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类及分布

合集下载

第二章农学概论作物起源、分类及分布

第二章农学概论作物起源、分类及分布
80
81
主要农作物在各大洲的分布2007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小麦
(种植面积) Unit: khm2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洋州
水稻 玉米 大豆 薯类
82
二、我国种植业的分区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面积约960万平方 公里,南北跨越纬度50度,长达5500公里;东西横贯经度 62度,宽达5200公里。自南向北随着太阳辐射与气温的变 化,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 寒温带等六个温度带。 我国地势、地貌千差万别。有海拔8844m的珠穆朗玛峰, 也有海拔为-155m的吐鲁番盆地,山地占33%、高原占26 %、丘陵10%、平原12%、盆地19%。因此,形成了我国 丰富多彩的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
4.甘薯传入我国的两条线路
20
起源地与生产中心
陆地棉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小麦
大豆
21
农业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交流
传入中国的农业生物
农业生物
原产地
传入西方的农业生物
农业生物
原产地
小麦、大麦
苜蓿 石榴 芝麻 菠菜 辣椒 菜豆 玉米 马铃薯
西亚
伊朗 西亚 西亚 尼泊尔 中美洲 中美洲 中美洲 南美洲
水稻
橡胶、可可 5
作物和家畜驯化中心和非中心学说( 哈伦1971)
6
1975年茹可夫斯基 世界12大作物起源中心
7
三、作物的进化
(一)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 1.栽培作物的器官特别是被人类利用的部位显著增大。 如野生大豆百粒重2-3克,栽培大豆20-30克,野生 玉米果穗长仅2-3厘米,栽培玉米20厘米左右; 2.栽培作物的器官的成分有明显改进。如野生甘蔗含 糖量5%左右,栽培甘蔗为11-17%,甜菜块根最初含 糖量6%,而现在含糖量已达18-20%;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区位

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区位
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
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保护,本身抗风力弱。所以在热带雨林海拔较低好,可可树生长茂密
纤维作物
棉花
美国中央大平原、埃及、中亚;我国则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南疆
喜高温
光热充足,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
黄麻
原产于东南亚,现主要产在南亚地区。孟加拉国黄麻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黄麻在我国南方种植很广,浙江省最多
玉米
单产最高。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小麦
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
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合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麦一般春播秋收
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劣质土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亚麻
温带地区的中国、俄罗斯等
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壤土
生日照作物
剑麻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从西沙尔港出口,因而也叫“西沙尔麻”。现非洲的坦桑尼亚占世界总产量的60%。
喜高温耐旱
橡胶
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喜高温多雨
水果
柑橘
原产于我国,北起秦岭南麓,南到雷州半岛,西起藏南察隅,东到台湾岛都有出产
喜凉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
可分为春、冬油菜,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
葵花
原产北美洲。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集中在俄国东欧、阿根廷、中印美;我国主要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内蒙产量最高
喜温又耐寒,耐旱
芝麻
原产于非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暖温带、亚热带种植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南

常见的农作物

常见的农作物
根据花生分布推断花生的 生长习性?
喜温,排水条件好的沙质 土壤,生长期长。
北方油料作物
农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
我国油菜主要分布什么地区? 长江流域多
根据图,我国油莱种植有什 么趋势?
北移南迁
南方油料作物
大豆(黄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 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
常见的农作物
高三地理农业专题系列
农作物是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
粮食 作物
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 (包括甘薯、 马铃薯等) 及豆类作物 (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
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果 类等
经济 作物
分类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蔬菜作物
果类 饲料作物 药用作物 纤维作物 糖料作物 饮料作物 嗜好作物 麻料作物
(1)说明秘鲁马铃薯种类丰富的原因。 (2)与低海拔地区相比,秘鲁高海拔地区马铃 薯产量高的自然原因。 (3)分析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能够在世界各地 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
牛刀小试
马铃薯最早栽培于秘鲁南部海拔3 800米之上的喀喀湖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 下,幼芽生长很慢,又矮又壮,这样的幼芽能长成健壮的植株。马铃薯栽培方 式多样,生长周期为3~4个月,管理方便。秘鲁人爱食马铃薯,成立了国际马 铃薯研究中心,除了保持既有品种,还开发新品种,至今秘鲁仍保留着3 000多 种马铃薯,是世界上拥有马铃薯品种最多的国家。马铃薯中含有淀粉、蛋白质 等。马铃薯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分散分布;华北为冬小麦(秋种 夏收)东北为春小麦(春种秋 收)。
根据小麦分布的主产区推断 小麦的生长习性?

