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1. 产前准备
- 确保产妇的身体状况良好,不存在严重的孕期并发症。

- 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监测。

- 为产妇提供合适的营养和饮食建议,保证营养充足。

- 帮助产妇准备生育计划和出生计划。

- 提供产妇和家属心理支持和教育。

2. 分娩过程护理
- 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和胎儿心率,确保安全。

- 给予产妇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按摩、热敷等。

- 协助产妇保持正确的呼吸和姿势。

- 提供产妇和家属心理支持和鼓励。

-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如剖宫产等。

3. 产后护理
-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 协助新生儿喂养,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 为产妇提供恢复期护理,包括清洁、伤口处理等。

- 提供产妇和家属产后护理指导,如产后康复锻炼、乳房按摩等。

- 协助产妇处理产后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4. 出院指导
- 提供产妇和家属关于早期育儿的指导,如新生儿护理、喂养
技巧等。

- 告知产妇家属产后定期复诊和检查的重要性。

- 提供卫生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建议,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 解答产妇和家属的疑问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以上是产科护理的常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和补充。

产科护理旨在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提供全面
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左侧卧位,适当活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3.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5.定时计数胎动、吸氧。

6.妊娠晚期有阴道流血、流水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7.已正式临产者送产房并进行交接班。

二.产前健康教育1.消除孕妇对于分娩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以及母婴同室的规章制度,取得理解配合。

3.讲解妊娠晚期进行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及意义。

二.产后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后护理1.严格交接班,了解分娩经过,核对产后医嘱。

2.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愉快接受自我角色转变。

3.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及肠蠕动。

5.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宫底高度、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情况。

6.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帮助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了解母乳喂养效果。

7.督促产后排尿,如产后6小时不能自解应对症处理。

8.保持外阴清洁,观察会阴切口和恶露的性质、量、颜色、气味等。

二.产后健康教育1.讲解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定时开窗通风的意义。

2.注意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坚持母乳喂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4.做好计划生育,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三.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入室时,详细交接班,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并记录。

2.认真核对新生儿手圈、性别、床号、母亲姓名。

3.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

4.详细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5.新生儿每日沐浴一次,观察全身情况,做好皮肤、脐带、眼部的护理。

6.按要求测试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每日磅体重一次,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明显,需观察24小时大小便情况,了解哺乳效果。

8.新生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9.有医学指征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医嘱喂奶。

四.前置胎盘护理一.一般护理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吸氧。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鉴别真假临产。

2、观察宫缩、胎心及产程进展。

3、了解子宫复旧、评估产后出血。

二、护理措施1、讲解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好处。

2、关心、支持孕妇,给予心理安慰。

3、了解下腹阵痛情况,辨别真假临产。

4、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

5、胎膜未破时自由活动。

6、指导进食丰富营养、易消化食物。

7、告诉孕妇宫缩痛时的呼吸技巧及应对措施。

8、临产后及时送入产房并交班。

9、产妇回休养室及时了解分娩过程,产妇及婴儿情况10、指导产妇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技巧。

11、按时了解子宫复旧,查看会阴垫,评估出血量。

12、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褥期保健、卫生知识指导。

13、讲解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指导护理方法。

14、指导产妇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产后42天来院复诊。

三、健康指导1、1、讲解分娩的过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及应对措施,树立孕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2、讲解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如何进行新生儿护理。

3、进行孕产妇营养、保健知识指导。

4、教会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沐浴、脐部及臀部护理方法。

5、指导产妇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产后42天来院复诊。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鉴别真假临产。

2、观察宫缩、胎心变化。

二、护理措施1、保持产房安静、清洁,冷暖适宜。

2、讲解分娩的过程,关心、安慰产妇,给予心理支持。

3、注意休息,指导进食易消化食物,及时排空大小便。

4、胎膜未破裂前鼓励自由体位,告诉产妇自由体位的作用,骑坐分娩球的方法。

5、肛查或阴道检查,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定时检查宫缩、胎心,了解产程进展,绘制产程图。

