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科目
22心理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复试分数线解读(学硕最高涨34分!专硕下降17分!)

22心理学考研山东师范大学复试分数线解读(学硕最高涨34分!专硕下降17分!)
准研究生们,你们好呀~ 22山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考研的复试分数线(院线)发布啦,上涨惊人! 别慌!咱们比邻的心理学考研教研老师已经根据分数线情况变化,为你做好了2022复试分数线解读&复试攻略及23备考指南! 备考山东师范的宝子们速来get一下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比邻做的调剂信息汇总哦~
分数线变化解读1.复试分数线变化
2.文都比邻院校杜博老师点评 (1)山东师范大学虽非34所自划线院校,但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可上调分数,即过院线才有可能进入复试。 (2)分数线变动情况 学硕: 基础心理学总分分数线比去年上升33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总分分数线比去年上升34分; 应用心理学总分分数线比去年上升29分。 专硕: 应用心理总分分数线比去年下降17分。 (3)22年招生情况 学硕: 基础心理学15人(含3推免);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3人(含4推免); 应用心理学12人(含3推免)。 专硕: 应用心理38人(含5推免) ps:2022心理学考研 | 山东师范大学招生解读(小变动!) (4)近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2考生复试建议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所有专业均实行网上远程复试。考生需准备一台笔记本(或PC+外接摄像头和麦克风,Windows7以上版本,支持Mac)加上一个手机或两部手机。学信网app支持安卓、苹果手机,版本不能过于陈旧。 1.提前准备资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需提交:①个人简历;②初试准考证照片;③身份证正反面照片;④《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往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交:①个人简历;②初试准考证照片;③身份证正反面照片;④本科毕业证书原件照片;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2.进行模拟面试 在正式复试之前检验自己准备得是否充分的最好试金石就是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不仅可以检测自己的准备情况,还可以亲身体验面试的那种紧张感。 文都比邻报名模拟面试的学员们已经经历了两轮的模拟面试,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模拟能挖掘出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对我们模拟面试的评价~ 模拟面试也暴露了同学们很多问题,我们一起看看文都比邻杜博老师给出的建议: https://mp.weixin.qq.com/s/GBHalVWR02CcBvanM8he9w 尽可能全真模拟,勤加练习,在复试中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简章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简章山东师范大学2021硕士研究生考试简章一、招生对象1.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相应学历水平的在编或离退休大学本、硕士研究生,或准许毕业而没有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在职人员;2. 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有着深厚的研究兴趣,有创新驱动应用能力,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3. 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关于港澳台侨人士参加本科高校招生的有关规定招收非中国公民;4. 对于国家规定的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特殊困难群体,根据山东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建档立卡学生招生的需要和规定,可以进行相应的组织招生。
二、招生计划1. 招生专业:本科学术学位硕士招录数量有1546个。
主要有文学、科学、工学、医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2. 入学资格:本科学术学位硕士的招生对象应具备下列资格:(1)在职或离退休教师、高等院校教育科研人员;(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教育背景对考研招生专业相适应的;(3)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可以收听学校指定招生专业的课程安排;(6)具有健康的身体状况,没有影响本学期学习和工作的疾病;(7)满足山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硕士计划的其他要求。
三、报名时间1. 网上咨询审核:2020年5月20日1:00-6月30日24:00;2. 报名及缴费:2020年5月20日10:00-7月15日17:00;3.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2020年8月14日-20日;4. 志愿填报:2020年8月24日-26日;5. 成绩查询:2020年9月7日。
四、报名材料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登录单、报名表;2. 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 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4. 护照复印件(免考国际学生、港澳台侨报考者);5. 户口本复印件;6. 准考证制作网上密码单;7. 参加考试的通知单(非免考国际学生、港澳台侨报考者);8. 符合招生条件的特殊人员报名材料及相关证明。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心理学考研方向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要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都是极其重要二关键的,这决定了一个人以后在心理学领域之内的专业发展方向,与每一位考生的未来生活以及择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勤思教育为大家找出了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并做了精致的划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校学院研究方向指导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发展与智力资源开发陈英和彭聃龄舒华陈会昌刘儒德石林张西超辛涛刘力车宏生侯志瑾李庆安王大华周仁来心理学院脑功能与认知发展心理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院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院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学院咨询心理学心理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心理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认知发展与语言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儿童青少年认知与学习评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孟祥芝(副教授)陈萍(讲师)包燕(副教授)苏彦捷王莉耿海燕(副教授)毛利华(副教授)侯玉波(副教授)周晓林心理学系认知发展与教育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类情绪过程教育科学学院动机研究郭德俊(教授)汪玲(副教授)田宝(副教授)廖凤林(副教授)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教育科学学院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王争艳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育科学学院宗教心理学孙延军(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施建农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王文忠心理研究所汉字认知与阅读发展毕鸿燕心理研究所认知评估与认知老化陈天勇心理研究所健康发展心理学韩布新心理研究所成人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李娟心理研究所发展心理学葛小佳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咨询与评价杨东平人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学院家庭治疗与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陈国鹏朱建军訾非雷秀雅环境与生态心理吴建平朱建军文化心理朱建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