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保健及护理

合集下载

孕妇产前基本护理与保健

孕妇产前基本护理与保健

孕妇产前基本护理与保健虽然怀孕意味的是新生命的到来,对准妈妈来说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但是同时也会给准妈妈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折磨,为了保证宝宝出生以后孕妇和孩子的健康,避免难产等不良事故的发生,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好产前的护理与保健,让宝宝能够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避免宝宝的降生给妈妈带来太大的痛苦。

那么怎么做好孕妇的产前护理与保健呢?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来谈一谈。

一、控制体重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十分普及,人们也有了一定的医学常识,但是当前仍然有很多人在孕期护理方面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孕妇怀孕期间并不是只有孕妇一个人需要补充营养,孕妇肚子里的宝宝也需要补充营养,于是盲目的给孕妇进补,各种各样的营养品吃的孕妇想吐,同时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飙升,然而看到孕肚体重飙升,很多人还认为是好现象,认为这样宝宝生下来以后就一定更加健康,实际上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

孕妇在怀孕期间是有可能食欲大增的,而且家里的老人大多也会十分热情的帮助孕妇“补身体”,然而实际上体重过重对孕妇不仅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孕妇在生产的时候出现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孕妇体重在增重的过程中,孕妇肚子里婴儿的体重也在增长,而孕妇的产道大小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孕妇体重过重的话,在分娩的时候一定会更加疼痛,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胎儿体积太大卡在盆骨里,这时候即便是顺产的孕妇也要被迫选择剖腹产,因此孕妇在孕期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既不要让自己太过虚弱,也不要让自己体重超标,从而在保证为自己和胎儿提供足够营养的同时为顺产创造条件。

二、科学锻炼中国家庭不仅有“坐月子”的习惯,孕妇在产前也被要求好好休息,尽可能的避免运动伤害到宝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严重的孕期护理误区,因为孕妇在产前一直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孕妇身体素质,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坚持锻炼可以更好的帮助孕妇控制体重、锻炼孕妇的肌肉,增强孕妇的体力,这样孕妇在生产的时候也可以更加顺利一些。

孕产妇产前保健及产后护理宣传单

孕产妇产前保健及产后护理宣传单

孕产妇产前保健及产后护理宣传单孕产妇产前保健是保障,减少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道重要防线。

孕前保健主要通过产前检查来完成。

为了您和孩子的安全请重视产前检查。

孕期常规检查项目及时间:13周前:B超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肾功、二对半、血糖、梅毒、艾滋病、丙肝、白带常规、心电图、微量元素、优生四项。

(意义:排除异位妊娠、心脏病、阴道炎、尿道炎、先天梅毒儿)14周—20周:产检、产前筛查。

(意义:唐氏综合症筛查、神经管缺陷筛查)20周—24周:产检、彩超、血常规、微量元素、ABO溶血。

24周—28周:产检、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妊高症检测。

(意义:排除糖尿病,了解孕妇有无妊娠高血压倾向)28周—30周:产检、血常规、尿常规,四维彩超、胎心监护。

(意义:排除胎儿畸形、胎儿缺氧、了解孕妇有无贫血。

)30周—32周:产检、尿常规、胎心监护、微量元素。

32周—34周:产检、血常规、尿常规、胎心监护、彩超。

34周—36周:产检、血常规、心电图、胎心监护。

36周—40周:产检、胎心监护、彩超、血常规、尿常规。

剖腹产后护理1、坚持补液,防止血液浓缩2、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由于所补液体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药物可刺激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下肢静脉一旦损伤、发炎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3、及早活动麻醉消失后,早活动,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肠段活动,可防肠粘连。

4、注意阴道出血剖宫产子宫出血较多,家属应不时看一下阴道出血量,如超过月经量,要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5、防腹部伤口裂开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

6、及时排尿卧床解不出时,应起床去厕所;再不行,应告知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

7、当心晚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者子宫有伤口,较易造成致死性大出血,产后晚期出血亦较多见,回家后如恶露明显增多,如月经样,应及时就医9、及时采取避孕措施房事一般于产后42天、恶露完全干净后3天开始。

10、注意经阴伤口疼痛当伤口部位的子宫内摸异位症时,经期伤口持续胀痛,且一月比一月严重,稍后自可出现硬块。

产科护理操作技术

产科护理操作技术

产科护理操作技术一、孕期保健1.孕妇体格检查:护士要掌握孕妇的身体变化情况,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体格检查。

