2.2 学位论文的打印格式............................................................... ... ... (14)2.2.1 打印用纸.............................................................................. (14)2.2.2 页面设置.............................................................................. (14)2.3 字体和字号........................................................................ ... ... (14)2.3.1 前置部分........................................................................... (14)2.3.2 主体部分........................................................................... (15)2.3.3 附录和结尾部分.................................................................. (15)2.4 标题层次................................................................................. ... ... (15)2.5 空行.................................................................................... ... ... (15)3 参考文献.......................................................................................... (16)3.1 一般要求................................................................................. ... ... (16)3.2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 ... ... (16)3.2.1 标注内容的构成.................................................................. (16)3.2.2 多著者文献........................................................................... (17)3.2.3 同一年多篇文献的情况............................................................ (17)3.2.4 文内引用的举例..................................................................... (17)3.2.4.1 作者姓名和文献发表年份均出现在括号中.................. ... ... (17)3.2.4.2 作者姓名出现在正文中,文献发表年份出现在括号中... ... ...... (18)3.2.4.3 作者姓名和文献发表年份均出现在正文中.................. ... ... (18)3.3 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规则......................................................... ... ... (18)3.3.1 排列.................................................................................... (18)3.3.2 著录应齐全........................................................................... (18)3.3.3 作者的著录........................................................................... (19)3.3.4 期刊名称的简写..................................................................... (19)3.3.5 字母大小写.............................................................................. (19)3.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 (19)3.4.1 专著 (19)3.4.2 期刊 (20)3.4.3 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20)3.4.4 学位论文 (21)3.4.5 专利 (21)3.4.6 报纸 (21)3.4.7 著作中析出的文献 (21)3.4.8 科技报告 (22)3.4.9 标准 (22)4 插图....................................................................................... ... ... (23)4.1 一般要求 (23)4.1.1 插图的整体要求.................................................................. (23)4.1.2 图序与图题........................................................................ (23)4.1.3 曲线图的内容..................................................................... (23)4.1.4 标目、图注与说明............................................................... (23)4.1.5 其他.................................................................................... (23)4.2 图例................................................................................. ... ... (24)4.3 插图在正文中的引用............................................................ ... ... (25)4.3.1 正文中首次提到插图............................................................ (25)4.3.2 对插图的讨论..................................................................... (25)5 表格............................................................................................. ... ... (26)5.1 一般要求.............................................................................. ... ... (26)5.1.1 表格的一般要求..................................................................... (26)5.1.2 表序与表题........................................................................... (26)5.1.3 表的内容.............................................................................. (26)5.1.4 其他.................................................................................... (26)5.2 表例................................................................................. ... ... (26)5.3 表格在正文中的引用............................................................... ... ... (28)5.3.1 正文中首次提到表格............................................................... (28)5.3.2 对表格的讨论........................................................................ (28)6 公式................................................................... ......... . (29)6.1 一般注意事项........................ ... ........................................... ... ... ... (29)6.1.1 构成............................................................. ......... ... ... . (29)6.1.2 版面...................................................................... (29)6.1.3 式码的标注 (30)6.1.4 引入公式 (30)6.1.5 公式叙述 (30)6.2 数理公式的转行规则......................................................................... (30)6.3 公式举例..................................................................................... ... (30)6.4 公式中各符号的说明举例................................................................... (31)7 量和单位………………………………….………………………………… ……… … … .327.1 一般要求............................................................................ . (32)7.2 有关问题............................................................................ . (32)7.2.1 单位符号................................................................... ... ... ... (32)7.2.2 平面角单位.......................................................... ............... ... (32)7.2.3 分子无量纲而分母有量纲的组合单位即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的符号... (32)7.2.4 非物理量的单位 (33)7.2.5 量的表示法 (33)8 连接号........................................................................................ ... ... .. (34)8.1 连字符(短横)的用法................................................................ ... (34)8.1.1 用于外来语................................................................... ...... ... (34)8.1.2 用于移行 (34)8.2 半字线的用法................................................................... ...... (34)8.2.1 连接相关的汉字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34)8.2.2 连接汉字词和数字/字母,构成产品型号或术语..................... . ... (34)8.2.3 连接相关的字母、数字,构成各种专门用语 (35)8.3 一字线的用法......................................................................... ...... (35)8.3.1 连接地点或方位名词,表示起止、路线或走向 (35)8.3.2 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组合、程序或递进 (35)8.3.3 连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表示起止 (35)8.3.4 减号、负号“-”用一字线 (35)8.4 长横(二字线)的用法................................................................... . (35)8.5 浪纹连接号的用法......................................................................... ... (35)9 标点符号……………………………….…………………………………………………. . .379.1 一般原则......................................................................... ... ... (37)9.1.1 正确使用逗号“,”................................................................ (37)9.1.2 正确使用句号“。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规则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一、学位论文一般要求1.学位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2.博士、学术学位硕士和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学位论文用白色A4纸(210×297mm)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和在职艺术硕士(MFA)的学位论文用白色A4 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学位论文的文字、插图和照片等全部内容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微缩制品。

