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汇编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汇编理化技术研究所
技术新,等离子体抗感染技术领先,产品具有广谱、安全的抗感染性能; 投入低,等离子体设备对基材要求较低,在合适参数条件下能对不同特性材 料进行处理,固定设备的投入风险受市场影响较小; 工艺简单,不改变现有敷料生产线上,仅在产品成型包装前用等离子处理设 备即可; 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仅增加约 0.2 元/片,可操作性强,附加值高。 成果所处阶段及技术现状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拥有其相关专利技术,专利号:201110307075.0, 201110190842.4。技术成熟,已可以进行样品小批量生产;具有国家级抗菌检测 中心,已完成一系列经第三方认证的抗菌检测报告。 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敷料企业主要生产传统敷料,对 功能性敷料的研究投入较少,国内功能性敷料 主要靠进口。目前国内处于经济转型期,政府 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投入,生物医疗行业 在所有投资中占据比例最大,高端敷料的制备 正好迎合这一趋势,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投资和收益 项目转化后预计项目总投资:约 1000 万元 包括等离子设备、包装、消毒等设备约 600 万, 洁净车间、电源配置等约 200 万,产品认证、注册等约 100 万,其他资金 100 万。按照目前实验室设备核算,相比普通敷料,抗感染敷料增加成本约 0.15 元/ 片。 合作方式 面议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汇编
•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理化技术研究所
19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汇编
•理化技术研究所•
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PBS 产业化及其应用
项目简介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新一代全生物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
前景。理化所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步法合成新工艺,制得分子量超过 20 万的 PBS,热变形温度最高可达 120℃,且不含扩链剂,卫生性能明显提高, 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等领域,该项成果使我国在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 料的制备和改性走在了国际前列。 项目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 高波 温度测量 基准

中科院理化所 高波 温度测量 基准

中科院理化所高波温度测量基准1. 简介中科院理化所(我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物理和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高波是该所的一位资深研究员,他在温度测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测量基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温度测量方法。

2. 温度测量的重要性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程度的量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温度测量可以为材料研究、能源利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因此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十分关键。

3. 传统温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包括接触式温度测量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接触式温度测量需要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器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范围的温度测量。

4. 高波温度测量基准的提出高波研究员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测量基准。

该基准利用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光学特性,结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实现精确的温度测量,且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这一基准的提出填补了传统温度测量方法的空白,为温度测量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5. 高波温度测量基准的优势高波温度测量基准具有多种优势。

它能够实现精确的温度测量,误差范围大大降低,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基准适用于不同的测量环境,可以在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等条件下进行准确测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再次,由于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这一基准具有较高的测量速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的需求。

总体而言,高波温度测量基准在测量精度、适用性和稳定性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6. 高波温度测量基准的应用前景高波温度测量基准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科学研究领域,该基准可以为材料研究、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提供精确的温度数据,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

在工程应用领域,高波温度测量基准可以应用于能源行业、航空航天领域、医疗器械等领域,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更可靠的温度数据支持,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说明书

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说明书

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使用说明书(安装和使用前,敬请仔细阅读此说明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2711信箱, 邮编 100080, 电话: 010-********目录1.0引言 (4)2.0 概述 (4)2.1 透平膨胀机 (4)2.2 透平膨胀机制冷系统流程 (6)3.0 安装 (8)3.1 透平和其它配件的相对位置 (8)3.2 透平冷端机体的安装 (10)3.3 轴承供气的连接 (11)3.4 透平组件的安装 (11)4.0 运行 (12)4.1 运行前的准备 (12)4.2 启动 (13)4.3 调节 (13)4.4 停车 (13)5.0 维修 (13)5.1 拆卸透平组件 (14)5.2 拆卸和更换喷嘴环 (16)5.3 拆卸转子 (16)5.4 拆卸径向气体轴承 (18)5.5 更换转子、轴承和喷嘴环 (18)6.0 性能参数和尺寸 (22)6.1 性能参数 (22)6.2 尺寸 (22)6.3 联系地址及咨询电话 (22)特别提示★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透平损坏!!!1.透平运转时,轴承供气压力过低(≤0.6Mpa)或中断。

2.轴承气含直径大于2微米固体颗粒或水、油。

3.超速。

4.排气温度过低致使膨胀机带液。

★ 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1.确保过精滤器后管路清洁。

连接透平膨胀机轴承供气管路时,应检查精过滤器后的供气管内无灰尘等固体颗粒、水、油、清洗剂等。

精滤器后的所有阀门、管路等均应采用不锈钢或铜材,初次使用前应酸洗管路。

2.鼓风管路应保持通畅。

鼓风管路的安装应确保不会有昆虫等异物进入。

进气管口应开在较为清洁的环境中,如室内高处。

3.轴承供气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突然中断。

4.在遇到停电等紧急停车情况时,应立即关闭透平进气阀门,同时尽量延长轴承供气时间。

5.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在正常使用时能够长期运行而不需要维修,请勿自行拆卸保养。