认知与社会性发展邓赐平(副教授)桑标(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人格发展与促进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一生发展陈国鹏(教授)张卫东(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认知与语言发展邵志芳(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能力发展与评估胡谊(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郝宁(讲师)胡谊(副教授)庞维国(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学习与培训庞维国(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辅导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领导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智力开发研究莫雷(教授)郑雪(教授)张卫(教授)王穗平(教授)何先友(教授)金花(教授)教育科学学院人格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与青少年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动作学习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特殊儿童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周宗奎(教授)郭文安(教授)汪海燕(教授)心理学院认知发展心理学院 毕生发展谢员汪海燕(副教授) 江光荣(教授) 刘华山(教授) 佐斌(教授) 马红宇(教授)心理学院 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 心理学院 学校心理学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 樊琪(教授) 卢家楣(教授)卢盛华(副教授) 教育学院品德心理与社会化 岑国桢(教授) 教育学院认知发展 周家骥(教授) 教育学院 儿童社会性发展李丹(教授)吴念阳(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 李伟健 傅根跃 秦金亮 刘万伦 任俊 张振新 隋光远 陈永胜 刘宣文 朱永祥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文化研究院 儿童传媒 儿童文化研究院 儿童玩具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习心理学 郗浩丽 刘国雄 邱莉 方圆 赵敏 葛莹莹 左霞李一徐侯春在(教授)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心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实验儿童心理学 白学军 沈德立教育学院 认知发展与教育 教育学院 个性社会性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心理发展与咨询 王雷张淑华(教授)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儿童社会性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教学与学习心理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张文新(教授)纪林芹 张承芬 王美芳 高峰强 张景焕、李寿欣心理学院认知发展 心理学院青少年发展 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 张奇 刘文 张丽华 胡金生 魏华忠 张宁生教育学院学习与认知心理教育学院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早期干预常若松姜潮教育学院个性发展与社会认知教育学院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心理冯维(教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胥兴春(副教授)教育学院认知发展阳泽(副教授)心理学院认知发展李红(教授)冯廷勇(副教授)陈安涛心理学院学习与思维张庆林(教授)徐展(副教授)曹贵康(副教授)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张仲明(副教授)心理学院社会性发展高雪梅(副教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张庆林(教授)张进辅(教授)郑涌(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张大均(教授)刘衍玲(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社会性发展陈旭(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心理学郭成(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思维余林(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评价江琦(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王云强张怀春井维华韩仁生宋广文教育科学学院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杨心德(教授)陈传锋(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桂守才(教授)赵必华(教授)葛明贵(教授)崔立中(教授)桑青松(教授)龙文祥(副教授)宣宾(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学院创新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考试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陕西师教育科学学院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王振宏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障碍心理与教育赵薇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人格与心理健康李彩娜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王振宏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许洁英姜峰王嘉毅王冬兰毛乃佳焦瑶光金东海傅敏(教授)周爱宝万明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认知发展与学习的跨文化研究陶云(教授)、傅金芝(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人格心理研究周宁(教授)、朱海燕(副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社会性发展与辅导李辉(教授)、张智(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符明弘(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青少年心理发展咨询叶存春(副教授)、陶云(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学习与创造心理周泓副(教授)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刘惠军(教授)齐冰田宝军(副教授)朱艳新李宏利教育学院个性社会性发展教育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教育学研究陈中永教育科学学院跨文化心理研究白乙拉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牡丹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研究郑莉君、朱晓斌、唐世明、石向实、丁峻、程素萍、马伟娜、任顺元、张敏、黄丽教育科学学院学与教的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刘茗刘毅玮(教授)赵笑梅白晋荣教育科学学院品德心理与教育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智力开发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邢少颍梁晓燕刘丽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能力发展与培养程素萍(教授)李海鸥(副教授)张琴秀(副教授)张迎春(副教授)李忠康教师教育学院认知发展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学与教的心理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与社会性认知张向葵刘晓明路海东祁立刚盖笑松刘秀丽周国韬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心理学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刘国权(教授)刘春蕾(教授)刘树仁(教授)张作岭(教授)纪国和(教授)杨玉宝(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咨询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张守臣、陆桂芝、郝兴昌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陈健芷、刘爱书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与教师心理连榕(教授)叶一舵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