3.学位论文正文中的中文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内容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体。

标题的字体、字号详见第二(6)部分。

4.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绪论”(或“前言”)数起,包括绪论(或前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

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

封面、声明和封底不编入页码。

5.学位论文稿纸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

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

6.版面设置数据参考值:文字、图片和表格的行间距20磅,公式的行间距1.5倍,字符为标准间距。

二、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1.封面采用研究生院提供的统一格式。

包括:学科(专业领域)名称,如“电影学专业”、“电影领域”;研究方向名称,如“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方向”、“电影声音创作方向”;学位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时间等。

学科(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名称参照培养计划填写。

2.声明采用研究生院提供的统一格式。

声明位于学位论文首页,包括《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须由研究生和导师本人用黑色中性笔亲笔签名、填写日期。

3.标题要求确切、具体。

即题文一致、题文相符,切忌过于笼统、空泛。

四川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经院)

四川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经院)

四川大学专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要求1。

本科(或专科)毕业论文(设计)版式1.1 软件排版用微软Word软件排式,用A4 纸纵向排式,文字从左至右通栏横排、打印。

1。

2 页面设置页边距为上2。

5cm, 下2.5cm,左2.5cm, 右2 cm,装订线0,页眉边距为1.5cm,页脚边距为1。

5cm.1.3 行间距固定值20磅(选:格式→段落→固定值→20磅)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字排式2。

1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摘要、主题词等排式2.1.1论文题目排式用小2~3号字,字体选用标宋(或黑体),居中排。

2。

1.2“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等排式“专业”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论文题目的正下方,与论文题目之间空1行,居中排。

“学生□□□”与“指导教师□□□"排为一行,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专业”下方,与“专业”之间空1行,居中排。

2。

1。

3摘要排式摘要以摘录或缩编的方式复述本论文主要内容。

要求:概括地、不加注释地摘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或简洁的介绍本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进展.摘要不分段,以300字左右为宜。

选用5号楷体字;“摘要"两字加黑;摘要第一行的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

2。

1.4主题词(关键词)排式主题词是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是论文的重要检索点。

主题词一般由3~8个词或词组组成。

主题词直接从论文题目或论文正文中抽取。

主题词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

主题词的字级、字体和排式与“摘要”的相同.主题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摘要与关键词单独一页)。

2。

2正文排式一律横排,通栏,文字选用小4号宋体。

2。

3标题排式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最小一级标题的字级应与正文文字的字级相同.一级标题用小3号字,字体选用标宋黑体;二级标题用4号字,字体选用4号宋体加粗(或黑体);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体选用楷体;最末一级标题用小四号字,字体选用宋体加黑(或黑体)。

