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6970-86 粮食干燥机试验方法
粮食烘干标准

粮食烘干标准一、前言粮食烘干是粮食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粮食质量、延长储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旨在规范粮食烘干过程中的操作,确保粮食干度的适宜,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注重安全与环保,降低生产成本。
二、粮食干度的意义及其在粮食加工和储存中的重要性粮食干度是指粮食中的水分含量,是衡量粮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粮食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适宜的干度有助于提高粮食的口感、延长储存时间、减少霉变和虫害,从而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控制粮食干度是粮食烘干过程中的核心任务。
三、温度与湿度要求温度要求:根据不同种类的粮食和干度要求,设定适宜的初温升、最终温度控制。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粮食焦糊、营养成分损失,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烘干时间过长、能耗增加。
湿度要求:在烘干过程中,需控制环境湿度,以避免过度干燥导致粮食开裂、降低品质。
同时,湿度过低可能导致粮食表面硬化,影响口感。
四、设备选择与配置根据粮食种类和干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烘干设备,如旋转炉、热风炉等。
设备应具备自动控温、控湿功能,以确保烘干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同时,配置合理的通风系统和排风设备,以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五、操作流程规范初温升:将设备预热至设定温度,然后加入待烘干的粮食。
最终温度控制:根据粮食种类和干度要求,将设备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时间间隔:根据粮食的初始湿度和设备条件,设定合理的烘干时间间隔,以确保粮食充分干燥。
六、检测与质量评估在烘干后对产品进行检测,通过观察色泽、品尝口感、测量硬度等指标,评估产品品质。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工艺参数,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最优化。
同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七、安全与环保措施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部位,确保人员安全。
环保措施:使用环保型燃料和高效燃烧技术,降低废气排放。
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清理,防止设备漏油、漏气等污染环境。
农业机械标准目录

农业机械土壤工作部件S型弹齿:主要尺寸和 间隙范围
ISO 5678:1993,IDT
GB/T 19989 —2005
土壤耕作机械铲锄安装尺寸
ISO 4197:1989,IDT
10394.1 —2002
饲料收获机 第1部分:术语
idt ISO 8909-1:1994
GB/T
10394.2—2002
饲料收获机 第2部分:技术特征和性能
idt ISO 8909-2:1994
GB/T
10394.3 —2002
饲料收获机 第3部分:试验方法
idt ISO 8909-3:1994
GB/T 10394—1989
GB/T19797—2005
农业灌溉设备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灌溉机水量分 布均匀度的测定
ISO 11545:2001,IDT
GB/T 19798 —2005
农业灌溉设备自动灌溉系统水力控制
ISO/TR 8095:1986,
MOD
GB/T 19987 —2005
农业机械土壤工作部件S型弹齿:试验方法
ISO 8947:1993,IDT
农业液力喷雾机 数据表 第2部分:零部件技术 规范
eqv ISO 10627-2:1996
GB/T 18687 —2002
农业灌溉设备非旋转式喷头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eqv ISO 8026:1995
GB/T 18688 —2002
农业灌溉设备灌溉阀的压力损失试验方法
idt ISO 9644:1993
农业机械标准目录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采标情况
代替标准
农林机械与设备
GB 16151.5 —2008
国家标准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起草小组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日1 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2007年标准制定计划。
1.2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
1.3主要工作过程①成立标准起草小组2008年3月成立了由3名高级工程师和7名工程师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
②技术调研,收集资料标准起草小组在接到任务之后,进行了精心的调研,利用互联网等检索手段收集了有关粮食烘干机及附属设备的操作以及安全技术知识方面的资料,并利用我院在粮食烘干实践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借鉴了相关标准。