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点

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点

备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点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以下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希望考生学习。

一、农业的分类及分布1、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种植业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的农作物北方(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甜菜、花生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甘蔗、油菜3、畜牧业的分布:类型: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著名畜种分别是: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藏牦牛、藏绵羊,青海牦牛、新疆细毛羊。

4、林业的分布: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东南林区、西南林区。

5、渔业的分布: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

四大海洋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我国最大渔场是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

二、农业基地建设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自然条件的特点。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宜发展淡水渔业;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等。

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

2、农产品主产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自然条件良好、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规划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若干农产品主产区。

3、走现代农业之路: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点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主要农作物简介

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2小麦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亿吨),仅次于玉米亿吨)。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而春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均有种植。

分布情况:【华北地区】: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华中地区】:江西、湖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北方地区】:内蒙古、新疆3水稻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

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但有增产潜力。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

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

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2.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考点整理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重叠需求理论:是从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来研究相互之间密切关系的贸易理论。

如果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彼此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关系越密切,国际贸易会在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展开。

(百度的)2.方便旗船:指其船舶登记国籍与船舶所属国籍是不同的。

3.集装箱运输:指将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装入一定规格的金属箱---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为单元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4.大陆桥运输:指以横跨于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

5.自由港:指一国(地区)规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以外的特别区域。

特点: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运输自由6.自由贸易区:以贸易为主,工商业兼营的多种功能的经济性特区。

7.中东: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泛指西亚、北非地区,约十八个国家。

(百度的)8.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百度的)二.简答题。

1,1.生产发展水平高,外贸规模大,生产结构优化水平高。

反之。

2.地理环境对外贸的作用:国家的地域规模大,国内资源和生产部门多样化,自给程度较高,进口依存度小。

反之。

国家的资源状况国家的地理位置,3.战后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缓慢下降,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上升,发达国家一般在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上升4. 世界钢材贸易特征:(1)世界钢材贸易增长速度快于钢产量增长速度(2)世界钢材贸易地区集中,主要出口地区是欧洲联盟;进口最大地区是亚洲,其次是北美。

(3)在地区上以就近供销、区域集团内贸易为主。

(4)出口的同时也进口5 .海运货物结构特点:量大价廉笨重运输距离长的大宗物资,以干散货物运量最大海上运输特点:通过能力强运量大运费低,适应性强速度慢大陆桥运输特点:缩短距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降低运费速度快铁路运输特点: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于空运和公路运输,高于水运连续性强时间性强速度快集装箱运输特点:装卸速度快节省费用,降低成本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货损货差减少,经济效果好有利于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有机结合海陆空6.加拿大经济的特点:第一,对外资特别是美国资本依赖性大,经济上受美国影响非常深。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类及分布马守知(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邮编:455000)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

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一、常见农作物的分类及原产地农作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用途兼顾植物学的分类法为农业上所习用。

大田作物按用途常可区别为食用、工业原料用和饲用三大类,但由于同一种作物常有多种用途,一般只按其主要用途来划分。

注:空格表示原产地为中国,或未引入中国种植,不详或有争议。

二、主要农作物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1. 谷类作物世界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主要分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年产量大于一亿吨的有: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生产区,澳大利亚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美国已形成专门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体系,玉米区、小麦区、乳畜带主要农业带主要分布于中央大平原。