四川大学 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四川大学 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四川大学2006级毕业设计(论文)(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以下各项居中列,黑体小四号)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填写时间要用中文)二零零八年六月×××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4 周)第二部分(6 周)第三部分(2 周)评阅及答辩(1 周)指导教师:年月日系主任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注:设计任务书审查合格后,发到学生手上。

××××大学××××××××学院20XX年制摘要正文略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Abstract 正文略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目录摘要 ............................................................................................................................. I V ABSTRACT (V)第1章绪论 (1)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2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1.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第2章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2)2.1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 (2)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2)2.2页眉、页脚说明 (2)2.3段落、字体说明 (2)2.4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2)结论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1 标题 (8)附录 2 标题 (9)××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论文中、英文摘要2、目录3、综述4、正文5、结论6、参考文献7、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8、申明论文内容独创性,并注明论文成果属四川大学所有。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同时签名有效。

9、致谢。

第一章学位论文格式要求1.1页面设置n纸张:A4,页边距:左右各2.5cm,上2.75cm,下2.5cm;页眉/页脚:1.75 cm/1.75 cm页眉文字:单数页为本章题目,比如:第一章液膜传质理论(小五号字,宋体)双数页文字为:四川大学工程(或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小五号,宋体)1.2 正文格式1.2.1 正文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即每章题名,字号:三号,字体:黑体,设在单数页面开头二级标题,字号:四号,字体:黑体,其中注意:阿拉伯数字用TNR字体三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黑体,其中注意:阿拉伯数字用TNR字体四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楷体体,其中注意:阿拉伯数字用TNR字体注意:TNR字体指Times New Roman字体。

一级标题居中,其余标题左对齐,除四级标题外,其余标题前需空一行,若下级标题紧接上一级标题,则下级标题前空半行或不空行,Times New Roman1.2.2 正文内容格式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0行注意:如果文中有分段序号,则序号必须有括号,比如:(1),(2)或①,②等1.3 公式格式1.3.1 公式位置不带编号公式,直接采用居中格式,注意去掉公式前的空格带编号公式,公式居中,编号右靠齐,编号格式:(各章序号-公式序号),例如(3-2)微分符号:所有公式中的微分符号“d”均为正体。

公式为正文内容,通常其后的参数说明应提行顶格1.3.2 公式字体及字号所有单位:均采用正体,直接键入或在公式编辑器中采用文字格式输入所有变量:均采用斜体,数字下标采用正体,英文下标采用斜体所有公式字号采用12磅,段前0.5行,段后0行,1.5倍行距1.4 图表格式1.4.1 表格所有表格采用三线表,表格总宽度不能超过页面宽度,必须在页面范围内。

2018-128论文格式要求-专业硕士-四川大学

2018-128论文格式要求-专业硕士-四川大学

论文书写要求一、论文字数:30000字以上二、论文摘要:中文摘要700-1000字,英文摘要3000-4000字符。

三、论文关键词:3-5个四、论文目录:三级目录(如:第1章 1.1 1.1.1 )五、脚注:论文中引用部分加脚注。

六、参考文献:25篇以上七、致谢字数:300字以上学位(毕业)论文抄袭的认定标准八、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原则上可认定为抄袭:1、连续引用他人作品超过200字而未注明出处的;2、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数据、图表等内容未经授权或未注明出处的;3、原文复制或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及重排句子顺序复制他人作品内容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的15%的(引用法律法规,政府公文,时事新闻,名人名言,经典词诗,古籍书,公认的原理、方法和公式,通用数表等内容除外);4、将文献直接翻译或在翻译中改变字词、重排句子顺序等用于自己的论文中,且总字数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15%的;5、照搬他人论文或著作中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系统设计和问题解决办法而没有注明出处或未说明借鉴来源的;6、其它由四川大学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认定为抄袭行为的。

四川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九、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中文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外文摘要以反映中文摘要内容为限。