包括基本体征、测量体重、血压、尿常规等。

2.产前心理疏导:护士要与孕妇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她们的心理变化和焦虑情绪,及时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3.产前教育:护士要向孕妇提供妊娠期的日常保健知识,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注意休息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孕妇不适症状等。

二、分娩时紧急处理1.分娩准备:护士要做好产妇的分娩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必要的器械和物品,消毒操作,为分娩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宫缩监测:护士要进行产妇宫缩监测,观察宫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及时掌握分娩进展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3.破水处理:护士要及时处理产妇破水的情况,包括评估羊水的颜色和气味,观察胎儿的状况,以及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4.紧急剖宫产处理:在紧急情况下,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紧急剖宫产,包括准备手术器械,为产妇做好手术体位安置,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三、产后恢复护理1.产后出血处理: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按压子宫,输液输血等措施。

2.产妇乳房护理:护士要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包括教育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及时排乳,防止乳房发生堵奶等情况。

3.阴道伤口处理:产妇分娩时常伴随着阴道裂伤,护士要及时评估伤口情况,并进行伤口处理,包括冲洗、缝合等操作。

4.新生儿护理:产后护理的重点还包括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护士要进行新生儿的基本观察,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状况,同时要进行新生儿脐带处理、吸痰、喂养等操作。

5.恢复期心理疏导:护士要与产妇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她们在产后的心理变化和压力,为她们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指导。

以上就是产科护理操作技术的主要内容,护士在产科工作中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操作,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左侧卧位,适当活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3.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5.定时计数胎动、吸氧。

6.妊娠晚期有阴道流血、流水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7.已正式临产者送产房并进行交接班。

二.产前健康教育1.消除孕妇对于分娩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以及母婴同室的规章制度,取得理解配合。

3.讲解妊娠晚期进行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及意义。

二.产后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后护理1.严格交接班,了解分娩经过,核对产后医嘱。

2.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愉快接受自我角色转变。

3.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及肠蠕动。

5.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宫底高度、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情况。

6.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帮助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了解母乳喂养效果。

7.督促产后排尿,如产后6小时不能自解应对症处理。

8.保持外阴清洁,观察会阴切口和恶露的性质、量、颜色、气味等。

二.产后健康教育1.讲解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定时开窗通风的意义。

2.注意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坚持母乳喂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4.做好计划生育,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三.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入室时,详细交接班,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并记录。

2.认真核对新生儿手圈、性别、床号、母亲姓名。

3.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

4.详细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5.新生儿每日沐浴一次,观察全身情况,做好皮肤、脐带、眼部的护理。

6.按要求测试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每日磅体重一次,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明显,需观察24小时大小便情况,了解哺乳效果。

8.新生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9.有医学指征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医嘱喂奶。

四.前置胎盘护理一.一般护理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吸氧。

产前保健与产时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前保健与产时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 前 保 健 与 产 时 护 理 对 产 后 出血 的 影 响
程延长 ; ⑧行胎 头吸引 、 产钳 等助 产手术
马春梅 7 10 3 20甘 肃 和 政 县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产后 出血是 指 胎 儿娩 出后
娠2 4周 , 补钙 1~ g 日, 2 / 预防妊娠期高 血 压病 , 双胎妊娠 、 巨大儿 、 羊水 过 多、 置 前 或低 置胎 盘 、 娠期 高 压 病、 妊 妊娠 晚期 严重贫血 、 血小板 减少 、 曾有 产前 或产 后 出血史 的孕妇 , 议提前 住 院观察 治疗 , 建 充分做好产 前准备 , 制定分 娩方 式 , 如 备
发 生 在 产 后 2小 时 内 , 应 重 点 监 护 , 故 密 切观察一般情 况 、 命指 征 、 生 阴道流 血和 宫缩情况 。但 也不能忽视 1 2小时以后 的
血等 。③分娩期 : 决定分娩 的因素 除了产 力、 道、 产 胎儿外 , 神因素也是至关重 要 精 的, 以 , 所 在分娩 前制定 责任 护十 做好 心
2 4小 时 出血 量 > 0 m , 产 科 严 重 的 并 5 0 l是 发 症 , 孕 产 妇 死 亡 的 首要 原 因。加 深 对 是
产 科 出血 的认 识 , 积极 预 防 和及 时控 制产 后 出血 , 高 产 科 护 理 质 量 , 低 孕 产 妇 提 降 死 亡 率 。方 法 : 3 对 6例 产 后 出血 患 者 的 护 理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 后 子 产
理 护 理 , 孕妇 了解 分娩 过 程 , 除 焦 虑 、 让 解 恐惧 、 不安的情 绪 , 使之积极配合 , 教会 孕
宫收缩乏 力 2 2例 , 胎盘 因素 1 , 产 0例 软 道 裂 伤 3例 , 高 征 致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1 妊