6、每次开机要先观察转子是否有反转,有了反转才表明正常,开机时在一万转左右运转10分钟,然后升到工作转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李青为“国之重器”装上“中国内核”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李青为“国之重器”装上“中国内核”

COY'KK 封面人物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李青:为“国之重器”装上“中国内核”■文/胡月近年来,我国对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仅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中就有8项需要核心低温设备。

大型深低温制冷系统特指制冷温度20K及以下,制冷功率数百至数万瓦以上的大型低温制冷装置,是火箭燃料、氢能、可控核聚变、大型高能粒子加速器、高超声速风洞,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芯片制造、量子计算等国家安全、未来能源、基础科研和高技术产业等必不可少的战略性高技术装备,是未来国 际竞争中至关重要的技术高地。

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型低温制冷系统,这些‘‘国之重器”就会陷入“缺芯少魂”的窘境。

长期以来,大型低温制冷设备及相 关技术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中高 端设备对我国禁运,一般设备也受到诸 多限制,需要特别审批监管,随时可能 被卡脖子。

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缺少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核心技术是我国 面临的重大隐患。

作为在低温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的 权威学者,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李青研宄员深感我国大型低温制冷系统 受制于人问题的严重性。

他急国家之所 急,在各方面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瞄准国家需求,找准差距,无怨无悔,带领团队从科学理论、关键技术、核心 工艺、系统集成、产业链等方面进行全 面系统的规划与部署,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扎实的实践,并初展成效。

在此基础上,先后承担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两个国家重大科研装备专项,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国产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的一个个重大飞跃。

在此期间,还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科研骨干,推动了国内相关基础产业的升级,逐渐培育了能够满足科研和生产需求的合格供应商,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体系,并努力推动国家低温产业创新,成立了行业领军的中科富海低温技术公司,打破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为生产力的窘境,实现了大型低温制冷技术、人才和产业链条的全面突破,幵创了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研究和装备制造的全新局面,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产业化策略占领市场先机——访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新建

以产业化策略占领市场先机——访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新建

研 工 作 与企业 的技术需求相对而 言是 有所脱
节的 。
在这 样 的情况 下 ,
我们觉得长久下 去 ,
必 定会走进 一 条死 胡 同 。 针对这 种情况 , 我们
做 了大量 的调 查研 究 制定 了走一 条使科研 .
和产业化结合得更 紧密 . 便于 科研机构和产
业 界 沟通 的道路 的战 略决策 。


责宣传理 化技术研 究所 的基 本情况 、 研 究领
域和优势项 目 并在产业 调研 合作洽谈 协



议 签 署 技术转移 公 司 运 作等 方 面 努 力提供


完善 的服 务 可 以说 是 一 。
个很全 能 的部 门 。
记者 : 这 个部 门的具体 工 作是 怎样开 展
的?
刘新建 :
在具
体 的产 业
3
个 。

(责任 编 辑 晓 流 )
维普资讯
本刊记 者 刘 俊
以产业 化 策略 占领 市场 先 机
访 中科 院理 化技术研 究所 所 长助 理 刘 新建
20 0 7 年 理 化技术研 究所 就热 声制冷技 ,
术项 目与深 圳市 力函科技有限公 司达成协议 , 共 同 组 建 了 深 圳 市 中科 力 函 热 声技术 工 程 研
记者 : 能介 绍 一 下 已经 取 得 的成绩吗 ?
刘新建 :
用 具体数字来说 ,
就是产业策
划部从成立 之 初到现 在 . 已 经 完成近 4 0 余项
技术成果 的转化 ,
建 设 中试 生 产 线 1 4 条 ,

中 .
与 企 业 联合建 立 中试 线 2 条 。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营养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原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理化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58年,位于北京市。

中科院理化所是中国最早开展物理化学研究的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国内领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之一。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中科院理化所的主要情况。

中科院理化所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纳米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该所拥有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包括一系列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目前中科院理化所的科研人员总数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数百名博士生和博士后。

中科院理化所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应用,在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该所不仅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誉,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多年来,中科院理化所的研究成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物理化学领域,中科院理化所的研究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材料、能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该所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为我国的能源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

在纳米科学研究方面,中科院理化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纳米制造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院理化所还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

该所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项目,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科研人员参与其中。

这种合作交流不仅有助于加强中科院理化所的科研实力,还为培养和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提供了机会。