对相关资料中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以往实践中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与相关的企业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咨询和探讨。
③提出标准总体框架结构通过归纳分析所收集的相关标准及资料,深入探讨在粮食干燥系统使用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本标准的提纲和总体框架结构,初步确定了标准拟规定的主要内容。
④起草标准初稿结合标准总体框架结构,起草小组对标准拟规定技术内容进行细化。
同时按照GB/TXXXXXX的要求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初稿。
初稿形成后,起草小组多次反复讨论并在单位内部征求意见,并对标准初稿进行适当修改。
⑤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相关附件结合国家标准及安全法,标准起草小组对《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修改,于2008年5月25日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相关附件。
并拟向科研院所、高校、设备检测、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发出5份标准《征求意见稿》。
1.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作的工作首席专家:李杰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高工主持标准编制项目,提出标准总体框架结构,负责确定主要标准安全指标和技术内容,负责验证和修改。
成员:马云霞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高工收集标准有关资料,主要编写标准主要指标和技术内容。
2 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的主要内容2.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以我国粮食烘干系统近年来的使用现状为依据,综合考虑在操作、使用和安全等方面容易发生的问题,以标准格式进行严谨的规范,以达到科学、合理、安全的使用本系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

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食烘干机的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安全操作、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及粮食安全、安全防火等。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烘干机的安全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4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 5496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T 5497食粮、油料检修水分测定法GB/T 6970食粮干燥机试验方法GB/T 8876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GB/T 连续式粮食干燥机JB/T 6672热风炉手艺条件LS/T 3514粮食斗式提升机LS/T 3515食粮带式运送机LS/T 3503圆筒初清筛LS/T 3505自衡振动筛SB/T 粮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界说适用于本尺度。
3.1粮食烘干机Grain Dryer由烘干机、热风炉、热风机、冷风机、斗式提升机、带式运送机、清理装备、烘前仓、烘后仓和电气控制装备等构成的食粮烘干系统。
4工艺流程废气排放湿粮→清理筛→斗提机→烘前仓→运送机→斗提机→烘干机→运送机→斗提机→烘后仓→干粮热风机废渣热氛围冷空气鼓风机热风炉高温烟气换热器引风机烟气排放燃料冷氛围注:1)→食粮流程干燥介质流程烟道气流程燃料流程2)食粮流程中,食粮应可以返回烘干机,也可以直接排出。
3)食粮与干燥介质在烘干机内进行热质交换;烟道气与干燥介质(氛围)在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5安全生产管理5.1一般规定企业必须遵守国度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尺度和手艺规范。
在进行生产功课前,主管烘干负责人或班组长应根据生产任务,结合安全手艺措施内容和功课环境、设施、装备安全状况及人员手艺素质、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对功课人员提出具体注意事项。
《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

《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修订编制说明一、标准修订工作简况原国标GB 8876-88《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自1988年发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我国粮食干燥机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项标准的标龄已达17年之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干燥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采用机械干燥粮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粮食干燥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粮食干燥品质受到更多关注。
