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

合集下载

微课作品要求

微课作品要求

台儿庄区小学“微课”参赛作品设计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优质微课资源在小学教学的提升作用,将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物化、汇聚和复制,现开展小学语数外、科学学科导学微课资源制作项目,帮助学生能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理清语数外物学科知识脉络,成为学生课外延伸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一、内容要求所提供的微课资源应围绕课程标准及主流版本,针对小学语数外、科学等学科年级基础知识等内容开展制作。

提供的微课资源都应包含以下几类微视频资源:●知识点讲解类;●典型例题讲解类;(1)知识点讲解类包含驱动问题/任务→知识讲解→方法梳理→巩固习题→拓展延伸等部分(2)典型例题讲解类包含题目、答案、知识点解读、例题解析、方法梳理等部分。

2.时长要求: 5-8分钟。

3.片头要求:写明微视频的标题、主讲人信息。

4.视频质量要求:保证画面清晰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应保证视频播放窗口放大到全屏时仍能保证画面清晰,通常采用以下分辨率设置方法:●前期采用高清16:9录制时,微视频分辨率设置应至少为1280×720;●在同一视频中不得多种分辨率混用。

5.视频输出格式要求:MP4或WMV格式。

6.(1)上传到云平台—云资源—微课模块,相应教材版本章节目录下(2)提交内容要求(提交邮箱:770797956@):以文件夹形式提交,命名形式为“学科+学段+章节目录+制作人”。

文件夹内包括以下内容:●微视频设计脚本;●微视频(包括工程文件、源素材、输出文件);●微视频制作的相关资源/工具软件等(包括课件、素材等);其他制作人认为需要补充的拓展材料。

二、微课模式1.课件录屏2.教室录像3.录像+课件4.手写三、手写录制微课要求要求字迹清晰,书写工整,易于辨认。

使用背景颜色统一的纸张,蓝色、黑色和红色三种颜色的笔。

四、出镜者要求1.授课教师忌穿黑白红,注意不要穿窄条、小格衣服,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的服装。

学校微课制作比赛作品评审标准表

学校微课制作比赛作品评审标准表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分
评选等级
优秀:总分≥90
良好:90>总分≥80
一般:80>总分≥70
及格:70>总分≥60
不及格:总分<60
学校微课制作比赛作品评审标准表
项目
指标说明
分值
选题
选题准确,符合教学实践中的重难点,切合学生学习需要。选题具体明确,大小适当。
10
内容
内容科学,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主线清晰,逻辑性强;难易适当,讲解透彻。
30
结构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进度安排合理。有完整的教案、教学设计、习题、反思等配套资料。
20
技术
时间长度5-8分钟,影音同步性和流畅性好。格式规范。
10
效果
视频画面美观、色彩协调、景深合适、镜头切换自然,观看感受良好;主讲人形象良好,衣着大方得体,语言流畅通顺,发音标准清晰。
教学目标达成好,有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实现“一课一得”,帮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0
网络评价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
作品
规范
20分一、材料完整(10分源自: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动画、视频、图片、答案、总结等。辅助扩展资料以单个文件夹形式上传提供。
二、技术规范(10分):
1.微课视频:时长5-10分钟为宜(不超过15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
教学
效果
25分
六、目标达成(10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及专业能力提高。
七、教学特色(15分):
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网络
评价
10分
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率、投票率、用户评价、作者与用户互动情况、收藏次数、分享次数、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2.演示文稿: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需单独文件提交;其他拓展资料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3.教学方案设计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专业、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教学
安排
45分
三、选题价值(10分):
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训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鼓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基本定义】本次大赛所指“微课”定义为:用于企业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参赛作品应基于“企业”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技术规范】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评审流程】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作品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作品、作者信息完整,符合技术标准初赛评作品审:由各企业自主制定复赛作品评审:各赛区参照“大赛”标准,制定赛区评审标准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决赛作品评审: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运营奖项评审以企业为单位参加运营奖项评审,设立“最佳组织奖”、“最佳实践奖”和“创新应用奖”企业按要求,于决赛开始前,向主办单位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参加评审◆ 申报表格(按类别申报)◆ 项目报告【作品评审标准】图文微课音频微课视频及H5类微课【运营项目评审】。

微课报送要求及相关说明

微课报送要求及相关说明

安徽省第二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比赛通知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所):为不断丰富优化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微课资源,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指导帮助,经研究决定举办安徽省第二届中小学微课大赛。

现将具体安排公布如下:一、参评对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相关学科教师、教研人员。

二、参评学科(领域)幼儿园:游戏。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心理健康教育。

三、报送数量及要求“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

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参赛教师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以现行教科书为基本内容,自主选择某一课重难点设计课程,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四、评选办法本次大赛将设一、二、三等奖。

五、评选时间及程序本次大赛通过教师个人申报,省、市、县三级评审进行组织,分县(区)初评、市级复评和省级终评三个阶段逐级开展。

初评和复评由各地组织评选,省级终评由省教科院组织。

1. 评审时间教师个人申报时间:2017年3月1日—7月31日县(区)初评时间:2017年8月1日—8月31日市级复评时间:2017年9月1日—9月30日省级终评时间:2017年10月1日—10月31日2. 评审程序(1)教师个人申报本次大赛只接受教师个人在线申报提交,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到省资源应用平台(/)。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第一篇: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一.作品内容要求1.微课程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同时还必须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学生学习活动指南)、练习测试等学习资源。

本次参赛作品由微课程设计方案、学习任务单、微视频三项内容组成。

υ微课程设计方案:是在微课程开发之前教师对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媒体表现等进行的系统规划。