总的来说,中科院理化所是我国研究物理化学和相关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

该所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并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充分发挥中科院理化所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将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感光学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中国感光学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果 特 种感 光材 料研 究 中心梁 庆 华博 士作 了“ 数 字 射
线 成像 与成 像 板 ” 的报告 . 介 绍 了研究 中心在数 字 射 线 成像 方 面 的研 究进 展 和展 望 。光 电功 能界 面材 料
研 究 室 只金芳 研究 员作 了 “ 柔性 透 明导 电氧 化物 薄
众 普及 了科 学技 术知 识 。 另外 . 学会 积极 响应 中 国科
能 及应 用 ” 为主题 . 通过 此 种 方式 . 简 单直 观 地 为公
方 面 的进展 及 重点产 业 化项 目等 情况 。 随后 .中科 院理化 所相 关 实验 室介 绍 了科 研 及
项 目情 况 计 算机 直接 制版 材料 研究 室周 树 云研 究 员 介 绍 了实验 室 的研 究 方 向和最 新研 究成 果 。分 散 体 系化 学 与材 料研究 室 杨文 冬 副研究 员介 绍 了研 究 室 在 纳米银 、印刷 电子 等方 面 的技术 优 势和研 究 成
膜 的溶液 化 加工 ” 的报 告 , 介 绍 了研 究 室在 柔性 T C O
协 开展 防灾 减灾 科普 宣传 工作 的要求 . 展 出了以 “ 自
工 与非 线性 光学 显微 技术 ” 的报告 , 介绍 了研 究室 在
双 光子 微纳 加工 等技 术方 面 的研究 工作 和进 展 。 座 谈会 上 . 与会 人员 畅所 欲言 , 就共 同关 注 的问
题 进 行 了充 分 的讨 论 乐 凯 华 光 公 司 的技 术 人 员 针 对 中科 院理 化 所 专 家作 的报 告 。就 研 究 情 况 和 专 业 技术 问题 进 行 了交 流 .探 讨 乐 凯 华 光 公 司 与 中科 院理 化 所 进 行 开发 性 项 目合 作 的 可 能性 。 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分子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学术交流会日程表
会议地址:第六会议室2007年11月3日
时间
内容
报告人
主持人
8:30-8:40
实验室主任讲话
刘新厚所长
黄勇
副所长
8:40-8:50
学术委员会主任讲话
佟振合院士
8:50-9:05
超分子体系中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
吴骊珠
9:05-9:20
钱健
16:50-17:00
ZnO一维纳米材料的持续光电导特性研究
王耀
17:00-17:10
基于硅纳米线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
穆丽璇
17:10-17:20
罗丹明为母体的汞离子传感器在细胞中的应用
刘卫敏
17:20-17:30
识别Hg2+的比色化学传感分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盛瑞隆
17:30-17:40
水相中有效检测氟离子的化学敏感器的合成与性质
吴燕
16:10-16:20
一种新型三爪状二联吡啶配体的钌和铼多核配合物对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还原反应
卞兆勇
16:20-16:30
基于2-苄氨基-7-甲基-1,8-萘啶的气致变色碱金属配合物
王俊
16:30-16:40
铜(I)配合物吸收能,稳定性和金属间相互作用的结构调控
迟绍明
16:40-16:50
环境响应高分子中空微球的合成
11:35-11:50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吴大勇
11:50-13:20
午餐
13:20-13:30
配位化合物在水热合成TiO2结构控制中的作用
刘云
汪鹏飞
汪鹏飞
13:30-13:40
多光子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研究
董贤子
13:40-13:50
含硅树枝状分子在纳米光子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卫强
13:50-14:00
羟基和羧基取代的类立方烷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立体化学
廖桂红
14:00-14:10
二苯乙炔基取代铁氢化酶活性中心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司刚
14:10-14:20
利用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形成和电子转移过程研究芳醚树枝形聚合物构象
李迎迎
14:20-14:30
寡聚酰胺修饰的竹红菌素衍生物的光动力性质研究
磁敏生物传感器研究简介
高云华
10:35-10:50
多吡啶Pt(II)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制氢研究
傅文甫
10:50-11:05
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与三维微结构
段宣明
11:05-11:20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功能化修饰及应用研究
吴良专
11:20-11:35
新型双光子聚合用光敏染料的研究
赵榆霞
刘岩岩
14:30-14:40
合成亚稳相VO2(B)纳米带的新方法
毛立娟
14:40-14:50
自成膜型铒镱有机配合物的研究
宋立美
14:50-15:00
水溶性LaF3:Ln3+纳晶的合成与表征
王建设
15:00-15:10
油酸修饰的Er、Yb共掺纳米颗粒/杂化材料用于光波导放大器的研究
薄淑晖
15:10-15:20
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传递研究
李嫕
9:20-9:35
竹红菌素衍生物的光动力性质研究
王雪松
9:35-9:50
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陈懿
9:50-10:05
新型芴衍生物类蓝色电致发光材料:取代基变化对热稳定性、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张晓宏
10:05-10:20
间息
10:20-10:35
含树枝状结构TCP受体发色团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刘家磊
15:20-15:30
金颗粒修饰的硅纳米线作为谷胱甘肽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杨坤
15:30-15:40
方形横截面的单晶有机微米管
张成义
15:40-15:50
多烯紫杉醇弹性囊泡的制备与评价
邱玉琴
15:50-16:00
间息
16:00-16:10
微针经皮给药系统:渗透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王芳
17:40-17:50
钛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齐宾
17:50-18:00
热丝CVD法制备不同形貌金刚石表面的方法及应用研究
罗代兵
18:00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