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C4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补体C4测定试剂盒 (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jiuqiang

补体C4测定试剂盒 (免疫比浊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补体C4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表1 包装规格1.2 主要组成成分表2 主要组成成分2.1 外观试剂1为无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试剂2为乳白色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校准品为淡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质控品为淡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损。
2.2 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表1中的标称量2.3 测定项目2.3.1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A340nm下测定空白吸光度应≤0.5000。
2.3.2 准确度用国际参考物质ERM-AD470k/IFCC,对试剂盒进行测试,准确性偏差应不超过±10%。
2.3.3 分析灵敏度样本浓度为30mg/dl时,其吸光度变化在0.1000~0.4000之间。
2.3.4 线性区间在[10,130]mg/dl区间内,相关系数r≥0.990,在[10,30]mg/dl区间内测定的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0mg/dl,在(30,130] mg/dl区间内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3.5 测量精密度a) 重复性对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或质控品重复测定10次,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b) 批间差随机抽取三批试剂盒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10%。
2.3.6 质控品准确性使用质控物进行测定,准确性误差应≤10%。
2.4 稳定性试剂盒在2℃~8℃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在试剂盒有效期满后一个月以内,应符合2.1、2.3.1、2.3.2、2.3.3、2.3.4、2.3.5a)的要求。
2.5 溯源性按《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试剂盒校准品的赋值能溯源至国际参考物质ERM-DA470k/IFCC。
补体C4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迪迈

补体C4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补体C4浓度。
1.1 包装规格试剂1:1×30ml;试剂2:1×10ml试剂1:2×30ml;试剂2:1×20ml试剂1:1×60ml;试剂2:1×20ml试剂1:3×80ml;试剂2:4×20ml试剂1:4×60ml;试剂2:4×20ml试剂1:2×60ml;试剂2:2×20ml试剂1:2×30ml;试剂2:2×10ml试剂1:6×60ml;试剂2:2×60ml2.1 外观试剂1、试剂2应澄清、无异物。
2.2 净含量试剂的净含量不少于标称装量。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用生理盐水作为样本加入试剂测试时,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40A。
2.4 分析灵敏度C4含量为0.6g/L时,测定吸光度差值的绝对值应>0.005△A。
2.5 线性区间试剂(盒)线性在[0.05,1.2]g/L区间内:2.5.1 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2.5.2 [0.05,0.3]g/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0.1g/L;(0.3,1.2]g/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2.6.1 重复性用相同批号试剂盒测试两个水平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10%。
2.6.2 批间差用3个不同批号试剂盒测试两个水平的样本,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应<10%。
2.7 准确度与已上市的同类产品比对,用40个在[0.05,1.2]g/L区间内不同浓度的人源样本,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两组结果的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0.05,0.3]g/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0.1g/L;(0.3,1.2]g/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医院检验中心Ⅳ型胶原放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Ⅳ型胶原放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产地:
上海海军医学研究生物技术中心。
(2)原理及用途: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网状结构的主要组成成份。
其反映胶原的合成,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
本测定采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固相第二搞体作分离剂,测定血清,体液及组织中的Ⅳ-C含量。
(3)试剂:
1)Ⅳ-C标准液:7瓶(0,20,40,80,160,320,640ng/ml) 2)125I-Ⅳ-C:1瓶,冻干品则加10.5ml缓冲液溶解。
3)抗Ⅳ-C血清:1瓶,冻干品则加10.5ml缓冲液溶解4)第二抗体:1瓶,用前充分混匀。
5)缓冲液:1瓶,加双蒸水10倍稀释后备用。
(4)操作步骤(单位:ul)
(5)参考值:
49.77±15.0ug/L。
(6)注意事项:
1.溶液操作宜10度以下,宜低温离心。
2.试剂盒有效期一个月。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

4、自配试剂须以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5、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6、试剂外借一律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执行。
7、剧毒试剂必须由科主任和负责科室保卫的同志负责保存,放保险箱内,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
D4、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5、苏丹黑B(SBB)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积分(NAP)染色改良GOmorI氏钙钴法标准操作规程
D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偶氮偶联法标准操作规程
D8、糖原(PAS)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9、酯酶染色---中性非特异性脂酶(α-NAE)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18、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19、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0、HLA B27 / HLA B7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1、活化细胞亚群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2、活化血小板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3、APO 2.7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4、CD25/CD3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5、MDR(P—gP)多药耐药基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B4、VMA标准操作规程
B5、Insulin Autoantibadies(IAA)胰岛素自身抗体标准操作规程
B6、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 (IC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标准操作规程
B7、脯氨酸肽酶测定(Prolidase Test Kit)标准操作规程
B8、I型糖尿病检测(诊断酶联试剂盒)标准操作规程
E3、酵母菌鉴定卡(YBC卡)标准操作规程
二、检验科工作流程图
住院病人就诊检验流程
补体结合试验操作规程