母猪产前保健及产后护理

母猪产前保健及产后护理
母猪在分娩阶段,由于子宫不断收缩,血液循环加 快,羊水会随着胎儿排出体外,机体营养物质大量消 耗,再加上出血出汗,体液大量损失,生产后的母猪很 容易出现疲劳、口渴现象,因此母猪在产后应及时补充 大量水分,预防母猪出现脱水和产后无力等疾病。母猪 分娩后应向其提供温热的添加1%食盐的温盐水,也可 以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或静脉注入葡萄糖,对恢复母猪 的体能有很大帮助。 2.3 科学添加饲料
善,病原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仔猪群体,引发呼吸 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母猪在进入产房前,如果没有做 好身体消毒工作,仔猪很容易通过吃乳或接触被母猪污 染的环境感染多种病原。因此,母猪在进入产房前,一 定要做好身体彻底清理卫生消毒工作,能有效降低初生 仔猪前期发病率。猪在进入产房前,选择使用0.5%高锰 酸钾溶液对母猪身体进行全面清洗和卫生消毒,尤其是 应做好乳房、外阴和后躯肢体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1]。 1.2 做好产前乳房检查
产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仔猪健康生长,温度 过高会降低母猪采食量,泌乳能力下降,仔猪营养供给 不足。温度过低,母猪采食量显著增高,猪群之间相 互拥挤,仔猪被母猪压死概率极大增加。同时温度过低 还很容易引发冷应激刺激,造成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发 生。妊娠母猪在产前温度通常控制在18~22 ℃,注重 调控好空气质量,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确保通风良 好,及时将有毒有害气体排出[2]。 1.4 科学养殖
畜禽养殖科学 | livestock science
母猪产前保健及产后护理
宝力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兽医站,巴彦淖尔 014400)
摘要:母猪在妊娠阶段没有做好产前和产后保健和护理工作,易造成妊娠中后期引发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即便是能 生产,也会表现为仔猪生长发育不足,饲料利用率下降,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该文从饲养管理的各个细节进行分析, 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科学管理和有效护理,确保妊娠母猪能顺利生产,提高仔猪成活率。 关键词:母猪;产前保健;产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06.020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正常分娩是指母亲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没有浮现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生育过程的一种自然分娩方式。

为了提高孕妇对正常分娩的了解和认知,促进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积极参预和配合,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正常分娩健康教育内容。

1. 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保证正常分娩的基础。

孕妇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常规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母体的健康状况。

- 合理饮食是孕期保健的重要部份。

孕妇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

- 孕妇应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药物和有害化学物质,以保护胎儿的健康。

2. 孕期锻炼- 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孕妇来说是有益的。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如孕妇瑜伽、散步、游泳等,以增强体力和心肺功能,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感。

- 孕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保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苦,避免跳跃和剧烈摔倒,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 分娩准备- 孕妇应该了解分娩的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包括宫缩的规律、阵痛的感觉和分娩的表现等。

- 孕妇应该了解分娩时的呼吸技巧和姿式选择,以减轻疼痛和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 孕妇可以进行产前培训课程,学习有关分娩的知识和技巧,与医生和助产士进行沟通和交流,解答疑问和耽忧。

4. 分娩过程- 在分娩过程中,孕妇应该保持镇静和放松,积极配合医生和助产士的指导和操作。

- 孕妇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分娩姿式,如躺卧、蹲跪、侧卧等,以减轻疼痛和促进分娩的发展。

- 孕妇应该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控制宫缩疼痛,如深呼吸、慢呼气等,以保持良好的氧气供应和减轻疼痛感。