6、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配合接产。

7、根据情况选择无保护或保护会阴接产,注意减少母婴损伤。

8、观察胎盘、胎膜娩出情况,检查是否完整。

9、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监测子宫收缩情况。

10、正确及时做好各种产程记录。

三、健康指导1、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

2、鼓励产妇及家属的参与。

3、鼓励产妇进食易消化流质,胎膜未破时自由活动。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一)产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分娩前护理】1) 热情接待孕妇入院,介绍病室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测量生命体征、磅体重并询问病史,连同病历送入待产室进行产科检查,做好各项记录。

2) 通知当班医生,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及胎心监护。

3)嘱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4)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如有胎动过多或过少及时报告医生5)指导孕妇进营养丰富的饮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铁、钙、纤维素,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6)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7) 观察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讲解分娩配合、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

9) 如剖宫产则按剖宫产术前护理。

【分娩后护理】1) 产妇返回病房,当班护士应与助产士做好床旁交接,了解分娩过程,按摩子宫,协助产妇卧床休息。

2) 观察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按摩子宫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鼓励产妇多喝水喝汤,产后4-6小时协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导尿。

4)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超过37.5'C以上者每日测四次,连续三天平稳后改每日一次5)指导产妇每日会阴清洗二次,保持会阴清洁。

6)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异常报告医生。

7)嘱产妇早开奶,做好乳房护理。

8) 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协助必要的生活护理。

9) 剖宫产按剖宫产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1) 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素食物,多喝汤类饮食。

2)室温宜22—24℃,相对湿度50%—70%, 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 指导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知识。

4) 指导新生儿护理方法,如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新生洗浴等。

5) 保持外阴清洁及个人卫生,每日会阴清洗。

6)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及盆浴,42天后采取避孕措施,指导产妇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一般顺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半年可以放环避孕。

7) 嘱产妇于产后42天携婴儿回医院进行产后健康体检。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与担心母婴安全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分娩的相关知识
3、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遗传、感染、中毒和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及医院相关制度。

2)评估心理状态,及时做好专科心理护理。

2.饮食护理
1)妊娠期以普通的饮食为主,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铁的饮食。

2)多食蔬菜、杂粮和水果,预防便秘。

3.休息与活动
1)要充分的休息,保证睡眠8小时/天,中午宜休息1-2小时。

2)孕妇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

3)如无并发症或不适者,每天可适当散步1-2小时。

4.护理要点
1)遵医嘱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1-2L/min,2次/日,30min/次,指导并督促孕妇自数胎动:3次/日,1小时/次,测血压、体重1次/周。

2)监测并记录胎心8次/日,发现胎心低于110次/分,高于160次/分,立即通知医生。

3)遵医嘱完成各项常规检查。

4)观察产兆及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临产或出现破膜、阴道流血等情况立即送待产房。

5.健康教育
1)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左侧卧位。

2)告诉孕妇妊娠晚期氧气吸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3)告诉孕妇各项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4)指导孕妇做好母婴物品准备,迎接分娩。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5-103.
[2]霍孝蓉.护理常规[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18-119.。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孕妇产兆(宫缩、胎膜、阴道出血情况)、胎心、胎动及血压。

【护理措施】热情接待:孕妇入院后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携孕妇至床旁,说明呼叫器的使用方法。

1、介绍环境:包括浴室、卫生间的使用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取得孕妇及家属的合作,通知医师。

2、填写病历:填写住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详细阅读门诊、急诊病历记录,询问病史,进行一般产科检查,制定护理计划。

3、介绍配膳:介绍食堂地点及开饭时间,特殊饮食遵医嘱。

4、向家属说明产妇情况,取得家属合作。

5、嘱产妇假设有破膜、见红、宫缩情况应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护士应说明破膜后的考前须知。

6、测体重1次/周,每周体重不超过0.5kg.7、每日测体温、脉搏2次,三天后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7.5℃改测一日3次。

厚)、重量、脐带长度,动静脉有无异常,双胎者明确单双卵有胎盘残留或大局部胎膜不全的情况下,行清宫术。

5、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用纱布擦净外阴血渍,检查外阴、会阴切口、小阴唇内侧、尿道四周、阴道、后穹隆、宫颈一周有无裂伤及其程度,如有损伤应按层次由深到浅,由里到外修补缝合,记录外缝丝线针数。