校心理咨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校管理心理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认知与学习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心理研究王本法(教授)张承芳(教授)宋桂尚(教授)佟月华(教授)林丰勋(教授)张素玲(副教授)于丽琴(副教授)陈功香(副教授)郭慧(副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校心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与评价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赵富才(教授)王学臣(教授)宋东清(讲师)姚志强(副教授)李义安(副教授)李先锋(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少年发展与教育佘双好(教授)王新山(教授)金筱萍(副教授)陈琳瑛胡滨马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政治与公共管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院汤致琴周敦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个案社会工作与辅导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杨一平(副教授)于海琴(副教授)潘甦燕(副教授)周治金(教授)张晓明(教授)陈建文(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格发展与生涯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院人事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认知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事务管理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心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法律心理学陈亮辉章辉美周世杰、姚树桥、蔡太生吴大兴湘雅二医院社会化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与认知李晓东(教授)戴晓阳(教授)王晓钧(教授)赵群曹亦薇(教授)师范学院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徐行效(教授)刘永康(教授)顾美玲(教授)游永恒(教授)刘世民(教授)戴艳(教授)郭英(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咨询与测评教育科学学院社会性发展与促进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与测评教师教育学院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心理研究教师教育学院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教师教育学院青少年性心理与性教育研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认知发展与智力蔡笑岳(教授)刘毅(副教授)邢强(副教授)陈少华(副教授)聂衍刚(教授)教育学院人格发展与教育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与心理辅导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武毅英李泽彧林金辉王洪才史秋衡谢作栩教育研究院高等学校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管理心理教育研究院教育与心理测量郑若玲张亚群翁旭初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李东斌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情绪智力开发与培养许远理,李亦菲,徐大真教育科学学院情绪与认知发展徐大真,陈录生教育科学学院品德心理与教育李亦菲,徐大真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许远理,李亦菲,陈录生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辅导与咨询徐学俊、刘启珍、张立春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徐学俊、刘启珍、张立春教育学院认知神经心理学邓晓红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forum-216-1.html李美华(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赵慧莉(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闻素霞(副教授)李维青(教授)贾德梅(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与教学研究刘革(副教授)买合甫来提(副教授)。
心理学学硕与专硕考试科目

心理学学硕与专硕考试科目的具体信息如下:
1.心理学学硕:考试科目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其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等学科,考察的是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心理学专硕:考试科目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和心理学专业综合。
其中,心理学专业综合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考察的是学生在心理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另外,部分院校的心理学专硕考试科目中,英语也可以选择其他语种进行考试,如日语、俄语等。
同时,对于部分在职人员报考心理学专硕时,部分院校也会考虑其工作背景和实际需求,在考试科目中增加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内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考试科目和内容需要参照各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理论复习资料心理学分支与实验方法总结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理论复习资料心理学分支与实验方法总结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许多分支和实验方法。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理论复习资料详细总结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以及常用的实验方法,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心理学知识。
以下是对该理论复习资料的总结:一、心理学分支1. 生理心理学: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理指标和大脑成像技术的研究,探索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神经基础。
2.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的过程和结构,包括感知、记忆、学习、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运作机制。
3.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中的心理过程,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等。
5. 个性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的心理特质和个性发展,如性格、动机、心理健康等。
6.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来评估、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
7.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以促进教育的优化和学习者的发展。
8.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在工作和组织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包括员工招聘、激励、领导力等。
二、实验方法1.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观察和记录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事件,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2. 实验法:研究者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观察被试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以验证因果关系。
3.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收集被试的主观意见和经验,以揭示人们的心理和观点。
4. 量表法: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如心理测量量表、人格测试等,来评估和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能力。