补体结合试验操作规程试剂:稀释液(0.85%生理盐水)、补体、溶血素、抗原(由生物制品厂或所提供)、阴阳性血清、2.5%绵羊红细胞悬液、受检血清。
(共七种)材料准备:1、稀释液(0.85%生理盐水)的配制:8.5g氯化钠加蒸馏水至1000ml。
2、绵羊红细胞悬液的配制:由健康成年公绵羊颈静脉采血,流入灭菌含玻璃珠的玻璃瓶内,混摇15—20分钟,脱除纤维,使其失去凝固性。
将脱纤血移入离心沉淀管中,加2-3倍量的生理盐水混匀,以每分2000转的速度离心沉淀10分钟,使红血球下沉,吸弃上清液,再加生理盐水用玻棒搅匀再离心沉淀,反复三次,直至上清液透明为止,最后吸弃上清液,所剩沉淀即为红细胞。
按每2.5毫升的沉淀红血球加入到97.5毫升生理盐水中的比例制备,便为2.5%绵羊红细胞悬液。
此液配制后在5—100C下,24小时内可应用。
若发现有溶血时,需重新配制。
经常做补体结合试验,就迫切需要能将红血球保存。
方法是:将无菌的脱纤维蛋白的绵羊血与无菌的等量的改良的阿尔塞维尔氏液混合于三角瓶中(用三角瓶有利于扩大血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置冰箱中冷藏可保存达两个月。
需用时将血球离心洗涤后即可应用。
改良的阿尔塞维尔氏液配法:葡萄糖24.60克,氯化钠5.04克,柠檬酸钠(含2分子的结晶水)9.6克,蒸馏水1200毫升,10磅10-15分钟高压消毒后保存。
抗原、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溶血素、补体、由制标单位提供,按说明书使用。
受检血清的收集和处理:以常规方法采血和分离血清,若发现血清混浊或有血细胞混在时,离心沉淀,每分1000转后将上清液分离出来,然后用稀释液将血清作1∶10稀释,按下表规定的水浴灭能。
操作方法:1.将1∶10稀释经灭能的受检血清加入2支三分管内,每管0.5ml。
2.其中一管加工作量抗原0.5ml,另一管加稀释液0.5ml。
3.上述2管均加工作量补体,每管0.5ml,震荡摇匀。
4.置37℃~38℃水浴20分钟,取出放于室温(22℃~25℃)。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五、标本的处理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
补体的检测——ELISA法

项目三补体的检测——ELISA法【申请单】请完成申请单所要求项目×××市人民医院检验申请单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诊断或症状检验标本检验目的送检科室医师送检日期年月日【方法选择】表3-1 补体C3、C4的检测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速率透射比浊法ELISA法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本次检查选择√【材料准备】1.C3、C4检测试剂盒(ELISA法)。
2.待检者空腹静脉血2ml,不抗凝。
3.半自动酶标仪、洗板机。
4.离心机【操作方法】1.标本处理,3 500rpm离心l0min,分离血清。
2.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样品测定:①加样,温育;②洗涤,拍干;③加酶结合物,温育;④加酶底物,显色;⑤加终止液,终止反应。
⑥放入酶标仪中,参照说明书设定参数,编号,测读。
【观察结果】查看检测指标并打印结果。
正常参考值:C3:0. 8~1. 55g/L;C4:0. 12~0. 36g/L。
【注意事项】1.补体易失活、降解待测血清在室温(20~25o C)放置不得超过6小时,2~8o C不得超过24小时,故抽血后应及时分离血清并尽快测定。
否则于-20 o C保存标本,但因避免反复冻融标本。
2.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置室温环境中平衡。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3.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4)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
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涤液。
使用前充分混匀试剂盒里的各种成份及样品。
6.洗涤酶标板时应充分拍干,不要将吸水纸直接放入酶标反应孔中吸水。
7.底物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
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
避免用手接触,有毒。
实验完成后应立即读取OD值。
8.加入试剂的顺序应一致,以保证所有反应板孔温育的时间一样。
补体C4测定