因此,原标准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修订工作列入国家质检总局200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国家粮食局归口,由中谷集团科技总公司负责起草。
2000年国家粮食局以国粮办发[2000]81号文件,下达了本标准的修订任务。
由于标准修订的执笔人工作发生变动,致使标准的修订工作推迟到2004年下半年开始。
2004年7月,修订起草单位中谷集团科技总公司正式成立了标准修订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任修订小组组长和主笔人,组员为刘传云高工(博士研究生)和袁佐云硕士。
修订小组成立后,制定了修订计划,明确了任务分工,随即着手开始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于2004年年底完成了初稿,随后修订小组内部对初稿进行了认真审查,并小范围征求了专家意见,经修改后,于2005年4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修订的执笔人也是我国第一部粮食干燥机国际竞争招标文件技术规格书的起草人。
为了做好标准的修订工作,早在1998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修订资料。
参加了由原国家粮食储备局组织的“粮食干燥机性能测试和选型推广”工作,调查了26台粮食干燥机的使用情况,并对11台粮食干燥机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现场性能测试;2000年-2003年作为主要专家,多次参加了1000亿斤国家粮库建设项目粮食干燥机专项的招标文件起草、施工检查、项目验收及后评价等项工作,再次收集了75台干燥机的性能测试数据,全面地测试了4台干燥机的性能,开展了干燥机水分在线自动控制试点工作,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干燥机工艺参数与玉米品质的关系等。
新能源烘干塔说明书1

新能源烘干塔产品说明书一、说明该产品是在原有烘干塔的基础上进行改型的,将原来的燃煤、燃油、用电锅炉改为利用秸秆经过粉碎、挤压成型后作为燃料的生物质燃烧机提供热源,并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粮食干燥的实际需要进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粮食干燥设备,采用混流干燥技术,使介质与物料形成充裕的包容关系进行热——质交换,达到干燥目的,在热风的分布上改变了原型的径向送风,以获得均衡的径向动压差,保证了谷物降水均匀度和较高的谷物质量。
在热源部分采用管束换热和板式换热相结合,避免了辐射热对炉体的烧损,改善了换热效果,提高了换热效率并延长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粮食烘干塔的选择与配置按粮食与气流相对运动方向,烘干塔可分为横流、混流、顺流、逆流及顺逆流、混逆流、顺混流等型式。
我公司现在生产的是顺逆流、混逆流和顺混流烘干塔,纯逆流烘干塔生产和使用的很少,它多数与其它气流的烘干塔配合使用,即用于顺流或混流烘干机的冷却段,形成顺逆流和混逆流烘干机。
逆流冷却的优点是使自然冷风能与谷物充分接触,可增加冷却速度,适当降低冷却段高度。
顺逆流、混逆流和顺混流烘干机是分别利用了各自的优点,以达到高温快速烘干,提高烘干能力,不增加单位热耗,保证谷物品质和含水率均匀。
再配备生物质燃烧机作为热源,不仅节省能源,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达到环保的要求,该设备还具有结构紧凑,外型美观,操作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干燥设备。
是您最佳的选择!二、用途该设备具有运行可靠,结构合理,效率高,降水均匀,一次性降水梯度大,使用范围广等优点,特别是对我国北方地区高水分谷物在高寒季节干燥作业更是较为理想的产品,对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谷物的干燥均有较好的干燥效果,对饲料粮、商品粮、种子粮均可实施干燥作业,是农场、粮库、粮油加工厂及制酒、制药、制作饲料等行业干燥作业的理想设备。
三、设计依据及参数该设计依据主要技术标准是(1)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GB8867-88(2)粮食干燥机试验方法:GB6970-86(3)热风炉技术条件:JB/T6672.1-2001(4)热风炉试验方法:JB/T6672.2-2001以及各类相关技术条件,如下:(1)原粮水分为28-30%H2O(2)环境温度为平均为-10℃(3)流程时间为 4.5-6小时(4)潮粮处理量 5-20吨/小时(5)表面风速 4-6m/秒(6)介质温度 60-160℃(7)换热效率 73%(8)低位发热值 5000kcal/kg四、结构及工艺流程:本设备的热源是有生物质燃烧机提供的,利用生物质燃烧机提供热源是我公司的一项创新,已申请国家专利,该项创新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比燃油、燃煤、用电锅炉节省60%以上,更重要的是该项创新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燃烧充分,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高效产品,节省了大量人力。
浅谈烘干机现场检测方法

浅谈烘干机现场检测方法王静铷(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为了配合国家粮食局对烘干机专项的验收工作,受吉林省联合建库办及中谷粮油集团公司的委托,国家粮食局郑州粮仓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依据《烘干机系统验收技术规程》,对吉林省!年及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年烘干机专项共计多台烘干机系统进行了验收检测。
