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5章 语法 第六、七节

1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5章  语法  第六、七节
意) 他的心灵被伤害了。(主语+被+谓语)
2.“被”字句的特点 (1)谓语动词的处置性 谓语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 里的动词差不多。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 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 词、时间词语等状语。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 (走)了,小鸡被黄鼠狼叼(去)了一只,这句 话[可能]被人误解”。
2 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 义关 系是:施事‖受事——动作。例如:
你这人,‖锤把都没摸过。 他‖什么书都看过。 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他‖一口水都不喝。 3 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例 如: 他‖一向态度和蔼。 她‖眼睛熬得通红。 他‖工作很好。
领导和群众‖心连心。
4 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 如: 这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
4. “有”字式 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 在等。例如:
他有个妹妹很能干。 村外的黄土路上有人在走。 没有人找你呀!(非主谓句) 轮到你值班了。(非主谓句)
注意: 1.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之区别
1 停顿处和加状语处不同。兼语句(A 句) 在第一个动词后,不能有停顿(∨),不可 加 状语;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B句)可以。 2 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 同。 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 不 是一件事;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的动词是认 知、言说类动词,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一个人
“集合!” “出太阳了。” “禁止吸烟!” “有个小村子叫王家庄。”
2. 形容词性非主谓旬 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加句调形成。例 如“对!”“好!”“糟糕!”“太妙了!” 3. 名词性非主谓句 由名词或定中短语加句调形成。通常包括:
1949年春天。上海外滩。(剧本中说明时、 地)

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五六七八节

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五六七八节

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 什么构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姓、没 有”,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后起的合成词取代的 古代基本词,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作为现 代汉语中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根语素,活跃在构词 的平面上。例如: 目——目前、目光、目送、目标、目力、目测 冠——冠冕、冠状、冠子、日冠、桂冠、王冠 眉——眉睫、眉目、眉梢、眉心、眉眼、眉头 发——发蜡、发网、发卡、发胶、发型、发妻
再比如双音节合成式基本词,“爸爸,妈 妈,月亮,眼睛,衣服”等等,它们的构词能力 普遍较差,也就是能产性不强,但不能否定这些 词作为基本词的资格。(就现代汉语而言,能产 性不能作为鉴定基本词的唯一标准)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人们交际频繁,要指称复杂的事物,要表 达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单单用基本词汇是不够 的,还需要用大量的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例如在学校里要经常使用“课堂、讲义、自 习、辅导、讲授、提问、作业、考试、备课”等 词。这些词尽管不是基本词,但都是反映学校生 活不可缺少的词,离开它们,在教学领域里进行 交际、交流就会发生困难。
(6)仿译外来词 仿译词是在意译外族词时,仿照原词的构词 方式,保留原词字面意思的一种外来词。 因为这种意译词明显带有外族语的结构特 征和字面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同一般意译词相区 别,也作为外来词看待。
软件(soft ware)超市(supermarket) 热狗(hot dog)峰会(summit coference)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 族现实生活中,在语言使用中常有浓重的书面语 色彩。例如“底蕴、磅礴、如此、余、其、之、 以、与、及、亦、甚、而已”等。
历史词,指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 词,例如“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 、钺”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交际中不 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它们。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五章修辞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五章修辞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要针对不同的情境,为取得最佳 的语言表达效果, 采用某些方式,遵循某些规律。例如陈望道先生《修 辞学发凡》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 情境为第一义”,在此基础上,他 总结出修辞的两大手法,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当 然,修辞的方法、
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
(二 )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正确思维总是按逻辑结构和逻辑规 律组织的 。思维 凭借着语言进行,并且依靠着语言来表达。修辞则是语言的 恰当运用,是正确思维的最佳表 达形式。因此,修辞要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 进行,如果不符合逻辑,就不会有好的表达效果 ,就谈不上修辞,逻辑上有 毛病,也不是修辞手段所能掩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逻辑是 修辞的基础, 修辞要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如“这里的少年壮如山”,表达的是这里 的少年长得很壮实的思想,用“山”去作比,具体、形象,从修辞从逻辑的 角度看,都没有 错误,是完全正确的句子。如果说“这里的少年壮得如芦柴 棍”,则与事理不符,即不符逻 辑,尽管用了比喻格,也谈不上什么修辞作 修辞和逻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在一定的语境 中考察话说得好不好。逻辑研究思维的规律,从内容上考察 思维的方法对不 对。仍以“这里的少年壮得如芦柴棍”为例,用“芦柴棍”去说明“壮 ”, 与事理不符,话说得不对,这是用逻辑去分析的结果。“芦柴棍”与“壮” 没有相似点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述 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第三节 句式的运用和转换 第四节 常用的修辞格
第五节 修辞的语境和语体
第一节修辞概述 一、修辞和修辞学习 (一)什么是修辞 (二)关于修辞学习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四章语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四章语法PPT课件