补体C4测定【基本信息】[简要描述]·补体C4(complement C4, C4)是一种由肝脏、淋巴组织、骨髓、腹膜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组织合成的多功能β1-球蛋白。
·补体C4测定可用于感染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复合物病、补体先天性缺乏症的诊断、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他名称]C4【测定方法及参考值范围】·单向免疫扩散法:0.553±0.109g/L。
·免疫散射比浊法:0.20-0.54g/L。
【结果及临床意义】[增高]◇疾病因素·传染病·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其他急性炎症·组织损伤·肝癌·心肌梗死[降低]◇疾病因素·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注释: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
·1型糖尿病·胰腺癌·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恶性类风湿关节炎等)·IgA性肾病·遗传性IgA缺乏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或获得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注释:C1抑制物缺乏。
·遗传性C4缺乏症·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障碍综合征·过敏性休克·急慢性低补体性肾炎·神经性厌食·脂肪营养不良·尿毒症·肾病综合征·失蛋白性胃肠症·其他蛋白丢失情况【样本准备与采集】[样本类型]血液[容器]红帽真空管、黄帽真空管[准备与采集]·静脉采血,在30分钟内分离血清,4℃放置不超过60分钟。
如不能立即测定,应-70℃·血清混浊对比浊测定法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注意事项
9.1夏季运输本试剂盒时应注意冷藏。
9.2血清标本出现溶血、脂血或黄疸的干扰情况参见抗干扰能力。
9.3仅应用于体外诊断。
10抗干扰能力:
10.1标准:回收率在90%-110%之间。
S1:0.9%的NaCl
S2-6:蛋白类定标液
批特异性的靶值乘以下列的因数用于计算定标结果:
S2:0.204S3:0.407 S4: 1.000 S5:1.750 S6:2.500
贮存条件:校准物在2-8℃保存可保存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定标频率:A试剂使用84天后
B试剂批号更换
C由质控结果决定
10.2黄疸:黄胆指数达到60时不会有明显干扰。(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浓度约为60mg/dl)
10.3溶血:溶血指数达到1000时不会有明显干扰。(血红素浓度约为1000mg/dl)
10.4脂血:乳糜指数达到1000时不会有明显干扰。(甘油三酯浓度约为2000mg/dl)
10.5类风湿因子的浓度小于1200IU/ml时无干扰。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49
补体C4测定
版序:ABCD
页码:第1页,共3页
1测定方法
免疫比浊法。
2测定原理
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形成一定浊度,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同时,由于反应液中有稳定剂,可使非抗原-抗体复合物(如脂质、大分子蛋白多聚物等)消散,因此比一般浊度液更能反映抗原实际含量。
10.6 C4的浓度低于500mg/dl时不会有HOOK效应。
10.7单克隆的IgA或者IgM型的球蛋白会干扰C4的检测。
11临床意义:
人体可以通过经典及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两条途径具有相同的末端部分。补体C4参与的是经典途径。鉴别激活的是哪条途径时,可以参看补体C3浓度。如果C4浓度正常,而C3浓度降低,则可能激活的是旁路途径。测定补体C4的浓度主要用于评估补体激活的过程。
4.3质控物
来源:Precinorm protein (罗氏蛋白正常值质控)
Precipa品
贮存条件:置2-8℃冰箱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49
补体C4测定
版序:ABCD
页码:第2页,共3页
11.1 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发性关节炎等。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症过程中C4水平也会升高。在系统性感染,非感染性慢性炎症以及一些其它的生理情况(如怀孕),也会升高。但是很少会超出正常值的两倍。,并且也可能会遮盖当前消耗造成的水平的降低。
3标本
血清及肝素-Li或Na/K-肝素,K-EDTA抗凝血浆。
稳定性:20-25℃2天
2-8℃2天
4试剂
4.1试剂
来源:ROCHE配套试剂(详见试剂说明书)。
贮存条件及稳定性:未打开试剂盒:2-8℃储存至效期末
R1:打开后机上稳定84天
R2:打开后机上稳定84天
4.2校准物
来源:ROCHE配套校准物,符合WHO标准,CRM470,具体如下: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49
补体C4测定
版序:ABCD
页码:第3页,共3页
11.2 C4含量降低:补体C4浓度的降低较为普遍,而完全缺失则较为少见。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但是这种降低的程度较为温和,但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另外一些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造成C4水平的降低。
质控间隔时间及限制:应视不同地区及各自实验室情况而定。质控结果应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范围,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5仪器
ROCHE MODULAR P或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
6操作
见ROCHE MODULAR P生化分析仪作业指导书。参数设置见附表。
7参考范围
10-40 mg/dl。
8线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