验收测试的烘干机机型,包括顺、逆流烘干机,混流烘干机和圆筒烘干机。
由于其各自结构不同,粮食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和热风的走向不同,各自的烘干周期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测试过程中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组织进行其各项参数的测定,以保证所测定的数据都处于同一个烘干周期,具有可比性。
烘干机系统运行是一个连续性的作业,在测试其各项指标时,必须首先保证该烘干机系统至少正常运行个班次之后,在产量、降水率、热风炉运行都基本正常的前提下进行测定,这样测定出来的各项数据才更能反映该烘干机的真实质量。
所以,在测定一套烘干机之前,首先必须认真考察该烘干机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该系统天以来的生产记录及最近几个班次的耗煤量,掌握系统的烘干周期,以期对该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进行检测之前,准备一个能够接到烘干塔处的电源,对所用煤进行准确计量,准备卡车进行产量的测定。
接下来安排人员进行各项数据的测定。
下面对测定烘干系统各项主要参数的方法做一个简述:燃料的消耗量首先对煤进行准确的计量,根据热风炉用煤的基本情况,计量出能够维持一个烘干周期的用煤量。
然后,在上煤斗上划线并记录开始上煤(计量过的煤)时间和结束时间,由此得出每小时燃料的消耗量!"。
烘干机系统粮食破碎率增值首先在粮食进入烘干机系统(一般在初清筛入口)处接取进机样品(半小时接取次数不得小于次),每半小时接取一个样品,共计接取个样品。
待粮食经过一个干燥周期后,以输送设备将烘后粮食送至烘后仓,在烘后仓排粮处,用同样的方法,在对应的时间段分别接取出仓样品个,每个样品量不得小于。
将烘后样品放到密封容器内冷却至常温,待冷凝水全部被粮食吸收后,再进行具体的测定。
粮食加工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粮食加工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粮食加工设备是指用于对粮食进行清理、脱皮、破碎、磨碎、筛分、烘干等加工工序的机器设备。
粮食加工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在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粮食加工设备的质量标准1. 结构设计标准:粮食加工设备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设备的整体设计、零部件的选用、连接方式、刚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设备结构设计应合理,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高效地处理粮食。
2. 材料选择标准:粮食加工设备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
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如筛网、磨刀等应采用优质材料制造,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3. 加工精度标准:粮食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破碎设备来说,破碎粒度的控制是一个关键指标;对于筛选设备来说,筛分效率和分选精度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设备的加工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粮食加工的质量。
4. 安全性能标准:粮食加工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设备应采取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如防护罩、紧急停机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以避免操作人员的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二、粮食加工设备的检验方法1. 外观检查:对于粮食加工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焊接质量、表面光洁度、工艺装配质量等方面。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损伤,确保设备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2. 运转试验:对粮食加工设备进行运转试验,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试验包括设备运转时的噪音、振动、温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的测试。
3. 安全性能检查:对粮食加工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主要检验设备是否具备安全保护装置、紧急停机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时的操作,检验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加工精度检验:根据设备的加工精度要求,通过取样测试和实际加工操作,检验粮食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6970-86 粮食干燥机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气体为干燥介质的粮食干燥机(以下简称干燥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按照机型特点和试验目的不同,承诺有所增减。