5. 分娩后护理- 分娩后,孕妇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支持。

医护人员会对产妇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子宫收缩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

- 孕妇需要歇息和营养补充,以恢复体力和促进乳汁分泌。

- 孕妇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腹肌恢复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孕产妇健康保证措施

孕产妇健康保证措施

孕产妇健康保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孕产妇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证孕产妇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这些措施。

一、提供全面的孕前保健服务孕前保健服务对于保证孕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提供婚前健康检查,如血常规、血型、乙肝、梅毒等检查,以排除患者潜在的疾病。

其次,进行遗传咨询与评估,对夫妻双方进行基因检测,预测孩子可能患有的遗传疾病风险。

此外,对患有慢性病或有精神疾病病史的夫妻,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和帮助。

二、建立健全的产前检查制度产前检查是保障孕产妇健康的重要环节。

产前检查应包括妊娠时期的常规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辅助检查。

常规体格检查包括量血压、测体重、观察胎位等,以及检查血糖、血压、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

辅助检查则包括B超、胎心监护、羊水穿刺、胎儿心电图等,以及必要的遗传咨询和评估。

三、提供科学的孕产期保健教育科学的孕产期保健教育对于孕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内容应涵盖孕期保健、生产过程、产褥期护理以及婴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提供准确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孕产妇正确应对妊娠期间的身体变化和生理需求,提高孕期的健康状况,降低病症发生的风险。

四、完善孕产妇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对于孕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孕产妇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孕产妇能够享受到免费或低廉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应加强相关监管,严禁医疗机构对孕产妇进行过度医疗或不必要的手术操作,以确保孕产妇的健康和利益。

五、加强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安全管理医疗机构是孕产妇接受治疗和分娩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孕产妇的健康。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卫生环境的良好。

此外,医疗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医疗技能和意识,确保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六、加强社会的孕产妇保护与关爱孕产妇是社会的脆弱群体,社会应加强对孕产妇的保护与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电子监护
胎儿电子监护
早期减速
胎儿电子监护
变异减速(脐带受压)
胎儿电子监护
及早干预
晚期减速(严重缺氧 )
中晚期妊娠监护

胎盘功能检查
1、孕妇尿雌三醇测定 2、孕妇血HPL测定

1. 2. 3.
胎儿成熟度检查
胎龄 超声BPD大于8.5cm 羊水(L/S、羊水泡沫试验,胎肺成熟度)
第三节 产前护理
③ ④
⑤ ⑥
中晚期妊娠监护
中晚期妊娠监护

胎儿健康状况评估
1、胎动计数(孕中晚期自我监护的最便捷方法) 方法:早、中、晚各数1h胎动,正常>30 次/12h。<10次/12h或减少50%异常。 2、产科超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脐带、 胎盘、胎方位、胎心率,S/D、PI、RI) 3、胎儿生物物理检测 4、胎儿电子监护(孕32周起,高危妊娠可提前 至孕28周。每周一次,高危者每周2次)
围生期 妊娠满28周(胎儿体重满1000克, 身长≥35cm)至产后1周。
围产期母儿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 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卫生水平的判 定标准。
第一节 早期妊娠监护
早期妊娠监护



早期妊娠(孕13周末以前)13周+6 确定早孕(停经史、早孕反应、妇科检查、超声、 HCG) 检查时间:停经6 ~ 8周为宜 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评估是否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



【护理评估】见第一、二节 【护理诊断】 有体液丢失的危险 体液过多 便秘 自我形象紊乱 胎儿受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首次产检时,告知孕妇及家人是否高 危妊娠,产前检查、遗传筛查的重要性。 2、营养(体重管理)、 叶酸、钙、铁的 补充 3、休息、运动、生活行为 4、孕期用药、性行为指导
护理措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症状护理
早孕反应(恶心、呕吐) 尿频、便秘、白带增多 下肢水肿 仰卧位低血压 下肢静脉曲张、痔疮 腰背痛 贫血、肌肉痉挛 VVC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孕妇课堂、助产士门诊、 胎教、孕期用药指导
护理措施

A类:对胎儿无危险,孕期使用安全的(适量 维生素) B类:对胎儿危险性尚未证明,孕期用相对安 全 C类:危险性不清,必须使用时, 权衡利弊 D类:一些迹象表明有危险,除非危及生命的 感染必须用 X类: 对胎儿危险,禁用