6、缝合后常规肛查,检查缝线有无穿过直肠。

7、核对纱布垫、纱布、器械数,并逐项填写各种记录。

8、胎盘交与产妇或家属并签字。

第四产程护理观察产后2h内的出血量,每15-30min观察一次血压、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会阴有无血肿,并做好记录。

1、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及再次检查脐部有无出血,如新生儿无异常,娩出后半小时抱给母亲,进行第一次吸吮给产妇擦浴,更换衣服,垫好会阴垫、保暖。

假设无异常将母婴送至休养室。

并做好有关记录。

【健康教育】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大概过程,告诉产妇、家属需要配合的方面。

10协助鼓励产妇尽量正常进食、休息、为分娩保存体力。

第三节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血压,宫缩,宫颈成熟度,宫口扩张度,子宫强直收缩引起子宫破裂,胎窘,羊水栓塞等。

妇产科护理常规完整版

妇产科护理常规完整版

妇产科护理常规完整版
一、孕妇护理:
1.孕前指导:包括注意营养、生活习惯、健康锻炼等方面的指导,提
醒孕妇预防孕妇疾病,如妊娠中毒症、妊娠糖尿病等;
2.孕期营养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孕妇体重监测:关注孕妇的体重变化,预防孕期过度肥胖或不足造
成的健康问题;
4.孕妇常规体检:包括血压、体重、腹围的监测,以及定期妊娠检查;
二、产妇护理:
1.产前准备:包括清洁、准备分娩所需物品等;
2.助产技术:协助产妇进行分娩,包括宫缩观察、胎儿心率监测、侧
切缝合等;
3.产后护理:包括身体清洁、缝合伤口护理、催乳、产后排尿和排便等;
5.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预防乳房疼痛、乳腺炎等问题;
6.家属教育:指导产妇的家属正确照顾产妇,提供母婴护理知识。

三、新生儿护理:
1.新生儿清洁:清洗新生儿身体、头发、面部等,保持清洁卫生;
2.新生儿喂养:指导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监测新生儿的吃奶量和排
便次数;
3.身体观察: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新生儿早期预防接种:指导家长熟悉和正确实施新生儿早期疫苗接种;
5.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尿布疹和湿疹等皮肤问题;
6.家属教育: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新生儿,提供产后恢复和母婴护理知识。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包括孕妇护理、产妇护理和新生儿护理。

护士应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孕妇、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剖宫产术前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前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前护理常规
1、了解剖宫产指征,向孕妇讲解手术目的,安慰孕妇,消除紧张心理。

2、指导孕妇及家属准备好用物。

简单介绍手术麻醉方法,术中配合注意事项,指导术后疼痛评分及减轻术后疼痛方法及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

3、准备腹部及外阴部皮肤,必要时备血,做头孢菌素皮肤试验并记录。

4、择期剖宫产病人术前嘱沐浴,修剪指甲,手术前晚进食不过饱,禁食8 小时禁饮4 小时。

5、术前保证充足睡眠,遵麻醉科会诊用药。

6、术前注意体温、脉搏,择期剖宫产病人术前晚测体温一次,如有异常报告医生。

7、转送手术前听胎心并记录,如胎心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

8、术前更换清洁衣裤,取下贵重物品及假牙交给家属。

核对手腕带填写手术交接核查表,风险评估单、手术安全审核单。

携病历及术前用药送入手术室。

有特别情况或医嘱向手术室交班。

9、入手术室后予以留置导尿。

10、患者入手术室后,准备好手术床、婴儿床及术后监测、治疗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前护理
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
窗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左侧卧位,适当活动,保持轻
松愉快的心情。

3.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5.定时计数胎动、吸氧。

6.妊娠晚期有阴道流血、流水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7.已正式临产者送产房并进行交接班。

二.产前健康教育
1.消除孕妇对于分娩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以及母婴同室的规章制度,取
得理解配合。