1试验条件和预备1.1试验样机应按使用讲明书进行安装,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试验期间工作要保持稳固。
1.2试验用粮食含杂率应不大于3%;粮食含水率不平均度不得大于3%;不承诺用发芽,霉变或人工增湿的粮食进行试验。
1.3按照GB 213—79《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测出试验用煤的低位发热量,记入表1。
1.4试验用仪器,外表见附录A(参考件),试验前应校验合格。
2性能试验2.1性能试验目的考核干燥机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2性能试验要求性能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连续式干燥机,每次性能试验的间隔时刻不得少于半小时。
2.3性能试验内容和方法2.3.1处理量的测定处理量是指在某一降水幅度内,通过一次干燥过程,在单位时刻内处理进机粮食的重量。
按下式运算。
测定值及运算结果记入表2。
……………………………………………………(1)或 (2)式中:P──处理量,t/h;G1──进机粮食重量,t;T ch──处理量测定时刻,h;G3──出机粮食重量,t;ω1──进机粮食含水率,%;ω3──出机粮食含水率,%。
2.3.2干燥周期的测定连续式干燥机的干燥周期指粮食流经干燥机的时刻,按照测得的处理量值按下式运算,结果记入表2。
……………………………………………………(3)式中:T──干燥周期,h;V──干燥机有效粮食容积,m3;r──机内粮食容重,t/m3。
分批式干燥机的干燥周期指一批粮食在干燥机内进行预热、烘干、缓苏和冷却的全部时刻。
测定结果记入表3,运算结果记入表2。
2.3.3燃料消耗量的测定连续式干燥机按班次记录燃料消耗量(包括点火用燃料);分批式干燥机按烘干批次记录燃料消耗量(包括点火用燃料)。
运算小时燃料消耗量,并折算成小时标准煤消耗量(标准煤低位发热量为29.3 MJ/kg)。
测定结果记入表1。
2.3.4耗电量的测定用电度表或功率表测定一个班次或一个批次的耗电量(包括热风机、冷风机、废气回收风机、排粮机构、提升机等),并运算小时耗电量,记入表4。
2.3.5干燥不平均度的测定粮食通过一次干燥过程后,在排粮口横断面的不同位置上(许多于5点),同时接取出机粮食样品,分不测定含水率。
最大含水率与最小含水率之差值,即为干燥不平均度。
测定结果记入表5。
2.3.6粮食品质的检验2.3.6.1取样连续式干燥机采纳跟踪取样,即在粮食进机处接取进机样品(半小时内接取次数不得少于15次),待粮食通过一个干燥周期后,在粮食出机处用同样方法,接取出机样品;分批式干燥机分不在粮食进机和出机的全过程中平均取样(平床式干燥机可在粮食进床后,摊平,按照平床面积用8点取样法,检取进机和出机样品)。
样品数量不得少于2 kg。
烘后样品需放到密封容器内冷却至常温,待冷凝水全部被粮食吸取后,才可进行分样。
2.3.6.2分样将样品充分混合后,用分样器或对角线分样法,将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填写附录B(参考件)样品卡片,分不装入密封容器。
一份作为品质测定样品送检,另一份备用。
备用样品对粮食品质检验有同等效力。
2.3.6.3品质检验以下检验项目,各取两份检验样品,按下列方法测定,结果记入表6。
a.含水率的测定。
按GB 1350—78《稻谷》;GB 1351—78《小麦》;GB 1353—78《玉米》中规定的105℃标准烘干箱法进行。
b.稻谷爆腰率的测定。
每份样品取100粒(完整子粒),在正常温度下,剥去外壳,用爆腰检测箱检查。
凡有裂纹的糙米均属爆腰粒。
两份样品爆腰粒数的平均值与100之比值,为样品爆腰率。
c.小麦面筋率的测定。
按GB 1355—78《小麦粉》检验方法测定。
d.玉米粘度的测定。
按附录C(补充件)的规定测定。
e.破旧率的测定。
每份样品取100 g,从中检出破旧子粒(包括破壳、脱壳、破裂)称重。
两份样品破旧粒重量的平均值与100之比值,为样品破旧率。
f.种籽发芽势、发芽率的测定。
按GB 5262—85《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样规定》。
g.焦糊粒、爆花粒的检查。
观查出机粮食中有无焦糊粒和爆花粒。
h.污染的测定。
按卫生部门和粮食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方法,分不检测进机和出机粮食中的3.4苯并篦含量(ppb)。
2.3.7粉尘浓度的测定按TJ 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测定,结果记入表7。
2.3.8噪声的测定分不在空载和负载情形下,用声级计在样机四周距机器表面1 m、距地面1.5 m的几个不同位置测许多于4点的噪声,结果记入表8。
2.3.9风量、风压的测定参照GB 1236—76《通风机性能试验方法》,测定干燥机实际工况下的风量和风压,测定结果记入表9。
2.3.10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以下各项,在每次性能试验中,等间隔地测定三次,结果记入表1 0。
a.工作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
b.进机、烘后和出机粮食温度。
c.烘干段干燥介质温度。
d.回收气体温度和相对湿度。
e.各段排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性能试验数据汇总后,记入表11。
2.4干燥机性能指标运算各项运算结果记入表12。
2.4.1干燥能力在一小时内,经一次干燥过程,按降低1%水分运算,干燥机对原粮的处理量。
按下式运算:……………………………………………………(4)式中:E──干燥能力,t·%/h。
2.4.2小时水分蒸发量连续式干燥机的小时水分蒸发量按下式运算:……………………………………………………(5)……………………………………………………(6)……………………………………………………(7)式中:W1──粮食在烘干段的小时水分蒸发量,kg/h;W2──粮食在冷却段的小时水分蒸发量,kg/h;W──在一次干燥过程中粮食总小时水分蒸发量,kg/h;ω2──烘干段与冷却段之间粮食的含水率,%。