特点
紧缩复句虽然紧缩,但主要词语不能省略,如果主要 词语省略了,就会损害句子的意思。紧缩复句中的各 个分句,不再是独立的单句,所以关联词语的应用就 成了重要标志。
08 句群Leabharlann 句群概说句群的定义
句群也叫句组,它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 的几个句子组成。
句群的特点
每个句群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较大的停顿, 其组成句子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 或感叹号表示。
补语
• 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都放在 中心语后头,例如:“看清楚”中的“清楚”就是补语。
中心语
• 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 中心成分。定中短语的修饰语是定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 体词性成分,例如:“钢铁工人”中的“工人”就是中心语 。
独立语
• 独立语: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 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 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例如: “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中的 “毫无疑问”就是独立语。
时间副词
已经、曾经、正在、将要等。
否定副词
不、没、未、别等。
介词
1 2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的介词
在、从、向、到等。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的介词
按照、根据、以、用等。
3
表示原因、目的的介词
因为、为了等。
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和、跟、同、与等。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或、或者等。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但是、然而等。
言单位。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主语是 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

现代汉语黄廖本电子版讲义

现代汉语黄廖本电子版讲义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

1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二、三节

1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二、三节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义项( 理性意义)的组成成分。义素又叫词的语义成分 或语义特征,也就是词义与词义之间的区别特征 义素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只有对语义的描 述。义素的前面一般要加正负号(+、-)表示是 否具有某个语义特征,以便同其他相关的词义进 行对比。比如:
(2)在语境中互补分布 一个词可以有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 自己的语境中,但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 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 系。例如“深”有五个义项,下列五句中的
“深”却各只适用一个义项: ①这口井很深。(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 ②这个道理很深。(深奥) ③我们的友谊很深。(深厚) ④夜已经很深了。(时间长) ⑤这种布的颜色很深。(浓重)
(三)词义的民族性 同类事物,在不同民族的语言里用什么词、 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 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汉 语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 所生的子女,而英语只用brother表示哥哥或弟 弟,用sister表示姐姐或妹妹。
三、词义的分类 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实词都有一 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概念义,此外还可 能有附着在概念义上面的色彩义。
但是,利用上述这些材料却可以构成一些具 有形象色彩的词,它们除了概念义之外,还使人 有某种生动具体的感觉,即所谓形象感。具有形 象色彩的词不限于“形态”方面,还可包括“动 态、颜色、声音”等。例如“狮子头”(形 态)、“垂柳”(动态)、“布谷鸟”(声 音)。
第三节 义项和义素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1.含义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原 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 位。
山脉 河流 个体 士兵 东 跑 高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三章 词汇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三章 词汇

3
所谓“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指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表示一 定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 和语法意义),不能再分了;如果再分,不 是没有意义,就是成了另外的意义。例如在“小 红吃葡萄”中, “吃”是个单音节词,当然不能再分了;“葡萄”也不能再分了, 因为“葡 ”和“萄”分开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小红”分成“小” 和“红”以后虽然各有意义,但已 成了另外的意思,不再是原来表 示人的名称的意思了。所以“小红”“吃”“葡萄”都是能 够自由 运用的、最小的、能够表示明确、完整概念的语言单位,都是词。 短语和句子虽然也是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但它们不是“最小 的”单位,所以不是词。 词都是代表一定的意义的。例如“为祖国的统一和昌盛而努力奋斗 吧”,其中的“祖国”“ 统一”“昌盛”“努力”“奋斗”,都能 表示一个完整的、确定的、同其他词相对独立的概 念,具有实在的 词汇意义;其中的“为”“的”“和”“而”“吧”,不表示实在 的词汇意 义,只表示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表示句子的语气,具 有一定的语法意义。由此可见,作 为一个词,无论是表示词汇意义 还是表示语法意义,都是代表了一定的意义的。
多音节语素数量不多,在现代汉语语素中不占主要地位,一般也比较容 易辨认。
11
(2)实语素和虚语素
实语素是具有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虚语素是没有实在的词 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 改革”中的“改”和“革”,以及“胖 子”“阿姨” “以前”中的“胖”“姨”“前”都有 实在的词汇意义, 都是实语素;其中的“子”“阿”“以”都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 一些语法意义或抽象的词汇意义),都是虚语素。 汉语的语素中绝大部分是实语素,虚语素的数量很少。汉语中多音 节语素基本上都是实语素 ,单音节语素中绝大多数都是实语素,极少数 是虚语素。 虚语素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具有抽象的词汇意义的,主要用来构成 汉语的虚词,其构词能力 很弱,数量也十分有限,如“以前”中的“以” 和“因而”中的“因”和“而”;另一种是 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的,其 构词能力很强,数量也不多。 这后一种由于在词中的位置比较固定,处 于词的前部的叫前缀,处于词的后 部的叫后缀 。总起来叫词缀,跟词缀 相对的叫词根(是词中表示基本意义 的语素)。例如:“阿姨”“胖子” 中的“阿 ”和“子”,分别是前缀和后缀(都是虚语素),“姨”和“胖” 则是词根(都是实语素)。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一章 语音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一章 语音