3.讲解妊娠晚期进行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及意义。

二.产后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后护理
1.严格交接班,了解分娩经过,核对产后医嘱。

2.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愉快接受自我角色转变。

3.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及肠蠕动。

5.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宫底高度、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
情况。

6.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帮助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了解
母乳喂养效果。

7.督促产后排尿,如产后6小时不能自解应对症处理。

8.保持外阴清洁,观察会阴切口和恶露的性质、量、颜色、
气味等。

二.产后健康教育
1.讲解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定时开窗通风的意义。

2.注意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坚持母乳喂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4.做好计划生育,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三.新生儿护理
1.新生儿入室时,详细交接班,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并记
录。

2.认真核对新生儿手圈、性别、床号、母亲姓名。

3.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

4.详细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5.新生儿每日沐浴一次,观察全身情况,做好皮肤、脐带、
眼部的护理。

6.按要求测试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每日磅体重一次,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明显,需观察24
小时大小便情况,了解哺乳效果。

8.新生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9.有医学指征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医嘱喂奶。

四.前置胎盘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吸氧。

2..向患者解释病情,稳定情绪,减少恐惧。

3..禁止肛查,慎做阴道检查,避免引起大出血。

4..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5..期待治疗期间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休克发生。

2..注意腹痛出血情况,观察性质程度。

3..注意宫底高度,了解内出血情况及阴道流血量。

4..注意产程及胎心情况,计数胎动,防止胎儿宫内窘迫及早产。

5..阴道流血量增多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血容量,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密切监护胎儿宫内情况。

三.健康教育
1.坚持避孕,做好计划生育,减少引起前置胎盘的因素。

2.妊娠期间正规产前检查及产前教育,出现阴道流血及时就诊。

五.产后出血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平卧、吸氧和保暖。

2.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利于康复。

3.准确记录出入量。

4.做好输血、输液、急救物品的的准备。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警惕休克发生。

2.观察流血量,注意有无凝血块及残留物。

3.观察恶露的性质、量、气味、子宫复旧情况。

4.准确估计出血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预防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合理应用抗生素。

3.注意外阴清洁及皮肤护理。

四.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服用铁剂禁饮茶。

2.做好计划生育,进行病因治疗。

3.产后如无泌乳,长期食欲不振、乏力、畏寒、脱发、闭经等,应及早就诊。

六.剖宫产手术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

3.备皮及皮试。

4.协助完善各项检查.
5. 观察宫缩、胎心、体温、血压变化。

6.留置尿管,扎手圈,
7.术前用药。

8.备齐新生儿用物。

二.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6小时,次日改半卧位。

2.禁食6小时后改流质饮食至半流质,禁食产气食物,肛门排气后给普食。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

4.观察腹部切口,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5.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

6.做好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的护理。

7.保持外阴清洁。

三.健康教育
1.保证充分睡眠,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勤哺乳,加强营养,促进乳汁分泌。

3.鼓励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

4.做好计划生育,严格避孕两年。

七.子痫护理
一.护理
1.置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刺激,谢绝探视,各种医疗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防止再次抽搐。

2.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舌咬伤,不要强行按压,以防骨折。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义齿取下,必要时用拉舌钳。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抽搐次数、持续间隔时间。

5.患者躁动不安时注意有无产兆及胎心变化。

6.氧气吸入。

7.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颜色。

8.保持口腔、皮肤、外因清洁,防止并发症发生。

二.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做好计划生育,受孕后应定时进行孕期保健及检查。

八.妊高症护理
一 .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使患者轻松愉快。

2.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左侧卧位,抬高下肢,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

3.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钙和铁的补充,高度水肿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5.定时吸氧,测量体重。

6.准确记录出入量,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二.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2.注意有无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3.定时计数胎动,注意胎心变化及产兆。

4.注意有无胎盘早剥、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5.使用硫酸镁期间注意观察疗效,毒性反应,若出现膝反射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25ml/h时应立即停药,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 ml解救。

6.分娩期严密观察血压、胎心及产程进展情况,做好分娩前准备,配合抢救。

7.产后卧床休息,减少探视,观察血压变化,注意子宫复旧,防止产后出血,预防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