建议中文摘要1000字以内。

摘要中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尽量用纯文字叙述。

关键词一般3~5个。

十、论文摘要严格按打印格式的字型字号,如题目用小二号宋体居中,专业用小四号宋体居中,“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用小四号黑体,研究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用小四号楷体,“摘要”两个字用四号黑体,居中。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黑体,词与词之间空两个汉字符。

(标题上空二行,标题与专业之间空一行,专业与姓名之间空一行,姓名与“摘要”空一行,“摘要”与正文空一行,正文与关键词空两行。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1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1

四川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论文中、英文摘要2、目录3、综述4、正文5、结论6、参考文献7、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8、申明论文内容独创性,并注明论文成果属四川大学所有。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同时签名有效。

9、致谢。

一、论文式样范本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此框仅表示版心大小,打印时切勿画上论文统一用微软Word 软件排版,16开纸打印。

严格按照标准打印格式的定型字号,正文用小四宋,行距20磅,每行34个汉字,一级标题用小三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四级标题小四号楷体,均靠左边顶排;标题与标题不空行,标题与上段正文之间空一行,关键词用小四号黑,参考文献用五号守体;图、表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图、表名用五号黑体,图表内容用五号宋体。

论文式样范本比实际尺寸稍大,打印时请按标准执行。

小(页码)空一行分 分 分二、论文摘要式样范本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监测理论的研究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刀具故障的在线监测理论和技术是现代切削加工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对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非线性映射,模式分类和智能监测中的应用,光纤传感在线监测深加工刀具故障系统等做了深入研究。

……最后,建立了深孔加工刀具故障的智能系统,对钻头破损,切削堵塞和钻头急剧磨损进行了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智能监测的要求。

关键词:神经网络光纤传感动态信号注意:1、论文摘要统一用微软Word软件排版,16开纸打印。

严格按打印格式的字型字号,如题目用小二号宋体,专业用小四号宋体,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用小四号黑体,研究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用小四号楷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黑体。

(标题上空二行,标题与专业之间空一行,专业与姓名之间空一行,姓名与正文之间空二行。

版心145×125mm)。

2、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在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在30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反映中文摘要内容为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 论文中、英文摘要
2. 目录
3. 综述
4. 正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8. 申明论文内容独创性,并注明论文成果属四川大学所有。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同时签名有效。

9. 致谢。

一、论文式样范本
注意:
论文统一用微软Word软件排版,16开纸打印。

严格按照标准打印格式的定型字号,正文用小四宋,行距20磅,每行34个汉字,一级标题用小三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四级标题小四号楷体,均靠左边顶排;标题与标题不空行,标题与上段正文之间空一行,关键词用小四号黑体,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图、表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图、表名用五号黑体,图表内容用五号宋体。

论文式样范本比实际尺寸稍大,打印时请按标准执行。

小(页码)
二、论文摘要式样范本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监测理论的研究
□□□□□□专业
研究生□□□□指导教师□□□□
刀具故障的在线监测理论和技术是现代切削加工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对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非线性映射,模式分类和智能监测中的应用,光纤传感在线监测深加工刀具故障系统等做了深入研究。

……
最后,建立了深孔加工刀具故障的智能系统,对钻头破损,切削堵塞和钻头急剧磨损进行了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智能监测的要求。

关键词:神经网络光纤传感动态信号
注意:
1. 论文摘要统一用微软Word软件排版,16开纸打印。

严格按打印格式的字型字号,如题目用小二号宋体,专业用小四号宋体,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用小四号黑体,研究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用小四号楷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黑体。

(标题上空二行,标题与专业之间空一行,专业与姓名之间空一行,姓名与正文之间空二行。

版心145×125mm)。

2. 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在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在30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反映中文摘要内容为限。

摘要文尽量用纯文字叙
述。

三、论文封面格式
四川大学
士学位论文 题 目 作 者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培养单位
指导教师 专 业 研究方向 授予学位日期 年 月 日
四、声明格式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硕博
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论文成果归四川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