1 气流受到阻碍的情况不同。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
2 发音器官紧张状况不同。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 3 气流强弱不同。发元音时,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 4 声带振动情况不同。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声音较响亮;发
(三)声母、韵母和声调
汉语传统的语音学,从分析音节结构的角度把音节 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种成分。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chūnchéng(春城)”这两个音节中的“ch”就是声母。 如果一个音节开头没有声母,如“ɑn(安)”,那么,这个 音节就叫零声母音节。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 “chóngqì ng(重庆)”这两个音节中的ong和ing就是韵母。 前面提到的“零声母音节”,实际上就是光由韵母构成的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波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语音产生于人体声带的振动。从物理学 的角度看,一切声音都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方面去 分析,语音自然也不例外。 1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 少。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声音就低。由于发音 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因此,也可以说,声音的高 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大小。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长短、 厚薄、松紧有关。
2 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杓状软骨组成,上通咽喉,下 连气管。这四块软骨构成一个精巧的圆筒形筋肉小室,声带便附着在 圆筒当中。声带由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构成。它的前端连在甲状软骨 上,后端分别连在两块杓状软骨上。两片声带之间的通道叫声门。声 门随着杓状软骨的活动可松可紧,可开可闭。呼吸时,声门打开,气 流可以自由出入;发音时,声门合拢,气流从声门的窄缝中挤出,声 带发生振动,于是发出声音。 3 口腔和鼻腔 口腔和鼻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器,是调节声音、形成各种音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10



(一)北方方言 (二)

(三)湘方言 (四)

(五)

(六)闽方言 (七)粤方言



(一)
(二)
(三)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1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汉语,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地方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 个人变体等。参见王希杰《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什 么?》,《汉语学习》1988年第2期。我们这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
规则的总和。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 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它是属于个人 的,具体的。语言则是贮藏于每个社会成员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一 个“声音形象”的仓库,是音义结合为基础的词和语法规则的总和,它 是属于社会的,抽象的。个人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随意改变它。言语 是信息,语言是代码。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人打 过这样的比方,语言好比是乐谱,言语是这个乐谱的具体演奏。乐谱是 相同的,而每个人的具体演奏是不同的。也有人把语言比喻为打字机的 字盘,言语则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字盘里的铅字有一定的数目,排列 也有一定的规则,面对同一盘铅字,不同的人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打 出许多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句子来。正因为如此,言语具有开放性,它按 照语法规则利用数量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任何句子,其数 量是无限的;而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
具。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
1 2 3
6
(三)语言的体系性
语言就其结构特征而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或者 说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它具有符号性和体系性。
语言的符号性主要指词的语音外壳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性质,具有一般符号的特点。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都是指代某种事物 的标记。语言符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它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即用一 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思想.
统中,它表现为某个语言单位的潜在的结合能力。每一种语言都是 可以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中 两种根本的关系。语言符号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即每个语言的
8
二、言语和语言
言语和语言在语言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指的是人们在思维
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叫做“言语活动”)以及结果(可以叫做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 形成的。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共同语和方言、书面语和口语的 分歧;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克服分歧、渐趋统一的 复杂过程。
12
二、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除了普通话这一全民族的共同语之外,汉语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像 一切语言中的方言一样,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 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 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 因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独立的 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 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区。
语言材料的杂乱堆积。语言的体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7
1 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上绵延, 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2
语言的结构要素,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 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所构成的 一个层级装置。
3 排列组合性 线性关系主要在言语过程中才能实际体现出来,而在语言系
绪论
1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第三节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2
一、语言的性质
(一) (二) (三)
二、言语和语言
三、口语和书面语
3
一、语言的性质
语言的性质问题,是语言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要学习语 言方面的知识,首先必须对语言的性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有 机整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 构规则,三者处于一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不仅语音、词汇、语法之间存在 着规律性联系,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也自成系统。如果一个方面发生变化, 另一个方面也往往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语言符号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
语言究竟是什么?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三 种性质: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
1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 言与社会自始至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2
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但书面语一旦产生以后,便有自己的发展 规律。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离开口语。书面语的产生还促进了文学 语言的形成。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即规范化了的书面语。文学语 言主要用于书面形式,用于公文、报刊、科学著作,但也有口头形式。文学 语言的口头形式与口语不同。它还包括了文学作品的朗读,如电台的广播, 大会的讲话,电影戏剧的台词等等。因此文学作品的规范不仅指语法规则和 词语使用的规范,还包括读音即音素的发音、语调等规范问题。
9
三、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指人们口头说的话,即人们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指用文字 写下来的话,即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运用的两种形 式。口语用声音表达,书面语用文字表达。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 的。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和基础,对书面语起决定作用。反之,书面语也 不断给口语以影响,推动了口语的发展,促使口语更加丰富,更加纯洁, 更趋于规范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即使是最落后的,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语 言都与自己的社会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这个社会 的语言不同于另一个社会的语言,这正说明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制约。 这一点,在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5
(二)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就其功能特征而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