俄罗斯的小麦和玉米主产区集中在其后相对温和的东欧平原以及纬度相对较低的南部顿河流域。

西伯利亚各大河的上游河谷两岸。

小麦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

我国以冬小麦为主,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玉米分布于北纬58°至南纬40°之间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从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到海拔3600米以上地区,都能种植。

以北美洲最多,次为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

种植面积和产量以美国第一,中国次之,巴西居三,其他还有南非和墨西哥等。

中国的玉米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

中国可分为6个玉米种植区: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区;玉米植株形态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和青藏高原玉米区。

水稻世界上的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全球水稻种植面积1.5亿公顷,总产量6亿吨。

亚洲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占全球的90%。

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860万公顷,占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1/5,年产稻米1 .85亿吨。

印度是也是水稻生产大国,总产量93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2. 豆类作物、油料作物大豆世界大豆主要出口有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中国大豆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等。

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宜有高温,适于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

由于大豆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最适于和其他作物轮作或套种间作。

地区分布而言,大豆几乎遍及全国,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黄淮平原最为集中。

在松辽平原大豆多半与春小麦进行轮作,也有和玉米间作、混作的。

这里的气候和土质条件适宜大豆栽培,种植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商品率高,是我国最大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

黄淮平原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分布在淮河以北,石德铁路以南,京广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一般与冬小麦轮作换茬,所产主要作为本区人民的口粮之一,商品率不高。

花生在油料作物中,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中国花生分布很广,各地都有种植。

主产地区为山东、辽宁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

其中以北方的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较多,山东半岛、鲁中南丘陵、冀东滦河下游、豫东黄泛区以及苏皖两省淮北地区是目前我国北方花生的重点产区。

油菜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带,其菜籽总产占世界菜籽总量的25%。

近年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向日葵向日葵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主产区北纬35°至55°之间。

平均纬度差1°,气温相差1.5℃。

近30年来总产量增长最快的油料作物之一,年增长率7.1%。

世界上油葵的主产国是俄罗斯、阿根廷、法国,中国等。

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

向日葵的生产潜力很大,可向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扩种。

3. 糖料作物甘蔗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

巴西热带地区的光照使得这里非常适合种植甘蔗。

现在,巴西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种植国。

其他主要种植区有印度北部,西印度群岛的古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等地。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十分有限,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六省。

甜菜甜菜生长期短,耐盐碱干旱,喜温凉,分布在北纬65°到南纬45°之间的冷凉地区,其中俄罗斯、法国、美国、波兰、德国和中国等种植较多。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三个产区,其中东北种植最多。

在西南部地区,如贵州省的毕节、威宁,四川省的阿坝高原,湖北省的恩施和云南省的曲靖等地,虽纬度较低,但由于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大,也可以种植春播甜菜。

黄淮流域夏播甜菜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

4. 饮料作物茶茶是茶属植物中的常绿植物,它起源于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

茶树有灌木和乔木两大品系。

灌木树高1~3米,叶长约5厘米,特性耐寒,生长于中国长江流域各省,后来传入日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俄罗斯等国。

乔木树高10~30米,叶长约15~36厘米,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华南以及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国的部分茶区。

世界主要产茶国主要有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肯尼亚马拉维等。

茶树最适合于生长在潮热的条件下,最适合生长的气候条件为10℃~30℃的温度范围,年降雨为203~229厘米,海拔高度300~2130米。

海拔与湿度结合能促进必要的缓慢生长,茶树种植的海拔越高,味道越醇,品质越高。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茶叶都来自于海拔1200米的灌木种植地——如海拔很高的斯里兰卡、中国的武夷山、印度最好的茶叶生产地大吉岭(Darjeelings)等。