υ学习任务单:是为学生设计、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衔接的学习支架。

υ微视频:是微课程的主体资源,长度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资源。

2.微课程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讲解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信息技术运用要适度,利于不同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倡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

3.鼓励以一个完整知识单元或一个专题为选题设计的系列微课程群参赛。

4.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选题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立意鲜明,富有时代感。

二.作品格式要求 1.作品格式要求υ微课程设计方案和学习任务单格式要求请使用模板进行设计。

根据模板中各项内容的要求,相关信息表述完整、充分、准确。

微课程设计方案要能够较好的体现教师的设计意图,有亮点,也有教学应用价值;学习任务单是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指导文档。

模板参见附件1: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附件2:学习任务单模板。

υ微视频质量要求微视频应保证视频画面布局合理,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声音录制要清晰饱满,无杂音。

如使用视频拍摄工具制作。

可以采用4:3拍摄(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或16:9拍摄(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

如果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建议先将电脑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或800*600,以保证清晰度。

υ微视频格式要求视频文件格式通常有FLV、WMV、AVI、MP4、MPG、MOV、F4V、3GPP、RM等。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注意事项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注意事项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注意事项:
1.参加微课大赛评选的作品请上传至微课大赛平台,不要上传至“资源中心”。

上传至“资源中心”的作品不予评审!
2.请参赛教师进入“个人中心” “个人信息”中心完善“职业信息”、“个人经历”,因为作品在进入终评阶段评委会综合考虑到您的教研经历、科研经历进行打分。

3.上传作品时,请按照要求规范作品名称:作品名称+(2015吉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微课评选作品)。

4.登录平台后请先核对个人信息及单位是否正确,并请所有教师修改个人密码,请不要登录其他人的账号进行作品上传。

终评结束后进行获奖公示及证书打印工作,获奖作品证书统一按照上传作品的教师账号个人信息进行发放!
吉林省优秀微课评选活动组委会
2015年3月11日。

上传视频注意事项

上传视频注意事项

此次比赛上传到省、市平台,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主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

视频片头应显示课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视频内容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主微视频】格式要求(1)格式:*.flv(2)时间:5-10分钟,最好不超过8分钟(3)大小:不大于200M(4)分辨率:480 * 360(5)比特率:300 kbps(6)帧速率:15 fps2.【作品简介】(1)自己填写,可以复制粘贴;(2)大小:不超过500个字符小提示:记事本格式,便于学校管理员复制、粘贴3.【作品缩略图】(1)格式: *.jpg、*.png(2)大小:不超过300KB(3)分辨率:200 * 200(4)【作品创作说明】教学需求分析包括:1.适用对象分析: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识或技能。

2.学习内容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在学科课程知识中的作用与地位。

3.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教学设计、学习指导、配套学习制作技术介绍等。

格式:*.pdf大小:不大于30M小提示:office2003及以上版本可自行另存为.PDF格式。

微课上传培训一、县赛所有老师制作的微课全部转码发送到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并在网上“灌云县2014年微课登记”进行登记以便共享,包括今后制作的作品:[县赛专题网站]http:///登记地址是http://1drv.ms/1hXv6h0查看地址是http://1drv.ms/1gKtco6注意:保存好视频源文件!二、市赛[市赛专题网站] 参赛作品内容包括:主微视频、作品简介、作品缩略图及创作说明(教学设计、学习指导、配合学习资料、制作技术介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大赛上传作品要求
一.作品内容要求
1.微课程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同时还必须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学生学习活动指南)、练习测试等学习资源。

本次参赛作品由微课程设计方案、学习任务单、微视频三项内容组成。

◆微课程设计方案:是在微课程开发之前教师对微课程的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媒体表现等进行的系统
规划。

◆学习任务单:是为学生设计、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
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衔接的学习支架。

◆微视频:是微课程的主体资源,长度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资
源。

2. 微课程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讲解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信息技术运用要适度,利于不同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倡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

3. 鼓励以一个完整知识单元或一个专题为选题设计的系列微课程群参赛。

4. 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选题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立意鲜明,富有时代感。

二.作品格式要求
1. 作品格式要求
◆微课程设计方案和学习任务单格式要求
请使用模板进行设计。

根据模板中各项内容的要求,相关信息表述完整、充分、准确。

微课程设计方案要能够较好的体现
教师的设计意图,有亮点,也有教学应用价值;学习任务单是学
生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指导文档。

模板参见附件1: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附件2:学习任务单模
板。

◆微视频质量要求
微视频应保证视频画面布局合理,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
声音录制要清晰饱满,无杂音。

如使用视频拍摄工具制作。

可以
采用4:3拍摄(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或16:9拍摄(分辨
率设定为1280*720)。

如果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建议先将电脑
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或800*600,以保证清晰度。

◆微视频格式要求
视频文件格式通常有FLV、WMV、AVI、MP4、MPG、MOV、F4V、3GPP、RM等。

其中MP4是最通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希望大家使
用该格式。

如果制作出来的文件不是该格式的,希望老师们使用诸如“格式工厂”等工具软件进行转换。

2. 作品上传要求
◆完成作品后提交到微课程平台中。

◆视频作品大小不超过50M(名称不得包含空格、+号等特殊符
号)。

◆视频上传后需要1小时解码,请上传后1小时再查看是否可以
正常观看。

【附件1】微课程设计方案.doc
【附件2】微课程学习任务单.doc
【附件3】微课程作品评价量规.doc
【附件4】微课程平台操作指南.d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