高危妊娠(high risk pregnancy)是指妊娠期有 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 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早期妊娠监护
孕妇


健康史:一般状况、(年龄、职业),月经孕 产史、既往史、个人史、丈夫健康状况。LMP 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DEC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乳房、妇科检 查) 辅助检查 (血、尿、肝功、肾功、HIV 全面体检 心电图、TORCH、宫颈TCT、 盆腔超声等)
胎儿电子监护
NST反应型
胎儿电子监护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重度减速
胎儿电子监护
预测胎儿宫内储备情况

缩宫素激惹实验(OCT) (宫缩时胎盘一过性缺氧的负荷变化) 1、加速(宫缩时胎心率加速≥15bpm,持续>15秒) 2、减速: ① 早期减速(第一产程末,胎头受压、不随变换体位 吸氧而改善) ① 变异减速(脐带受压) ② 晚期减速(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
产前保健(prenatal care)



(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前) 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监护孕妇各系统变化 促进健康教育与咨询 提高妊娠质量、减少出生缺陷
保证母儿平安 ! 健康!
产前保健
1、首次产前检查(确定早孕,孕6~8周为 宜) 2、随后产前检查:孕20 ~ 36周,每4周一 次 孕37周起每周1次,共9 ~ 11次。 高危妊娠者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3、胎儿出生缺陷筛查中晚期妊娠监护 Nhomakorabea
4、孕37周分娩方式评估、产科超声胎儿胎 盘成熟度 5、超过孕41周,入院引产
四 步 触 诊
中晚期妊娠监护

① ②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每次) 超声(孕22 ~ 26周三维彩超胎儿畸形筛查、 可疑者孕30周复查)、胎儿MRI 产科常规超声检查 隔次 妊娠24 ~ 28周行糖尿病筛查:75g糖OGTT-GDM 孕32 ~ 34周起胎儿电子监护。 其他 孕16 ~ 20周羊水穿刺,查胎儿染色体。

产科检查
中晚期妊娠监护
1、腹部检查:视诊、测宫高、腹围、 四步触诊(孕28周后) 听胎心 胎心听诊部位、正常值 2、骨盆检查:外测量、内测量 ① 骶耻外径(入口平面前后径) ② 坐骨棘间径(中骨盆横径) ③ 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3、阴道检查:孕37周/临产后行,内测量、宫 颈成熟度评分、胎方位。
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监护
中晚期妊娠监护

中期妊娠:妊娠第14周至27周末。 晚期妊娠:妊娠第28周及以后。

早期妊娠检查未见异常,从妊娠20周起, 每4周产检一次,37周后每周1次,高危者 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孕30周起每2周1次)。
中晚期妊娠监护
孕妇(妊娠20周起绘制妊娠图)




健康史:前次产检至今的情况 异常症状的辨识(头痛、眼花、水肿、 阴道流血、流液、胎动变化) 体格检查:血压、体重,每周增长<500g。 产科检查 有无并发症、合并症、 辅助检查 胎儿异常
早期妊娠监护
推算预产期


EDC(月)=LMP(月)-3(或+9) EDC(日)=LMP(日)+7/农历+15

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能相差1~2周。 以末次月经LMP的第1日算起。 末次月经不清者,根据早孕反应、胎动时间、 宫高或超声判定。
早期妊娠监护
胚胎、胎儿



B超(孕5周见妊娠囊、孕7周胎心搏动) 宫内妊娠、活胎、胎囊情况、胎心、 孕 周、数目、位置、附件 超声(妊娠9 ~ 13周) 测顶臀长CRL,修正孕周; 颈项透明膜NT测定,胎儿畸形筛查。 唐氏筛查,21-三体综合症
胎儿电子监护
胎儿电子监护
胎儿电子监护

胎儿电子监护
1、胎心率基线(无胎动、无宫缩,10分钟平均值) 2、基线摆动≥6次/分, 幅度6-25bpm
胎儿电子监护
预测胎儿宫内储备情况

无应激实验(NST)
反应胎动时胎心率基线变化。 ① NST反应型(20分钟内至少2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 ≥15bpm,持续≥15秒),一周后复查。 ② NST无反应型,复测20分钟,查找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