咖啡咖啡树理想的生长环境是温度在36℃到42℃,适当的海拔高度和年雨量在1000mm到3000mm之间,最好的土壤是分解的火山土,腐植土和透气渗透性土壤的混合。

巴西各种等级及种类的咖啡占全球三分之一消费量,也就是世界第一的咖啡生产国,除了上等咖啡外,一般咖啡是以量取胜。

哥伦比亚是全球最大的洗净淡味阿拉巴斯塔咖啡生产国,近年来平均产量为1100-1200万袋,同越南角逐全球第二大咖啡生产国的宝座。

哥伦比亚有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味道香醇,最受欢迎的有曼特宁。

越南生产的Robusta咖啡,主要是雀巢咖啡和宝洁用来制造即溶咖啡的咖啡豆。

安哥拉是全世界第四大咖啡外销国,仅生产少量的阿拉比卡咖啡,是综合豆中的上品。

哥斯大黎加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味道温和,浓郁,强烈芬芳。

依索比亚是阿拉比卡种咖啡豆的始祖,酸度很高,带有葡萄酒口味,温和,味道强劲,香气宜人。

牙买加高山咖啡是西印度群岛最好的咖啡,其中蓝山咖啡在品质,特色,香味,甘润方面,都是完美无缺。

也门生产摩卡咖啡(卡布奇诺+巧克力),从人们开始饮用咖啡以来,摩卡一直就是公认的好咖啡,有与众不同的酸性,咖啡本身也十分香浓。

委内瑞拉咖啡品质优秀,是世上最好的咖啡之一,温和婉约细致,酸中带有吸引人的香气。

可可可可原产于南美洲,19世纪后期被移植到非洲几内亚湾一带。

可可喜高温多雨,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有干湿季和微风气候更佳。

可可集中分布在南北半球等温线20℃以内地区。

可可全部生产在发展中国家,消费却以发达国家为主。

非洲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70%和产量的 1/2以上,是世界的最大的可可生产区。

其中科特迪瓦居首位,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占世界的30%)和出口国(占1/3)。

加纳被誉为“可可王国”,年产50多万吨,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居世界出口量的第二位(占16%)。

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也较重要。

拉丁美洲次之,约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1/4和产量的1/3。

巴西年产可可2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第二位(占5%)和出口量的第5位。

近些年亚洲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和第五位,成为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可可多输往西欧和美国。

5. 植物性纤维作物、麻类作物棉花由于灌溉技术的进步和对棉花质量要求的提高,棉花日益向具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集中。

美国、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此外埃及和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国。

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燥炎热,其96%的国土面积为沙漠地,可耕地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流域。

农田面积虽少,但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良,自然环境利于棉花生长。

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埃及也是长绒棉生产、出口大国。

埃及棉田集中在尼罗河河谷地带及三角洲地区,其中以开罗附近和三角洲地区棉田面积最大,所生产的棉花占全国的60%,且全为长绒和超长绒棉,埃及长绒棉占全世界长绒棉产量的一半。

开罗以南的整个尼罗河谷地为上埃及,也有棉花种植,除长绒棉外还有中绒棉。

中国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我国各棉区中,新疆光热条件是最适宜种植棉花的,这使其出产的棉花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品质优势。

新疆每年出产的棉花八成以上运往沿海纺织工业发达的地区销售,支撑着中国工业用棉的三分天下。

新疆每年出产的棉花占到世界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知名度。

由于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不仅远远低于其他国内棉区,也低于美国的棉花生产成本,这大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其庞大的产量也为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了一定的话语权。

产量持续增长的新疆棉花,2007年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等7项指标上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

天山南北庞大的棉花产量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国,今年新疆棉花产量预计将超过240万吨,超过美国棉花总产量的一半。

而这一“白色经济”也凭借不断增强的硬实力,改写着中国棉花生产版图。

乌兹别克斯坦是目前世界上第五大棉花生产国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2006-07年度种植面积139万公顷,籽棉产量360万吨(皮棉117万吨)。

有“白金之国”之称。

蕉麻、剑麻、亚麻和黄麻蕉麻是热带纤维作物。

原产菲律宾。

厄瓜多尔和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

中国台湾、广东曾引种。

蕉麻要求高温、高湿,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500~2800毫米的环境。

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

从叶鞘中取纤维,硬质纤维,耐水浸,拉力大。

用于织鱼网、绳索、麻布或包装袋等。

剑麻剑麻又称西色尔麻,具有喜温、耐旱的特点,适于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栽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