分批式干燥机的小时水分蒸发量按下式运算: (8)式中:G1──进机粮食重量,t。
2.4.3供热器热效率供热器输出热量占燃料总发热量的百分率,按下式运算:……………………………………………………(9)式中:ηr──供热器热效率,%;t1──干燥介质(热风)温度,℃;t0──大气温度,℃;B r──小时燃料消耗量,kg/h;──燃料低位发热量,MJ/kg;L1──热风重量风量,kg/h;C──干燥介质(热风)定压重量比热;取C=0.001 MJ/kg·℃。
2.4.4单位耗热量从粮食中蒸发一公斤水所消耗的热量,按下式运算:……………………………………………………(10)式中:q r──单位耗热量,MJ/kg。
2.4.5单位耗能量从粮食中蒸发一公斤水所消耗的电能和热能的总和,按下式运算: (11)式中:q n──单位耗能量,MJ/kg;D──小时耗电量,kW·h。
2.4.6单位耗气量从粮食中蒸发一公斤水所消耗的热风和冷风的重量风量,按下式运算:……………………………………………………(12)……………………………………………………(13)式中:l1──烘干段单位耗气量,kg/kg;l2──冷却段单位耗气量,kg/kg;L2──冷风重量风量,kg/kg。
2.4.7特性风速排气角状管排出废气的平均速度。
按下式运算:……………………………………………………(14)式中:U──干燥机特性风速,m/s;L──干燥机总重量风量,kg/h;F──塔式干燥机指排气角状管排气端面积的总和;流化干燥机指孔板纲面积,m2;r t──塔式干燥机指排出废气温度下的气体重度;流化干燥机指热风温度下的气体重度,kg/m3。
2.4.8干燥强度干燥机烘干段单位容积或面积的小时水分蒸发量,称干燥强度。
塔式、柱式、回转圆筒干燥机采纳容积干燥强度,按下式运算:……………………………………………………(15)式中:A v──容积干燥强度,kg/m3·h;V──烘干段(包括角状管,抄板等)的容积,m3。
流化床,平床干燥机采纳面积干燥强度,按下式运算: (16)式中:A f──面积干燥强度,kg/m2·h;F──孔板面积,m2。
3生产试验3.1生产试验的目的考核干燥机的使用可靠性、经济性、性能稳固性、要紧零部件的耐用性和使用、修理、保养的方便性。
3.2生产试验的要求3.2.1连续式干燥机生产试验时刻不得少于40个班次;分批式干燥机生产试验时刻不得少于10个批次。
3.2.2在生产试验期间,应等间隔进行许多于三次的性能查定,测定项目和内容按本标准第二章规定。
3.2.3指定专人做好生产试验日记,记入表13。
3.3生产试验的内容a.测量进机(或出机)粮食重量。
b.测定进机和出机粮食含水率。
c.记录燃料消耗量。
d.记录电能消耗量。
e.记录劳动工时数。
f.记录零部件损坏,磨损情形,记入表14。
g.生产试验时刻分类:3.4生产试验技术经济指标运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运算结果记入表15。
3.4.1时刻利用率按下式运算:……………………………………………………(17)式中:ηp──干燥机平均时刻利用率,%;T z──干燥作业时刻,h;T b──班次时刻,h。
3.4.2使用可靠性系数按下式运算:……………………………………………………(18)式中:K──使用可靠性系数,%;T g──每班故障及排除故障时刻,h。
3.4.3平均干燥能力按下式运算:……………………………………………………(19)式中:E p ──生产试验期间的平均干燥能力,t·%/h。
3.4.4平均单位耗热量按下式运算:……………………………………………………(20)式中:q r·p──生产试验期间的平均单位热耗量,MJ/kg。
3.4.5平均单位耗能量按下式运算: (21)式中:q n·p ──生产试验期间的平均单位耗能量,MJ/kg。
3.4.6平均干燥作业费用按下式运算:……………………………………………………(22)式中:S p──生产试验期间的平均干燥作业费用,元/t·%;S r──每班(批)燃料费,元;S d──每班(批)电费,元;S g──每班批人工工时费用,元。
4试验报告试验终止后应将试验结果整理汇总,并经试验单位充分讨论、分析、提出试验报告。
其内容如下:a.试验目的、时刻、地点及试验条件;b.样机简介(包括结构、要紧参数和要紧工作原理、经济指标)c.试验结果的分析并对样机做出评判;d.提出结论;e.报告应附全数据表、图、专题报告等;f.试验负责单位及参加人员。
表1燃料消耗量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项目测定数值燃料种类低位发热量MJ/kg作业开始时刻h·min作业终了时刻h·min作业连续时刻h领取燃料量kg测定人____________表2处理量及干燥周期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机粮食容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2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__表3时刻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4耗电量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 表 5 干燥不平均度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粮食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__ 表 6 粮食品质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粮食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 7 粉尘浓度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8噪声测定表**干燥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绘出测定部位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