5. 记录法:通过记录被试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如日记、访谈、观察记录等,来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
6. 分析法: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等,来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
3. 实践方法: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社会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心理学考研 各学校及其考试科目

心理学的考研科目有: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包含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6门)其中普心能占到100分,实验占60分,发展和教育占70分(发展多于教育),统计和测量占70分。
英语、政治平均每门65分,专业课190就能达到320分。
心理学考研三个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方向的初试都是一样的。
有的学校复试也是一样的,这个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侯玉波《社会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冯忠良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统计涉及到数学方面的知识,不是很难,但是有些公式需要理解记忆。
考试时可能有统计计算题。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测量要记的就是那些东西。
发展心理学是最难的,拿分比较难,不要指望在发展心理学上突破拿高分,划不来,多花点时间在《普通心理学》上!一:心理学导论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①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②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心理统计与测量①心理统计学..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②心理测量学..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四: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籍以高教的为准先通看一遍彭冉玲普通心理学,然后再买本大纲解析结合着看剩下的书看完普心,建议看《实验,统计,测量》注重学校的牌子,而把专业的好坏看的略微差些的话,可以考虑下面几个学校:(1)上海交大:这个学校的心理学要求考数学,另外一门专业课是管理学或者计算机任选,这样对于本科学的是这两个专业的跨专业考生来说有很大的优势。
2021山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感谢所有的人,自己考研已经通过,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英语:学长其实英语并不是太好四六级分数都不是很高,但考研分数出奇的高,这足以看出即使基础不好只要方法得当并有针对性的学习是可以大幅提高分数的。
我将英语的学习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还是先从基础开始bibi.第一层是单词,分考纲单词5500和重点单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单词不过关70分都免谈。
我用《一本单词》,5500单词是利用吃饭睡前路上的零碎时间背的,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用柯林斯查出它们排在前面的三四种意思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
第二层面阅读理解(重中之重,今年我阅读估计是拿了满分,我有一本《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只有真题那种)里面密密麻麻重点单词笔记,都快被我翻烂了,首先第一遍是做题(最好先做05年以后的,有时间再看之前的真题),然后是全文翻译(这是阅读的基础一定打牢)(可以口述也可笔写,至少两到三遍)基础打好之后第三层次你必须要提高应试技巧,可参考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的三步法(个人感觉很实用尤其是快速定位能力)(这对于想考高分的你也尤为重要,当然这是建立在你基础扎实的基础上。
)下面说一下作文,作文应该在暑期开学之后就开始准备(当时这是对想考高分的同学说的),我是直接背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提供的的真题范文,背到脱口而出那种,针对大作文平时还要多积累一些语料摘抄下来(例如今年考坚持我就总结过关于爱迪生的栗子上去就能用)想考高分请务必抵制所谓模板,那只针对临时抱佛脚的同学,当然你可以固定哪段哪句要写什么比如第二段第一句固定为中心句等。
完型填空我认为是比较好得分的,无需刻意训练,认真做几遍真题不会的地方做标记多背背,排序题也是如此。
政治:政治不必过早开始,开始太早后面也会遗忘很多。
由于一战政治开始的很晚,来不及看很多分也比较低,所以我吸取教训,政治是八月初开始的。
每天都要看要一直坚持,前期每天保持在一小时左右,看李凡的《政治新时器》,按顺序做,看完一章做一章,在九月初过完了第一遍。
2021山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很开心考上了研究生,兴奋了好久,相信么恶人都是一样的心情。
政治: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把各科的知识点过一遍,然后再听老师讲解加深印象。
同时,这个阶段可以《政治新时器》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政治新时器》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
建议第一次做《政治新时器》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
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
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
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
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
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
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李凡的《政治新时器》大题,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英语:英语一我考了77分,大家普遍觉得19年的英语比较难,但是我觉得比较简单,虽然也没有考太高,但是这份分数我基本满意。
因为英语是我的短板,整个考研的过程都比较绝望,错误率基本保持在40%-50%,最后能有这样的成绩还算不错了。
3-6月:主要《一本单词》背单词,我的办法就是每次刷单词的时候标记出来不会的单词,过几遍,还不会记录在单词本上,这个单词本跟我好久,一直到考研的最后,还跟着我。
6-8月,刷真题一刷、二刷吧,大约一开始2、3天刷一套真题,不包括作文,作文等9月之后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科目
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招收心理学研究生。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全国高校第四个、省属高校第一家独立建制的心理学院。
学院现下设心理学系、应用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山东心理学会、学校青年创业研究中心挂靠本学院,已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以创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为目标,努力构建开放性、创新性的研究教学型学院,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和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21年心理学考研备考已经开始,只有明确了考试科目,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参考书,去规划复习。
博仁考研的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20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科目,参考复习。
一、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专业目录
二、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专业目录
山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硕,专业代码0454,又称“应用心理硕士”,只有全日制学制。
四、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
202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已经开启,在了解了考试科目后,我们还要确定参考书,以及制定复习计划。
但是重点是什么?大纲又是什么?怎么利用真题呢?……为解决同学们的疑问,博仁考研老师将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心理学考研复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