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炽痛爱国情课后作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1.1940年春,一位身处华东日本占领区的爱国人士撰写对联讽刺当局曰:“国祚不长,八十多天儿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据此推断,该对联讽刺的可能是( )A.袁世凯中华帝国B.长春伪满洲国C.南京汪伪政权D.重庆国民政府2.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该事件是( )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皖南事变3.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
下列事实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是(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②农民军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报纸具有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
如图的报纸最早有可能发行于何时( )A.1945年8月2日B.1945年8月16日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9日7.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
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A.抗日战争的胜利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知识点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8.如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促使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D.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9.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赤子情怀(课时训练)23郑成功收复台湾 课后练习试卷一课一练

23、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读拼音写词语。
fù ráo zēng hèn jiàn chuán míng jì zhuàn xiě()()()()()二、按要求做题。
“举目四望”中“举”字可在检字表中的____部查到。
这个字的音序是____,读音_____,“举目”的意思_________。
“举旗”中“举”指______,“天经地义之举”中“举”指________。
“载歌载舞”的“载”读_____,部首是_____,字意是____________,词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纪律()()()()胜利切断()()()()雄壮发展()()充满()()()()生活提高()()()()学校()()教育()()招展()()乡亲()()对联()()反扑四、写出四个像“惊慌万状”这种形容害怕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照样子,写六个带有“静”字的词语分别和下面的词语搭配。
例:庙宇:清静(1)心情()(2)大脑( ) (3)教室( )(4)夜晚()(5)山村()(6)公园()六、把下面的词语按照不同的感情色彩分成两组写下来。
和颜()色阴谋()()神()妙算装()作势威()凛凛视()如归奋()顾身乐善好()废寝忘()贪生()死为()作歹慷()激()褒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贬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填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0课,本课主要通过讲述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先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课文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示了先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先烈的伟大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但对于文中一些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先烈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案例,引导学生感受先烈的伟大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型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更加了解先烈的事迹和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词,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型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先烈的伟大精神,感受先烈的崇高品质。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先烈的奋斗环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激情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先烈的伟大精神。
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革命烈士们在战斗中英勇斗争,不畏艰险,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
本课通过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烈士们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2.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烈士们的崇高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课件2.生字词卡片3.烈士事迹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录音带,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烈士吗?为什么我们要尊敬烈士?2.呈现(10分钟)教师逐段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认读练习,可以通过卡片游戏、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烈士们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2 为了忘却的记念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永诀眷恋信扎罗曼谛克仓皇失措B.戮穿缁衣恩赐苟延残喘郑重其事C.通辑轻率伤疤斩钉接铁情随事迁D.吮血欣幸涅槃光怪陆离欲盖弥彰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很欣幸他的得释,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那两本书是特地托书店从德国买来的。
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后来见异思迁,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
C.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
D.他曾经和我通过信,投过稿,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日那夜统统烧掉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______________,承载的是全体国人对历史的集体记忆。
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
(),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
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_______。
中华民族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获得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_______的重大贡献。
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不可忘却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滞留顺应分水岭不可磨灭B.停留顺应转折点不可磨灭C.滞留呼应转折点不可思议D.停留呼应分水岭不可思议(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属于地方级别。
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
B.虽然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年年都搞,但基本属于地方级别。
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并正式确立下来。
C.虽然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年年都搞,但基本属于地方级别。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后综合练习题课含答案

(√)
8.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
利。
✕
9.8月15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 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 们手里……”这段文字记载的事件是( B B)。
10 夺取抗日战争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五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 了解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感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家 的悲痛记忆,感悟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精神。 2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 领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 4 能用恰当的形式缅怀英烈,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志向。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2.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的事变是( B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皖南事变
3.( B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喜峰口战役
4.就在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恢复战争创伤的时候,以( A )为
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凭借美国的力量发动了内战。
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 ) 2.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
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
杀 , 20 万 生 灵 惨 遭 杀 戮✕ 。
(
✕
)
3.“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赤子情怀(课时训练)25海上英魂 课后练习试卷一课一练

25* 海上英魂
一、读拼音写词语。
yā lùjiāng shà shíyún xiāo pín pín lǚzhòng tóng chóu dí kài ()()()()()()二、把成语填写完整。
毫不示()同仇敌()()弥漫
()云霄()激昂置之()乘()破()同归()()不屈
三、读例句,注意体会带下划线部分的意思,再学着用带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1.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北洋舰队将士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失败的结局。
2.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是()敌强我弱,更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邓世昌率领爱国将士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人们永远怀念和学习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课时作业1: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核心素养一课两练Ⅰ语言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各级党委和政府__________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__________,到2020年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 000多万人,(),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答案 B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是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可把“彰显”改为“检验”。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必须迫在眉睫繁重按部就班B.必需千钧一发烦琐循规蹈矩C.必须千钧一发繁重循规蹈矩D.必需迫在眉睫烦琐按部就班答案 A解析“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副词,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